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待发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90年 第1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0-09-05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地震地质1990年第12卷第3期目录
1990, (3): 0-0.
摘要
(
)
PDF
(2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江苏响水—内蒙满都拉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初探——地学断面研究报道之三
江钊, 孙洁, 徐常芳, 王继军, 史书林
1990, 12(3): 193-206.
摘要
(
)
PDF
(19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着重介绍了响水一满都拉断面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在华北地台北缘的构造边界两侧电性差异明显,壳内高导层埋深由21公里跃变到34公里;在南缘的郯庐断裂带及东侧壳内高导层缺失,上地幔出现两个高导层。在华北地台内新生代断陷盆地壳内高导层较为发育,埋藏较浅。上地幔高导层的埋深为60—127公里,总的趋势是西北深,东南浅,在呼包盆地、冀中拗陷和郯庐带下方形成局部上隆区,较好地反映了区域地质以及深部构造运动的特点。
中国南北地震带磁性层构造特征
吴刚, 余钦范
1990, 12(3): 207-214.
摘要
(
)
PDF
(10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先给出磁性层下界面反演的等效模型和其在球坐标系下变地磁倾角的二维反演方法,利用航磁资料研究了南北地震带的磁性层结构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为:1.磁性层南北两端厚,中间薄;2.下界面呈南北向的宽隆起带,北浅南深;3.磁性层所处的层位温压条件适于积累应力能量产生粘滑错动,地震多发生在磁性层内,往往位于磁性层由厚变薄的过渡处,并多伴有断裂、温泉、岩浆活动。
北京地区碳酸盐糜棱岩和碳酸盐假熔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初步研究
上官志冠
1990, 12(3): 215-220.
摘要
(
)
PDF
(10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地区部分碳酸盐糜棱岩和碳酸盐假熔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测试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在发生塑性变形时其δ
13
C、δ
18
O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位素证据表明,碳酸盐糜棱岩的形成温度较低,并具有缓慢冷却的生成环境;碳酸盐假熔岩具有高温淬冷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它的形成可能与发震断层的迅速破裂过程有关。研究断层面附近产出的碳酸盐岩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对确认古地震事件是有意义的。
不连续剪切带尾端张、压性效应有限元模拟及其构造特征的研究
徐锡伟, 邓起东
1990, 12(3): 221-228.
摘要
(
)
PDF
(1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二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由一条、二条和三条不连续的羽列断层组成的多组剪切破裂带模型。研究表明,不连续剪切破裂带在运动学性质上与单一剪切断层相类似,存在着作为剪切破裂带整体尾端的张、压性四象限分布的现象,它们是强相互作用的岩桥区物质发生变形弱化,剪切破裂带两侧块体作相对运动在尾端的调整产物;岩桥区的构造力学性质和物质的材料力学参数是影响剪切破裂带尾端张、压性区应力集中程度和范围大小的两个重要因素。最后结合实例讨论了张、压性区的构造特征和破裂方式。
京津唐张地区震级频度关系的空间扫描
马瑾, 雷兴林, 焦文捷, 刘力强
1990, 12(3): 229-236.
摘要
(
)
PDF
(1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京津唐张地区地震震级频度关系进行空间扫描后,发现该区的震级频度关系有三种类型:第1类符合线性b值模型,第Ⅱ、第Ⅲ类符合特征震级模型。近22年来未发生大震的地区往往属第1类。大震区往往属第Ⅱ、Ⅲ类。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岩石破裂及破裂连结过程中声发射事件的震级频度关系符合高b值线性模型。在岩石伴有粘滑的摩擦滑动过程中声发射事件的震级频度关系符合低b值线性模型。但是在一个完整岩石的破裂和失稳错动全过程中声发射事件震级频度关系符合特征震级模型。由此说明某一区域的震级频度关系可能反映了该区构造变形所处的阶段。一个地区震级频度关系上的多次转折可能包含了地区构造几何信息。一些未发生大震的地区,在中等震级段出现b值非线性现象,这可能意味着它更接近失稳前的临界状态。
震源应力降、错动速度及突发失稳判据
王绳祖
1990, 12(3): 237-242.
摘要
(
)
PDF
(8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震源参数的构造物理方法分析结果和实际震例资料表明,断层错动速度
V
sei
与应力降Δτ
sei
成正比关系,而二者的比值Ω(=
V
sei
/Δτ
sei
)受主应力作用方向(以错动角θ表示)的影响。对于大量震例来说,比值Ω的频数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约为0.092,相当于震源的优势错动角60—61°。
V
sei
与Δτ
sei
之间的正比关系进一步证明选用应力降作为震源突发失稳判别指标的合理性。Ω对θ的依存关系,则有可能为估计主应力方向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消息报道
我国将举办自然灾害与减灾知识竞赛
李政
1990, 12(3): 242-242.
摘要
(
)
PDF
(8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为推进减灾工作的协调发展,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的危害,我国政府于1989年4月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任田纪云同志对搞好减灾工作,特别强调了加强减灾宣传,提高全民减灾意识的重要意义。
科研简报
突发性地面增温与临震前兆——以1988年澜沧、耿马7.6,7.2级地震为例
徐秀登, 强祖基, 赁常恭
1990, 12(3): 243-250.
摘要
(
)
PDF
(9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较多的地面温度资料分析,认为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地震前几天,震区及其周围大范围的突发性地面增温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总结了增温异常的时空演变规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对其形成机制提出初步想法。
中国西部甘、新边界地区岩石漆阳离子比率测年曲线的建立及其应用
张裕明, 柳覃卓, 李树伟
1990, 12(3): 251-261.
摘要
(
)
PDF
(15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石漆阳离子比率测年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年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干旱一半干旱地区第四系年代的测定。本文初步建立了中国西部甘、新边界地区岩石漆阳离子淋滤曲线,并据此对这一地区的第四纪中晚期地层的年代和断层活动年代进行了讨论。
科研简讯
大陆多震层研究现状和讨论
马宗晋, 张家声, 刘国栋, 刘若新
1990, 12(3): 262-264.
摘要
(
)
PDF
(5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世纪五十年代,B.Gutenberg(1951,1954)和H.Benioff(1954)即已讨论过沿太平洋周边地震震源在剖面内的分布图象,浅、中、深震源密集排列,呈现一致向着大陆倾斜的现象,并注意到这一现象具有重要的构造意义。这是利用震源分布揭示地壳-岩石圈构造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到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国区域地震台网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震源测定的精度也有明显提高,这就为认识大陆内部震源深度分布的规律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一些国家的学者先后注意到大陆震源在地壳中上部的一定深度范围内呈优势分布的现象。
科研简报
华北地区的现代构造运动
张存德, 向家翠
1990, 12(3): 265-271.
摘要
(
)
PDF
(9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北地区的现代垂直构造运动基本上沿袭着新构造运动的格局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鄂尔多斯上升区、汾渭下降带、太行山上升区、渤海下降区、冀豫下降区、冀辽上升区、齐鲁上升区和定县—德州过渡区等八部分。此外还有较小规模的银川下降区、中卫下降区、五原—呼和浩特下降区和下辽河下降区等四部分。现代水平运动不甚强烈,年应变率为10
-8
级。主压应变轴向北50°东左右。南东向的拉张应变占主导地位。
科研简讯
云南大理上关—潘曲一带存在历史地震破裂遗迹
冉勇康, 王景钵, 尤惠川, 张晚霞, 李如成
1990, 12(3): 272-274.
摘要
(
)
PDF
(4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苍山东麓上关—潘曲一带存在历史地震断层和地表破裂带。破裂带从上关向南延伸到潘曲附近,长约20余公里,地震最大位移约2m,已测的
14
C样品年代显示,这可能是1514或1515年大理地震的地表破裂遗迹。
科研简报
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的现代构造运动
业成之
1990, 12(3): 275-281.
摘要
(
)
PDF
(10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依据现今区域水准测量资料及跨断层位移测量资料阐明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现今活动特点是以近南北—北东向的挤压并兼有右旋走滑的水平活动方式为主,在玉门一张掖段并伴有近似反对称的升降运动,最大垂直形变梯度R为0.2毫米/公里·年左右,跨断层基线测量的缩短速率为0.2—0.5毫米/年。在河西走廊内部,受次级构造运动的影响也存在有局部的隆起、拗陷的升降运动及断裂活动。
消息报道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明年在京召开
徐锡伟
1990, 12(3): 282-282.
摘要
(
)
PDF
(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检阅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的学术水平,交流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促进青年一代的更快成长和早日成才,推动我国地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地质学会委托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于1991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在北京大学召开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会议将讨论以下内容;1.沉积地壳演化及其成矿作用(包括煤、气、油、非金属等沉积矿产,沉积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相古地理,盆地分析与对比,第四纪地质,海洋地质等)。
科研简报
内蒙呼包盆地晚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窦素芹, 聂宗笙, 麦学舜
1990, 12(3): 283-289.
摘要
(
)
PDF
(42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是对内蒙呼包盆地内二级台地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的总结。根据对孢粉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二级台地沉积物堆积时期的古植被是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气候由湿凉转向干冷。通过孢粉组合的对比,证明二级台地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相当于萨拉乌苏组的地层时代。
主 管:中国地震局
主 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创 刊:1979年
周 期:双月刊
开 本:16开
ISSN 0253-4967
CN 11-2192/P
邮发代号:82-809
电 话:010-62009049/9063
E-mail:dzdz@ies.ac.cn
下载中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要求
图件的要求
稿约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
《地球物理学报》
《岩石学报》
《地质学报》
《地震学报》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