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鲲, 高孟潭, 俞言祥, 徐伟进, 杜义, 李雪靖, 陆东华. 融合三维断层源和二维潜在震源区的随机抽样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算法研发[J]. 地震地质, 2023, 45(2): 435-454. |
[2] |
李正芳, 周本刚, 肖海波. 琉球-马尼拉海沟的构造背景及发震能力评估[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381-1397. |
[3] |
李佳妮, 韩竹军, 罗佳宏, 郭鹏. 青藏高原东缘岷山活动地块周缘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启示[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459-1484. |
[4] |
祁玉萍, 龙锋, 林圣杰, 肖本夫, 赵小艳, 王培玲, 冯建刚. 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J]. 地震地质, 2021, 43(1): 177-196. |
[5] |
陈兆辉, 孟小红, 张双喜, 刘金钊, 王同庆, 张品, 韦少港. 青藏高原东南缘多尺度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孕震机理分析[J]. 地震地质, 2019, 41(3): 690-703. |
[6] |
徐锡伟, 吴熙彦, 于贵华, 谭锡斌, 李康. 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地震地质, 2017, 39(2): 219-275. |
[7] |
韩晓明, 刘芳, 张文韬, 李娟, 侯迪. 基于震源机制资料分析河套地震带的应力场变化特征[J]. 地震地质, 2015, 37(4): 1030-1042. |
[8] |
王静, 柴炽章, 马禾青, 曾宪伟, 李国斌. 近年来南北地震带北段地壳运动特征[J]. 地震地质, 2015, 37(4): 1043-1054. |
[9] |
李金, 周龙泉, 龙海英, 聂晓红, 郭寅. 天山地震带(中国境内)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时空特征[J]. 地震地质, 2015, 37(3): 792-803. |
[10] |
黄雄南, 张家声, 李天斌, 刘峰, 冯军. 南北地震带北段与蒙古中部活动断裂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12, (4): 637-658. |
[11] |
刘保金, 曲国胜, 孙铭心, 刘亢, 赵成彬, 徐锡伟, 酆少英, 寇昆朋. 唐山地震区地壳结构和构造: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J]. 地震地质, 2011, 33(4): 901-912. |
[12] |
肖和平. 湘东地区断裂活动性及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J]. 地震地质, 2009, 31(3): 488-500. |
[13] |
张永庆, 谢富仁, 王峰. 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强震复发概率模型研究[J]. 地震地质, 2007, 29(4): 776-786. |
[14] |
何仲太, 马保起, 卢海峰. 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带分段与潜在震源区划分[J]. 地震地质, 2007, 29(4): 765-775. |
[15] |
汪一鹏, 马瑾, 李传友. 南北地震带强震迁移特征及其与南亚地震带的联系[J]. 地震地质, 2007, 29(1): 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