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 1993, Vol. 15 ›› Issue (1): 66-68.

• 研究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闽台地区最大震源深度与地表热流的关系

胡圣标, 汪集旸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
  • 收稿日期:1992-02-29 修回日期:1992-07-31 出版日期:1993-03-10 发布日期:2009-11-25
  •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资助(9012)

RELATIONSHIP BETWEEN MAXIMUM FOCAL DEPTH OF EARTHQUAKE AND SURFACE HEAT FLOW IN FUJIAN AND TAIWAN REGIONS

Hu Shengbiao, Wang Jiyang   

  1. Institute of Geology, Academia Sinica, Beijing 100029
  • Received:1992-02-29 Revised:1992-07-31 Online:1993-03-10 Published:2009-11-25

摘要:

岩石圈热状态是制约岩石圈深部物质的力学强度及其流变学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Brace等(1970)研究了圣安德烈斯断裂带震源深度分布后,将该断裂带内最大震源深度小于12~15km归因于较高的热流值。由此提出这样的假设:震源区较低的温度是地震活动发生的基本条件。Molnar等(1979)在研究了板块俯冲带中最大震源深度分布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通常,地震只能发生在岩石圈内的脆性部分,因此,最大震源深度与岩石圈内脆-韧性过渡层的深度和区域地表热流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Eaton,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