当期目录

    1999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9-03-10
    目录
    地震地质1999年第21卷第1期目录
    1999, (1):  0-0. 
    摘要 ( )   PDF (3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晚第四纪水系沉积物年代标尺的初步研究
    袁道阳, 石玉成, 刘百篪
    1999, 21(1):  1-8. 
    摘要 ( )   PDF (17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河流阶地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阶地的高度与阶地的形成年代之间具一定相关性,同时,阶地的形成年代与黄土剖面中古土壤年代完全可以对比,因此,以阶地的高度代替阶地级数,并借用兰州地区黄土标准剖面的古土壤年代,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晚第四纪水系沉积物的年代标尺。阶地抬升速率研究表明,大约自150万a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正在进行着持续的构造抬升,并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渭河断陷及邻近地区地壳S波速度图象
    袁志祥, 丁韫玉, 狄秀玲
    1999, 21(1):  9-17. 
    摘要 ( )   PDF (2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104~112°E,32.5~38°N区域内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区域地震台网1984~1993年的1946个天然地震的S波观测资料,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渭河断陷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S波速度图象,其结果表明地壳深部S波速度结构的不均匀性与该区大地构造单元、断裂构造及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科研简讯
    唐山地震发震断层动态及其与较强晚期余震的关系
    谢觉民, 华彩虹
    1999, 21(1):  18-20. 
    摘要 ( )   PDF (8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设于唐山地震发震断层地表裂缝的形变台站,在地震后18年间观测到的断层形变,分析了唐山地区晚期余震与断层活动对应关系的几种形式,说明监测发震断层的活动对研究形变场动态具有一定意义
    科研简报
    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断层泥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杨主恩, 郭芳, 李铁明, 吕弋培
    1999, 21(1):  21-28. 
    摘要 ( )   PDF (25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鲜水河断裂的断层泥样品进行原样的结构、构造和碎砾的显微构造、刻蚀形貌结构的观测统计,断层泥的粒度分析和分形研究,认为,断裂处于强烈的定向应力场作用之下,其运动方式是以粘滑运动为主,且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时期断裂仍有活动。从断层泥的粒度分布和分形分析可将断层分为:甘孜-格篓、格篓-恰叫、恰叫-乾宁3段,这与前人的地形变分析的分段结果相一致。
    香河-北京-涿鹿及其相邻地区壳幔构造与速度结构特征
    赵金仁, 张先康, 张成科, 祝治平, 任青芳, 张建狮
    1999, 21(1):  29-36. 
    摘要 ( )   PDF (19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北西向的宁河-北京-涿鹿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西段测深资料的二维处理、计算以及综合解释研究,获得了该段壳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壳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壳幔深部构造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和东浅西深的倾斜状态,地壳厚度由香河以东的32~33km向西至北京西部的西山山区、怀来南部以及涿鹿迅速加深至39~40km,其中北京为36.5km左右,并且在香河的西侧存在着延伸至M界面的深断裂。
    地震区划中混合地震模型研究-以祁连山为例
    董瑞树, 任国强, 冉洪流
    1999, 21(1):  37-47. 
    摘要 ( )   PDF (25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祁连山为研究区,以上限震级7.5和8.0的潜源为特征地震段,利用滑动速率法分别计算上述每个潜源中7.0~7.4级,7.5~7.9级地震的复发间隔。特征地震选用NB模型条件概率和NB累积概率模型,中强震采用中国地震区划图(1990)的分档泊松模型,组成混合地震模型,用中国西部椭圆地震衰减公式,计算了未来50a,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计算结果认为累积概率模型当地震离逝时间长而潜源面积小时影响大,面积大的潜源应进一步考虑潜源的稀释问题。
    科研简讯
    MDD模式应用中若干问题的讨论Ⅱ-活化能选取的重要性
    李齐, 陈文寄
    1999, 21(1):  48-50. 
    摘要 ( )   PDF (6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化能取值在MDD模式中对冷却曲线的温度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度大约为7~8℃/kcal·mol-1,但它并不改变冷却曲线的形状。导致活化能取值偏低的影响因素包括低温阶段的加热时间、K-长石的纯度和部分斜长石、石英的混入等。
    科研简报
    中国构造应力场与大震复发周期关系的数值模拟
    梁海华, 侯建军, 刘树文, 常祖峰, 阎志梅
    1999, 21(1):  51-57. 
    摘要 ( )   PDF (17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古地震资料推算得到的中国境内各活动断裂带上大震复发周期值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这种差异可从构造应力产生的弹性应变能分布去探讨其原因。经过对中国及邻区边界条件和受力方式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后,先以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判据,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反演中国及邻区的板块边界力和区内的构造应力场,然后分析计算应变能随离板块边界的距离增大所呈现的衰减规律,由此换算出要达到相同应变能(一次地震)各地所需的积累时间,并将其与用古地震方法得到的一些已知断层带大震复发周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应力衰减图象能解释不同地区大震复发周期的显着差异。
    科研简讯
    新疆地下热水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王道, 许秋龙, 陈玲, 卢静芳
    1999, 21(1):  58-62. 
    摘要 ( )   PDF (12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地下热水广泛分布于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温泉和地震活动与大地构造、板块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动态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热水温度变化不仅受到地震的作用,而且显示出某些地震前兆信息。分析了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气体组分、微量元素、放射性元素,认为某些热水具有低矿化、高碱性、高氟、高氦等独特性质,有可能是形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深成水。
    科研简报
    大别山东北部基岩区断裂活动习性的综合研究
    姚大全, 汤有标, 刘加灿, 刘庆忠, 李杰, 王吉林, 翟洪涛
    1999, 21(1):  63-68. 
    摘要 ( )   PDF (13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1/20万TM片和1/5万航片解译判读的基础上,对大别山东北部基岩区活动断裂进行野外验证、观测和取样工作,侧重于断错地貌和断裂变形物质微观滑移方式标志的研究,结合地震活动的时空特征分析,获取了断裂活动时代、活动方式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一系列信息,为探索基岩区断裂活动习性的研究途径提供了一个实例。
    华北地区断层现今活动速率与特征
    车兆宏, 范燕
    1999, 21(1):  69-76. 
    摘要 ( )   PDF (17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分析了华北地区跨断层形变资料,计算了断层活动平均速率,研究了断层活动年变率的动态演化。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现今断层活动水平较低,平均速率为0.17mm/a;山西-延怀地区断层活动水平高于华北地区平均水平;山西带及郯庐带北端活动速率呈上升趋势,这与现今及近期的地震活动有密切关系;强烈地震发生前,存在大范围断层活动平均速率的增加;大范围断层活动方式的转折,可能是地震活动分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神经网络方法在爆炸地震震中定位方面的应用
    李学政, 何永锋, 雷军, 胡毓良
    1999, 21(1):  77-82. 
    摘要 ( )   PDF (1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定位过程中,由于地球介质的不均一性以及台站局部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震中距和地震波走时呈非线性关系。利用通常地震定位方法所确定的爆炸地震震中位置和实际震中存在20~30km偏差。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高度非线性映射功能,可应用于地震震中定位。应用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确定远场爆破地震震中的实例表明,所确定的震中位置和实际震中位置偏差在8km以内,外延预测确定的震中位置和实际震中位置偏差小于18km.
    再探中国大陆第四纪地壳运动时程
    冯希杰
    1999, 21(1):  83-87. 
    摘要 ( )   PDF (1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柴达木盆地新构造运动发生的期次、黄河兰州谷地出现的突出构造事件、阿尔金断裂带第四纪所经历的大运动阶段、攀西裂谷区新构造运动分期、北京地区南段新构造运动波动、全国一些地区断裂活动时序等为例证,再次证明了第四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壳活动具有明显的时段性,4次强烈的构造活动分别发生在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初、早更新世中晚期、中更新世中晚期和全新世。其中,以中更新世中晚期地壳活动强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
    综述
    岩石圈流变学研究进展
    周真恒, 邓万明, 向才英
    1999, 21(1):  88-96. 
    摘要 ( )   PDF (23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石圈流变学的目标是研究岩石圈物质的变形、流动及其机制。70年代以来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和地热研究的丰硕成果,推动了该分支学科的进展。Ranali等(1987)建立了7种岩石圈流变学剖面,并论述了岩石圈的流变学分层特性。此后,一些学者对不同地区的岩石圈做了研究,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建立了岩石圈流变学分层理论。运用这一理论,能解释地球科学许多分支学科所研究的不同尺度的构造现象。因为岩石圈的结构分层和流变性质,控制了大陆构造的形成演化,尤其是大陆构造变形。最新研究表明,一系列深成构造作用,如下地壳韧性剪切、造山带演化晚期或造山期后重力塌陷和莫霍面松驰等,与下地壳软化和塑性流动密切相关,而中上地壳(或汇聚带上地幔最上部)脆性域控制了地震震源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