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待发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85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5-09-04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地震地质1985年第7卷第3期目录
1985, (3): 0-0.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华北东部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孙武城, 李松林, 杨玉春
1985, 7(3): 1-11.
摘要
(
)
PDF
(13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在华北地区开展以人工地震测深为主的深部探测成果,认为该地区地壳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纵向的分层特性。沿纵向可划分为上层地壳、中层地壳和下层地壳三部分。在很多地震剖面上,中层地壳为一低速层,出现了速度逆转现象。 (2)莫霍界面沿横向的波浪起伏性和不连续性。莫氏面多在其波浪起伏的“拐点”处被断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华北东部地区强震的深部构造背景,地热活动和深部物质活动。
科研简讯
实时大地电磁系统
邓前辉, 张木生, 张敏捷
1985, 7(3): 12-12.
摘要
(
)
PDF
(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系统硬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计算机部分是由联合国开发署资助的,传感器和模拟线路部分是自己研制的,器件是开发署资助的。
科研简报
安徽区域地震应力场的分布特征
夏瑞良
1985, 7(3): 13-22.
摘要
(
)
PDF
(13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安徽省境内的12个地震台的平均机制解以及较为可靠的中小地震机制解结果出发,讨论了安徽境内区域地震的应力场分布特点。在与华北地区的应力场方向检验结果的基础上,认为:本省北纬32。以北地区的应力场分布具有华北块体的特点;而北纬32°以南的中南部地区已具有华北块体向华南块体过渡地区的应力场分布特点,而皖南地区已属于华南应力场的范畴。上述分布特点为划定华北块体的南边界提供了应力场方面的依据。
书讯
《华北北部地区地质模型与强震迁移》一书即将出版
郭湘
1985, 7(3): 22-22.
摘要
(
)
PDF
(68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徐煜坚、罗焕炎教授等合著的《华北北部地区地质模型与强震迁移》一书将由地震出版社于近期内公开出版。该书综合了地质、物探等资料,建立了华北北部地质模型。
科研简报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与地震危险性估计
闻学泽, 黄圣睦, 江在雄
1985, 7(3): 23-32.
摘要
(
)
PDF
(68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综合野外调查,卫、航影象判读,地震活动及震源机制等资料,初步研究了北西向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探讨了拉分构造的发育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断裂带是一自中生代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大型活动断裂带;第四纪以来以强烈的水平左旋剪切错动为主,水平与垂直位错之比约为10:1。从历史地震活动规律推断了在未来20-30年内,该带将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并具有发生
M
≥7级地震的危险性。
雅砻江下游河谷下部松散沉积物的时代与变形的初步研究
陈富斌, 赵永涛
1985, 7(3): 33-41.
摘要
(
)
PDF
(36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沉积环境分析和
14
C测龄结果,确定沿雅砻江下游河床分布的一套未成岩的河湖相地层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而不是长期以来归之于早更新世的昔格达组,建议称其为桐子林组;并通过该地层变形成因的分析,提出李明久-桐子林断裂带在全新世中期活动显著的认识。
会讯
1605年琼山地震讨论会在海口市召开
姚彦之
1985, 7(3): 42-42.
摘要
(
)
PDF
(1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地震局于1985年4月18-22日在海口市主持召开了“1605年琼山地震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54人参加了会议。
科研简报
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机理的探讨
车用太, 杨会年
1985, 7(3): 43-50.
摘要
(
)
PDF
(10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井孔地下水位微动态是地壳附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壳中产生附加应力的主要因素有地球固体潮、大气压力变动、降雨与地表水体的荷载及断层活动等。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产生附加应力→含水层变形与孔隙压力变化→含水层-井孔间产生水流运动→井孔水位发生升降。本文从岩土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的观点,对于上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地下水位微动态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田竹君, 谷圆珠
1985, 7(3): 51-59.
摘要
(
)
PDF
(14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下水位动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含水岩体应力-应变造成的地下水动态(即微动态),不能单纯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我们从其他学科引入一些方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当分离水位趋势变化和短周期变化时,用别尔采夫滤波方法;当分析并排除影响水位动态的相关因素时,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水位固体潮的若干潮波时,用调和分析方法;综合预测水位动态,寻找异常时段时,用多道维纳滤波方法。最后,通过北京塔院井水位观测的具体震例,来说明资料处理对了解水位的正常动态、异常动态,提取地震前兆信息有实用意义。
讨论
对“郯-庐断裂带南段深层次的塑性变形特征及区域应变场”一文的讨论
徐树桐
1985, 7(3): 60-62.
摘要
(
)
PDF
(28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郯-庐断裂带南段深层次的塑性变形特征及区域应变场”(以下简称“郯-庐带应变场”)一文(发表于本刊,1984,第6卷,第4期)作者认为,郯-庐断裂带南段是一个对应于郯-庐断裂带深层次的大型平移韧性剪切带,并根据变形砾石讨论了区域应变场,用剪切的片理面、劈理面走向、褶皱轴迹以及原始片理面上的拉伸线理(经过展平)作为拉伸构造线的标志测量θ′角并计算位移量。
书讯
《大陆裂谷与深部过程》专集出版
编者
1985, 7(3): 62-62.
摘要
(
)
PDF
(28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主办,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和中国科协资助的国际“深部过程与大陆裂谷”讨论会将于1985年9月9-13日在成都举行。
科研简报
徐州市埋藏基岩斜坡对地震动的影响
郝宪生, 彭一民, 王志良
1985, 7(3): 63-72.
摘要
(
)
PDF
(1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分析了徐州地区地震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用经作者扩展的SAP 5程序,重点分析了地震小区划中提出的埋藏基岩斜坡地形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问题。初步认识到:这种复杂地形可产生不可忽视的竖向运动;水平向运动分布依其与基岩山丘的距离而不同;地震反应谱形状呈有规律的变化;输入多方向震波的影响比输入单方向震波时的影响要大。
岩石错动面的凹凸不平及两种突发失稳
王绳祖, 施良骐
1985, 7(3): 73-80.
摘要
(
)
PDF
(11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石具有两种不同机制的突发失稳型式,即低压和高压突发失稳。二者的基本区别在于错动过程的“非匀阻”和“匀阻”。错动面的凹凸不平是造成非匀阻和影响失稳型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不同的机制和运动方程,建立了各种失稳型式的相应判据,其中反映了环境刚度、接触刚度及非匀阻系数的影响。浅源强震主要是一种高压突发失稳的过程。本文强调,除强度条件外,强震的发生还必须具备环境刚度条件、匀阻条件以及其它的必要条件。
1932年昌马地震东段形变带和活断层的水平错动现象
李玉龙
1985, 7(3): 84.
摘要
(
)
PDF
(26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 管:中国地震局
主 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创 刊:1979年
周 期:双月刊
开 本:16开
ISSN 0253-4967
CN 11-2192/P
邮发代号:82-809
电 话:010-62009049/9063
E-mail:dzdz@ies.ac.cn
下载中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要求
图件的要求
稿约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
《地球物理学报》
《岩石学报》
《地质学报》
《地震学报》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