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1-09-04
    目录
    地震地质2001年第23卷第3期目录
    2001, (3):  0-0. 
    摘要 ( )   PDF (3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青藏块体东北缘水平应变场与构造变形分析
    江在森, 马宗晋, 张希, 陈兵, 胡亚轩, 王双绪, 陈文胜
    2001, 23(3):  337-346. 
    摘要 ( )   PDF (33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1993与1999年GPS观测获得的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结果,初步研究了该区的应变场与构造变形。该区应变场以近NE向的主压应变为主体,伴随着近NW向的张性应变。河西走廊中、东段,尤其是武威断块是压应变最强的区域。应变场形成的剪应变以近EW向的左旋剪切为主体,表明该区NWW向的块体边缘主干断裂的活动方式是左旋走滑兼挤压。剪应变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青藏块体东北边界带的武威、祁连一带。甘青块体与阿拉善块体之间整体左旋扭动速率约为6mm/a。配合非连续变形分析法(DDA)数值模拟,初步分析了该区的构造应力场背景,认为该区相对水平运动和构造变形分布特征不仅是印度板块推挤应力场作用的结果,还可能与来自西侧南强北弱的向东的动力作用有关。
    中国大陆的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及地震活动
    郭良迁, 薄万举, 杨国华
    2001, 23(3):  347-356. 
    摘要 ( )   PDF (32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GIS平台上,以1951~1990年中国大陆垂直形变速度图为基础求出的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其变化情况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大陆地壳的垂直剪应变及相应的剪应力的大小。东部的华北块体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值明显地高于东北和华南地区,西部地区的青藏块体和天山地块的梯度较高,它们是现代构造活动较强的块体。斜贯中国大陆的察隅-通化北东向高梯度带和其西侧的银川-乌丽北东向高梯度带是现代地壳垂直差异活动强烈的地带。现代强震主要孕育发生在高梯度异常区及其附近,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异常对地震危险区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科研简报
    第6届《地震地质》编委会在北京召开
    2001, 23(3):  356. 
    摘要 ( )   PDF (32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 0 1年 7月 3日 ,第 6届《地震地质》编委会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召开 ,会议由主编马瑾院士主持 ,出席会议的在京编委及有关同志有 :马宗晋、刘启元、张培震、任金卫、丁国瑜、马胜利、王椿镛、刘福田、石耀霖、朱日祥、曲国胜、李、杨主恩、钟大赉、洪汉净、赵国泽、程绍平、钱祥麟、樊祺诚、邓起东、张流、董瑞树、蒋溥、臧绍先、高祥林、刘萍、姚清林、赵东芝等。马瑾主编作了主旨发言 :目前科技期刊偏多 ,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很激烈。文章发表在什么期刊上 ,关系到作者的命运 ,作者选择社会影响大的期刊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在情理之中。面对这种形势 ,如何找准定位 ,把《地震地质》办得更好 ,编委的职责是什么 ,是今天会议的主题。编委们围绕《地震地质》的社会及学术定位、扩大稿源、审稿把关、创办英文版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为使《地震地质》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国内学报类的一流期刊而献计献策。在对《地震地质》期刊过去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 ,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改进意见。如积极扩大稿源 ,跟踪学术会议和大课题组稿 ;专辑与自由来稿相结合 ;每期有所侧重 ,争取每期有 1~ 2篇有吸引力的文章 ;加强编委传阅

    研究论文
    中卫-同心断裂带全新世古地震研究
    闵伟, 张培震, 邓起东
    2001, 23(3):  357-366. 
    摘要 ( )   PDF (36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中卫-同心断裂带中段和西段7个新探槽的古地震研究,并结合前人对中段古地震的研究结果,分析确定出14000a以来中卫-同心断裂带共发生6次古地震事件。其中仅有1次是破裂全带的,发生在晚更新世末,其它都为全新世以来的次级破裂事件,3次破裂中段,两次破裂西段。公元1709年7 1/2级历史地震只破裂中段,因此推断只破裂中段或西段的古地震震级约为7 1/2级左右;破裂全带的古地震震级应为8级左右。从时间上看,这6次事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没有明显的丛集现象。
    导致古森林沉没于海的福建深沪湾古地震研究
    徐起浩, 冯炎基, 施建生
    2001, 23(3):  367-380. 
    摘要 ( )   PDF (182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是强古地震遗迹。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早期该处海底古森林生长在由松散的晚更新世含砾砂粘土构成的低凹洼地内。距今7000a左右的强古地震导致古森林沉没于海并形成泻湖环境,约距今2000a的又一次强古地震使海底古森林沉没到更深的海底,推测这两次古地震的震级都超过7级。
    帕米尔东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弧形构造的扩展特征
    沈军, 汪一鹏, 赵瑞斌, 陈杰, 曲国胜
    2001, 23(3):  381-389. 
    摘要 ( )   PDF (30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归纳了帕米尔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EW向逆断裂背斜带与NNW向隐伏走滑断裂之间的关系。通过塔里木盆地与西南天山和帕米尔东北缘变形特征的对比,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变形样式与帕米尔东北缘的弧形构造类似,弧形构造具有由帕米尔东北缘向塔里木盆地扩展的特征,这种构造是帕米尔向北挤入运动所特有的变形样式
    东秦岭铁炉子断裂的新活动特征
    周厚云, 韩慕康, 侯建军
    2001, 23(3):  390-398. 
    摘要 ( )   PDF (25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东秦岭山地铁炉子断裂新活动的方式、表现以及断裂所在地区的新构造应力场。从河流阶地所反映的断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错距和错动速率看,铁炉子断裂的新活动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活动,其水平活动规模比垂直活动大一个数量级;该断裂垂直活动比较明显的地方是沿盆地发育的地段;断裂活动有加速的趋势。铁炉子断裂的新活动方式很可能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碰撞挤入欧亚板块及由此造成青藏高原隆起,使中国东部地块向东或东南方向差异性滑移的结果。
    活动断裂带内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变形类型
    晁洪太, 邓起东, 李家灵, 王志才, 满洪敏
    2001, 23(3):  399-406. 
    摘要 ( )   PDF (87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了一些典型活断层地质剖面,对经受了构造变动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进行了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固结、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从显微域里找到了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变形的一些特点,并进行了分类。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变形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破裂变形,主要表现为平行滑动条带、平直滑动界面、碎屑颗粒的破碎等;另一种是流动变形,主要表现为:流动构造、碎砾旋转、粘土矿物的拖曳滑动等。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实验研究(Ⅰ)
    王绳祖, 李建国, 张宗淳
    2001, 23(3):  407-418. 
    摘要 ( )   PDF (33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采用了适当配比的塑化松香,模拟岩石圈延性层,研究边界驱动条件下塑性流动波的传播过程。实验表明,塑性流动波类似于粘性重力波,并有“快波”和“慢波”之分,二者分别由主波和辅波叠加而成。主波类似于孤立波或涌波。根据相似原理,“快波”主波的外推波速约为0.12~2.5km/a,在波速量级上大致相当或接近于岩石圈下层某些控制地震迁移的塑性流动波。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实验研究(Ⅱ)
    王绳祖, 李建国, 张宗淳
    2001, 23(3):  419-431. 
    摘要 ( )   PDF (55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在板块边界驱动下,模型中除了产生“快波”(波速量级大致相当于原型的100~102km/a)外,还存在着相当于原型波速量级为10-1~100m/a的“慢波”。“慢波”也可分解为主波和辅波,主波类似于涌波(孤立波),辅波则以波群的方式传播,二者均系粘性重力波。板块边界的驱动作用通过不同波速的多重塑性流动波向板内传播,控制地震能量背景的起伏振荡,并导致缓慢构造运动的韵律性变化。
    科研简报
    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短期预测理论与方法研讨会在新疆举行
    2001, 23(3):  431. 
    摘要 ( )   PDF (55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秋 8月 ,由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提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共同组织的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短期预测理论与方法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 5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2 2位代表作了会议发言。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 ,主要涉及的内容为 :1 )中亚五国和俄罗斯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测与研究历史和现状 ;2 )震例与地下流体短期预测方法研究 ;3)地下流体异常机理研究 ;4)地下流体观测技术与数字化改造中的问题 ;5)地热流体分布与地震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 ;6 )短期预测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通过交流和研讨代表们认为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对以下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1 )地下流体观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 )干扰识别、排除与数据处理技术 ;3)台网布局的科学性、测项的优化配套与建设专用观测井 ;4)地下流体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分析的科学性 ;5)地下流体异常机理研究 ;6 )在前兆监测中 ,既要注意监测应力增强的信息 ,更要注重监测强度弱化的信息 (如地壳放气、放热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张云峰到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组

    研究论文
    地震断层作用对地下输油(气)管道破坏的分析
    张素灵, 许建东, 曹华明, 王春华
    2001, 23(3):  432-438. 
    摘要 ( )   PDF (23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1975年至今国内外关于在地震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的研究结果,简述了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并重点论述了这些分析方法使用的计算模型及由此得到的不同结论。由变形协调条件确定大变形段的长度,并采用了大变形段的应力-应变模型,对断层错距较大的情况也能提供精确的计算结果。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物理概念明确、结果简单而又能保证计算精度,易于推广应用。基于前面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供设计与施工部门参考。
    新技术应用
    星载D-INSAR技术及初步应用——以西藏玛尼地震为例
    单新建, 马瑾, 柳稼航, 王长林, 宋晓宇
    2001, 23(3):  439-446. 
    摘要 ( )   PDF (8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10a来,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简称:干涉雷达)测量技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极具有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较详细地介绍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INSAR,DifferentialINSAR;简称:差分干涉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以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地震为例,通过三通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玛尼地震前后的地表变形场。通过分析可知,变形梯度带与发震断层平行,均沿NEE-SWW(250°)分布,断层水平错距近5m,最大隆起斜距向位移量为98cm,最大沉降斜距向位移量为95cm。
    WebGIS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屈春燕, 叶洪, 刘治
    2001, 23(3):  447-454. 
    摘要 ( )   PDF (30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建立在Internet上、具有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B/S)的网络GIS,它改变了传统GIS的运行模式,使用户可以远程使用GIS,共享地学空间信息资源。首先对WebGIS的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技术、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然后对WebGIS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认为WebGIS已成为地学研究中新的用户需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促进地学研究的信息化进程。
    山东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耿杰, 任桂香, 王忠民, 张昭栋
    2001, (3):  455-463. 
    摘要 ( )   PDF (23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数字化水位观测开展了近3年时间,与模拟观测相比,具有数据传输快、数据量级大、人为误差少的优点,从而使地下水位的高频、短周期信息大量增加,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一致,因而可以代替现有的模拟观测;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保存在SQLserver数据库,可通过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与软件系统(EIS2000)方便地联接,随时采用相关的数学处理方法分析,跟踪动态的发展变化;日常分析应用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仍可延用以往模拟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同时许多新方法(如潮汐分析、加卸载响应比法)也可在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中应用。
    科研简讯
    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陈宇卫, 顾方琦, 凌学书, 张春芝
    2001, (3):  464-470. 
    摘要 ( )   PDF (23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了中国周缘板块的联合作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控制和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发现,该区域的地震活动除了有高潮和低潮的轮回特征外,还有相互消长的关系,并且地震相互消长有一个特定的比例。这一特点,对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主体区的预测,尤其是对地震高潮期的结束时间提供了一个判据。
    固体介质三轴实验中样品半延性-延性变形对应力曲线影响的修正
    蒋海昆, 张流, 周永胜
    2001, (3):  471-474. 
    摘要 ( )   PDF (12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岩石高温高压三轴变形实验中达到岩石的极限强度之后,岩样的宏观几何变形显著增加,几何变形成为表观应力与真实应力之间出现较大偏差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假定岩样从圆柱体变形成为桶形体,在一些理想假设前提下,给出了高温高压条件下三轴实验中,当试样出现半延性-延性行为时,应力曲线的一种修正方法。
    1970年以来华东地区地震活动主体区的迁移
    顾方琦, 张春芝, 张枝榴, 陈礼
    2001, (3):  475-480. 
    摘要 ( )   PDF (16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特征从时序演化和空间分布两方面作了分析,发现该地区地震活动在时序上存在前后两个演化过程相似的活动时段,并在空间分布上有着较好的分区性,地震活动主体区域存在明显的迁移。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华东地区今后地震趋势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