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12-20
    目录
    中英文目录
    2021, 43(6):  0-0. 
    摘要 ( )   PDF (2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中国南海北部陆架区更新世晚期沉积物年代学及古环境研究——以DG钻孔为例
    张志亮, 刘金瑞, 张浩博, 张中保, 哈广浩, 闵伟, 聂军胜, 任治坤
    2021, 43(6):  1351-136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01
    摘要 ( )   HTML ( )   PDF (372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陆架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区, 对于研究大陆的构造演化、 海陆变迁、 海平面升降以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不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对大陆架沉积物年代学及其蕴含地质信息的认识仍然不足。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 是全球海洋沉积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也是海陆相互作用最为典型的区域。作为东亚大陆物质的主要沉积区, 南海已经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 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沉积连续、 信号记录稳定但沉积速率较慢、 总体分辨率较低的深海区沉积物。相对而言, 沉积速率较快、 分辨率较高的浅海大陆架沉积为高分辨率年代学和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材料, 但由于大陆架沉积环境动荡导致沉积信号记录不稳定甚至缺失。针对南海大陆架沉积, 尤其是对钻孔沉积物高分辨率年代学研究仍相对较少, 限制了对南海构造与气候演化过程的认识。为了更好地限定南海北部陆架区更新世晚期沉积物的年代, 研究其中蕴含的古环境信息, 探讨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问题, 同时为南海海域活动构造研究提供年代学框架, 文中以南海北部DG钻孔为研究对象, 在微体古生物化石和碳同位素年龄(14C)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大陆架沉积物磁化率与深海氧同位素的对比对其沉积物年代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此, 结合色度和孢粉结果, 对其古气候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该钻孔沉积物的磁化率可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阶段1—阶段9(MIS 1—MIS 9), 底部年龄约为300ka, 磁化率低值区间对应于冰期, 高值区间对应于间冰期。这与该钻孔沉积物中的孢粉和色度所记录的古环境信息相吻合。冰期时气候较为寒冷, 水体变浅, 沉积物搬运距离相对增大, 矿物以氧化作用为主, 主要形成弱磁性的磁性矿物(如赤铁矿), 导致磁化率较低; 间冰期时, 气候相对暖湿, 水体变深, 沉积物搬运距离相对缩短, 矿物以还原作用为主, 主要形成强磁性的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等), 导致沉积物的磁化率显著增强。因此, 南海大陆架北部更新世晚期沉积物的磁化率变化可以反映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以来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磁化率与深海氧同位素的对比作为一种晚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相对定年方法, 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更新世晚期沉积物定年方面是适用且可靠的, 可为海洋大陆架沉积物定年和对比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汶川地震前失稳过程的重力场观测证据
    郭树松, 祝意青, 徐云马, 刘芳, 赵云峰, 张国庆, 朱辉
    2021, 43(6):  1368-138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02
    摘要 ( )   HTML ( )   PDF (517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应用1996—2007年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重力观测资料, 分析了汶川地震前亚失稳阶段的重力场变化特征, 根据震前失稳过程的重力场观测证据探讨应用重力场识别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的证据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1)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的时变重力场在1996—2001期间呈正常态变化, 2001—2004期间出现区域性区重力异常, 2004—2007期间出现较明显的反向变化, 震前一年变化较弱, 呈现闭锁状态。这种变化过程较好地对应了岩石变形实验中由稳态加载阶段到失稳阶段中的线性稳态、 偏离线性稳态、 亚失稳状态的过程。2)龙门山断裂东侧接近四川盆地上的测点时序变化平缓无序, 西侧后山断裂带上的测点在2002年开始出现一致性较好的“同升同降”变化特征。汶川地震发生在后山断裂带上, 震后余震的分布和该断裂带的走向一致, 说明该断裂带是断层的主要失稳位置, 该断层的失稳导致该区域测点的重力场变化一致, 符合实验研究中断层由稳态进入亚失稳状态的物理场协同化演化的判定依据。3)重力剖面点的时空变化显示,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在龙门山断裂西侧可观测到一次断层活动协同化过程。

    琉球-马尼拉海沟的构造背景及发震能力评估
    李正芳, 周本刚, 肖海波
    2021, 43(6):  1381-139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03
    摘要 ( )   HTML ( )   PDF (1360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琉球-马尼拉海沟属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的震中同样位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 前者是否与“3·11”地震具有相同的构造背景和条件, 是评估琉球-马尼拉海沟是否同样具备发生9级地震潜在能力的关键因素。文中对大量资料进行了分析, 对琉球-马尼拉海沟的构造背景、 分段特征及最大潜在发震能力进行了评估, 认为琉球海沟属于海沟-岛弧-弧后盆地俯冲构造体系, 岛弧与海沟处于向E后退的状态, 表现为弱耦合特征, 构造上可分为6个破裂段, 最大潜在地震为8.5级; 马尼拉海沟受古扩张洋脊形成俯冲板块中的“板片窗”影响, 长度及规模远小于目前已发生9级以上地震的俯冲带, 构造上可分为6个破裂段, 最大潜在地震为8.8级。综合结果分析认为, 琉球-马尼拉海沟无论是在构造背景还是规模上都与日本“3·11”地震的构造样式存在较大差异。

    三危山断裂敦煌段古地震活动特征
    刘兴旺, 袁道阳, 姚赟胜, 邹小波
    2021, 43(6):  1398-141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04
    摘要 ( )   HTML ( )   PDF (703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危山断裂位于青藏高原北缘NW向扩展的前缘位置, 其最新地震活动反映了高原北部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解译、 野外实地调查、 古地震探槽及光释光年代样品测试, 对三危山断裂敦煌段的古地震活动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 断裂晚更新世以来发生过2次古地震事件, 事件E1发生的年代约为距今(35.1±3.7)~(36.7±4.1)ka; 事件E2发生的年代约为距今(76.5±8.8)~(76.7±8.3)ka。三危山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03±0.01)mm/a, 相应的缩短速率为(0.09±0.01)mm/a。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 认为三危山断裂的地震活动具有分段性特征, 中段、 东段可能具有独立破裂的能力, 也存在与敦煌段发生级联破裂的特征, 复发间隔约为40ka, 根据经验公式估算三危山断裂可能发生的震级范围为 MW7.1 ~7.5。

    滇东南地区小江断裂南段历史滑坡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高帆, 韩竹军, 袁仁茂, 董绍鹏, 郭鹏
    2021, 43(6):  1412-143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179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地震资料在研究地震活动性和评价地震危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沿活动断裂丛集状发育的地震滑坡可为识别和复核历史地震提供重要的线索。通过遥感影像和野外地质调查发现, 沿小江断裂南段至少有10个地点发育滑坡, 规模大小不一, 既有体积>100万立方米的大型滑坡, 也有体积<10万立方米小型滑坡, 但均为目前处于稳定状态的历史古滑坡。这些滑坡主要分布在地形坡度较缓的盆地及其边界地区, 很可能为地震滑坡, 而非由降雨诱发。滑坡后缘陡坎的角度基本集中在29°~31°之间, 表明其应该为1次地震事件的结果。基于LiDAR测量建立滑坡发育段落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在生成的三维地形阴影图上清晰地揭示了滑坡体与小江断裂南段最新地表破裂带的密切关系, 该断裂段最晚一次断错地表的地震事件触发了丛集状分布的滑坡。综合经验估算结果、 滑坡体探槽中年代样品14C的测试结果和历史文献资料, 地震滑坡的发生时间可以推断为公元1606年。对这些历史地震滑坡的认识一方面为将小江断裂南段确定为该地震的发震构造提供有力的证据; 另一方面也为重新评价地震震级提供新的切入点。根据小江断裂南段地震地表破裂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经验关系式, 同时结合不同震例的地质灾害强度以及人员伤亡数的对比分析, 对1606年建水地震震级的复核结果表明: 其震级很可能≥7½级(即≥7.5级)。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强烈活动和发生大地震的能力至少可一直延续到小江断裂南段。目前由GPS观测资料所证实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物质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EHS)的顺时针转动需要一个连续的左旋走滑断裂系统作为东部边界, 文中的工作和认识可促进对该东部边界更深入的研究。

    金沙江断裂带活动与大型滑坡群的关系研究:以金沙江拿荣—绒学段为例
    常昊, 常祖峰, 刘昌伟
    2021, 43(6):  1435-145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06
    摘要 ( )   HTML ( )   PDF (1949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从活动构造和灾害地质的角度调查并研究了金沙江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性, 并着重分析大型滑坡与金沙江断裂带活动的关系。金沙江断裂带是一条规模宏大且长期活动的缝合线构造, 是一条具有挤压性质的超岩石圈断裂带, 上新世以来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 在曾大同、 徐龙、 尼中、 里甫-日雨、 郎中和古学沿线断层地貌清晰。 地质调查和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 这些断裂断错了晚更新世—全新世堆积, 在晚第四纪具有明显的活动迹象。研究区滑坡具有发生频率高、 规模大、 破坏性严重的特点。拿荣—绒学38km的沿江区段内在金沙江两岸共发育20余个特大型及大型滑坡, 体积一般>1×107m3, 有的>1×108m3, 且几乎所有滑坡均位于活动断裂上及两侧1km范围内。这些大型滑坡群的发生与金沙江断裂带的长期活动、 演化历史和复杂结构等有密切关系, 它不仅使岩体结构变得支离破碎, 且持续的活断层作用成为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紧密相邻的断裂间、 断裂交会的锐角区、 断裂右向转弯部位和主断裂与横向断裂交会区等特殊构造部位, 为构造应力易于集中、 有利于特大型滑坡发生的关键部位。活动断裂对滑坡的控制作用不仅表现在大地震过程中, 在非地震作用的自然状态下同样能导致大型滑坡密集发生。

    青藏高原东缘岷山活动地块周缘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启示
    李佳妮, 韩竹军, 罗佳宏, 郭鹏
    2021, 43(6):  1459-148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095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理解活动地块如何控制区域强震活动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关键。文中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岷山活动地块及其邻近地区2000—2019年39 076个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 并结合1972—1999年同区域仪器记录的地震目录, 共计获得该区48 110个地震的位置。在此基础上, 对研究区内自1933年以来的4个M≥7.0大地震不同时段的地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分析。结果表明: 这4次M≥7.0的地震序列在空间上均沿着岷山活动地块边界带分布, 显示活动地块对区域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 区域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不同时段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较好地限定了4次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及其位置。综合分析结果认为, 1976年松潘 MS7.2 地震与2017年九寨沟 MS7.0 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基本相同, 但它们与1976年平武 MS7.2 地震的发震断层在走向上存在约60°的差异。这3次大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分属于2条断裂。其中, 2017年九寨沟 MS7.0 地震和1976年松潘M7.2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树正断裂, 而1976年平武 MS7.2 地震的发震断层为近SN向的虎牙断裂北段。从地震活动性角度来看, 1933年叠溪M7.5地震的发震断层应为岷江断裂南段。2017年九寨沟 MS7.0 地震发生在1976年松潘 MS7.2 地震与岷江断裂之间的空区。在岷山活动地块周缘很可能还存在2个地震危险区, 分别位于虎牙断裂南段和岷江断裂中北段。岷山地块周缘的大地震类型很可能属于前震-主震-余震型。因此, 从地震预报的角度出发, 建议加强对这2个地震空区的监测。

    桃川-户县断裂渭河盆地隐伏段的展布与结构特征
    张恩会, 师亚芹, 张艺, 李苗, 李高阳, 裴跟弟, 王万合
    2021, 43(6):  1485-150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08
    摘要 ( )   HTML ( )   PDF (2331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渭河盆地新生代以来断裂活动和沉积作用强烈, 隐伏活动断裂发育, 近EW向的桃川-户县断裂是其中之一。探明桃川-户县断裂在渭河盆地中的展布位置、 结构特征以及晚第四纪活动性, 对于当地的地震构造及强震危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文中依托“兴平活断层项目”布设了7条浅层地震测线, 基于探测结果并结合已有的浅层和中深层地震剖面确定了桃川-户县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在渭河盆地内的存在与隐伏位置。结果显示, 桃川-户县断裂(F8)西与太白盆地南缘断裂相连, 自周至县汤峪镇穿出秦岭北缘进入渭河盆地后隐伏于地表松散层之下; 先呈NE走向斜穿周至县城, 向E逐渐转向近EW走向, 在周至和户县之间呈现局部朝N凸出的弧形展布, 再向E至户县引镇附近与铁炉子断裂相接。另在周至北和户县北之间存在与F8断裂大致平行展布的反向次级断裂(DF3)。文中还揭示出在渭河盆地中段, 秦岭北缘断裂、 渭河断裂和桃川-户县断裂连同它们的分支断裂一起构成了1个大型的负花状结构断裂带; 其中F8和DF3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组成1个次级的负花状构造带。结合相关的钻孔剖面等信息的分析表明, 在研究区内, 以F8断裂为主断裂的构造带自晚更新世以来是活动的, 属于活动断裂。文中最后讨论了渭河盆地内的断裂带表现出负花状而非阶梯状结构的可能原因。

    基于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富蕴M8.0地震地表破裂带精细特征
    梁子晗, 魏占玉, 庄其天, 孙稳, 何宏林
    2021, 43(6):  1507-152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09
    摘要 ( )   HTML ( )   PDF (953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震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展布及形变特征是地球深部断层活动在地表的直观地貌表现, 不但记录着地震破裂和断层运动的信息, 还反映了区域应力和地壳运动状况。因此, 开展震后地震地表破裂带调查对于了解发震断层的构造活动尤为重要。高精度地形观测技术可以获取前所未有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地球表面特征, 为辨别历史地震地表破裂遗迹、 提取地表同震位移、 活动构造地质填图等提供高质量数据。文中选取富蕴1931年地震地表破裂带作为研究区, 利用SfM(Structural from Motion)摄影测量技术生成分辨率为1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详细识别地表破裂并测量冲沟的右旋位移。基于地表破裂的几何及构造地貌特征, 将富蕴地震地表破裂带由北向南分为S1、 S2、 S3、 S4 4段, 其间以挤压隆起或拉分盆地相连接。沿破裂带共获得194组最新冲沟的右旋水平位移, 得到1931年同震位移的平均值为(5.06±0.13)m。同震位移局部缺失或突变的区域与几何阶区的位置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以上结果填补了对富蕴地震地表破裂精细形态研究的空白, 也进一步展示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在活动构造研究中良好的应用价值。

    基于加密地震观测讨论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性特征
    王志伟, 马胜利, 雷兴林, 王凯英
    2021, 43(6):  1524-153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10
    摘要 ( )   HTML ( )   PDF (575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基于滇西北地区临时加密台站和区域固定台站地震观测资料, 利用波形相关方法对2018年2月25日—2019年7月31日记录的连续波形进行高分辨率地震检测和高精度地震定位, 据此分析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性特征。研究表明, 目前维西-乔后断层除了一些特殊的断层部位(交会区、 阶区等)外, 地震活动微弱, 但在其西侧可能存在一条隐伏的陡倾角右旋走滑断层, 沿该断层小地震活动活跃。地震频度、 能量释放率、 b值等统计参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表明, 维西-乔后断层及其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相对稳定, 区域应力增强不明显; 空间上大部分区域的b值较高, 低b值区主要分布在一些特殊的断层部位(如断层交会区、 阶区等), 但尺度一般较小。ETAS模型统计结果表明, 40%以上的地震活动受外部因素触发, 包括深层流体扰动和远程强地震触发等。由此我们认为, 维西-乔后断层主断层目前的地震活动性较弱, 但其西侧的隐伏分支断层小地震活动丛集且有增强趋势, 需要综合分析主断层及其西侧隐伏分支断层的活动性, 以评估其地震危险性。

    红河断裂带北、 中段近期重力变化及深部变形
    汪健, 申重阳, 孙文科, 谈洪波, 胡敏章, 梁伟锋, 韩宇飞, 张新林, 吴桂桔, 王青华
    2021, 43(6):  1537-15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11
    摘要 ( )   HTML ( )   PDF (765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表地质调查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表明, 红河断裂带北、 中段地壳结构与变形具有显著的横向差异性。为检测其地壳现今深部物质迁移和变形特征, 文中利用红河断裂带北、 中段2013—2019年3条流动重力剖面的观测资料, 经分析和去除地表垂直运动、 地表水循环、 剥蚀和冰川均衡调整引起的重力效应, 获取了地壳深部物质迁移引起的趋势性重力变化信息。结果表明, 红河断裂带近期的重力动态变化具有分段性特征: 北段、 中段和中南段剖面的平均变化率为(-0.39±1.30)μGal/a、 (0.16±1.57)μGal/a和(0.29±1.25)μGal/a, 北段剖面以红河断裂为界, NE侧呈负变化、 SW侧呈正变化, SW侧相对NE侧以(3.1±0.55)μGal/a·100km的重力变化率增加, 反映出青藏高原物质东流背景下深部物质跨越红河断裂带后受澜沧江刚性块体阻挡、 质量不断累积的特征; 中段剖面断裂带区域的重力变化率比两侧低, 体现了红河断裂的深部控制作用; 中南段剖面的重力整体呈正变化, 反映了印支、 华南块体与川滇菱形地块间相互侧向挤压、 深部物质累积的性质。基于重力变化反演的莫霍面变形结果表明: 近期红河断裂带的莫霍面平均以0.54cm/a的速率持续隆升, 北段、 中段和中南段的平均变形速率为-0.06cm/a、 1.36cm/a、 0.32cm/a,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非均衡构造运动作用; 北段莫霍面自东向西由下沉逐渐转为隆升; 中段东侧隆升、 西侧下沉; 中南段变形速率低且两侧差异小; 红河断裂带区域的变形速率明显低于两侧地块, 体现了其对地壳深部变形较强的边界控制作用。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断裂活动性研究提供新的约束。

    利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分析2014年云南景谷MS6.6地震震源区的P波速度变化
    曹颖, 钱佳威, 黄江培, 张国权, 付虹
    2021, 43(6):  1563-158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12
    摘要 ( )   HTML ( )   PDF (1165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2014年景谷 MS6.6 地震发生前后10a间震源区高空间分辨率的P波速度变化, 文中基于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由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所记录的景谷地震震源区的地震资料, 首先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绝对到时和相对到时反演了景谷地震震源区高分辨率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 反演结果表明景谷地震的余震序列分布于P波高速异常区及低速异常区的交界处, 与澜沧江断裂有所相交的断裂处于低速异常区, 这可能与断层中的流体有关。然后采用基于双差层析成像的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不同时间段之间的P波速度变化的时空分布, 并结合已有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对P波速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机制进行了探究, 得到几点认识: 1)景谷主震震中附近浅层深度的P波速度最大降幅为0.2%, 在景谷主震发生2个月后出现, 主要受岩石破坏影响所致。2)5~15km深度处整体存在P波速度上升条带区域, 推测该区域为高强度、 高阻介质的脆韧性转换带, 不受主震发生的影响。在2014年12月6日 MS5.8 及 MS5.9 余震发生后, 余震分布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 震源深度加深, 脆韧性转换带受其影响使得P波速度下降了3.8%。3)震后约3a, P波速度上升并超过震前水平, 可能在震源区的愈合过程中还包含了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 MS5.9 地震发生前的应力积累过程。

    2020年西藏尼玛MW6.3地震的InSAR同震形变与构造意义
    邱江涛, 季灵运, 刘雷, 刘传金
    2021, 43(6):  1586-159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13
    摘要 ( )   HTML ( )   PDF (502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西藏尼玛 MW6.3 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 依布茶卡-日干配错断裂系内的半地堑盆地内, 基于震源机制解确定的发震断层存在较大差异。文中采用InSAR技术和Sentinel-1卫星升、 降轨SAR数据获取了同震形变场, 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确定了发震断层参数, 基于非均匀位错模型获得了断层面上的精细滑动分布。结果表明: 1)在升、 降轨InSAR同震形变场中, 尼玛地震引起一椭圆形沉降区(长约12km, 宽约8km), 最大LOS向沉降值分别为-0.298m、 -0.238m。2)同震位错以正断倾滑为主, 兼有少许走滑分量, 滑动主要集中在3~12km深度, 最大滑动量达1.1m, 位于7km深处。3)发震断层为依布茶卡-日干配错断裂西侧的分支断层, 走向约为30°, 倾角约为68°, 滑动角约为-73°。4)此次地震的破裂模式显示依布茶卡-日干配错走滑断裂存在张性应力积累, 羌塘块体中部处于张性应力状态。

    岩体完整性对载荷干扰定量分析的影响——以天津小辛庄应变为例
    雷生学, 刘建波, 闫伟, 宋田, 李昊, 李恩健, 朱冰清, 李颖楠
    2021, 43(6):  1600-161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14
    摘要 ( )   HTML ( )   PDF (703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定点形变观测是监测地壳形变和捕捉地震前兆的重要手段,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定点形变的日常观测中, 经常碰到各种“载荷干扰”, 然而, 在定量分析此类干扰的影响时, 不少研究没有考虑具体场地岩体的完整(破碎)程度, 简单地采用了通用的“岩石弹性模量”而非“岩体弹性模量”, 从而影响到最终结果的解释及异常或干扰的识别与排除。 文中以天津蓟县小辛庄的洞体应变为例, 阐明应当考虑具体场地岩体的完整性, 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外界载荷干扰的影响。 野外调查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1)小辛庄周围岩体的体积节理数普遍>32条/m3, 达到比较破碎的程度; 2)研究区岩体的弹性模量仅为完整岩石弹性模量的0.10~0.19倍, 即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 外界载荷干扰的影响将被放大5~10倍; 3)2019年9—11月于桥水库蓄水期间, 水库水位的上升对小辛庄应变SN向所产生的压缩应变理论值为(93.76~200.91)×10-8, 约占实际观测值的10%~21%; 4)2019年9月小辛庄洞体应变出现的破年变变化并非是地震前兆异常, 而有可能是受于桥水库的库容变化影响所致。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边界断裂现今运动和应力分布
    万永魁, 沈小七, 刘瑞丰, 刘峡, 郑智江, 李媛, 张扬, 王雷
    2021, 43(6):  1614-163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15
    摘要 ( )   HTML ( )   PDF (866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川滇地区活动块体划分及断裂构造现有认知, 文中构建了包含块体主要边界断裂的二维有限元接触模型, 利用1991—2015年长期GPS观测结果, 采用“块体加载”方法模拟块体边界带现今的运动, 得到了断裂滑动速率和应力分布。结合震源机制解、 地震活动性等资料, 对川滇地区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滑动速率分配、 传递与应力转换的关联, 局部区域正断型震源机制解的构造机制以及红河断裂南、 北段地震活动性差异的可能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结论包括: 1)东昆仑断裂带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左旋走滑由NW向转变为近SN向, 断裂强烈转折区吸收了部分走滑分量并转化为应变积累, 呈高应力分布特征。2)受小江断裂左旋剪切的影响, 红河断裂中南段以右旋走滑兼微弱挤压运动为主, 并牵引断裂北段右旋走滑, 与金沙江和德钦-中甸断裂共同构成右阶斜列右旋剪切变形带, 正断型震源机制解多分布于该变形带的构造拉分区内。3)红河断裂中南段为弱压性, 北段呈弱张性, 更易破裂, 地震活动明显强于中南段。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波衰减特征及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臧阳, 俞言祥, 孟令媛, 韩颜颜
    2021, 43(6):  1638-165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16
    摘要 ( )   HTML ( )   PDF (993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2010—2019年中小地震三分量S波数据, 采用联合反演方法, 获得了研究区的地震波几何衰减模型、 Q值、 区内444次地震的震源参数以及118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研究显示, 青藏高原东北缘几何衰减符合三段式分段函数形式, 在该几何衰减模型的基础上, 非弹性衰减模型满足Q(f)=401.8×f0.2963; 在研究区内的118个台站中, 88个台站场地响应符合基岩场地特征, 20个台站场地响应存在一定的放大效应, 且多数台站的放大效应表现在高频段, 另有10个台站的场地响应计算结果整体略<1, 可能受到速度结构和Q值空间各向异性的影响。通过地方震级、 矩震级、 应力降和视应力的相关性研究, 发现矩震级与地方震级整体呈线性相关, 在矩震级相同的情况下, 地方震级与地震应力降和视应力整体呈正相关。应力降和视应力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相关性, 在对数坐标系下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在矩震级相同的情况下, 地方震级较低的地震视应力与应力降的比值较高, 表明地震破裂较充分, 地震波辐射能相对较小; 地方震级较高的地震视应力与应力降的比值较低, 表明断层破裂过程中损耗的能量较小, 地震波辐射能相对较高。

    新技术应用
    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数据的地震倒塌房屋提取
    范熙伟, 聂高众, 邓砚, 安基文, 夏朝旭
    2021, 43(6):  1657-167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17
    摘要 ( )   HTML ( )   PDF (1147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遥感技术具有高效、 快速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的能力,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分布和高度等参数的获取, 以及震后灾情快速获取等工作, 如震后倒塌房屋的研判和提取、 震后滑坡、 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识别等。但是, 目前常用的可见光遥感技术无法在夜间获取信息。为了提高震后夜间获取灾情信息的能力, 文中以北川地震遗址作为研究区, 尝试利用无人机获取热红外遥感数据, 并进行倒塌房屋的提取研究。将可见光遥感数据提取的倒塌房屋作为真值进行对比, 发现热红外遥感数据可用于夜间倒塌房屋的识别, 其总体精度为0.86, 其中3种破坏类型房屋的用户精度都在0.8以上。

    科研快讯
    北京平原大兴凸起东缘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认识
    李正芳, 李彦宝, 周本刚, 朱国军, 刘保金, 吴健
    2021, 43(6):  1671-168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6.018
    摘要 ( )   HTML ( )   PDF (830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兴凸起东缘断裂位于北京平原的东南部, 是控制大兴凸起与廊固凹陷的边界断裂, 向N与控制大厂凹陷的曾发生1679年8级地震的NNE向夏垫断裂斜接, 总体走向NE, 倾向SE。以往的研究认为该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 其不属于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裂。文中在高精度浅层地震勘探的基础上开展了高密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 获得了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活动的证据。该断裂在钻孔联合地质剖面中显示出正断活动特征, 一套厚约7m的粉砂质黏土标志层在其断层下盘的顶界面埋深约为74m, 而在其上盘的顶界面埋深约为102m, 位错量约为28m, 且可在其中的2个钻孔中分别深54.2m和39.4m的岩芯内发现断层滑动面。水平距离为2m的2个钻孔的标志层顶面埋深分别为8m和10m, 位错量为2m, 结合2个钻孔岩芯的变形特征分析认为断层的上断点埋深可能更浅。根据邻近已有钻孔的年代学资料推断, 该断裂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文中研究改变了大兴凸起东缘断裂带并非为活动断裂的认识, 此新发现不仅对大兴凸起东缘断裂带的强震危险性和北京市地震灾害风险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也对华北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断裂发展演化及其深浅耦合特征研究具有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