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付兵, 徐锡伟, 郑桂森, 孙永华, 张巍, 李莉, 李瑞杰. 探索第四纪钻探岩心沉积物颜色测量新方法[J]. 地震地质, 2018, 40(4): 920-934. |
[2] |
潘波, 程滔, 万园, 于红梅, 许建东. 基于热流变运动学模型的熔岩流灾害区划——新疆阿什库勒火山区的灾害区划[J]. 地震地质, 2017, 39(4): 721-734. |
[3] |
贺建国, 雷阳, 郗昭, 李继安. 瞬变电磁测量框外测深装置及其应用[J]. 地震地质, 2013, 35(2): 371-379. |
[4] |
武毅, 朱庆俊, 李凤哲, 李国占. 劣质地下水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模式探讨[J]. 地震地质, 2010, 32(3): 500-507. |
[5] |
张华, 曹军, 孙海. 瞬变电磁法多匝重叠小回线装置实验研究[J]. 地震地质, 2010, 32(1): 90-97. |
[6] |
周本刚, 宋新初, 杨晓平, 韩竹军, 杜龙, 董绍鹏. 宁波育王山山前断层探测结果的工程应用问题[J]. 地震地质, 2008, 30(1): 209-217. |
[7] |
方盛明, 张先康, 刘保金, 段永红, 徐锡伟, 张永超. 城市活断层地震勘探的最佳组合方法与应用研究[J]. 地震地质, 2006, 28(4): 646-654. |
[8] |
郭纯, 刘白宙, 白登海. 地下全空间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巷道掘进头的连续跟踪超前探测[J]. 地震地质, 2006, 28(3): 456-462. |
[9] |
唐新功, 胡文宝, 严良俊. 瞬变电磁法对存在山谷地形时的多个异常体的探测能力研究[J]. 地震地质, 2005, 27(2): 316-323. |
[10] |
翁爱华, 王雪秋. 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甚晚期响应及视电阻率的数值计算[J]. 地震地质, 2003, 25(4): 664-670. |
[11] |
白登海, 王立凤, 孙洁, 朱金芳, 黄宗林, 黄丹青, 何兆海, 祖金华, 廉雨方, Quentin Yarie, Volker Schaepe. 福州八一水库-尚干断裂的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试验探测[J]. 地震地质, 2002, 24(4): 557-564. |
[12] |
白登海, 王立凤, 孙洁, 朱金芳, 黄宗林, 黄丹青, 何兆海, 祖金华, 廉雨方, Quentin Yarie, Volker Schaepe. 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电磁噪音和环境干扰对浅层电磁方法的影响[J]. 地震地质, 2002, 24(4): 549-556. |
[13] |
严良俊, 胡文宝, 陈清礼, 胡家华. 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法在碳酸盐岩覆盖区落实局部构造的应用效果[J]. 地震地质, 2001, 23(2): 271-276. |
[14] |
詹艳, 赵国泽, 梁竞阁, 汤吉, 邓前辉, 李文军, 赵俊猛, 范宏瑞, 赵永贵, 李群. PROTEM-37瞬变电磁测深系统及应用实例[J]. 地震地质, 2001, 23(2): 264-270. |
[15] |
姚治龙, 王庆乙, 胡玉平, 刘俊昌. 利用TEM测深校正MT静态偏移的技术问题[J]. 地震地质, 2001, 23(2): 257-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