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洪涛, 王青华, 张新林, 韦进, 吴桂桔, 胡敏章.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重力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机理[J]. 地震地质, 2022, 44(4): 876-894. |
[2] |
王志伟, 马胜利, 雷兴林, 王凯英. 基于加密地震观测讨论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性特征[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524-1536. |
[3] |
谢辉, 马禾青, 焦明若, 马小军, 张楠, 李青梅. 利用背景噪声成像技术反演宁夏及邻区S波速度结构[J]. 地震地质, 2017, 39(3): 605-622. |
[4] |
朱艾斓, 徐锡伟, 任烨, 孙冬军, 王鹏, 于海英, 宋秀青, 刘芳. 中国东南部地区背景地震重新定位及隐伏活动构造初步研究[J]. 地震地质, 2017, 39(1): 67-80. |
[5] |
王惠琳, 徐晓枫, 周龙泉, 张晓东, 沈繁銮, 李志雄, 占伟. 海南岛及邻区地壳S波Q值成像特征研究[J]. 地震地质, 2016, 38(3): 631-645. |
[6] |
王鑫, 张景发, 姜文亮, 蒋洪波, 田甜, 高敏, 付萍杰. 郯庐断裂带南段重力异常及不同深度的横向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16, 38(2): 370-385. |
[7] |
闻学泽. 内蒙古1979年五原6.0级和1996年包头6.4级地震的震源区构造[J]. 地震地质, 2014, 36(3): 586-597. |
[8] |
陈生生, 樊祺诚, 赵勇伟, 隋建立. 内蒙古贝力克玄武岩台地火山地质及成因探讨[J]. 地震地质, 2011, 33(2): 430-439. |
[9] |
蔡作馨. 地震预报:建议先把“近地表应力场动态图像监测”这件事做好[J]. 地震地质, 2009, 31(2): 372-374. |
[10] |
屈春燕, 宋小刚, 张桂芳, 郭利民, 刘云华, 张国宏, 李卫东, 单新建. 汶川MS 8.0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特征分析[J]. 地震地质, 2008, 30(4): 1076-1084. |
[11] |
易桂喜, 闻学泽. 多地震活动性参数在断裂带现今活动习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与问题[J]. 地震地质, 2007, 29(2): 254-271. |
[12] |
陈宇卫, 张军, 阎素萍, 庆梅. 强震孕育过程中区域地震活动演化与活动地块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06, 28(1): 61-70. |
[13] |
张凤秋, 任佳, 李海孝, 张彦清, 王长江. 怀4井地下流体异常与地震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05, 27(1): 123-130. |
[14] |
刘成龙, 车用太, 王广才. 大规模宏观异常的双重性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J]. 地震地质, 2004, 26(2): 340-346. |
[15] |
马文涛, 徐锡伟, 于贵华, 张兰凤. 首都圈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断裂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04, 26(2): 293-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