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12-30
    地震活动与地震机理
    一次全球性新的地震活动高潮
    邓起东
    2012, (4):  545-55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1
    摘要 ( )   PDF (42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自1900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阐明了20世纪中叶和21世纪初2次MW≥8.0巨大地震的活动高潮,在这2次高潮中多次发生MW≥9.0巨大地震,对比了这2次全球性地震活动高潮的特征,推测目前正经历的新的地震活动高潮还可能延续5a左右,在此期间,在全球范围内还可能发生多次MW≥8和6~7级地震。由于青藏高原,尤其是其中部巴颜喀喇断块和南部断块地震活动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边界构造带苏门答腊段的地震活动密切相关,要特别注意青藏高原中部和南部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危险性。

    全球及中国大陆强震时序活动特征
    邵志刚, 马宗晋, 蔡晋安, 任金卫, 陈会忠, 张浪平
    2012, (4):  551-56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2
    摘要 ( )   PDF (77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强震目录,讨论了全球、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 "大三角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强震活动时序特征。依据8级地震分段活动特征分析认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全球特大地震活动状态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最优分割统计分析认为,自1800年以来 "大三角地区"经历了持续时间为100余年的8级地震活动过程; 进一步分析认为全球和 "大三角"地区强震活动可能具有至少百年尺度的地震 "周期",而且具有一定的准同步性。中国大陆地区MS ≥7.0浅源地震活动明显受控于 "大三角"地区和全球更大空间尺度的地震活动,地震活动时序上表现为十几年和近百年不同时间层次上的活动特征。

    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与破裂机理
    张培震, 朱守彪, 张竹琪, 王庆良
    2012, (4):  566-57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3
    摘要 ( )   PDF (30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余震分布、地壳形变等的考察以及震前构造变形的研究,提出了汶川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型,认为川西高原、龙门山和四川盆地岩石圈结构及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它们在变形方式和应力积累上的差异,其共同作用导致了龙门山断裂带应力的高度积累和突发释放,形成了汶川特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具有高摩擦强度和高角度铲型逆冲结构,使得其不仅不易发生变形(但能积累很高的应力)形成震前的 "滑动亏损带",而且不易发生微破裂形成震前的 "地震空区"。当应力积累超过龙门山断裂带的强度时,就突发破裂形成巨大地震,同震变形和能量释放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补偿震前的 "滑动亏损"、填满震前的 "地震空区"。汶川地震发震断裂的高角度铲型逆冲结构对于汶川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裂面上位移加速导致的正应力下降是高角度铲型逆冲断裂发生破裂的重要原因。

    地震预测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新技术(CSELF)和第一个观测台网
    赵国泽, 王立凤, 詹艳, 汤吉, 肖骑彬, 陈小斌, 王继军, 蔡军涛, 汪晓, 杨静
    2012, (4):  576-58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4
    摘要 ( )   PDF (28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预测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是一种新技术,大功率人工源信号在 "波导"中传播,可覆盖数千km的距离范围。信号频带包括传统电、磁法不曾包含的,对地震电磁异常现象敏感的极低频及其附近频率的电磁场信号。利用台网进行观测,既可监测空间电磁场的分布及其变化,又可监测台站地下电阻率结构及其变化,利于实现对地震电磁异常的4维监测。在过去10多年的研究和试验中,2次观测到地震前的电磁异常。利用CSELF台网式的观测表明,人工源信号的数据具有稳定的、高信噪比的优势。现在中国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一个CSELF观测台网正在建设中。

    活动构造与地震构造
    东亚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的构造动力学意义
    张国民, 汪素云, 王辉
    2012, (4):  586-59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5
    摘要 ( )   PDF (63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东亚地区(15°~60°N,60°~145°E)为研究区,通过多种资料渠道收集了研究区内27 777次地震在1 354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96 334条Pn波射线,反演了东亚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及其横向变化,并进而探讨了Pn波速度结构横向变化的动力学意义。反演结果给出,东亚地区Pn波平均速度为8.03km/s。横向变化量从-0.42km/s至+0.41km/s。在研究区内,Pn速度和横向变化总体上呈现为东、西2个特征性分区。从太平洋板块边界到中国东部(大致为东经108°以东)为Pn速度偏低区,而东经108°以西为Pn速度偏高地区。这2个特征性差异分区分别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动力学背景相一致。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均显示活动构造区为Pn速度的相对低值异常区,而构造上稳定地区为Pn速度的高值异常区。并且在东、西部各自分区中,均呈现为地震活动水平与Pn速度之间成反向变化关系,显示了Pn速度横向变化与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强度的相关性,Pn速度的低值异常区往往是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活跃的地区。

    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前后山西构造带的应力状态变化
    王凯英, 马瑾, 刁桂苓, Yu. Rebetsky, 王晓山, 闫小兵
    2012, (4):  597-60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6
    摘要 ( )   PDF (33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应力状态定量化参数反演方法(CAM),对发生在山西构造带(简称山西带)1967-2010年期间的地震震源机制数据进行了应力状态反演。按这个时段中国发生的强震和山西省中强地震发生时间对数据进行了分时段研究。研究表明,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山西构造带的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该地震前山西带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以NW向分布为主;该地震后山西带的最大主压应力轴转变为NE向分布为主。值得强调的是,在1967-2001年11月各时间段中主压应力轴方向没有明显区别,说明该地震对山西带应力状态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当最大主压应力轴为NW向分布时,山西带内的SN向构造段与NE向构造段的应力状态均以水平剪切为主;而当最大主压应力轴转为NE向分布时,山西带内SN向构造的应力状态分布表现为水平剪切,而NE向构造的应力状态分布表现为水平拉张。文中对产生应力主轴方向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对山西带强震分布与构造条件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富蕴断裂: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断层滑动习性
    徐锡伟, 孙鑫喆, 谭锡斌, 李康, 于贵华, Marie Etchebes, Yann Klinger, Paul Tapponnier, J. Van Der Woerd
    2012, (4):  606-61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7
    摘要 ( )   PDF (53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蕴断裂是阿尔泰地区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典型右旋走滑断层之一。野外考察和3个观测点的3D陆地LiDAR扫描DEM影像断错地貌恢复、重建,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等进一步证实,1931年富蕴地震同震右旋走滑位移平均值为(6.3±1.2)m,且沿富蕴断裂向南北两端缓慢、平稳衰减,中部同震位移最大值为(6.7±0.5)m,而不是前人给出的10~14m; 包含2~5次地震的同震累积位移值为1931年富蕴地震相同地点同震位移的整数倍,表明富蕴断裂大地震复发服从特征地震模型。2个观测点多级地貌面宇宙成因核素(10Be)系统测年数据,进一步限定富蕴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为(0.76±0.24)mm/a,大地震复发间隔(9 700±3 300)a。低滑动速率和长周期特征地震复发模型可能为板块间相互作用产生的远程应变效应的基本特征。

    华北渤海湾盆地区大震发震构造的基本特征
    徐杰, 周本刚, 计凤桔, 高战武, 陈国光, 孙建宝
    2012, (4):  618-63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8
    摘要 ( )   PDF (54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震构造是地震地质研究的核心内容。渤海湾盆地是华北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记载有7级以上大震6次。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许多研究者认为该区大震的发震构造是新生代发育的正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但1986年有人提出断陷盆地之下的高角度深断裂是发震构造的新看法。根据多年来盆地构造和地震构造研究的大量成果,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断陷与中新世中期(12~10Ma BP)以来新构造发育2个阶段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和构造属性,以及其动力条件的对比分析,並结合大震区构造的剖析,较系统地阐述发震构造。其中最根本的是,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阶段具有不同的动力条件,形成不同体制的构造系统。断陷阶段盆地区受NW-SE向拉张作用,在地壳上部形成由大量缓倾正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组成的伸展构造系统; 新构造阶段在NEE至近EW向水平挤压作用下,正在发育1套由NE向右旋平移和NW向左旋平移的断裂组成的地壳共轭剪切破裂系统。前者是作为先存构造而存在的,后者对于前者既有叠加、改造,也有不受其控制,具有继承和新生的二重性,是控制地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地质构造。

    南北地震带北段与蒙古中部活动断裂构造特征
    黄雄南, 张家声, 李天斌, 刘峰, 冯军
    2012, (4):  637-65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9
    摘要 ( )   PDF (74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现今地质构造组成出发,结合地震活动特征,总结了近年来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东边界北段(南北地震带北段和蒙古中部)主要活动断层的研究成果。认为中亚大三角东边界北段的现今地质构成实质是一系列大型走滑断裂构造的尾端构造与侧向断层,或者是夹持于左旋走滑断裂带之间的张扭性地堑断裂系,包括: 六盘山弧形断裂带、桌子山-贺兰山断裂系、 狼山-色尔腾山前断裂系、达兰扎达嘎德断裂系、莫高德断裂系、库苏古尔裂谷系。中亚大三角东边界北段地震构造是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局部上地幔物质流动或显著地幔各向异性所控制的现今区域应力场条件下,沿大型走滑断裂带两侧或尾端不同方向的先存断裂的重新活动。

    夏垫活动断裂两盘岩心氧化铁变化
    杨晓平, 曹景虎, 陈献程
    2012, (4):  659-67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0
    摘要 ( )   PDF (45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全取岩心的钻探方法,在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地震断层两侧各完成了一个深约50m的钻孔。在2个钻孔中分别采集了14C、OSL和TL测年样品,且测定了样品的沉积年代。结合钻孔中揭露出地层的沉积特征,可以把XD1孔中晚更新世地层划分为4段,相应地也可把XD6孔揭露的晚更新世地层划分为4段。2个孔中的地层段可以相互对应,它们的地层沉积时代大致相同。在断层上升盘的XD1孔岩心中,大致按照0.5m的间隔采集样品,在断层下降盘的XD6钻孔岩心中,大致按照1m的间隔采集样品,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滴定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每件样品的FeO和Fe2O3含量。分析2个钻孔中同沉积时段地层中FeO、Fe2O3含量,以及Fe2+/Fe3+比值,发现灰黑色沉积物中Fe2+/Fe3+比值大于灰黄色沉积物中Fe2+/Fe3+比值,灰黑色沉积物处于较强的还原环境中。断层上升盘、下降盘同沉积时段地层均为灰黑色时,断层下降盘地层中Fe2+/Fe3+比值大于断层上升盘相应的地层,其沉积的还原环境强于断层上升盘。

    干涉基线对地震形变场的影响——以玛尼地震同震-震后形变场为例
    屈春燕, 单新建, 张国宏, 宋小刚, 张桂芳, 刘云华, 郭利民
    2012, (4):  672-68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1
    摘要 ( )   PDF (42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涉基线是InSAR形变观测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参数,它不仅对像对的相干性起决定性作用,还对形变观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有直接影响。若基线不能被准确估计,就会使轨道残余相位和地形残余相位混入形变相位而导致观测误差。文中首先分析了干涉基线对参考相位和模拟地形相位的影响及几种不同的干涉基线估计方法,然后以6景ERS2 SAR图像为数据源,以1997年西藏玛尼地震的同震-震后形变场为例,对比分析了基于粗略轨道数据、精密轨道数据、干涉条纹频率及地面控制点等不同基线估计条件下的干涉形变场图像。结果表明,粗/精轨道数据差别很大,利用粗略轨道数据估计基线得到的差分干涉图含有明显的轨道残余相位,致使干涉条纹密集,观测形变量偏大。因此,必须利用精密轨道数据进行基线校正。有时精轨数据也不能完全消除轨道的影响,这时还要做基于干涉条纹频率的多余条纹去除校正及基于地面控制点的基线精校正。处理得到的玛尼地震同震形变沿断层走向南、北两盘的最大相对位移约4.5m,与野外观测结果一致。得出的震后形变场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10~20km的狭长条形区域内,震后508d的累积形变量至少达5.6cm,随着时间延续,震后累积形变量增加。

    一种雁行石英脉体的形成及构造意义
    张进, 李岩峰, 肖文霞
    2012, (4):  684-69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2
    摘要 ( )   PDF (84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发育于牛首山奥陶系砂岩中的一组雁行石英脉体进行了分析。牛首山石英脉体的形成既与Ⅰ型主断裂末端分解的次级雁行脉有相似点,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机制,但区别于张性脉体,单个脉体也属于Ⅱ型破裂。脉体之间的岩桥区变形并不是简单的横弯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韧性变形,发生一定程度的构造减薄,纵弯也起到一定作用。早期岩石中的不均一构造(断裂、节理以及层理面等)对后期雁行脉的生长起到了控制作用。单个脉体均是在左行走滑控制下形成。这组石英脉体是走滑断层(Ⅱ型)端点的断层破碎带内由R'次级走滑断裂控制形成的,而不是由Ⅰ型主断裂末端分解的次级雁行脉。走滑断层端点前的楔型断层破碎带是由主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次级R和P剪切面所围限的区域,在楔型体内则发育同向或反向剪切作用控制下的破裂或脉体。这种断层端部的变形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断层扩展方式。

    滇西点苍山-哀牢山隆升构造样式和隆升时限
    李宝龙, 季建清, 罗清华, 龚俊峰, 庆建春
    2012, (4):  696-71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3
    摘要 ( )   PDF (77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西高原的隆起是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构造域重要的地质事件。点苍山-哀牢山地区的地层分布、沉积建造等资料表明:该区的区域地层面理产状存在明显的变化,山脉东侧以陡倾角的构造面理发育为主,西侧以缓倾的层状面理发育为主; 变质变形程度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弱,依次为高角闪岩相变质的花岗质片麻岩、低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的片岩-千枚岩-板岩组合以及弱变形的中生界沉积岩系; 山脉NE侧发育的断层三角面和正断层面上发育的假玄武玻璃,指示山脉东侧边界是一条快速运动的构造边界。 通过 40Ar/39Ar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揭示,点苍山在3~5Ma经历了快速冷却事件。综合研究认为,点苍山-哀牢山的隆升为掀斜式,东部隆升幅度大,西部隆升幅度小; 其隆升最新时限为距今3~5Ma,为上新世以来隆起形成的山脉。

    活动构造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
    于贵华, 杜克平, 徐锡伟, 吴熙彦, 王银
    2012, (4):  713-72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4
    摘要 ( )   PDF (101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回顾国内外活动断层数据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 "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项目建设,并随着 "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国地震活断层探察" 等项目的开展不断完善的,基于ArcGIS的活动构造数据库的设计理念, 基于活动断层探察的工作流程研究设计的活动构造数据库模板主体框架与建设方案,为活动构造数据库建设配套研发的数据批量入库软件、数据质量检测软件; 讨论了活动构造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出现数据偏差的主要问题的根源,分析了数据库建设对活动断层探察工作精细化、标准化的促进作用,及与活动断层探察工作同期开展数据库建设的益处。

    使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估长江三峡水库湖北不同库段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
    马文涛, 徐锡伟, 于贵华, 苑京立, 徐长朋, 蔺永
    2012, (4):  726-73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5
    摘要 ( )   PDF (21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150例水库诱发地震震例和532个国内大型水库资料,使用灰色聚类方法,按库深、库容、区域应力状态、断层活动性、岩性介质条件和地震活动背景等6个诱震因素,统计出相应的发震比例数,以此作为水库地震预测指标。再根据长江三峡水库坝址区、香溪河口及仙女山断裂带过江段、泄滩西和巴东及神龙溪两岸的6个独立的诱震因素,评估各段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上限。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三峡水库坝址区震级上限<3级,香溪河口及仙女山断裂带过江段4~5级,泄滩西<3级,巴东北岸及神龙溪两岸震级3~4级。并得到了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实际地震情况的验证。

    火山灾害与火山机理
    长白山天池火山顶部黄色物质成因的初步探讨
    尹功明, 樊祺诚
    2012, (4):  739-74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6
    摘要 ( )   PDF (5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中国著名的火山,全新世以来有过多次喷发。在长白山天池火山顶部局部地区发育1套黄色碎屑物质。但是,对于这套黄色物质的成因,一直存有争议。根据1980年5月18日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研究成果,以及长白山天池火山顶部黄色物质的化学成分、产出特征等,我们初步推测其成因为 "千年喷发"时热水交代作用的产物,而不是一次独立的火山喷发事件的产物。

    腾冲打鹰山、马鞍山、黑空山熔岩流动方式
    赵勇伟, 樊祺诚, 李霓, 刘贵, 张柳毅
    2012, (4):  743-75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7
    摘要 ( )   PDF (77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腾冲打鹰山、马鞍山和黑空山的熔岩流进行详细地质勘察,发现存在3类熔岩流动方式: 管状流动、"底侵"式流动和层状流动。管状流动出现于打鹰山熔岩中。熔岩管道中的温度由核心向表层递减,当表层冷却固结时,管道中的塑性熔岩继续前进,最终由表及里逐渐固结。马鞍山火山熔岩为渣状熔岩 "底侵"结壳熔岩流动。结壳熔岩由表层向底部增生,早期熔岩固结形成结壳熔岩,晚期高温气液混合相的熔岩注入结壳熔岩之下的通道,最终固结形成渣状熔岩。黑空山熔岩为渣状熔岩层状流动。熔岩流顶部自碎形成的渣块在底部塑性致密熔岩的驼动下流动,在火口近源和中源形成顶部和底部都是角砾的渣状熔岩,在熔岩流的远端尽头,形成垂直于熔岩流动方向的条带状隆起。

    腾冲火山区地形地貌特征及断裂制约关系——卫片与DEM解译的认识
    张柳毅, 李霓, 赵勇伟, 曹园园, 龚丽文
    2012, (4):  755-76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8
    摘要 ( )   PDF (85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及ASTER GDEM(V1)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ArcGIS和Global Mapper软件为平台,通过影像解译、地形高程、地表坡度及地形剖面等分析手段,对腾冲火山区火山地形地貌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腾冲火山区存在多种地貌单元,文中根据不同地貌单元的影像特征,建立相应的遥感解译标志,并将区内新期喷发的、典型的火山地貌单元划分为4个类别。地表坡度及地形剖面分析显示,腾冲火山区地貌单元横向上地表起伏差异明显、坡度变化特征不一,纵向上存在明显分层,大致划分为4级地貌面,地形高程上呈现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的特征,这主要与原始地貌、盆地构造演化及后期火山岩浆活动相关。区内SN向构造带为主的构造格局制约着火山的喷发展布特征,早期喷发的大六冲、小六冲等碎屑岩类火山,喷发动力极强,形成高耸山体,居于盆地中部,后期喷发的黑空山、大空山、马鞍山等熔岩类火山,喷发动力减弱,岩浆溢流为主,形成广阔的熔岩台地。盆地的演化及构造发育直接影响和制约火山活动的强弱,火山活动又进一步改造了盆地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腾冲火山区现今的火山地貌特征。

    橄榄石微页理结构的矿物化学及其地幔流变意义
    隋建立, 樊祺诚, 李霓, 赵勇伟, 杜星星
    2012, (4):  768-78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9
    摘要 ( )   PDF (32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橄榄石地幔流变同时包含物理和化学变化,但由于橄榄石位错的宽度通常<0.1μm,较难发现适合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的样品(>1μm),因此研究较少,并且对其成因机制存在重大分歧,有固溶体出溶、柯氏气团和蚀变反应等多种假说。在东北大兴安岭第四纪火山岩携带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发现具有地幔流变特征的橄榄石,其中2个样品具有微页理结构,微页理宽度分别为1μm和100μm以上,电子探针研究表明微页理的成分是相对富铁的橄榄石。从矿物成分变化特点可以排除流体蚀变或者岩浆熔体反应的可能性,从固溶体平衡理论的讨论,可以排除Fe-Mg橄榄石固溶体出溶的解释,因此认为元素气团理论的解释更加合理。位错引起橄榄石晶格畸变,从而导致元素选择性富集(Fe富集、Mg亏损),而其他元素不变,这是元素气团的特征,与矿物反应边或者蚀变边明显不同。柯氏气团能显著增强晶体强度,冶金工业普遍采用淬火工艺改善金属性能,而橄榄石位错的成分变化对强度的影响、以及对于地幔流变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地震应急与综合减灾
    地震应急灾情服务进展
    聂高众, 安基文, 邓砚
    2012, (4):  782-79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20
    摘要 ( )   PDF (7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应急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70年代由国外提出,而在中国正式确立于9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得到长足的进步,并且当前正面临着飞速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良好机遇。地震应急是一项准军事化行动,其关键点在于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付诸行动,突显灾情服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地震应急灾情服务面向决策者及其支持者,同时也面向灾区内外、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大民众,其内容包括灾情数据的快速获取、灾情信息的快速提取以及灾情的上报与发布等。中国地震应急灾情服务面临着急迫的各方需求,然而在机制上、技术手段上,与国外的先进水平有不少差距,尚不能满足当前地震应急的要求。其根本原因是,灾情服务的整体流程、灾情上报与决策支持、灾情的分类分级发布等各方面的机制不够完善; 灾情服务中,尤其是灾情数据快速获取中高新技术的利用率非常低; 灾情数据与信息的快速处理能力比较弱,相关基础研究落后。因此,建议加强地震应急灾情服务整体架构的建设与优化以及中央机关对它的统筹管理; 加强高新技术在灾情服务中的综合应用; 加强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

    亚洲巨灾划分研究
    李志强, 徐敬海, 李晓丽
    2012, (4):  792-80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21
    摘要 ( )   PDF (3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灾害等级评估是灾后应急和救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反映灾害的严重程度。文中搜集整理了亚洲地区近百年来(1900-2011年)自然灾害历史数据,对自然灾害等级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巨灾、受影响人口的定义,探索巨灾等级划分依据,提出利用死亡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受影响人口3个要素的对数和的计算方法进行巨灾划分。经过计算,得到54个>10.0、102个>9.0、178个>8.0的大灾案例。经与多个灾害数据库反复对比后,可以确认一般意义上的亚洲区域巨灾的分级计算结果都>8.0。因此,将分级计算结果>8.0的灾害定义为巨灾。该计算方法方便、简洁,适宜用于比较亚洲国家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灾害类型的损失程度。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
    张业成, 张立海, 赵晓青
    2012, (4):  805-80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22
    摘要 ( )   PDF (3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是指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及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生过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但不同地区发育程度不一,以中国大陆中部的陕、甘、宁、川、渝、滇、藏地区最为严重,形成一个NNE向的高危险带。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与一般地质灾害基本相同,但其激发因素为地震。震级5级以上、烈度Ⅵ度以上的地区,可能引发次生地质灾害,震级和烈度越高,次生地质灾害越强烈。

    降雨型与地震型滑坡试验研究
    王伟锋, 耿赟, 王青振, 单新建, 陈晓利
    2012, (4):  810-81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23
    摘要 ( )   PDF (31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和探索降雨和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的成因机理,对降雨型滑坡和地震型滑坡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坡度、坡体结构、降雨量、振动强度等因素对斜坡破坏变形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降雨和地震诱发斜坡失稳破坏的主要模式和过程。对于降雨型滑坡,通过实验确定不同坡度滑坡的临界降雨量,发现临界降雨量与滑坡坡度呈幂指数关系。对于地震型滑坡,实验得出坡体的破坏程度与坡体的角度、振动的持续时间、振动的强度成正比;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土质和岩质滑坡的坡度与振动破坏时间的关系; 对汶川地震滑坡统计分析发现,当地震震级达到4级以上时,坡度>30°的滑坡发生的概率较大,模拟试验结果与实际现象基本符合。

    城市化过程中房屋地震灾害脆弱性和损失风险变化研究——以唐山市区及城乡过渡乡镇为例
    齐文华, 苏桂武, 张素灵, 刘新圣, 魏本勇, 孙磊
    2012, (4):  820-83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24
    摘要 ( )   PDF (38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976年、1995年、2002年和2009年为代表时期,利用前期研究给出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群体房屋地震灾害脆弱性和震灾损失风险分析方法,分析了唐山市区及城乡过渡乡镇群体房屋地震灾害脆弱性和震灾损失风险近30多年来的整体变化。结果表明: 1976-2009年,研究区房屋暴露量显著增加、结构脆弱性逐渐降低; 在设定遭受Ⅵ~Ⅺ度地震烈度条件下,房屋破坏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虽均显著增加,且随烈度增大两者增加量越来越大,但房屋破坏比例显著降低; 遭受低、高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研究区震灾损失风险差异显著: 遭受低地震烈度时,砖混和钢混房屋的增加有效降低了房屋的破坏率、破坏面积和破坏等级,利于降低震灾损失风险; 但遭受高地震烈度时,这类房屋也出现了大面积和高等级的破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震灾损失风险; 若1976年唐山大地震在不同代表时期重现,房屋震灾损失风险显著增加。2009年房屋破坏面积是1976年的6倍,直接经济损失是1976年的28倍。

    青海玉树地区小学生认知地震灾害现状的描述统计特点
    仵焕杰, 苏桂武, 魏本勇, 田青, 刘峰贵
    2012, (4):  835-84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25
    摘要 ( )   PDF (29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对该地区小学生认知地震灾害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其防震减灾教育意义。主要结论如下: 1)当地小学生对地震灾害基本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掌握差; 对地震是自然现象认识不清,甚至有严重的错误; 基本不知道只有政府部门才有权发布地震预报; 大部分小学生不能辨别地震谣言; 对紧急避震注意事项的了解差,对各具体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均在50%以下。加强针对该地区小学生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2)亲身经历了玉树MS7.1地震发生的全过程后,当地小学生对地震灾害知识与防震减灾技能的求知欲明显提高,应抓紧时机,加强针对性的教育与宣传。3)玉树小学生学习和了解地震灾害知识与防震减灾技能的途径主要来自课堂、书本及老师的传授; 其次是学校针对性的宣传; 寺院、政府和科普书籍的作用大致相当; 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和网络等没有优势。因此需要强化学校教育,同时推动当地政府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恰当地发挥宗教人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