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5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5-03-06
    目录
    地震地质1985年第7卷第1期目录
    1985, (1):  0-0. 
    摘要 ( )   PDF (1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穹状隆起与菏泽地震
    朱海之
    1985, 7(1):  1-13. 
    摘要 ( )   PDF (17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4年11月7日山东菏泽发生5.9级地震,震中区曾在1937年发生过7级地震。从卫星影象中读出,震中区有着环状水系的分布,另从该地古地理的演化、深部、浅部构造、大地热流值、地面形变测量、地震活动、震前水位上升等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菏泽地震是发生在构造上升、穹状隆起的中心(或近中心),是中心部位破裂的结果。震害除受构造控制外,浅层结构与潜水埋深也有很大影响,这次地震所造成的砂土液化,不同于强震所造成的液化类型。
    科研简讯
    西德MMS-02数字大地电磁测深仪的软件配制
    孙洁, 江钊
    1985, 7(1):  14-14. 
    摘要 ( )   PDF (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4年初,我们从西德Metronix公司引进了一套数字大地电磁测深仪,其型号为MMS-02型。它包括带三个低噪声斩波放大器和2.5秒低通滤波器与传感器相匹配的三分向感应磁力仪;四个低漂移氯化亚汞电极和两个低噪声差动放大器组成的一套电场装置系统;具有80db的动态范围和由中央处理机实时程序控制的数字记录仪,具有is位并行计算机接口,数字系统的模拟输出装置和能显示各种时标信息的每英时能读出615位数的数据读出器。
    科研简报
    温度压力孔隙压力对断层泥强度及滑动性质的影响
    马瑾, D.E. Moore, R. Summers, J.D. Byerlee
    1985, 7(1):  15-24. 
    摘要 ( )   PDF (14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不同的压力、温度和孔隙压力下进行了含四种不同断层泥标本的强度试验。碎屑型断层泥对压力很敏感,对温度无反应,对孔隙压力的反应符合有效应力律。粘土类断层泥则对温度和孔隙压力有明显响应。这些力学性质的差别反映了具体变形机制的差别。
    红河和曲江断裂带断层泥的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杨主恩, 胡碧茹, 杨继武
    1985, 7(1):  25-32. 
    摘要 ( )   PDF (56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断层产物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地震地质学者的关注。笔者对地质、地震证据充分的活断层--红河断裂带和曲江断裂带的断层泥进行多种手段的分析研究。它们的显微构造、粒度分布,组构特征以及石英碎砾的SEM显微形貌等显示了活断层中的长期蠕滑研磨作用、地震过程的快速剪切运动以及活断层特定条件下的退变质作用和其他化学作用等成因特征。综合分析指出,红河断裂带南段可能是蠕滑运动为主的活断层,其北段和曲江断裂带则为粘滑运动为主的活断层。
    沂沭断裂带古应力值的探讨
    张延
    1985, 7(1):  33-40. 
    摘要 ( )   PDF (55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侧重于利用变形矿物显微构造估算断裂带古应力值的一些理论分析和方法介绍。并以变形石英晶内自由位错密度ρ和方解石变形双晶百分比分别估算了沂沭断裂带西支北段的沂水-汤头断裂及鄌郚-葛沟断裂燕山晚期(K1后)构造活动的应力值,其结果分别为1000-1500巴和700-1100巴量级。断裂带显微构造可能表明在地质时期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中,稳态位错蠕变既可发生于韧性变形,又可发生于脆-韧性变形过程中。考虑到断层带“水”的因素,估算中采用McCormick关系式较Weathers关系式可能更接近实际。
    用震源机制解资料对中国地震断裂分类和定名
    蒋溥, 代丽思
    1985, 7(1):  41-48. 
    摘要 ( )   PDF (10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据我国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结果,以节面侧伏角大小,两盘块体相对运动形式和节面倾角大小为基础,讨论了我国地震断裂的力学特点和分类,以断裂滑动类型,块体相对运动和断裂倾角三个要素为准,进行对地震断裂的联合命名。最后在分类统计的基础上扼要地讨论了我国地震断裂的基本特点。
    东南沿海地区地温场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
    王钧
    1985, 7(1):  49-58. 
    摘要 ( )   PDF (13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地温场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1.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其中着重讨论了岩浆岩的分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2.测温资料的分析和处理;3.地温分布的主要特征;4.控制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本文除对深部地壳结构及区域地质构造等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外,还就岩浆岩中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及其蜕变产生热对地温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从而认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温场形成模式主要有传导型的地温场和传导附加以对流型的地温场两种类型。
    构造地貌研究在广东地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张虎男
    1985, 7(1):  59-66. 
    摘要 ( )   PDF (10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造地貌研究在地震地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断裂活动程度的鉴别;一是为划分地震危险区而进行的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前者做的是线、段、点的工作,后者做的是面的工作,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简要介绍在广东及其邻区的地震地质工作中所进行的构造地貌研究以及从中得出的若干初步认识。
    地下水中氟离子地震前兆效应分析
    冯绚敏
    1985, 7(1):  67-69. 
    摘要 ( )   PDF (2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对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在广东及其邻近地区的几次中、小地震前,地下水氟离子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中、短期异常显示。
    会讯
    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在蓉召开
    冯元保
    1985, 7(1):  70-70.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炉霍7.9级地震发生11周年之际,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研究所、队、各省地震局及有关大专院校共50个单位的160名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
    科研简报
    新疆塔里木地台晚古生代古地磁极移曲线及其地质构造含义
    白云虹, 程国良, 孙青格, 孙宇航, 李永安, 董玉杰, 孙东江
    1985, 7(1):  71-80. 
    摘要 ( )   PDF (13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热退磁辅以交变退磁方法对采自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四石厂剖面47个采样点518块标本进行了逐步磁清洗和测试。由本征剩磁方向统计得到塔里木地台晚古生代的古地磁极位置(晚泥盆世φ=10.5°S、λ=151.2°E;晚石炭世φ=52.2°N、λ=179.5°E;早二叠世φ=56.5°N,λ=190.1°E)。古地磁结果表明:塔里木地台在晚古生代是北方大陆的块体之一。从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塔里木地台已和北方的哈萨克斯坦板块、西伯利亚地台、俄罗斯地台等连成一片,并且从中生代以来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变动。
    科研简讯
    华南和华北断块的地极移动曲线
    林金录
    1985, 7(1):  81-83. 
    摘要 ( )   PDF (3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中国和亚洲大陆的演化史,作者根据近几年的古地磁测量数据,初步编制了华南和华北断块的地极移动曲线。作者在山东、山西、辽宁和河北蓟县(属华北断块),浙江、贵州、云南和湖北(属华南断块),共布设430个采样点,采集3010块独立定向的标本。标本的剩余磁性是在低温(超导)磁力仪和旋转磁力仪上测量的,所有标本都经过热退磁或交变退磁处理。
    会讯
    全国地球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在穗召开
    王文瑚
    1985, 7(1):  84-84. 
    摘要 ( )   PDF (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首次在广州召开了地球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43个单位的10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9篇,其中23篇在会上宣读。 会议介绍了近十年来我国在大地电磁测深、频率测深、地磁测深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