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1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1-03-04
    目录
    地震地质1981年第3卷第1期目录
    1981, (1):  0-0. 
    摘要 ( )   PDF (1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唐山大震及其前后的地震活动
    吴开统, 李自强, 金学申, 陈光英, 吴培苓, 曹新玲, 田抗援
    1981, 3(1):  1-9. 
    摘要 ( )   PDF (12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6秒河北省唐山市区(东经118°11′;北纬39°38′)发生7.8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十一度。当日18时45分37秒于附近的滦县商家林(东经118°39′;北纬39°50′)又发生7.1级地震,震中烈度达九度。
    简讯
    北京地区天然水氢同位素特征
    李桂如, 邱纯一, 张仲录, 刘素芳
    1981, 3(1):  10-10. 
    摘要 ( )   PDF (1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定天然水的氢同位素组成,是研究不同类型天然水成因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我们在北京地区32个点采了样,并进行了下述测定。
    科研简报
    断层带破裂过程与声发射特点的实验研究
    马瑾, 许秀琴, 张渤涛, 刘天昌, 吴秀泉, 王宝生
    1981, 3(1):  11-17. 
    摘要 ( )   PDF (4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破裂特点、声发射特点及应力位移曲线方面讨论了软弱夹层与主压应力轴交角对断层带活动的影响。实验证明,当交角大于45°时破裂分为三阶段;主震前在断层带及其附近有大量前震,并且沿断层两盘发生较明显的位移,但交角小于45°时则没有。
    简讯
    初析闽粤赣温泉与地震关系
    王洪涛, 范光禄, 王屏路, 游良斌
    1981, 3(1):  18-18.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燕山运动以来,区内断块分异明显,岩浆、地震活动强烈,地震最大强度8级,温泉发育(现有478处,约占全国1/4)。
    科研简报
    由震源机制解推断苏鲁皖豫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
    六省(市)震源机制小组
    1981, 3(1):  19-28. 
    摘要 ( )   PDF (12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1973—1979年苏、鲁、皖、豫地区37个中小地震(M=2.1—6.0)震源机制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地震应力场的优势分布:主压应力轴约76°,主张应力轴约344°。表明本区处于北东东向水平压应力和北北西向水平张应力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之中。结合部分中小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及晚第三纪以来断裂走向的优势分布均为北北东向这一特点,推测现今地震破裂具有继承性。最后讨论了本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其北部和南部的不同关系。
    滹沱河太行山山峡段河流阶地和第四纪构造运动
    程绍平, 冉勇康
    1981, 3(1):  29-39. 
    摘要 ( )   PDF (56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流阶地的研究是探索新构造运动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滹沱河太行山山峡段进行了详细的阶地测量,结果表明,该河段发育有四级河流阶地,反映了第四纪以来的四次间歇性隆升运动。甲子湾断层使这些阶地错断变形,系舟山-太行山断块隆起沿该断层产生翘起运动。说明太行断块北部地区仍然继承着上新世时期的构造运动特点,目前的区域构造应力状态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简讯
    地震序列振幅比偏差的特征
    卓秀榕, 叶雯燕
    1981, 3(1):  40-40. 
    摘要 ( )   PDF (1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分析了1978年8月10日福建平潭海外5.3级地震资料,初步结果表明,可用地震波的振幅比的偏差来识别前震序列。
    科研简报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团块的结构和组构
    何永年, 林传勇
    1981, 3(1):  41-50. 
    摘要 ( )   PDF (35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中国东部一些新生代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团块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划分出了粗粒、残碎斑状和粒状变晶等三种主要结构类型,并对不同结构类型团块的组构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确定出粗粒—残斑—粒状变晶之过渡系列。认为上地幔普遍存在有塑性流动,初步探讨中国东部新生代时期的不同应力状态。
    从孢粉分析试论北京地区两泥炭矿的时代和形成环境
    严富华, 叶永英, 麦学舜, 刘粤霞
    1981, 3(1):  51-65. 
    摘要 ( )   PDF (33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孢粉分析,对北京地区两个泥炭矿的时代和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指出:泥炭成矿时期的气候是温暖而湿润的,气温较现今高。植物生长茂盛,属针阔叶林植被。泥炭是在植物残体的不断积累、分解和腐烂,长期保存在水体及后期泥砂覆盖的还原环境之下,上覆压力不断增加,沉积物的堆积速度与湖沼下降的速度长期保持相对平衡等条件下形成的。泥炭成矿的地质时代主要在中全新世。
    简讯
    海南岛莺歌海海相贝壳层和海滩岩的形成年代
    张景文, 李桂英, 赵希涛
    1981, 3(1):  66-66. 
    摘要 ( )   PDF (27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乐东县莺歌海位于海南岛西南角。这里有一个被新砂堤-砂丘封闭的现代泻湖——咸塘。新砂堤之下,有一套含海相贝壳珊瑚碎屑的胶结砂砾层,系全新世时期形成的海滩岩(赵希涛等,1978,海南岛全新世海滩岩,地质科学,2期)。在泻湖相沉积之下,有一套海相贝壳层。
    科研简报
    关于华北地区几个古地震遗迹的认识
    丁梦麟
    1981, 3(1):  67-74. 
    摘要 ( )   PDF (60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简要报导华北地区几个古地震实例:1.内蒙磴口西北地震毁坏的汉代古城废墟;2.宁夏平罗西北红果子沟长城错开及古地震断层陡坎;3.宁夏中宁古城子古地震断层及沙基液化变形;4.天水—宝鸡—常兴古地震黄土滑坡带;5.辽宁海城黑音寺山地震裂缝及岩崩;6. 山东临朐山旺湖相硅藻土层中地震引起的揉皱变形;7.江苏新沂嶂山闸古地震裂缝。
    新丰江水库地震震源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
    魏柏林
    1981, 3(1):  75-79. 
    摘要 ( )   PDF (5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引言新丰江水库自蓄水后,发生了一系列地震。区内存在三件基本事实:一、河源断裂近期具左旋错动[1];二、地震主要沿水库狭谷区呈北西西向分布,河源断裂本身很少地震活动[1、2];三、震源机制解表明,主张应力轴(T)稳定于北北东向,近于水平,主压应力轴(P)则在垂直T轴面内呈0-180°的旋转。
    简讯
    闽东南地区无震期水氡正常动态的变化
    余兆康, 蔡诗凰, 林家涛
    1981, 3(1):  80-80. 
    摘要 ( )   PDF (1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利用水氡浓度预报地震的工作,存在着如何识别正常与异常变化的问题,把正常动态变化视为趋异常,这种错觉目前仍然是难免的。本文从观测点的地质、水文地质与水动力条件分析入手,以氡浓度年最大变幅为数量依据,提出了闽东南地区水氡浓度正常动态变化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