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9-20
    目录
    地震地质2016年第38卷第3期目录
    2016, 38(3):  0-0.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活动断层避让相关问题的讨论
    徐锡伟, 郭婷婷, 刘少卓, 于贵华, 陈桂华, 吴熙彦
    2016, 38(3):  477-50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01
    摘要 ( )   PDF (65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等大量震例研究表明,严重的地震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源于发震断层的同震地表破裂、近断层的强地面运动和地基失效引起的建(构)筑物倒塌。因此,避让活动断层是有效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如何避让活动断层和避让多少距离能够保证地面建(构)筑物不受活动断层同震错动引起的直接毁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科学问题。1)首先基于历史地震地表破裂资料,定量分析了活动断层同震地表破裂的局部化特征、同震地表破裂与建(构)筑物的破坏关系,得出了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直接严重地震灾害带宽度的平均统计值约为30m的认识。2)通过1999年集集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地表破裂带宽度资料和地震灾害空间分布关系的分析,指出了倾滑断层具有明显的上盘效应,断层上、下盘地表破裂带或严重地震灾害带宽度之比为2︰1至3︰1。3)基于上述分析获得的最新认识,进一步讨论了避让对象、活动断层定位要求、不同类型活动断层最小避让距离、特殊建(构)筑物避让和“抗断”设计理念等问题。最后,呼吁立法机构加强活动断层避让和活动断层探测的立法工作,规范活动断层上及其邻近地段土地利用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合理避让活动断层的行为,防患于未然,提高中国防震减灾的基础能力。

    研究论文
    登登山-池家刺窝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定量研究
    闵伟, 刘玉刚, 陈涛, 疏鹏, 余中元
    2016, 38(3):  503-52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02
    摘要 ( )   PDF (151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登登山-池家刺窝断裂位于阿尔金断裂东端宽滩山隆起的NE侧,总体走向NW,地貌上表现为醒目的断层陡坎;登登山段长约19km,池家刺窝段长约6.5km。通过卫星影像解译、探槽开挖、断错地貌测量及年龄样品测试等工作,研究了2条断裂的新活动特征。宽滩山NE麓普遍发育3级地貌面,即山前基岩侵蚀台面和冲沟I、Ⅱ级阶地。登登山断裂断错除I级阶地以外的其他地貌面,陡坎高度普遍在1.5m左右,最大高度2.6m。探槽揭露登登山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有3次古地震事件,3次事件的总断距约2.7m,一次事件的垂直断距为0.5~1.2m,事件Ⅰ大约发生于距今5ka;事件Ⅱ大致发生于距今2×104a,事件Ⅲ大致发生于距今3.5×104a,重复间隔约1.5×104a,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04mm/a。
    池家刺窝断裂断错了所有3级地貌面,陡坎最大高度为4m,一般在2m左右。探槽揭露池家刺窝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也有3次古地震事件,3次事件的总断距约3.25m,1次事件的垂直位错为0.75~1.5m,晚更新世以来断裂垂直滑动速率为0.06mm/a。池家刺窝断裂古地震事件年代限定较差,但最新1次事件晚于登登山断裂,根据登登山断裂古地震事件的研究结果,推测池家刺窝断裂古地震重复间隔接近于登登山断裂的1.5×104a左右。
    池家刺窝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晚于登登山断裂,1次事件的垂直位错及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都比登登山断裂略大,2条断裂之间还有长约5km的不连续段,被第四纪冲洪积砂砾石层覆盖,地形平坦,断裂地貌特征不发育,这些都表明登登山断裂和池家刺窝断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阿尔金断裂以北的登登山和池家刺窝断裂规模都不大,垂直滑动速率仅为0.04~0.06mm/a,远小于祁连山断裂及酒西盆地内NW向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反映出构造变形主要限制在高原内部及河西走廊地区,登登山和池家刺窝断裂以低滑动速率、古地震复发间隔很长(>104a)的缓慢构造变形为特征。

    基于青衣江变形河流阶地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构造活动性
    苏鹏, 田勤俭, 梁朋, 李文巧, 王林
    2016, 38(3):  523-54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03
    摘要 ( )   PDF (141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第四纪沉积差,断层出露不明显,晚第四纪构造活动性资料零星。为了提高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构造活动性的认识,探索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文中在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貌以及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跨盐井-五龙断裂、大川-双石断裂和芦山盆地的青衣江不同段的6级河流阶地进行了差分GPS连续测量和细致研究,结合对高分辨率航拍影像的地质解译,得到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青衣江各段的河流阶地横剖面,通过不同河段河流阶地的对比分析,建立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青衣江河流阶地纵剖面。通过对河流阶地的变形分析,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晚第四纪以来,盐井-五龙断裂的平均垂向断错速率为0.6~1.2mm/a,大川-双石断裂没有明显的垂向活动,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控制的山前褶皱最新活动。结合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壳深部结构资料和芦山地震的精定位余震资料等,认为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是大川-双石断裂,而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山前盲逆断层和反冲断层。

    龙门山断裂南段天全段的新活动特征与1327年天全地震的关系
    梁明剑, 陈立春, 冉勇康, 王虎, 李东雨
    2016, 38(3):  546-55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04
    摘要 ( )   PDF (111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之后,仅过5a时间,2013年在汶川以南的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危险性成为关注的热点。通过地震地质调查和古地震研究,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双石-大川断裂(芦山地震震区以南段)在全新世有过新活动,主要表现为断续展布的槽谷地貌,探槽揭露断层断错了晚第四纪地层。综合历史地震史料分析认为,1327年天全地震震中应在四川天全一带,与双石-大川断裂新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其震级可定为6½~7级。

    祁连山-河西走廊黑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苏琦, 袁道阳, 谢虹
    2016, 38(3):  560-58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05
    摘要 ( )   PDF (67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定量化的地貌因子研究区域构造活动及其演化已成为构造地貌学的一种常用手段。祁连山-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高原向NE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该区河流水系的地貌发育过程记录了高原隆升与挤压扩展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重要信息。位于祁连山北部山前的黑河流域向N穿过河西走廊和北山地区,其河流地貌的发育与祁连山的构造隆升直接相关。基于诸多地貌因子(面积-高程积分、地貌信息熵以及河流纵剖面)的研究结果均显示黑河流域所涉及的祁连山东、西段的构造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西强东弱的特点,如西段流域的平均面积高程积分值(HI)为0.541而东段仅为0.466 1;并且根据河流纵剖面分析得到的差异隆升值西段为754m,也远高于东段的219m;而降雨等气候因素则存在东强西弱的特点。综合对比分析发现,本区岩性与降水条件等对研究区地貌因子的影响有限;构造活动是地貌演化发育的主控因素,控制着该区现今的构造变形、地貌发育及其演化历史。

    郯庐断裂带中段嶂山东侧断裂的活动特征
    杨源源, 郑海刚, 姚大全, 疏鹏, 赵朋, 沈小七
    2016, 38(3):  582-59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06
    摘要 ( )   PDF (102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对于郯庐断裂带新沂-泗洪段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该段北侧构造地貌条件较好的嶂山段开展研究,充实了该段的晚第四纪活动证据与古地震事件序列。嶂山段总体位于宿迁市晓店镇至井头乡一带,长约7km。构造地貌研究显示嶂山段晚第四纪活动具有逆冲右旋的运动性质。古地震探槽研究揭示:1)郯庐断裂在该段具有分期活动特征,上新世期间为拉张正断,第四纪以来表现为逆冲;2)1次古地震发生在15.12~11.82ka BP;3)断裂最新活动年代可能为3 500a BP左右。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郯庐断裂带新沂-泗洪段已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年代序列可归纳为:9.6×104a以前,晚更新世早、中期,15.12~11.82ka BP,(11.76±0.05)~(10.53±0.05) ka BP,(10.15±0.05)~(8.16±0.05) ka BP,4 960~3 510a BP。

    红河断裂带南段全新世地震活动证据
    李西, 冉勇康, 陈立春, 王虎, 于江, 张彦琪, 谢英情
    2016, 38(3):  596-60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07
    摘要 ( )   PDF (56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历史记录以来,红河断裂带北段曾发生包括1652年弥渡7级地震和1925年大理7级地震在内的6.0级以上地震9次。然而,红河断裂中、南段自公元886年有历史地震记录以来,没有1次6.0级以上地震记录。红河断裂带作为边界断裂是在废弃,未来不会有大地震发生,还是为长周期大地震的孕震构造?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地质学界。通过室内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判读,并结合详细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在红河断裂南段戛洒-腰街一带发现了一系列槽谷地貌,在十几km的地段都有显示;同时,组合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信息及14C样品测年分析表明,红河断裂南段存在全新世期间地震活动的地质证据。

    甘肃酒西盆地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
    刘兴旺, 袁道阳, 雷中生, 邵延秀
    2016, 38(3):  605-61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08
    摘要 ( )   PDF (59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航、卫片解译和野外实地考察,在位于祁连山-河西走廊西段的酒西盆地白杨河背斜北发现1条较新的地震破裂带遗迹,破裂带长度约5km,呈弧形展布,保存较为完整,在最新的洪积扇面上陡坎高度约0.5~0.7m,在冲沟T1阶地上陡坎高度约1.5m,分析认为其为较新的1次地震活动所致。沿断层陡坎探槽开挖表明,此次破裂带形成于约1 500a BP,此前断裂还有过活动。根据该地区历史地震资料考证和研究程度,认为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能与365年玉门地震、1785年玉门惠回堡地震或1次漏记的历史强地震有关。

    东天山东段碱泉子-巴里坤断裂系晚第四纪左旋走滑的地质证据
    吴富峣, 冉勇康, 李安, 徐良鑫, 曹筠
    2016, 38(3):  617-63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09
    摘要 ( )   PDF (118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天山至阿尔泰一带吸收了约10mm/a的地壳缩短量,占印度-欧亚大陆缩短量(约40mm/a)的¼,其中一部分变形量在阿尔泰一带通过断裂的右旋走滑和块体的逆时针旋转的联合作用吸收,但东天山一带的地壳变形吸收和调节方式目前仍然存在争议。通过近年来在东天山东段碱泉子、巴里坤山和哈尔尼克山进行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发现东天山东段展布1个左旋走滑断裂系。自西向东,碱泉子-托莱泉断裂、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和哈尔尼克山中央断裂构成该断裂系的主要格架,这个断裂系在东天山晚第四纪乃至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过程中调节了山脉隆升过程的变形分配。这些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随着断裂走向与区域主应力(NE向)夹角大小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活动特征。具体来说,近EW向的碱泉子-托莱泉断裂展现出以走滑为主的特征,这种特征一直延伸到EW-NW向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的雄库尔一带,但自洛包泉以东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开始发育逆冲分量,在巴里坤县城以东断裂的活动则表现为逆冲伴随走滑,往东NWW-EW向的哈尔尼克山中央断裂则又呈现出以走滑为主的特征。断裂系的活动特征耦合在东天山东段的造山过程之中,调节和吸收了部分地壳变形,造山带根部断层的变形在造山过程中可能并不是唯一起决定性作用的释放方式。

    海南岛及邻区地壳S波Q值成像特征研究
    王惠琳, 徐晓枫, 周龙泉, 张晓东, 沈繁銮, 李志雄, 占伟
    2016, 38(3):  631-64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0
    摘要 ( )   PDF (37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海南岛及邻区2000-2012年精定位后的地震S波资料进行Qs值成像,得到区域Qs值分布和滑动平均Qs值变化,结合地震活动、火山、热流点和GPS基线变化分析区域浅层地壳(深5~15km)S波衰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区域地壳介质应力条件状态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1)衰减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Qs值空间上横向不均匀变化显著,总体呈现海南岛中部高、周边低的特征,低Qs值(高衰减)主要分布在王五-文教断裂以北、尖峰-吊罗断裂以南及铺前-清澜断裂以东区域。地震活动多丛集分布在高、低Qs值过渡区域,火山主要分布在王五-文教断裂以北的雷琼坳陷低Qs值区域及其附近,大地热流点分布于低Qs值及其边缘区域。2)滑动平均Qs值的时间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性、泸州-琼中GPS基线变化存在较强的相关性。2000-2008年,研究区地震活动性较强,泸州-琼中GPS基线呈缩短趋势,滑动平均Qs值相对较高,区域可能处于“高”应力介质条件状态;2008-2012年,研究区地震活动性较弱,泸州-琼中GPS基线显示伸长趋势,滑动平均Qs值相对较低,区域可能处于应力调整、松弛的“低”应力介质条件状态。

    2008年和2014年2次新疆于田M7地震之间的黏弹性应力转移
    王辉, 曹建玲, 洪顺英, 徐岳仁, 荆凤
    2016, 38(3):  646-65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1
    摘要 ( )   PDF (64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西北边缘地区在2008年和2014年先后发生了2次7级以上强震,这2次地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南端,对于认识区域动力背景和潜在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分层黏弹性模型和最大应力策略研究了这2次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于田地震的同震应力扰动触发了后续的余震活动,该地震产生的同震应力扰动对2014年于田地震的发生影响不显著;但是,此次地震6a后震后变形所导致的应力扰动有利于2014年于田地震的发生。2014年于田地震发生后,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上的同震和震后库伦应力显著增加。考虑到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上次强震的离逝时间和应力积累-释放过程,该断裂带上的地震危险性值得进一步关注。

    基于连续重力观测约束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江颖, 刘子维, 李辉, 张晓彤, 韦进, 申重阳
    2016, 38(3):  660-66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2
    摘要 ( )   PDF (59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境内发生MS8.1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地震科研机构采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计算得到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尼泊尔地震现有的3个不同震源机制解模拟计算了该地震激发的自由振荡信号,并与全国连续重力台网中18个弹簧重力仪的观测结果进行比对,基于2~5mHz的球型简正模分析和约束了尼泊尔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基于最佳震源机制解,比对观测值与模拟值,计算更为准确的震级。结果表明,利用弹簧重力仪的观测可以有效地对尼泊尔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总体评估。基于GCMT反演得到的震源机制解的自由振荡模拟值与观测值符合最好,不符合度F的平均值为0.03,比例因子S的平均值为1.04,最接近1,说明其反演的标量地震矩可以较好地反映尼泊尔地震释放的能量。基于GCMT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保证断层走向、倾角、滑动方向角和震源深度不变,不断调整标量地震矩的值,搜索最真实可靠的标量地震矩,当观测值与模拟值的比例因子S达到1时,不符合度F也较小,仅有0.03,经计算尼泊尔地震的标量地震矩为8.09×1020 Nm,相应的震级为MW7.91。

    阿尔金断裂带阿克塞段半果巴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
    李康, 徐锡伟, 罗浩, Paul Tapponnier, Yann Klinger, 高明星
    2016, 38(3):  670-67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3
    摘要 ( )   PDF (56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边界的1条近EW向延伸长约1 600km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也是晚第四纪活动性最强的断裂带之一,被分为11个破裂段。利用高精度卫星影像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通过Trimble VX扫描测量了阿尔金断裂带阿克塞段半果巴观察点的断错微地貌,显示冲沟左岸T1阶地保存了最新1次地震的位错约6~7m。选择冲沟右岸跨断塞塘开挖探槽,采集了14C样品进行年代测定,对该探槽的古地震事件进行了分析。探槽揭示了12套地层单元,记录了4次古地震事件,结合之前的研究,利用逐次限定方法可以把阿克塞段的最新2次古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分别限定在1 180a BP左右和507~230a BP。

    基于LST年趋势背景场的地震热异常提取算法
    宋冬梅, 臧琳, 单新建, 袁媛, 崔建勇, 邵红梅, 沈晨, 时洪涛
    2016, 38(3):  680-69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4
    摘要 ( )   PDF (102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发生前普遍存在的热红外辐射异常现象,是当前评估区域发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并非所有的地表红外异常都与构造活动或地震有关,如何排除非构造因素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从强噪声背景中提取微弱信号,是当前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研究构造活动的难点。地表温度(LST)背景场是热异常提取的基础,而以往研究中所建立的背景场不能有效反映当年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造成热异常提取精度受限。为此,文中在提取热异常的过程中对背景场进行了改进,结合地表温度时间序列的周期性特征,引入谐波分析,采用傅里叶逼近的方法拟合地表温度离散时序,从中提取其年趋势,建立1个动态的、同时包含局地信息和年际特征的、更加可靠的地表温度背景场;将其引入RST模型,基于“kσ”准则识别地震热异常信息;最终采用异常方向、异常强度和距离指数这3个指标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利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基于所提算法对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前存在明显的热异常,沿龙门山断裂呈带状分布,持续时间较长;2)发震期无明显的异常现象;3)震后热异常的发生具有循环往复性,但异常幅度和影响范围明显缩小。与传统的空间温度均值RST算法异常提取结果相比,文中方法所提取的热异常在空间分布上与活动断裂带更为吻合,对异常的产生消散过程刻画更加细致,表明以地表温度年趋势作为地震构造热异常提取的背景场更加可靠。

    基于卫星重力和地震活动图像的构造特征分析
    陈安国, 周涛发, 王健, 刘东甲, 葛粲
    2016, 38(3):  696-71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5
    摘要 ( )   PDF (62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中国地震监测台网积累的大量观测资料,通过将研究区网格化,计算得到每个节点的地震活动频度即密集值,将定性的震中分布图转化成定量图像。在选取起算震级时通过震级-频度G-R关系和震级-序号法计算研究区最小完整性震级MC,给出起算震级和时间。使用基于CryoSat-2和Jason-1卫星观测数据的V23.1重力模型,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经过布格板校正和SRTM30地形数据做地形校正,得到完全布格重力异常。文中对邢台地震区和郯庐断裂带安徽段进行了实例研究:邢台地震区布格重力异常呈NE向狭长条形U型特征,异常位置与束鹿断陷盆地吻合,中、小地震密集值等值线受到重力U型条带的限制,剖面图显示密集值的极值处于重力U型变化的谷底位置;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布格重力异常及不同高度的向上延拓结果具有很好的线性和梯度,地震活动图像长轴方向以及震源机制解发震断层节面走向呈NNE,显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是1条现今仍具有控震能力的深大断裂;对发生在郯庐断裂带附近的安庆M4.8地震,使用边界识别TDX方法进行了1︰20万实测重磁数据的隐伏边界解译,结合研究区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成果,探讨了安庆地震的发震断层。

    2015年新疆皮山MS6.5地震震源机制及余震序列定位
    张广伟, 张洪艳, 孙长青
    2016, 38(3):  711-72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6
    摘要 ( )   PDF (35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新疆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gCAP方法反演得到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S6.5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节面解。其中,节面Ⅰ走向97°,倾角27°,滑动角51°;节面Ⅱ走向318°,倾角70°,滑动角107°;最佳矩心深度12km,矩震级MW6.4;结合余震分布推断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节面Ⅰ,主震破裂表现为逆冲型地震。同时,采用双差定位法对1 014个地震进行相对定位,得到937个重定位地震事件,结果显示余震序列沿NWW向单侧扩展,展布长度约50km;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25km之上,且浅部地震较多;深度剖面显示在主震处断层面向SW倾斜,表现为上陡下缓的铲形逆冲断层特征,与主震破裂节面倾角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另外,余震序列空间分布展示出塔里木块体向西昆仑造山带下插入,且沿余震扩展的NWW方向,断层面倾角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可能表明断层在向NWW破裂的过程中走滑分量逐渐增强。此次皮山地震是青藏高原N向挤压塔里木块体的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震活动具有强烈的影响。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地下水异常核实中的应用
    张磊, 刘耀炜, 任宏微, 郭丽爽
    2016, 38(3):  721-73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7
    摘要 ( )   PDF (17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地震地下流体研究中,区别地下水是受浅层物质补给还是受深部介质活动的影响,是异常核实的主要任务。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能够有效地识别地下水的来源与补给过程。文中概述了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在地下水异常核实应用中的基本原理、水样采集和测试技术,列举了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井水位升高和水质浑浊异常现象的实例,就氢氧稳定同位素用于核实地下水水位、水温、化学组分和宏观异常进行了简要讨论。该方法的广泛使用,有助于识别地下水异常的构造与非构造影响因素。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的运动性质变化及其成因机制
    李新男, 李传友, 张培震, 王旭光, 章龙胜
    2016, 38(3):  732-74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8
    摘要 ( )   PDF (102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东段整体表现为逆-左旋走滑运动性质。相反,其西段运动性质较为复杂,其上一系列的断错地貌特征以及在人工探槽和天然露头剖面上观察到的断裂运动性质,显示整个西段主要以正-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只在局部特定位置存在逆冲运动分量。为了确定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运动性质变化的成因机制,从断裂的几何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分析,得到影响与控制西段运动性质的3个主要因素:1)阶区构造,断层的左行左阶雁列式结构形成拉张型阶区,并控制着阶区附近及其内部断层的正-左旋走滑运动;2)尾端构造,在断裂端部存在阻止断层破裂传播的障碍体时,断裂一盘向前推挤的一端就会发生挤压构造变形,断层以逆-左旋走滑运动为主;3)双弯构造,次级段内部断层走向变化并呈右阶排列时,中间弯曲段在左旋走滑作用下形成局部挤压应力环境,表现为逆-左旋走滑运动。此外,天景山次级块体做SEE向运动,在其尾端形成走滑拉张构造环境,也是西段以正-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的重要原因。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的形成演化过程说明,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向N扩展的过程中,整个香山-天景山断裂带可能并不是同时期形成的,而是分为运动性质显著不同的2个阶段,并表现为自东向西侧向扩展的形成演化模式。

    2013年12月16日巴东M5.1地震序列及发震构造分析
    张丽芬, 廖武林, 李井冈, 魏贵春, 申学林
    2016, 38(3):  747-75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19
    摘要 ( )   PDF (42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12月16日湖北省巴东县发生M5.1地震,该地震是三峡库首区自2003年蓄水以来震级最大的1次。双差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巴东地震序列呈NEE向线性展布,主震震源较深,余震震源深度逐渐变浅。垂直余震优势展布的震源深度剖面均显示出向SE变深的特征;倾角约50°左右,向深部变缓,揭示可能的发震断层走向NEE,倾向SE,倾角约为50°。利用矩张量反演得到了主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地震序列定位分析比较吻合的是NEE向节面,综合判断该节面可能为发震断层,倾向SE,倾角50°左右,性质以走滑为主兼逆冲分量。利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ML2.0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并采用FMSI程序反演得到了震源区的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其方向与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方向一致,说明该地震序列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地震序列发生在175m高水位运行期的水位缓慢降落阶段,基于ETAS模型对流体触发作用进行了定量检测,显示库水对地震序列的触发作用占17%,余震自激发占83%。综合分析认为,巴东M5.1地震为库水触发的构造型地震,NEE向断裂构造为可能的发震构造。

    基于千米格网的地震应急灾情预评估数据开发
    徐敬海, 安基文, 聂高众
    2016, 38(3):  760-77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20
    摘要 ( )   PDF (40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震后地震应急灾情的准确、快速评估(盲估)是有效地震应急决策的关键之一。为提高应急灾情评估的速度与准确性,文中提出开发基于千米格网技术的地震应急灾情预评估数据。阐述了预评估数据计算模型,包括承灾体数据、灾情计算用致灾因子和计算公式。介绍了千米格网地震应急灾情预评估数据计算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计算参数的空间化和地图代数的应用实现。最后论述了预评估数据在地震应急灾情评估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并以近期中国大陆发生的2次实际破坏性地震为实验案例,展示和检验了其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千米格网地震应急灾情预评估数据能较好地提升灾情评估速度和准确度,还能精细地展示灾情的空间分布,为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提供参考。

    新技术应用
    基岩就地14C测年及古地震潜在应用
    尹金辉, 杨雪, 郑勇刚
    2016, 38(3):  773-78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21
    摘要 ( )   PDF (5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陆地表面系统,14C主要通过宇宙射线与大气和暴露岩石2个明显不同的介质发生核反应产生。在大气中生成的14C,由此建立的14C测年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考古学和古环境及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在基岩中产生的就地(in situ)14C,随着加速器质谱计探测灵敏度的提升,就地14C对地表过程的研究潜力开始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也已成为解决一些地球科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就地14C的形成机制、产率值、实验方法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使用宇宙成因核素研究基岩正断层活动性方面的最近进展。

    专题综述
    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
    赵俊猛, 杜品仁
    2016, 38(3):  783-79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3.022
    摘要 ( )   PDF (4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影响了中亚、东南亚、东亚直到西太平洋的构造变形,改变了从岩石圈地幔到大气圈的多个圈层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至今对最初在何时、何地发生碰撞仍意见不一。文中以近10a来该项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通过一些问题的讨论,展现研究进展,突出存在矛盾,探讨下一步的研究重点。讨论的问题有:1)初始碰撞时亚洲南缘的古纬度是多少?2)大印度有多大?3)定日地区最高海相层的年龄有多大?4)55Ma BP前后的碰撞是陆-陆碰撞还是陆-弧碰撞?5)外喜马拉雅的岩浆活动能否厘定初始碰撞?6)最后归纳了2004年以来初始碰撞时限研究的一些结果。从近10a的研究结果看,印度-亚洲初始碰撞时限集中在K/E、E1/E2和E2/E3界线附近。与以前的结果相比,是在向更早和更晚扩展。文中认为,不同观点的争论对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研究发展有推动作用;提出未来的印度-亚洲碰撞研究,除了要面对和解决各种资料、论据的不确定性外,还要更精确地限定印度和亚洲在晚白垩世和古近纪期间的古地理位置,确定新特提斯洋内岛弧或微陆块在此期间的位置、大小,以及弧-陆碰撞与陆-陆碰撞在标志和效应等方面的差别,总之,要深入探索碰撞过程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