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7年 第1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7-09-09
    目录
    地震地质1997年第19卷第3期目录
    1997, (3):  0-0. 
    摘要 ( )   PDF (3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简报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发震断层的古地震及其重复间隔
    冉勇康, 邓起东, 杨晓平, 张晚霞, 李如成, 向宏发
    1997, 19(3):  193-201. 
    摘要 ( )   PDF (21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大探槽开挖和断层陡坎分析,揭示出发生于1679年8级地震的新夏垫断层自距今约2万a以来共发生了4次地震事件。前两次为砂体液化显示的事件;后两次为可见直接断错证据的事件。分析得到的1679年地震最大垂直位移为1.75m,前1679年事件为1.41m,是两次震级非常接近的特征地震。4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为距今约20000,13000,7500和317a,平均重复间隔时间为(6561±691)a,显示了准周期重复的特征。
    科研简讯
    新型轻便测氦仪简介
    孔令昌
    1997, 19(3):  202-202. 
    摘要 ( )   PDF (2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氦的快速渗透性、对应力作用反映灵敏的特点,有可能灵敏地捕捉到地壳深处应力变化的信息。因此,我国的地震工作者十分重视氦与地震关系的探索,但由于现有的氦检测技术尚不适用,至今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研简报
    小江断裂带中段的北东向断裂与断块结构
    沈军, 汪一鹏, 宋方敏, 曹忠权, 申旭辉, 俞维贤, 侯学英, 李志祥
    1997, 19(3):  203-210. 
    摘要 ( )   PDF (23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江断裂带中段东西支断裂间存在的NE向断裂是在第三纪NE向断裂的基础上,于第四纪中晚期开始新的活动,并具有左旋走滑运动的特征,有些在全新世仍有活动。它们的活动从属于小江断裂带的整体左旋走滑运动,其运动幅度和速率比近SN向小江东西支断裂小得多,但是由于它们的运动,使主断裂产生弯曲或阶区,形成有利于应力和应变集中的障碍。夹于东西支断裂之间的断块被NE向断裂切割为多个次级菱形和梭形断块,这些断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对断裂分段和地震孕育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小江断裂带中段盆地的发育阶段及其与区域构造运动的关系
    宋方敏, 汪一鹏, 沈军, 曹忠权, 申旭辉, 俞维贤
    1997, 19(3):  211-217. 
    摘要 ( )   PDF (18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江断裂带中段新生代发育的系列盆地,根据其发育阶段可分为始新世-渐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全新世4个阶段,并根据发育持续性可分为继承性、阶段性、复活性、新生性4种类型。由大比例尺填图所获资料及前人成果,介绍了各阶段盆地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制,讨论了盆地发育与区域构造运动、断裂活动的关系。
    北京夏垫断裂活动地段又一新发现
    黄礼良
    1997, 19(3):  218-219. 
    摘要 ( )   PDF (4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夏垫断裂带是首都圈重要发震断层之一。
    山西高原北部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结构与深部构造
    张建狮, 祝治平, 张先康, 张成科, 盖玉杰, 聂文英
    1997, 19(3):  220-226. 
    摘要 ( )   PDF (19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自河北文安经山西大同至内蒙古岱海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资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壳厚度由太行山山前地带的36.0km向山西高原增厚至44.0km。在太行山山前基底断裂、紫荆关断裂的下方和大同盆地的东侧存在着延伸至莫霍面的断裂带;太行山隆起区上地幔顶部的速度偏高,太行山山前地带和大同震区上地壳的下部有强烈的速度反转,大同地震与这里的异常的壳幔构造有关,太行山山前地带存在着发生潜在地震的深部构造条件。
    云南岩石圈地温分布
    周真恒, 向才英
    1997, 19(3):  227-234. 
    摘要 ( )   PDF (17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大地热流和岩石圈结构资料,探讨了云南岩石圈的地温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存在3种地热类型:高地温型莫霍面温度>960℃,地壳地温梯度>2℃/100m;低地温型莫霍面温度<700℃,地壳地温梯度<1.5℃/100m;中等地温型莫霍面温度介于前二者之间,地壳地温梯度为1.5~2.0℃/100m。
    亚洲中东部岩浆岩网络状分布与塑性流动网络
    王绳祖, 张宗淳
    1997, 19(3):  235-247. 
    摘要 ( )   PDF (3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洲中东部的岩浆岩分布具有明显的网络状特征,共轭相交的岩浆岩带构成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不同的岩浆岩网络系统。岩浆岩网络受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的控制,是塑性流动带剪切变形、摩擦热效应及带内介质弱化、轻化,以至促成地幔上隆和岩浆上涌的结果。根据“塑性流动-岩浆岩”网络,推测了不同地质时期大陆构造变形的驱动边界、驱动力方向和古构造应力场,并探讨了网络构造的演变等问题。
    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多层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
    李建国, 周永胜, 宋瑞卿, 王绳祖
    1997, 19(3):  248-258. 
    摘要 ( )   PDF (65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塑化松香作为岩石圈延性下层的相似材料,进行了板内塑性流动网络及多层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实验。延性单层模型的实验表明,在边界挤压或“高原”重力势的作用下,依赖于延性层粘度的高低不同,主要形成剪切网络、压性褶皱以及二者过渡型式等一级构造。在延性/脆性双层模型中(脆性上层和延性下层分别相当于岩石圈上、下层),边界驱动力的远程传递,主要借助于延性下层的网络状流动,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剪切网络,即塑性流动网络,控制着板内构造变形,导致脆性上层内剪切破裂网络、逆推断裂、纵向张裂以及其它次级断裂和褶皱的发育。实验还表明,上、下层之间非连续分布的软弱夹层(模拟壳内低速、高导层)并不妨碍下层塑性流动网络的扩展,但影响牵引力的向上传递及上层构造变形的强弱分布。
    延怀盆地岩石波速的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高平, 郭才华
    1997, 19(3):  259-268. 
    摘要 ( )   PDF (23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延怀盆地深部的地温地压条件,用模拟实验方法测定了该区代表性岩石的纵波和横波速度以及石英、角闪石在一定深度相变引起的波速变化,提出在中地壳同时具备低速高导的物质可能不是含石英多的岩石而可能是含水矿物多的岩石;讨论了研究区的地壳组成,认为上地壳的上部可能是由泥质灰岩一类的岩石组成,下部可能是由花岗闪长岩一类的岩石组成,没有低速高导层的地区可能是由花岗闪长岩和石英岩等组成,有低速高导层的地区可能由角闪岩相的岩石组成,下地壳可能由角闪片麻岩、中长麻粒岩、辉石麻粒岩等组成。
    年轻火山岩铀系不平衡研究的发展及意义
    王非, 陈文寄
    1997, 19(3):  269-276. 
    摘要 ( )   PDF (21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地引述了不平衡铀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阐述了这一方法在年轻火山岩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讨论了它在年代学、地幔示踪、岩浆演化等方面的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及经验,对完成我局“九五”重点项目“中国若干近代活动火山监测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此外,还简介了高丰度灵敏度热电离TIMS法的发展、应用和前景。
    泥炭样品不同有机组分的14C测年的初步研究
    尹金辉, 彭贵, 焦文强, 卢演俦
    1997, 19(3):  277-280. 
    摘要 ( )   PDF (8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用NaClO、NaOH溶液、Na4P2O7和NaOH混合溶液和有机溶剂对采自延庆盆地大王庄两个泥炭样品进行前处理,每个样品获得10个不同有机组分,对这些有机组分的14C年龄测定值进行对比。以探讨泥炭等样品不同有机组分14C测年的可靠性。
    井孔变径与井水位的固体潮效应
    王尤培, 张昭栋, 王晓闽, 胡怀玺, 曾念文
    1997, 19(3):  281-287. 
    摘要 ( )   PDF (13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弹性理论,在井孔变径条件下,得出水井含水层系统对潮汐信号响应的偏微分方程,认为井径变化相当于改变了井水柱的有效高度,从而影响了水井含水层系统的固有振动周期。分析了井孔变径对潮汐信号响应的周期特征,认为当含水层水体很大(含水层水平面积比井孔面积大得多),且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也很大的条件下,井径变化对井水位固体潮响应幅度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