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天山逆断裂-褶皱带位于天山北麓与准噶尔盆地的交界处, 其中库松木契克山山前断裂位于精河县城南部, 是北天山西部山前一条重要的逆冲活动断裂带。断裂带东段附近近十年来至少发生过3次5.0级以上地震, 详细研究其几何展布、 构造地貌特征有助于理解天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以及区域应变分配模式。文中利用高分辨遥感Google Earth影像解译、 无人机航测和差分GPS地形剖面测量, 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等手段进行了探察。 所得结果显示, 库松木契克山山前断裂东段由南、 北2支次级逆断裂构成。其中, 南支新龙口断层由5条雁列展布的次级断层组成, 总体走向NW, 倾向S, 倾角陡立, 全长约48km, 断层断错山前2期冲洪积扇和5级河流阶地, T1、 T2阶地和fan3的活动时代最新, 断层陡坎高3.6~4.7m, 为断层同期活动的产物, T3和T4阶地垂直位移量分别为13.5m和20.3m, T5阶地的垂直位移与阶地周边fan2洪积扇基本一致, 约为30m。冲洪积扇fan1上断层通过的部位无构造变形, 地表保留了原始地貌形态; 北支水文站断层断续分布, 总体走向近EW, 全长约44km, 断错多期冲洪积扇, 在fan3冲洪积扇北缘发育2条近平行的正向陡坎, 其他断层则切穿洪积扇及表面的冲沟, 在地表形成陡立的反向陡坎。顺坡向陡坎高度累加的最大垂直位移量达17.2m, 最小垂直位移量为0.3m, 陡坎高度主要集中于4.7~9.9m。 反向断层陡坎的最大垂直位移量为7.8~9.8m, 最小陡坎高度为2.4~3.1m, 陡坎高度主要集中于3.3~9.2m, 在2组断层之间零星发育多条次级断层, 陡坎高0.5~1.0m不等。就陡坎高度分布而言, 其垂直位移有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分布规律。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北天山西部地区的应变分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