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一鸣, 杨卓欣, 王志铄, 石金虎, 张扬, 谭雅丽, 张建志, 宋威, 季通宇. 新乡-商丘断裂封丘段浅部探测和第四纪活动性的初步研究[J]. 地震地质, 2023, 45(1): 139-152. |
[2] |
梁宽, 何仲太, 姜文亮, 李永生, 刘泽民.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特征[J]. 地震地质, 2022, 44(1): 256-278. |
[3] |
梁子晗, 魏占玉, 庄其天, 孙稳, 何宏林. 基于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富蕴M8.0地震地表破裂带精细特征[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507-1523. |
[4] |
邵延秀, 袁道阳, 刘静, Jerome Van der Woerd, 李志刚, 吴磊, 刘方斌. 阿尔金断裂中段南月牙山古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 2020, 42(2): 435-454. |
[5] |
徐良鑫, 冉勇康, 梁明剑, 吴富峣, 高帅坡, 王虎. 新疆巴里坤1842年和1914年2次M71/2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的几何展布及特征[J]. 地震地质, 2020, 42(1): 1-17. |
[6] |
吴熙彦, 徐锡伟, 于贵华, 程佳, 陈桂华, 安艳芬, 王启欣. 国家川滇实验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编制[J]. 地震地质, 2018, 40(1): 27-41. |
[7] |
田一鸣, 刘保金, 石金虎, 王晓谦, 酆少英, 李稳. 南阳盆地朱阳关-夏馆断裂的浅部特征及活动性[J]. 地震地质, 2018, 40(1): 87-96. |
[8] |
韩竹军, Nicola Litchfield, 冉洪流, 袁仁茂, 郭鹏, Robert M Langridge, Russ J Van Dissen. 新西兰2016年凯库拉MW7.8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初析[J]. 地震地质, 2017, 39(4): 675-688. |
[9] |
徐锡伟, 郭婷婷, 刘少卓, 于贵华, 陈桂华, 吴熙彦. 活动断层避让相关问题的讨论[J]. 地震地质, 2016, 38(3): 477-502. |
[10] |
吴富峣, 冉勇康, 陈立春, 李安. 东天山三条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及其与两次历史地震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16, 38(1): 77-90. |
[11] |
李正芳, 肖海波, 周本刚. 阶区对走滑型地震地表破裂带传播与终止行为的影响[J]. 地震地质, 2015, 37(1): 126-138. |
[12] |
郭慧, 江娃利, 谢新生. 对1976年河北唐山MS7.8地震地表破裂带展布及位移特征的新认识[J]. 地震地质, 2011, 33(3): 506-524. |
[13] |
李文巧, 陈杰, 袁兆德, 黄明达, 李涛, 余松, 杨晓东. 帕米尔高原1895年塔什库尔干地震地表多段同震破裂与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11, 33(2): 260-276. |
[14] |
杨会丽, 陈杰, 冉勇康, 刘进峰, 王昌盛, 李峰. 汶川8.0级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古地震事件的光释光测年[J]. 地震地质, 2011, 33(2): 402-412. |
[15] |
徐锡伟, 谭锡斌, 吴国栋, 陈建波, 沈军, 方伟, 宋和平. 2008年于田MS7.3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及其构造属性讨论[J]. 地震地质, 2011, 33(2): 462-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