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玲, 苗树清, 杨晓平. 基于ArcGIS平台的天山北麓活动逆断层智能化提取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 地震地质, 2023, 45(2): 422-434. |
[2] |
艾明, 毕海芸, 郑文俊, 尹金辉, 袁道阳, 任治坤, 陈干, 刘金瑞.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提取活动构造定量参数[J]. 地震地质, 2018, 40(6): 1276-1293. |
[3] |
汪思妤, 艾明, 吴传勇, 雷启云, 张会平, 任光雪, 李传友, 任治坤.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取DEM技术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库米什盆地南缘断裂陡坎为例[J]. 地震地质, 2018, 40(5): 999-1017. |
[4] |
吴熙彦, 徐锡伟, 于贵华, 程佳, 陈桂华, 安艳芬, 王启欣. 国家川滇实验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编制[J]. 地震地质, 2018, 40(1): 27-41. |
[5] |
韩晓明, 刘芳, 张帆, 陈立峰, 李娟, 李拴虎, 杨红樱.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J]. 地震地质, 2018, 40(1): 215-231. |
[6] |
毕海芸, 郑文俊, 曾江源, 俞晶星, 任治坤. SfM摄影测量方法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17, 39(4): 656-674. |
[7] |
艾晟, 张波, 樊春, 王洋.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地表形迹与活动速率[J]. 地震地质, 2017, 39(2): 408-422. |
[8] |
孙鑫喆, 唐声权. 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16, 38(1): 211-220. |
[9] |
马超, 屈春燕, 孟秀军. 南水北调总干渠中线工程豫北段基础稳定性的InSAR时序分析[J]. 地震地质, 2014, 36(3): 749-762. |
[10] |
冯梅, 张纪中, 安美建. 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变化[J]. 地震地质, 2013, 35(4): 701-720. |
[11] |
于贵华, 杜克平, 徐锡伟, 吴熙彦, 王银. 活动构造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J]. 地震地质, 2012, (4): 713-725. |
[12] |
马文涛, 李海鸥, 杨主恩, 陈桂华, 陈献程, 杨清源, 邓志辉, 孙谦. 汶川MS8.0地震对四川省水电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结果的检验[J]. 地震地质, 2008, 30(3): 796-803. |
[13] |
屈春燕. 最新1/400万中国活动构造空间数据库的建立[J]. 地震地质, 2008, 30(1): 298-304. |
[14] |
邓起东, 闻学泽. 活动构造研究——历史、进展与建议[J]. 地震地质, 2008, 30(1): 1-30. |
[15] |
姜文亮, 张景发, 龚丽霞. 海南岛北部地区活动断裂的遥感解译研究[J]. 地震地质, 2007, 29(4): 796-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