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6-20
    目录
    中英文目录
    2021, 43(3):  0-0. 
    摘要 ( )   PDF (2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基于冲沟右旋水平位错的安丘-莒县断裂地震特征位移分析
    计昊旻, 李安, 张世民
    2021, 43(3):  471-48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1
    摘要 ( )   HTML   PDF (112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明显的断裂段, 曾发生70BC安丘7级地震, 对该地震的同震位错量和该断裂的长期活动习性开展研究, 有助于理解郯庐断裂带的构造活动。 然而一直以来, 安丘—莒县段的古地震研究结果并不理想, 没有很好的同震位移量证据。 文中利用高分辨率的无人机SfM摄影测量技术提取了大量冲沟的右旋水平位错量, 对安丘-莒县段断裂安丘—孟瞳段和青峰岭段的走滑运动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 通过分布概率统计, 获得该断裂最小的冲沟右旋水平位移量约为5m, 并且发现较大的冲沟右旋水平位移量也为5m的倍数, 这种现象可能代表了该断裂发生过多次规模相当的地震事件, 而约5m的右旋水平位错量暗示该断裂存在地震特征位移。 此外, 依据位错量与震级和地表破裂长度的关系推断, 70BC安丘地震的震级可能存在低估, 且产生了安丘—孟瞳、 青峰岭和莒县—孟堰3段级联破裂; 或者5m的特征位移指示了另一次更大的史前地震。
    洪积扇顶部活动走滑断裂的断错地貌分析——以新疆塔城盆地东缘阿合别斗河冲洪积扇为例
    苗树清, 胡宗凯, 张玲, 杨海波, 杨晓平
    2021, 43(3):  488-50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2
    摘要 ( )   HTML   PDF (114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山前洪积扇顶部的扇形地形和向下游方向逐渐降低的地形特征, 文中首先分析了断层面直立、 向河流上游倾斜、 向河流下游倾斜3种条件下左旋走滑断层错动在洪积扇顶部形成的断层陡坎的坡向和高度变化。 其次, 分析了左旋逆走滑断层、 左旋正走滑断层在不同断层倾向条件下, 断层错动在洪积扇顶部形成的断层陡坎的坡向和高度变化。 利用无人机实测地形数据、 谷歌卫星影像, 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 发现新疆塔城盆地东缘NE-SW走向的冬别列克断裂近垂直穿过了自SE-NW发育的阿合别斗河。 阿合别斗河处洪积扇的中轴线为NW向, 坡向朝N, 断层活动使其顶部发育了高约5.2m、 坡向SE的反向断层陡坎。 而在河床左、 右两岸各1km之外的山前洪积扇上, 断层陡坎为坡向NW的正向断层陡坎, 坎高1~5m不等。 阿合别斗河左岸T2、 右岸T4与左、 右两岸T5阶地的左旋水平位错量分别为(10.1±0.2)m、 (10.6±0.7)m、 (29.1±0.2)m、 (20.0±0.7)m, 垂直位错量分别为(1.5±0.1)m、 (3.6±0.3)m、 (4.7±0.2)m、 (5.2±0.1)m。 野外调查发现2处断层露头, 断层面均倾向SE。 根据阿合别斗河附近的断错地貌和走滑断层断错地貌模型, 认为冬别列克断层在地貌面S1形成后为左旋逆走滑性质, T5阶地面形成后断层的性质转变为左旋正走滑并多次活动, 形成了自SW-NE连续分布的正向断层陡坎—无陡坎—反向断层陡坎—无陡坎—正向断层陡坎的地貌现象。
    渭河盆地北缘口镇-关山断层的晚第四纪—现今的活动性
    杨晨艺, 李晓妮, 冯希杰, 朱琳, 李苗, 张恩会
    2021, 43(3):  504-52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3
    摘要 ( )   HTML   PDF (68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EW向的口镇-关山断层斜切了NEE向的渭河盆地北缘活动断裂带。 文中基于野外补充调查结果, 结合跨断层水准和蠕变仪监测资料研究了该断层晚第四纪—现今的活动性, 补充了该断层晚第四纪活动的证据, 分析了东、 西2个断层段现今的活动特征与差异, 获得以下新认识: 1)口镇-关山断层为S倾的正-左旋斜滑断层, 也是为调节渭河盆地不同段落非均匀拉张而形成的斜向调节断层, 其晚第四纪垂直错断地层8.8m, 左旋错断冲沟约34m, 垂直和左旋滑动速率分别为>0.13mm/a和>0.49mm/a。 2)形变监测反映该断层正在发生正-左旋斜滑型的蠕滑运动; 其中, 断层西段的蠕动相对稳定, 垂直和左旋蠕动速率分别为0.16~0.76mm/a和0.42~0.78mm/a, 横向水平拉张速率为0.15~0.26mm/a; 断层东段正断分量的垂直蠕动速率为1.56mm/a, 大于西段, 且表现出阶跃式或幕式蠕滑特征, “阶跃期”(2012—2014年)速率达13mm/a的蠕动可能代表1次慢滑移事件。 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大陆拉张构造环境的活动断层也能发生蠕动。 3)沿该断层的地震活动以及地表地裂缝带的发育与该断层的蠕动作用密切相关。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底泉背斜构造地貌特征及地质意义
    董金元, 李传友, 郑文俊, 李涛, 李新男, 任光雪, 罗全星
    2021, 43(3):  521-53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4
    摘要 ( )   HTML   PDF (117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底泉背斜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宗务隆山与红山围限的山间盆地内, 与怀头他拉背斜、 德令哈背斜构成宗务隆山山前的第1排褶皱构造, 限定石底泉背斜的构造地貌特征对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变形、 地壳缩短和青藏高原的向N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通过地质地貌填图、 高精度差分GPS地形剖面测量、 地质剖面测绘和宇宙成因核素定年等方法, 获得了石底泉背斜的构造地貌特征。 基于宇宙成因核素定年获得构成褶皱主体的Fan3洪积扇的年龄为(158.32±15.54)ka, 该年龄与共和运动同期, 表明石底泉背斜的形成响应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共和运动。 综合洪积扇变形量和废弃年代, 获得石底泉背斜自158ka BP以来的隆升速率为(0.06±0.01)mm/a, 缩短速率为(0.05±0.01)mm/a。 石底泉背斜的褶皱作用表明,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 山间盆地的褶皱作用与山前逆断裂的逆冲缩短相同, 均对造山带前陆的地壳缩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缘现今的变形特征与构造模式探讨
    刘瑞春, 张锦, 郭文峰, 陈慧, 郑亚迪, 成诚
    2021, 43(3):  540-55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5
    摘要 ( )   HTML   PDF (52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缘是中国大陆西部碰撞挤压到东部伸展拉张动力学转换的关键地区, 其新构造运动以强烈的差异升降运动为主, 在该区开展空间高分辨率的地壳垂直运动观测尤为重要。 文中基于Radarsat-2宽模式影像, 采用干涉图堆叠(Stacking)技术获得了研究区的空间高分辨LOS向平均形变速率场, 并与研究区域内长期观测的GPS连续站数据开展对比分析。 在此基础上, 利用倾滑断层位错模型、 粒子群算法(PSO)反演了主要断裂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 结果表明: 1)利用干涉图堆叠(Stacking)技术得到的研究区年尺度地壳形变场具有较高的精度, 且区域地壳短期形变与长期形变具有一致性。 2)鄂尔多斯东南缘的构造和非构造形变相互叠加, 构造形变主要发生在活动断裂附近, 与断层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有关。 非构造形变主要发生在盆地内部的第四纪地层, 与含水层厚度和地下水开采量有关, 最大量级>5cm/a。 3)中条山北麓断裂和峨嵋台地北缘断裂的滑动速率为0.37mm/a和0.74mm/a, 闭锁深度为3.4km和4.3km, 可能表明断裂在最后一次强震发生后还未完全闭锁, 现今以浅部活动为主。 峨嵋台地南缘断裂的滑动速率为0.47mm/a, 闭锁深度为0.95km, 表明断层现今可能以蠕滑活动为主。 4)鄂尔多斯地块的逆时针旋转和秦岭山地的向E挤出逃逸, 形成了鄂尔多斯东南缘以走滑-伸展转换为特征的似三联点构造区。
    中缅交界苏典断裂的最新活动特征及意义
    常祖峰, 常昊, 毛泽斌, 罗林, 王琦
    2021, 43(3):  559-57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6
    摘要 ( )   HTML   PDF (134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典断裂呈近SN向延伸, 跨越中缅边境, 长约100km, 历史上沿断裂多有地震发生。 但受交通、 气候等因素制约, 长期以来有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几乎没有研究。 据野外地质地貌调查、 探槽和年代学测试结果, 文中对此断裂的晚第四纪运动特征、 最新活动时代进行分析。 苏典断裂的新构造活动明显, 沿断裂发育有苏典、 勐典、 黄草坝、 陇中等串珠状第四纪盆地, 南段户勐一带有多个沸泉和气泉呈线状分布, 断裂对腊马河、 盏达河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地貌上主要表现为清晰的断层陡坎、 平直的线性山脊和断层谷地等地貌。 左家坡探槽揭示出3条断层, 断错了几乎所有的河流相、 洪积相砾石层、 砂土层和黏土层等堆积物, 地层错距明显, 部分层位被截切。 在探槽内共获得11个被断错地层的14C年龄数据, 年龄结果为(7 680±30)~(350±30)a, 充分表明该断裂在全新世有明显活动。 晚第四纪苏典断裂表现出右旋走滑运动。 勐弄茶厂一带沿断裂发育的3条冲沟发生明显的同步右旋位错, 位错量分别为40m、 42m和45m。 苏典一带勐嘎河被断裂右旋位错1 050~1 100m。 苏典北1.7km处一洪积扇被右旋位错18~22m。 缅甸撒当盆地内一河流被断裂右旋位错约380m并形成发卡型地貌。 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持续碰撞的影响,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外围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印支块体发生S向逃逸, 滇西地区成为青藏高原向S挤出最强烈的部位, 在印支块体S向运动过程中, 近SN向苏典等断裂的右旋走滑运动起着调节、 吸纳块体应变的作用。 在NNE构造应力场作用下, 近SN向右旋走滑的苏典断裂与NE向左旋走滑的大盈江断裂的交会部位是构造应力易于集中的关键部位, 该区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地震危险区。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新生代盆地古高度重建研究与进展
    唐茂云, 刘静, 李翠平, 王伟, 张金玉, 许强
    2021, 43(3):  576-59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7
    摘要 ( )   HTML   PDF (63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掌握青藏高原的高程演化历史对检验高原边界的变形机制和理解深部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囊谦盆地、 贡觉盆地、 芒康盆地、 黎明-剑川-兰坪盆地、 洱源盆地、 怒河盆地和岔科-小龙潭盆地等不同区域的典型新生代盆地的古高度重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 总结以及部分重新计算后, 恢复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隆升过程的时空分布历史, 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主要隆升阶段与幅度。 综合分析表明, 青藏高原东南缘北段—中段地区存在始新世—渐新世准高原, 而南段地区的地势相对较低。 中新世期间, 南段地区呈现出差异化的隆升趋势。 在此基础上, 文中进一步定量化约束了高原东南缘新生代的隆升过程, 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 地貌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探讨提供制约。
    2019年巴基斯坦新米尔普尔MW6.0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与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贾蕊, 张国宏, 解朝娣, 单新建, 张迎峰, 李成龙, 黄自成
    2021, 43(3):  600-61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8
    摘要 ( )   HTML   PDF (52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年9月24日, 巴基斯坦北部新米尔普尔发生MW6.0地震。 文中利用欧空局升降轨Sentinel-1A SAR数据重建了此次地震的InSAR同震形变场。 结果表明, 同震形变呈NW-SE向非对称性地分布于喜马拉雅主前缘逆冲断裂的次级断裂带南缘, 最大LOS向形变量为10cm, 升、 降轨观测的同震形变场结果一致, 但南盘的形变量明显大于北盘。 在反演过程中, 通过InSAR升降轨形变场约束出SW倾向和NE倾向2种不同的初始断层模型, 通过反演并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构造背景, 最终发现NE倾向断层模型的拟合度远高于SW倾向的断层模型。 该断层模型的反演结果显示, 同震破裂集中于地下2~4km深处, 产生的最大滑动量约为0.64m, 平均滑动角约为125°, 矩震级为MW6.0, 断层的运动性质以N倾逆冲(倾角为15°)为主, 兼具少量右旋走滑运动。 从同震断层模型和破裂运动学特征推测, 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喜马拉雅主前缘逆冲断裂的次级断裂。
    青海都兰地区夏日哈活动断裂带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哈广浩, 任治坤, 刘金瑞, 李智敏, 李正芳, 闵伟, 周本刚
    2021, 43(3):  614-62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09
    摘要 ( )   HTML   PDF (192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构造变形以NE向挤压缩短、 顺时针旋转和向E挤出为主要特征, 在NE向挤压作用下形成了NNW向的右旋走滑断裂, 进一步将东北缘地区分为多个次级块体。 其中, 鄂拉山断裂与东昆仑断裂围限形成的柴达木次级块体整体以向NW方向的旋转挤出为主要特征, 但处于这2条边界断裂交会部位的柴达木盆地东缘都兰地区的构造变形方式却不清楚。 近期在针对都兰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中, 发现了一条NW走向、 长60~70km的右旋走滑断裂带, 即夏日哈断裂带。 该断裂带位于鄂拉山断裂西侧, 由2条近平行的断裂组成, 分别为夏日哈断裂和英德尔康断裂。 经遥感解译与野外地质调查发现, 该断裂线性特征明显, 断错了多期冲积扇、 河流阶地等晚第四纪地质地貌体, 发现了多个断错晚第四纪沉积物的剖面, 显示该断裂带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 综合分析认为, 该断裂与前期发现的近EW走向的热水-桃斯托河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 分别在鄂拉山断裂和东昆仑断裂的影响下共同调节柴达木块体端部的挤出旋转变形。 同时, 该断裂为该区新发现的活动断裂, 具有中强地震的潜在发震能力, 这不仅对理解区域构造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也导致对该区域地震危险性的认识发生较大改变。 因此, 亟待在该区域开展更进一步研究工作, 以增进对区域应变分配模式的理解, 为区域地震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高邮-宝应MS4.9地震的发震构造
    赵启光, 孙业君, 黄耘, 杨伟林, 顾勤平, 孟科, 杨浩
    2021, 43(3):  630-64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10
    摘要 ( )   HTML   PDF (105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年7月20日高邮-宝应MS4.9地震发生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内, 此次地震是近年来东部弱震区内的一次较为显著的中等强度地震。 前人在一些研究中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过讨论, 但已有结果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文中综合地震序列精确定位、 震源机制解、 地震烈度调查等研究结果, 结合在震区获得的反射地震勘探结果, 对高邮-宝应MS4.9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对其发生机理和发震断裂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显示: 1)高邮-宝应MS4.9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柳菱断裂, 该断裂是一条NNE走向、 SEE倾向的高倾角右旋走滑断层, 为高邮凹陷的西北边界断裂; 2)本次地震是在NE向主应力长期挤压作用下, NNE走向的柳菱断裂不断积累应力、 突发失稳破裂的结果; 3)4.9级尚不能代表柳菱断层的最大发震能力, 仍需关注该断裂进一步活动的危险性。
    地电阻率变化成因分析——以宝昌台为例
    戴勇, 高立新, 杨彦明, 魏建民, 格根
    2021, 43(3):  647-66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11
    摘要 ( )   HTML   PDF (32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地震台网地电观测以对称四极装置的地电阻率观测为主, 其观测曲线通常存在长期变化、 年变、 日变和阶跃等, 文中以宝昌台为例, 通过反演、 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上述变化成因。 宝昌台地电布极区地下的电阻率基本呈现水平分布, 电测深曲线类型属于KH型。 该台NS、 EW测向的地电阻率自1993年至今一直存在长期下降变化, 且变化速率存在显著的各向异性, 主要是台站所在区域的应力对第3层电阻率持续作用的结果。 该台NS、 EW测向的地电阻率均存在冬春高、 夏秋低的正向年变形态和凌晨及上午高、 下午及晚间低的正向日变形态。 其中, 年变主要是温度、 降雨量季节性变化对第1层电阻率作用的结果, 日变主要是温度日变对第1层电阻率作用的结果。 该台地电阻率阶跃存在冬春频次低、 夏秋频次高的特点, 且多与降雨、 抽水和埋设钢绞线等在时间上吻合, 实验、 数值模拟等结果证实上述因素是引起地电阻率阶跃的主要干扰源。
    新技术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事件分类识别——以山东地震台网记录为例
    周少辉, 蒋海昆, 李健, 曲均浩, 郑晨晨, 李亚军, 张志慧, 郭宗斌
    2021, 43(3):  663-67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12
    摘要 ( )   HTML   PDF (30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天然地震与爆破、 塌陷事件类型的快速高效识别, 文中应用深度学习技术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设计了基于单个事件单个台站波形记录的深度学习训练模块和基于单个事件多个台站波形记录的实时测试模块。 以每个事件P波到时最早的5个台站记录到的原始三分向波形为输入, 分别采用目前主流的AlexNet、 VGG16、 VGG19、 GoogLeNet 4种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进行学习训练, 结果显示各类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对训练集与测试集的识别准确率均达93%以上, 且各个网络在训练过程中的训练集与测试集的准确率及代价函数的走势曲线基本一致。 其中, AlexNet网络结构的识别准确率最高, 测试集为98.51%, 且未发生过拟合现象; VGG16、 VGG19网络结构的准确率次之; GoogLeNet网络结构的识别准确率相对较低。 为检验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在数字地震台网实时运行过程中的事件判别效能, 选取训练好的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开展基于单个事件多个台站波形记录的事件类型判定检验。 最终结果显示, 在山东台网实时触发的110个M≥0.7事件中, 共有89个事件的类型被准确识别, 准确率约为80.9%。 具体到各个类型事件中, 天然地震的准确率约为74.6%; 爆破的准确率约为90.9%; 塌陷事件的准确率为100%。 若删除其中由于波形失真而造成的类型识别错误事件, 则天然地震的识别准确率将提高至91.4%, 而所有事件的整体识别准确率也将由80.9%提高至91.7%, 与目前地震台网日常工作中人工判定的识别准确率基本相当。 这表明, 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天然地震与爆破、 塌陷的事件类型识别。
    云南漾濞6.4级地震与青海玛多7.4级地震研究专题
    2021年青海玛多MW7.3地震InSAR的同震形变场、断层滑动分布及其对周边区域的应力扰动
    华俊, 赵德政, 单新建, 屈春燕, 张迎峰, 龚文瑜, 王振杰, 李成龙, 李彦川, 赵磊, 陈晗, 范晓冉, 王绍俊
    2021, 43(3):  677-69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13
    摘要 ( )   HTML   PDF (98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基于D-InSAR技术, 利用欧空局C波段升降轨哨兵SAR数据, 获取了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W7.3地震的InSAR同震形变场, 并对同震形变的空间特征、 量级和断层破裂的分段性进行了分析。 哨兵卫星的高质量观测数据清晰地描绘了玛多地震的地表破裂迹线, 地表破裂长度约210km。 为了进一步认识玛多地震断层深部的同震滑动分布特征和发震断层几何性质, 基于升、 降轨InSAR形变场及精定位余震数据确定的断层几何反演了同震滑动分布, 并基于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分析了本次地震对周边区域的应力扰动。 结果表明, 玛多MW7.3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一条次级断层上, 且与东昆仑断裂带的主断裂近平行, 结合野外考察、 地质资料和InSAR地表破裂迹线确定的发震断层为昆仑山口-江错断裂。 玛多地震产生的同震形变场空间影响范围广, 形变场的长轴呈NWW向, 升、 降轨观测的形变量符号相反, 结合哨兵数据的观测几何确定发震断层的运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 基于升、 降轨InSAR数据得到的最大视线向(Line of Sight, LOS)形变量约为0.9m。 同震滑动分布模型显示, 整体上断层的走向为276°, 倾角为80°, 倾向NE, 最大滑移量约为6m, 平均滑动角为4°, 矩震级为MW7.45, 地震主体破裂发生在0~10km深度范围内, 同震破裂至地表, 与野外考察所观测到的广泛分布的同震地表破裂带一致。 以玛多-甘德断裂为接收断层的同震库仑应力模型显示, 玛多地震在玛多-甘德断裂西段附近产生了明显的应力降, 表明玛多地震释放了玛多-甘德断裂的库仑应力, 导致后者的地震危险性可能大大降低; 而在玛多-甘德断裂和昆仑山口-江错断裂交叉的区域存在应力加载效应, 但考虑到玛多地震的余震会释放多余的能量, 该区发生较大地震的危险性可能降低。 以东昆仑断裂为接收断层的同震库仑应力模型显示, 玛多地震在东昆仑断裂东段附近产生了明显的应力加载效应, 结合该段震间较高的应变率特征, 其地震危险性需要引起关注。
    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同震地表形变与断层滑动分布
    王绍俊, 刘云华, 单新建, 屈春燕, 张国宏, 解朝娣, 赵德政, 范晓冉, 华俊, 梁诗明, 张克亮, 代成龙
    2021, 43(3):  692-70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14
    摘要 ( )   HTML   PDF (76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县城西侧发生MS6.4地震。 文中以欧洲航空局升、 降轨Sentinel-1 SAR为数据源, 基于D-InSAR技术获取了此次地震的InSAR同震形变场: 升轨LOS(Line of Sight)向最大形变量约为0.07m, 降轨最大LOS向形变量约为0.08m。 以升、 降轨同震形变场数据和GNSS数据为约束, 反演了断层滑动分布。 反演结果表明, InSAR/GNSS数据对断层倾向的约束能力较弱, NE倾向和SW倾向2种断层模型都能够在误差范围内拟合观测数据, 其中: SW倾向断层模型的最大滑动量约为0.8m, NE倾向断层模型的最大滑动量约为0.6m; 其余参数, 如滑动角为-170°、 倾角为80°、 矩震级为MW6.07均一致, 破裂也都集中在地下2~10km深度范围内。 结合主震发生后3h内的余震精定位结果分析, 我们认为倾向SW的发震断层模型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根据断层滑动模型、 同震滑动分布并结合破裂运动学特征, 初步判定发震断层为维西-乔后-巍山断裂以西的一条次级断裂。 基于反演得到的断层滑动模型计算了漾濞地震破裂导致周边断裂的库仑应力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漾濞地震对维西-乔后-巍山断裂、 红河中段断裂和红河北段断裂的南段具有显著的应力卸载作用, 初步认为漾濞地震之后周围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有所缓解。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李传友, 张金玉, 王伟, 孙凯, 单新建
    2021, 43(3):  706-72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15
    摘要 ( )   HTML   PDF (162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年5月21日的漾濞6.4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块体的西边界, 震中地区分布有多条活动断裂, 构造较为复杂。 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形反演显示该地震为右旋走滑型, 破裂面走向NW, 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 红河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 在野外调查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 只在漾濞县城西侧震中区一带发育一条NW向地表裂缝带, 分为间隔约6km的北西和南东2段, 长度分别为2.5~3km和3~3.5km, 分析认为此裂缝带为本次地震发震断裂活动在地表的表现。 而维西-乔后断裂在漾濞6.4级地震中未见同震变形, 说明该断裂在此次地震中没有活动。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果, 并结合他人关于震源机制解、 余震精定位、 InSAR和GNSS形变观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认为维西-乔后断裂西侧的一条NW向次级断裂是此次漾濞6.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该断裂走向310°~320°, 长约30km, 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 断裂面陡立, 略向SW倾, 可能为川滇块体西边界向W扩展中形成的较新构造。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地表破裂初步调查
    李智敏, 李文巧, 李涛, 徐岳仁, 苏鹏, 郭鹏, 孙浩越, 哈广浩, 陈桂华, 袁兆德, 李忠武, 李鑫, 杨理臣, 马震, 姚生海, 熊仁伟, 张彦博, 盖海龙, 殷翔, 徐玮阳, 董金元
    2021, 43(3):  722-73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1.03.016
    摘要 ( )   HTML   PDF (180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了MS7.4地震, 震中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内部, 距地块北边界东昆仑断裂带约70km。 在综合分析震源参数、 余震分布和InSAR反演结果的基础上, 我们第一时间对发震断层和同震地表破裂进行了野外考察。 初步研究表明, 玛多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W走向、 左旋走滑的昆仑山口-江错断层, 破裂段为江错段。 地表破裂长160km, 主要由线性剪裂隙、 斜列张裂隙和张剪裂隙、 挤压鼓包、 地震陷坑等多种构造类型组合而成, 在河谷、 沼泽地区伴有大量喷砂冒水、 砂土液化现象和重力滑坡等。 地表破裂带自西向东可依次划分为鄂陵湖南段、 黄河乡段、 冬草阿龙湖段和昌麻河乡段; 不同段之间或走向差别较大, 或以大的拉张阶区分隔。 其中, 鄂陵湖南段、 黄河乡段的西段、 冬草阿龙湖段的中段和昌麻河乡段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明显且可连续追踪, 尤以鄂陵湖南段的地表破裂规模最大; 其他段的地表破裂断续展布。 根据冲沟、 道路和拉张阶区裂隙宽度等可确定地表同震位移量为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