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12-20
    目录
    地震地质2016年第38卷第4期目录
    2016, 38(4):  0-0. 
    摘要 ( )   PDF (3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大凉山断裂带中段普雄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
    高伟, 何宏林, 孙浩越, 魏占玉
    2016, 38(4):  797-81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01
    摘要 ( )   PDF (155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凉山断裂带是中国大陆大型强震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段的普雄断裂是断裂带中最长的1条次级断裂。该次级断裂的古地震活动情况对评价该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和建立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开展的活动断层填图和古地震探槽研究表明普雄断裂是1条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强烈的略向W倾的高角度左旋走滑断层。沿断裂开挖的2个探槽分别揭露了2次和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发生在8206 BC-1172 AD、1084-1549 AD和17434-7557 BC、1577-959 BC、927-1360 AD。结合探槽古地震结果和历史地震记载,进行建模分析得到断裂的离逝时间约为0.7ka,与距今倒数第2次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2.3ka。同时,根据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经验公式估算古地震事件震级在7级以上。

    汶川地震断层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对断层同震摩擦滑动性质的约束
    姚路, 马胜利, 王羽, 何宏林, 陈建业, 杨晓松, 嶋本利彦
    2016, 38(4):  817-82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01
    摘要 ( )   PDF (30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断层滑移过程中的摩擦升温能够指示断层的动态摩擦性质,为我们认识地震的动力学过程及能量分配提供一种途径;断层带摩擦生热的残留标志也能作为识别地震活动的依据。镜质体反射率是煤和石油天然气领域广泛使用的地质温度计,在断层岩和断层力学研究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对采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的多种断层岩样品开展了镜质体反射率研究,揭示了断层活动对断层岩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从断层角砾带向断层核部,镜质体反射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指示着地震过程中断层的摩擦生热过程。八角庙露头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明显高于深溪沟露头,可能暗示着2个露头上断层活动性质的差异。研究还表明,对断层剖面的镜质体反射率开展系统性研究有助于识别以往地震的滑动带以及限定滑动带的宽度。对深溪沟露头上断层滑动面样品开展的测试表明,2条宽度约2mm的局部黑色滑动带内存在镜质体反射率的异常高值;数值计算表明汶川地震过程中该露头附近断层滑动面上的宏观摩擦升温可能<162℃,同震阶段的动态摩擦系数较低,这些估计与高速摩擦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

    干盐池拉分盆地盆内新生断层大地震记录与海原断裂带级联破裂地震事件
    李彦宝, 冉勇康, 王虎, 吴富峣
    2016, 38(4):  830-84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03
    摘要 ( )   PDF (81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沿大型走滑断裂带经常发生导致多个断层段同时破裂的级联破裂地震事件。海原断裂带在1920年海原M 81/2地震时3个段同时发生破裂,干盐池拉分盆地即为其西段和中段的分段边界。沿该盆地内新生断层的古地震研究揭示了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至少7次古地震事件证据,最新1次事件为1920年海原地震,1920年海原地震之前的1次事件可能与1092年历史地震对应。对比分析表明,这些事件可能均为超过8级的大地震,其复发呈现地震丛集与单个事件相间排列的规律,当前可能处于最近的1个地震丛集期内。该古地震序列与整个海原断裂带的大地震活动历史的对比表明,干盐池拉分盆地内新生断层在级联破裂地震事件发生时并非总是同时破裂,该断层是否参与破裂可能与该次级联破裂事件的震级大小有关。讨论整个走滑断裂带大地震活动历史时应避免仅依据具有一定规模的拉分盆地内部断层的破裂记录。

    依兰-伊通断裂带尚志段晚全新世以来的强震复发间隔:来自古地震与历史文献的约束
    余中元, 张培震, 闵伟, 韦庆海, 刘玉刚, 刘双
    2016, 38(4):  844-86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04
    摘要 ( )   PDF (110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尽管依兰-伊通断裂中生代-早新生代以来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和丰富成果,但受研究条件和手段所限,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强震复发间隔长期以来缺乏可靠的研究结果,致使无法科学认识其活动习性和地震危险性。基于高精度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断裂尚志段存在至少长约25km的线性断层槽谷和陡坎。探槽开挖揭露出该断裂在全新世晚期发生EⅠ和EⅡ两期古地震事件,运动方式为走滑兼逆冲挤压,伴随明显的地层褶皱与缩短变形,累计垂直同震位移量约为(3.2±0.1)m。14C测试年代结果约束古地震事件EⅠ发生于(440±30)~(180±30)a BP,事件EⅡ发生于(4 090±30)~(3 880±30)a BP。晚全新世以来的强震复发间隔约为(3 675±235)a。进一步的史料挖掘研究表明,EⅠ事件可能对应于朝鲜《日省录》记录的于公元1810年(清朝)发生在该地区的宁古塔历史地震,震级约7.0级。

    二维分形参数与构造活动关系研究——以滇西南块体为例
    石峰, 何宏林, Alexander L Densmore, 毕丽思, 魏占玉
    2016, 38(4):  862-87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05
    摘要 ( )   PDF (43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造地貌能够记录构造运动的长期积累,并能通过相关参数定量表达。但是,由于地貌还受到气候和岩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如何利用相关参数来表达地貌与构造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研究热点。文中利用水平分辨率为90m的SRTM数据,采用元分维模型,通过变差函数法计算了滇西南地区的二维分形参数。并对比了在不同岩性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形参数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二维分形参数与岩性、气候因素相关性不强。而分维值与构造活动因素相关性很好,在构造活动强烈区域分维值较低,在构造活动不强烈区域分维值较高。这说明分维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构造活动的强弱,为研究区域构造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河套断陷带包头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马兴全, 孙杰, 赵显刚, 王文旭, 蔡颖哲, 万娜
    2016, 38(4):  874-88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06
    摘要 ( )   PDF (32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已有资料表明包头断裂呈NE走向隐伏展布于河套断陷带内次级盆地白彦花凹陷的东边界,目前关于该断裂的活动性资料尚需补充。鉴于包头断裂发育于由乌拉山山前断裂带和大青山山前断裂带组成的传递斜坡内部,研究其活动性不仅有助于深入讨论相邻活动断裂带的连接方式及活动响应,还可为更全面地认识河套断陷带的地震构造特征提供资料。控制性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综合探测是当前研究隐伏断裂活动性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跨包头断裂的浅层人工地震纵波反射剖面显示该断裂为倾向NW的正断层,深度约75m处的强反射层(Tg)位错量约为25m;在此基础上实施的联合钻探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该断裂具有明显的生长断层特征,其上断点止于地层顶部埋深45.6m的早更新世棕红色黏土层中,上覆上更新统与其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包头断裂属于早更新世断裂。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水库诱发地震分析
    魏海, 杨华舒, 王铭明, 王琳, 廖敏
    2016, 38(4):  885-89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07
    摘要 ( )   PDF (8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因素,详细阐述了库水在诱发地震中起到的作用;将诱发水库地震的因素——断层面的产状、摩擦系数、凝聚力、应力状态、孔隙水压力视为随机变量,基于断层面的库仑应力,建立断层发震的功能函数,并应用可靠度理论,分析各主要因素对发震概率的影响。经一特定实例分析表明:1)随着断层面孔隙水压力的增加,断层发震概率大幅度增加;在孔隙水压力均值相等的条件下,随着发震部位孔隙水变异性的增加,发震概率明显增加;2)走向与水平向大主应力方向一致的断层和倾角>60°的陡倾角断层更容易诱发地震;3)水平向小主应力对诱发地震的影响较大主应力大得多,水平向小主应力越大,断层越稳定,诱发地震的概率越小;4)随着断层面的摩擦系数和凝聚力的增加,断层的发震概率逐渐减小,但断层面摩擦系数对诱发地震的影响较断层面的凝聚力大得多。

    祁连山北缘玉门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速率及古地震
    李安, 王晓先, 张世民, 陈志丹, 刘睿, 赵俊香, 吕延武
    2016, 38(4):  897-91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08
    摘要 ( )   PDF (89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门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造山带西段,与阿尔金断裂相邻,构造位置特殊,是青藏高原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活动证据。近20a越来越多的研究使得对其认识逐渐从弱活动向强活动转变。因此,玉门断裂作为1条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造山带中新生的活动断裂和褶皱带,确定它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活动性和古地震复发周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对玉门断裂山前冲积扇面和北大河阶地的影像解译与断层陡坎的测量,以及对2条不同断层陡坎的探槽开挖工作,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玉门断裂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41~0.48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24~0.30mm/a。2)玉门断裂全新世以来共发生4次古地震事件,这4次古地震分别发生在6.12~10.53ka BP、3.6~5.38ka BP、1.64~1.93ka BP和0.63~1.64ka BP。总体上表现出复发间隔逐渐缩短,活动性增强的趋势,并且每次古地震都可能造成多支断层同时破裂,形成陡坎。

    黄河壶口逆源速率及其与韩城断裂的关系
    闫小兵, 李自红, 赵晋泉, 扈桂让, 郭瑾
    2016, 38(4):  911-92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09
    摘要 ( )   PDF (54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查阅黄河壶口位置的史料记载的基础上,对黄河壶口沿线进行了野外调查,最终确定了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位置,据此计算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逆源侵蚀速率:夏朝至唐朝为1.66m/a,唐朝至元朝为1.01m/a,元朝至明朝为0.97m/a,明朝至民国为1.28m/a,民国至现今为0.6m/a。考虑到黄河沿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综合给出史料记载以来(先秦到现今)黄河壶口的逆源侵蚀的平均速率为1.51m/a。根据对韩城断裂邵家岭探槽和禹门口黄河阶地的研究,韩城断裂在晚更新世早、中期发生过多次强烈活动,累计断距为20.1m,上述断裂活动在黄河禹门口附近形成高20余m的陡坎(裂点),现今的黄河壶口可能是该裂点经过4~5万a的逆源侵蚀到达目前的位置。

    地表固定干扰源影响下地电阻率观测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解滔, 卢军
    2016, 38(4):  922-93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0
    摘要 ( )   PDF (28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三维模型,分析了地电阻率测区中位于地表的金属导线和局部电性异常体对观测产生的干扰形态和幅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低阻干扰源位于影响系数为正的区域时,将引起地电阻率观测值的下降变化,位于影响系数为负的区域时,将引起观测值的上升变化,高阻干扰源对观测的影响与之相反;2)地表干扰源影响的动态特征表现为,在浅层介质电阻率较低时对观测的干扰幅度要大于浅层介质电阻率较高时;3)对于正常年变的测道,低阻干扰源位于影响系数为正的区域时引起年变幅度增大,位于影响系数为负的区域时引起年变幅度减小,高阻干扰源对年变形态的影响与之相反;对于反常年变的测道,干扰源对年变形态的影响则与对正常年变测道的影响相反;4)金属导线对观测的干扰幅度受自身电阻率和横截面积影响:电阻率越低干扰幅度越大;有效横截面积越大干扰幅度越大。

    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关系统计分析和应用
    贺为民, 刘明军, 杨杰
    2016, 38(4):  937-94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1
    摘要 ( )   PDF (14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般认为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关系的回归公式主要用于对当地土层剪切波速值的初步估计。为了提高钻孔波速测试数据的应用价值,基于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关系的主要数学模型及其拟合参数,推导了场地覆盖层厚度计算公式、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公式和时深转换中反射波组埋深计算公式。以河南省长垣县场地为例,采用上述新公式计算获得的场地覆盖层厚度值、等效剪切波速值可满足工程需要。并提出应用这些新公式的步骤为:1)依据场地相关资料划分地震工程地质单元;2)对同一个地震工程地质单元内的钻孔波速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判别和选择土层波速与埋深统计关系的数学模型及其拟合参数;3)将选择的数学模型的拟合参数分别代入上述的新公式,即可分别获得场地覆盖层厚度、等效剪切波速或地层反射波组埋深。

    晚更新世以来若尔盖盆地的地层划分及构造-气候意义
    李建军, 张军龙, 郭玉涛
    2016, 38(4):  950-96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2
    摘要 ( )   PDF (65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形成受气候、构造活动的影响,并记录其过程。因此,建立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序列,对于气候变化、活动构造、地貌成因等研究十分重要。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中国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的交会地带,对气候变化敏感,构造活动也很强烈,建立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序列可以促进气候变化、构造活动研究。根据若尔盖盆地的湖相钻孔、泥炭矿、河流阶地和探槽等揭露的26个典型地层剖面,结合14C和OSL等测年方法获得的200多个同位素年龄,对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进行对比和划分,得到地层综合柱状。晚更新世中期以来划分6个沉积韵律(75~55ka BP,55~33ka BP,33~20ka BP,20~11ka BP,11~4ka BP,4~0ka BP)和6个标志层(75~55ka BP和22~20ka BP的粉细砂层,13~9ka BP的青灰色粉细砂或灰-青灰色砾石沉积,5~4ka BP、3.5~2ka BP、0.5~0.3ka BP的黑色含炭质砂质黏土沉积)。沉积序列和构造-气候关系紧密,一方面沉积韵律与气候旋回基本吻合,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沉积层岩性特征也受到北侧的东昆仑断裂带和西侧的龙日坝断裂带新构造期持续活动的影响,沉积过程主要受气候控制,地层厚度及其空间分布的差异也受到构造活动影响。

    郯庐断裂带鲁苏晥段未来强震可能发生地段初探
    熊振, 李清河, 张元生, 侯康明, 金淑梅, 周彩霞
    2016, 38(4):  964-97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3
    摘要 ( )   PDF (113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郯庐断裂带穿越中国东部鲁、苏、皖等3省,文中称此段为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通过地震地质、深地震勘探、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活动、地貌和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等方面资料的分析和对比研究,根据历史地震重演原则和地质构造类比原则,对郯庐断裂带鲁苏晥段未来强震的可能发生地段进行了探讨。泗洪南(王集)-嘉山一带与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震中地区对比分析发现,两处在深、浅部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结合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7级及以上强震的分布及其重现周期等方面综合分析,初步认为,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在泗洪南(王集)-嘉山一带存在发生7级或7级以上强地震的可能性。

    2008年西藏改则地震多视角InSAR成果的三维形变解算及初步分析
    王家庆, 张国宏, 单新建, 张迎峰
    2016, 38(4):  978-98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4
    摘要 ( )   PDF (40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西藏改则MW6.4地震发生于青藏高原腹地拉萨块体与羌塘块体之间的张性活动构造带上,是一次典型的正断层破裂事件。基于InSAR对SN向形变的极度不敏感性,文中利用结合先验条件的最小二乘迭代逼近法解算了改则地震的三维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主震断层两盘的垂直运动差异明显,上盘存在明显的沉降“双心”特征,量值分别为-41.4 cm、-48.9cm,而下盘的最大隆升量仅5cm;除余震断层附近存在小量级(<5cm)的N向形变外,SN向形变总体趋势向S;三维形变场的整体以垂直形变为主,并集中于上盘,而水平形变具有明显的EW向分离和E向旋转特征;所得到的各形变分量与模拟值的残差标准差不超过6cm,说明此方法能够用于获取精度较高的三维同震形变场。整体上,三维形变场的分解结果与改则地震的张性破裂特征及其所处的EW向拉伸、SN向压缩构造应力背景呈现一致性特征。

    2008年中国大陆6.0级以上地震前后电磁脉冲异常现象
    高曙德, 赵国泽, 汤吉, 苏永刚, 詹艳, 王立凤
    2016, 38(4):  987-100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5
    摘要 ( )   PDF (48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2008年中国大陆新疆乌鲁木齐和云南通海2个地震台站观测的电磁场资料,研究了这些资料显示的异常现象和2008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汶川地震等5次6级以上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利用电磁法进行地震监测研究提供了新的震例。分析结果显示,频率范围为800~0.1Hz的电磁场的自功率谱密度(PSD)随时间的变化与地震事件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电磁场的自功率谱密度在地震之前出现了明显的脉冲异常,如汶川MS8.0地震前磁场的脉冲异常值比背景场大约2个量级;2)异常幅度随着离开震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3)磁场自功率谱密度异常的幅度,与台站相对于震中的方位以及电磁场的频率有关;4)脉动异常具有时间上的集丛现象。

    四川地区介质衰减、场地响应与震级测定的讨论
    吴微微, 苏金蓉, 魏娅玲, 吴朋, 李俊, 孙玮
    2016, 38(4):  1005-101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6
    摘要 ( )   PDF (81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选取互相衔接的3段地震波几何衰减模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和Mereu方法,分别反演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及攀枝花-西昌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采用Brune的ω平方模型约束震源位移谱,使用Moya方法联合多台多地震数据求得各地震台站的场地响应。根据波形数据和观测报告,计算出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10 535次2.5≤ML≤4.9近震单台震级测定值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差,绘制各次地震的单台震级偏差空间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四川盆地介质衰减模型呈现高Q0和低衰减系数γ的特点,攀西地区表现出低Q0和较高衰减系数γ;岩石台基对地震波信号在不同频率点的放大作用不相同;单台震级偏差优势分布基本一致,在构造稳定的四川盆地,介质品质因子高(低衰减),地震波在该区域能有效传播,盆地表层松软沉积层对入射波有放大作用,造成该区域单台震级高异常;川西大部分地震台站台基增益较大,但单台震级明显偏低,推测与松潘-甘孜块体地壳深度软流圈的物质流动及该区域低Q0异常(高衰减)有关;攀西地区断陷拉张、流体侵入及沉积填充等损耗地震波能量,常使该地区台站测定的川西藏东地震震级偏小,但同样台站测定的龙门山断裂带上中强地震震级常较台网平均震级更大,可能是受盆地边缘强烈不对称高幅值带的影响。从研究结果看,四川地区介质衰减对地震射线振幅的影响较地震台站的台基增益大,因此校正四川区域地震台网单台震级时,应结合介质衰减及台站场地响应的空间特性进行考虑。

    滑动自相关方法在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分析中的应用初探
    安张辉, 詹艳, 陈小斌, 姜峰, 高悦
    2016, 38(4):  1019-102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7
    摘要 ( )   PDF (29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地电阻率滑动自相关数据处理方法,利用随机时间序列对方法进行了数值检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将滑动自相关方法应用于3个地电阻率台站实际观测资料,经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果:1)甘孜台和山丹台地电阻率滑动相关系数变化与地震事件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为,在震前半年到1年时间范围内,会出现相关系数阶段性增大现象,同时,这2个台站的相关系数异常也表现出比较强的各向异性特征;2)成都台地电阻率观测虽受干扰较为严重,但相关系数异常现象与地震事件仍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除了说明所使用方法的有效性之外,还可能与参加计算的地震事件震级比较大,震中距较小,以及发震时间比较集中有关,在该台站同样也存在异常的各向异性特征;3)通过对比不同震级特征地震的相关研究结果得出,当选择的特征地震震级较小时,不同地震的震前异常幅度会有所不同,但当震级较大时(如MS≥5.0),其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此外,还对地电阻率地震异常的各向异性,以及特征地震的选取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

    移动摄影测量数据与差分GPS数据的对比分析——以祁连山北麓洪水坝河东岸断层陡坎为例
    杨海波, 杨晓平, 黄雄南, 黄伟亮, 罗佳宏
    2016, 38(4):  1030-104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8
    摘要 ( )   PDF (63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获取高分辨率数字地形数据技术的成熟化,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地球科学研究中。一种低成本且操作简单的获取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新技术——SfM(Structure from Motion)的出现,将使得活动构造研究中高分辨率数据的使用更加广泛。文中首先介绍了SfM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选取祁连山北缘洪水坝河东岸进行数据采集,生成DEM数据的点云平均密度为220.667点/m2,像素分辨率达6.73cm,覆盖面积达0.286km2。其次,详细对比了SfM数据与差分GPS数据之间的精度。结果表明,SfM数据经过高程误差垂向校正和倾斜校正以后,与DGPS数据之间的高程差值基本上集中在约20cm左右,倾斜校正将高程差降低了约50%。90%置信区间内2种数据之间的高程差为10~15cm,局部误差在30cm左右,但所占比例不足10%,若采用更加精确的校正方法,可能误差还会更低。基于SfM数据提取的断层陡坎高度沿断裂走向分布显示,洪水坝河东岸最新一次构造活动垂直位移量在1m左右。因此,具有较高垂直精度的SfM数据,在植被稀少地区能够替代DGPS进行高精度地形测量。2种数据之间仍然存在的高程误差可能与生成DEM的方式以及SfM数据精度有关,SfM数据精度还受控于地面控制点数量、相机分辨率、照片密度、拍摄高度等条件,同时也与地表形态等内在因素有关。

    2014年云南盈江MS5.6和MS6.1地震余震序列重定位
    杨婷, 吴建平, 房立华, 王未来
    2016, 38(4):  1047-105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9
    摘要 ( )   PDF (48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盈江地区位于中缅边境的苏典-昔马弧形构造带,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带,2014年5月30日发生的盈江地震是该区有地震记录以来第1次MS6.0的地震。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盈江MS5.6和MS6.1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结果表明,2次主震均位于苏典-昔马断裂带北段的卡场-大竹寨断裂的东侧。相比于MS5.6主震,盈江MS6.1主震震中位置更靠近卡场-大竹寨断裂。2次地震的余震主要沿卡场-大竹寨断裂走向(NNE向)展布,MS6.1地震的主震破裂区向N扩展了约5km。2次地震的余震区主要分布在卡场-大竹寨断裂的东侧,呈现出沿断裂明显的不对称性,并具有较大的宽度,与走滑型地震典型的余震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可能表明此次盈江地震为共轭破裂地震。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盈江地震主震存在明显的非双力偶成分。推测盈江地震可能与卡场-大竹寨断裂和其邻近次级断裂之间的深部介质在长期地震活动中遭受破坏以及深部热作用有关。盈江MS6.1地震分布在南段的余震跨越了卡场-大竹寨断裂右侧的次级断裂,认为主震的动态应力可能触发了其邻近次级断裂的同震破裂。

    辽宁盖州海城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李金, 高原, 张博, 王亮, 高荣
    2016, 38(4):  1058-106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20
    摘要 ( )   PDF (24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年2月2日,在辽宁盖州(40.56°N,122.36°E)发生ML4.7地震,此后该地区小震不断,地震活动持续至今仍未停止,发生多次4级以上地震。与此同时,海城地震老震区小震持续活动,自盖州震群活动以来,亦发生1 100多次ML≥1.0地震。基于这2丛地震活动,研究了盖州-海城地区的剪切波分裂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城老震区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较为稳定,与该地区区域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由于盖县台下方存在活动断裂,其快剪切波的优势偏振方向较为复杂,存在2个优势偏振方向,分别与台站下方的金州断裂走向和该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此外,2013年12月22日之后,盖州震群活动突然增强,与此同时,自该时间之后,盖县台(GAX)所反映出的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SEE向,与营口台(YKO)的快剪切波优势方向基本接近,同时与该区最大主应力方位较为一致。由此可以推断,盖州震群自2013年12月22日的这组增强活动或与区域应力的局部增强有关。但这2个震群的慢波时间延迟变化相对较小,与以往相关研究中强震前慢波时间延迟的变化差异较大。

    2014年云南景谷MS6.6地震前地震活动变化分析
    刘月, 邵志刚
    2016, 38(4):  1070-108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21
    摘要 ( )   PDF (49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Region-Time-Length(RTL)算法,使用震前约6a和15a的地震目录定量检验了2014年景谷MS6.6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变化。研究时段近6a的分析结果显示:自2013年初在震中附近检测到地震活动增强,空间异常分布在22.5°~24.5°N,99°~102°E内,异常范围和异常程度随时间由小变大再变小;综合反映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参数RTL面积分——IRTL从2013年8月开始上升,达到峰值点后回落,峰值点至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为9个月。研究时段近15a时,研究区内发生了2007年宁洱MS6.4地震,结果表明:宁洱地震前检测到地震活动平静;景谷地震前,先检测到地震活动平静,后于震前1a检测到地震活动增强,异常分布在22.5°~25°N,99.5°~101.5°E范围内,IRTL峰值与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为7个月。这说明即使发震位置相距较近且震级相当的地震,震前的地震活动变化也会明显不同。对于景谷MS6.6,不同研究时段检测到的结果虽有不同,但震前地震活动增强异常区的分布和参数IRTL出现峰值的时间较一致,所以探索RTL空间分布和参数IRTL与发震位置和时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汶川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魏本勇, 苏桂武
    2016, 38(4):  1082-109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22
    摘要 ( )   PDF (10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理的灾害损失评估是开展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基础。间接经济损失是科学评价灾害影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中以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灾区为例,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汶川地震造成的部门产业关联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在四川省导致的产业关联间接经济损失可达25 453.23亿元,是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的3倍。其中,工业、农业和建筑业部门的间接经济损失分别超过其部门直接经济损失的14.60、8.70和7.11倍。直接经济损失不足以全面衡量汶川地震造成的灾害影响,科学合理地评估灾害间接经济损失是系统地评价灾害影响的一个重要环节。

    科研快讯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墨脱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地质证据的发现
    谢超, 杨晓平, 黄雄南, 王萍, 李正芳, 周本刚
    2016, 38(4):  1095-110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23
    摘要 ( )   PDF (71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墨脱断裂位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峰的东侧。在遥感信息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获得了墨脱断裂在中国境内的空间展布、运动性质和断错晚第四纪以来地层的证据。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内的墨脱村和地东村开挖的探槽均揭示出墨脱断裂断错了晚第四纪地层,其中墨脱村探槽地质剖面上显示出断裂最新活动具有逆冲性质,地东村探槽剖面上表现出的最新活动则为正断性质。结合断裂沿线典型的断错地貌分析,认为墨脱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不同段表现出逆断或正断的倾滑分量。地东村探槽揭示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14C年代约为(2 780±30)a BP,表明墨脱断裂全新世晚期发生过断错地表的事件。墨脱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与阿萨姆构造结的向N推挤相关。

    专题综述
    磷灰石(U-Th)/He年龄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张炜斌, 吴林, 王非
    2016, 38(4):  1107-112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24
    摘要 ( )   PDF (24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灰石(U-Th)/He体系因具有已知最低的放射性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70℃,约3km深度),而被广泛应用于浅地表构造变形及地貌演化研究,是近20a来发展较为迅速的1种热年代学方法。但由于定年原理、测试方法和4He扩散特点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该同位素年龄体系的准确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文中归纳了现有文献中常见的10类磷灰石(U-Th)/He定年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即粒径、包裹体、α粒子射出效应、α粒子植入效应、U-Th成分环带、辐射损伤、磷灰石化学成分、钐含量、多期热事件和铀系不平衡等,并初步探讨了造成偏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用以抛砖引玉,引起相关研究者的考虑和重视。

    问题讨论
    2014年10月1日越西M5.0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分析
    易桂喜, 龙锋, 赵敏, 宫悦, 张致伟, 乔慧珍
    2016, 38(4):  1124-113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25
    摘要 ( )   PDF (57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10月1日越西M5.0(或ML5.2)地震发生在川滇块体东边界历史地震强度较低的大凉山断裂带中段。基于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利用CAP(Cut and Paste)波形反演方法,计算了越西M5.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震源矩心深度,初步分析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同时,利用波形资料,计算了该地震的视应力值,并与2001年以来附近区域ML≥4.0地震的视应力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越西M5.0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I走向256°/倾角62°/滑动角167°,节面Ⅱ走向352°/倾角79°/滑动角29°;P轴方位121°,仰角11°,近水平;T轴方位217°,仰角28°;震源矩心深度为11km;矩震级约为MW5.1。根据节面参数与震中附近的主要构造展布,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大凉山断裂带中段分支断裂——NNW向普雄断裂,与该断裂走向相近的节面Ⅱ为同震破裂面。本次地震为兼具小量逆冲分量的左旋走滑型地震,是NNW向大凉山断裂带在近水平的NWW-SE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左旋走滑活动所致。此外,利用波形资料计算获得的越西M5.0地震的视应力值(0.99MPa)高于汶川8.0级地震后其附近区域的地震视应力,反映了震源区当前的背景应力水平相对较高,有利于中、强地震的发生,越西地震的视应力高值还可能反映了川滇块体整个东边界区域当前的应力水平在逐渐升高,因而发生强震的危险性也在升高。

    姑咱台钻孔应变观测值年变化的数值模拟解释
    杨少华, 任天翔, 董培育, 石耀霖
    2016, 38(4):  1137-114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26
    摘要 ( )   PDF (38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是最早开始以地震预测为目标的钻孔应变观测的国家之一。YRY-4四分量应变仪等中国自行研制的应变仪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分辨率可达10-10量级,且可以稳定工作。为了捕捉构造应力变化的信号以及探讨它们与地震活动的联系,首先需要识别并排除降雨、气压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河流涨落、抽注水等非构造因素引起的地应变。在某些台站(如大渡河谷旁的姑咱台),YRY-4型应变仪观测到年周期变化的应变信号。截至目前,没有相关文献解释产生这种信号的物理机制。文中试图解释该信号的成因。考虑地形因素,建立了三维有限元热-弹性耦合模型,模拟了地表温度年变化引起的热应变,说明了春季和秋季达到波峰和波谷的年周期变化的信号是地表温度年变化引起的热应变信号。建议高分辨应变仪(例如YRY-4型应变仪)地应变台站选址时应尽量选择开阔的区域而避免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

    基于现场调查的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
    宋平, 聂高众, 邓砚, 安基文, 高娜, 范熙伟, 李华玥
    2016, 38(4):  1148-115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27
    摘要 ( )   PDF (42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是地震应急领域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大多依托于灾害损失预评估集成软件,缺乏实际地震灾害现场调查和历史地震损失结果的验证。文中以地震应急灾情快速评估与动态可视化软件为集成平台,系统总结了研究区自然条件、人口数量及分布特征、经济特点、交通状况和历史地震损失等情况,以现场调查的建筑物类型和比例为修正依据,通过与实际历史地震造成的地震灾害损失对比,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进行了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通过文中的分析得出,在可视化软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调查建筑物的类型比例对软件预评估结果进行修正能够有效提高灾害损失的评估精度,该套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有很强的推广潜力,不仅限于本研究区,对其他地区也有适用价值。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W6.6地震发震构造与地表破裂
    陈杰, 李涛, 孙建宝, 房立华, 姚远, 李跃华, 王浩然, 付博
    2016, 38(4):  1160-117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28
    摘要 ( )   PDF (83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阿克陶MW6.6地震发生在帕米尔构造结北部木吉断陷盆地西端附近,是公格尔拉张系自1895年塔什库尔干7级地震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对于此次地震的研究,不仅对理解帕米尔高原内部现今构造变形、应力状态及动力学过程等非常重要,也将为该区的未来强震趋势预测提供依据。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初步的野外考察、InSAR数据分析以及主余震重新定位结果表明,阿克陶MW6.6地震破裂走向107°、倾角76°,发震断层是公格尔拉张系最北段的全新世活动转换断层——NWW走向的木吉右旋走滑断裂。该地震破裂长度超过77km,可能包括了至少2次破裂子事件。沿木吉断裂在2处(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中以东2.4km及其以东约32.6km附近)发现了数十米长、走向95°~110°、小规模右旋张扭地表破裂带,走滑量10~20cm。这一结果与张勇等在震后2h给出的震源破裂过程一致。重新定位的主震位于木吉断裂上,震源深度约9.3km。绝大多数余震主要分布在木吉断裂南侧1走向NWW、长逾85km、宽<8km、深5~13km的条带内。余震带的北边界上陡下缓,很好地限定了木吉断裂的铲形深部几何结构。这次地震的发生表明帕米尔高原内部上地壳变形仍以近EW向拉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