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伟恒, 陈杰, 李涛, 邸宁, 姚远. 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南段三苏场背斜晚第四纪变形速率[J]. 地震地质, 2022, 44(6): 1351-1364. |
[2] |
徐志萍, 张扬, 杨利普, 徐顺强, 姜磊, 唐淋, 林吉焱. 河南省及邻区主要活动断裂的深部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22, 44(6): 1521-1538. |
[3] |
宋冬梅, 王慧, 单新建, 王斌, 崔建勇. 基于最大切应变的震前GRACE重力异常信息提取方法[J]. 地震地质, 2022, 44(6): 1539-1556. |
[4] |
易虎, 詹文欢, 闵伟, 吴晓川, 李健, 冯英辞, 任治坤. 小多道地震震源效果在海域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对比研究[J]. 地震地质, 2022, 44(2): 333-348. |
[5] |
王晓山, 万永革. 汶川地震前震中周围地壳应力场及应力方向集中的特征[J]. 地震地质, 2022, 44(2): 363-377. |
[6] |
叶轶佳, 谭锡斌, 钱黎. 通过河流剪切力获取河道侵蚀速率和基岩可蚀系数——以龙门山为例[J]. 地震地质, 2022, 44(1): 115-129. |
[7] |
郭树松, 祝意青, 徐云马, 刘芳, 赵云峰, 张国庆, 朱辉. 汶川地震前失稳过程的重力场观测证据[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368-1380. |
[8] |
李正芳, 李彦宝, 周本刚, 朱国军, 刘保金, 吴健. 北京平原大兴凸起东缘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认识[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671-1681. |
[9] |
詹慧丽, 张冬丽, 何骁慧, 沈旭章, 郑文俊, 李志刚. 基于地震活动特征的鄂尔多斯西缘现今构造变形模式的限定[J]. 地震地质, 2020, 42(2): 346-365. |
[10] |
兰剑, 陈晓利. 2008年MS8.0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在映秀地区的演化特征[J]. 地震地质, 2020, 42(1): 125-146. |
[11] |
朱传华, 单新建, 张国宏, 焦中虎, 张迎峰, 李彦川, 乔鑫. 汶川地震热异常与构造应力关联的数值模拟[J]. 地震地质, 2019, 41(6): 1497-1510. |
[12] |
宋冬梅, 向亮, 单新建, 尹京苑, 王斌, 崔建勇. 基于SVR模型的电离层TEC背景场构建方法[J]. 地震地质, 2019, 41(6): 1511-1528. |
[13] |
汤井田, 杨磊, 任政勇, 胡双贵, 徐志敏. 龙门山断裂带卫星重力场特征及其发震机制[J]. 地震地质, 2019, 41(5): 1136-1154. |
[14] |
王振南, 鲁人齐, 徐锡伟, 何登发, 蔡明刚, 李英强, 罗佳宏. 龙门山中段山前彭县隐伏活动断裂三维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19, 41(4): 944-959. |
[15] |
马思远, 许冲, 王涛, 刘甲美. 应用2类Newmark简易模型进行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评估[J]. 地震地质, 2019, 41(3): 774-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