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隋远, 杜克平, 于贵华, 徐锡伟, 吴熙彦, 甘德强. 全国活动断层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设计与建设——以华北构造区活动断层探测和调查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为例[J]. 地震地质, 2015, 37(4): 1115-1124. |
[2] |
冯新科, 李志强, 李晓丽, 汪明朕. 彝良地震地质灾害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分析[J]. 地震地质, 2015, 37(2): 555-564. |
[3] |
龚丽文, 李霓, 樊祺诚, 张柳毅, 曹园园, 陈丽娟. 基于ArcGis建模分析圈定腾冲火山潜在喷发危险区域[J]. 地震地质, 2015, 37(1): 94-109. |
[4] |
帅向华, 胡素平, 郑向向. 基于互联网信息快速估计汶川地震有感范围[J]. 地震地质, 2014, 36(4): 1094-1105. |
[5] |
李自红, 刘鸿福, 张敏, 曾金艳. 地震与活动断裂空间关系的三维可视化建模[J]. 地震地质, 2013, 35(3): 565-575. |
[6] |
黄秀铭. 孕震构造势位(LDLEPS)及其相关的地震地质信息分析[J]. 地震地质, 2012, (3): 500-515. |
[7] |
吴熙彦, 徐锡伟, 安艳芬, 王银.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成果图件集的编制规范研究[J]. 地震地质, 2011, 33(4): 978-989. |
[8] |
赵晓云, 李自红, 闫小兵, 薄建杰, 李慧玲, 高云峰. 基于临汾2次强震史料与GIS技术对未来强震灾害预测评估[J]. 地震地质, 2011, 33(3): 568-576. |
[9] |
陈晓利, 马文涛, 杨清源. 基于GIS的水库诱发地震成因分析[J]. 地震地质, 2010, 32(4): 656-665. |
[10] |
屈春燕. 最新1/400万中国活动构造空间数据库的建立[J]. 地震地质, 2008, 30(1): 298-304. |
[11] |
杨泽, 李志强. 基于ArcGIS和3DS Max的砖平房震害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J]. 地震地质, 2007, 29(3): 680-686. |
[12] |
张兰凤, 于贵华, 李陈侠, 王银, 李策. 用ArcGIS实现利用1/20万地质图编绘1/25万区域地震构造图的方法[J]. 地震地质, 2007, 29(2): 412-417. |
[13] |
于贵华, 徐锡伟, 孙怡, 朱金芳, 张兰凤. 城市活断层探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福州市活断层信息管理系统为例[J]. 地震地质, 2006, 28(4): 655-662. |
[14] |
蔡宗文, 危福泉, 方伟, 郑韶鹏, 陈琳, 张艺峰. 基于WebGIS的区域震害快速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J]. 地震地质, 2006, 28(3): 463-469. |
[15] |
陈晓利, 赵健, 叶洪. 应用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研究地震滑坡[J]. 地震地质, 2006, 28(3): 430-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