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 2023, Vol. 45 ›› Issue (6): 1328-1348.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3.06.005
刘亢1,2)(), 杨婷3), 李红光1), 房立华3,4,5),*(), 宋键6)
收稿日期:
2022-12-22
修回日期:
2023-08-24
出版日期:
2023-12-20
发布日期:
2024-01-16
通讯作者:
房立华, 男, 1981年生, 研究员, 主要从事地震学研究, E-mail: 作者简介:
刘亢, 男, 1980年生, 2011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活动构造, E-mail: liukang028@163.com。
基金资助:
LIU Kang1,2)(), YANG Ting3), LI Hong-guang1), FANG Li-hua3,4,5),*(), SONG Jian6)
Received:
2022-12-22
Revised:
2023-08-24
Online:
2023-12-20
Published:
2024-01-16
摘要:
1966年河北邢台 MS7.2 地震发生后小地震持续不断, 为开展该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文中基于河北省地震台网1991—2021年间的观测数据, 采用双差定位法获得了邢台及其邻区9 644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 清晰地刻画出深部断裂的空间形态; 结合华北流动地震台阵2006—2008年的观测数据, 采用38 578个P波到时数据, 获得了研究区高分辨率走时层析成像结果。研究表明: 研究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存在较强的横向不均匀性, 新河断裂与元氏断裂之间的上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 中下地壳存在高速异常, 邢台地震位于高、 低速异常体交界处, 该位置具备积累大量应变能的介质条件, 易发生破裂, 释放应力; 邢台震区小地震密集带与高、 低速异常体东边界的总体展布趋势比较一致, 推测沿高、 低速体东边界展布的深、 浅部断裂已上下贯通, 速度异常体的边界位置同样也是速度变化相对强烈的部位, 易发生地震破裂; 综合多种地震、 地质调查成果, 揭示出邢台震区下方存在一条贯通整个地壳的深大断裂, 倾向SE, 上断点位于东汪附近, 邢台地震促使深浅部的先存断裂上下贯通。
刘亢, 杨婷, 李红光, 房立华, 宋键. 小地震精定位与层析成像揭示的邢台地震区深部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23, 45(6): 1328-1348.
LIU Kang, YANG Ting, LI Hong-guang, FANG Li-hua, SONG Jian. DEEP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XINGTAI SEISMIC ZONE REVEALED BY PRECISE RELOCATION OF SMALL EARTHQUAKES AND TOMOGRAPHY[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23, 45(6): 1328-1348.
图1 研究区断裂与历史地震(M≥5.0)分布图 CXF 磁县断裂; DMF 大名断裂; HDF 邯郸断裂; JXF 晋县断裂; LYF 隆尧断裂; NJF 宁晋断裂; XHF 新河断裂; YSF 元氏断裂
Fig. 1 Distribution of faults and historical earthquakes(M≥5.0)in the study area.
图7 重新定位后邢台震区的小地震分布图和纵剖面图 蓝色圆点为1991—2008年的地震, 黑色圆点为2009—2021年的地震
Fig. 7 Distribution of epicenters after relocation and vertical profiles in the Xingtai earthquake region.
图8 研究区1~45km深度的P波速度扰动图像 a—f分别为1km、 5km、 10km、 15km、 25km、 45km深度处的P波速度扰动图像
Fig. 8 P-wave velocity disturbance image at the depth of 1~45km in the study area.
图9 研究区的P波速度扰动垂直剖面图 YSF 元氏断裂; XHF 新河断裂; Fd 邢台深断裂。a—c分别为图 8a中沿Ⅰ、 Ⅱ、 Ⅲ剖面截取的P波速度扰动(ΔVP/ V P —)垂直剖面图
Fig. 9 Vertical profiles of P-wave velocity disturbance in the study area.
图10 邢台震区的地震深反射剖面 a 宁晋—新河剖面(图 7 中的AA'剖面)(王椿镛等, 2016, 有修改); b 临城—巨鹿剖面(图7中的BB'剖面)(王椿镛等, 2016, 有修改)
Fig. 10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in Xingtai earthquake region.
[1] |
陈筱青, 于湘伟. 2015. 联合多种定位方法对华北地区地震重定位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32(2): 243—251.
DOI |
DOI |
|
[2] |
邓前辉, 张木生, 詹艳, 等. 1998. 邢台7.2级地震震源区的电磁阵列剖面法测量与电性特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41(2): 218—225.
|
|
|
[3] |
刁桂苓, 王晓山, 高国英, 等. 2010. 以震源机制类型划分汶川、 玉树地震构造块体归属[J]. 地球物理学报, 53(8): 1778—1783.
|
|
|
[4] |
房立华, 吴建平, 吕作勇. 2009. 华北地区基于噪声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层析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 52(3): 663—671.
|
DOI URL |
|
[5] |
房立华, 吴建平, 苏金蓉, 等. 2018. 四川九寨沟 MS7.0 地震主震及其余震序列精定位[J]. 科学通报, 63(7): 649—662.
|
|
|
[6] |
房立华, 吴建平, 王未来, 等. 2013. 华北地区勒夫波噪声层析成像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56(7): 2268—2279.
|
|
|
[7] |
房立华, 吴建平, 张天中, 等. 2011. 2011年云南盈江 MS5.8 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J]. 地震学报, 33(2): 262—267.
|
|
|
[8] |
高战武, 吴昊, 李光涛, 等. 2014.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中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 震害防御技术, 9(2): 159—170.
|
|
|
[9] |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河北省地震局. 1985. 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照片集[Z]. 北京: 海洋出版社.
|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 Seismological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 1985. Photo album of Xingtai earthquake in 1966[Z]. Ocean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
|
[10] |
国家地震局地震测量队. 1975. 1966年邢台地震的地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 18(3): 153—163.
|
The Geodetic Survey Brigade for Earthquake Research, National Seismological Bureau. 1975. Crustal de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Hsingtai(邢台)earthquake in March 1966[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18(3): 153—163 (in Chinese).
|
|
[11] |
河北省地震局. 1986. 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Seismological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 1986. Xingtai Earthquakes in 1966[M]. Seismological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
|
[12] |
侯立臣. 1986. 邢台地展是我国地展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纪念邢台地震二十周年[J]. 华北地震科学, 4(2): 5—10.
|
|
|
[13] |
黄辅琼. 2021. 1966年邢台地震: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的里程碑[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42(S1): 179—182.
|
|
|
[14] |
黄金莉, 赵大鹏. 2005. 首都圈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细结构与强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J]. 科学通报, 50(4): 348—355.
|
|
|
[15] |
黄媛, 吴建平, 张天中, 等. 2008. 汶川8.0级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J]. 中国科学(D辑), 38(10): 1242—1249.
|
|
|
[16] |
嘉世旭, 张先康. 2005. 华北不同构造块体地壳结构及其对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48(3): 611—620.
|
DOI URL |
|
[17] |
嘉世旭, 张先康, 方盛明. 2001. 华北裂陷盆地不同块体地壳结构及演化研究[J]. 地学前缘, 8(2): 259—266.
|
|
|
[18] |
姜磊, 丁志峰, 高天扬, 等. 2021. 利用背景噪声和接收函数研究华北克拉通地壳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64(5): 1585—1596.
DOI |
|
|
[19] |
江娃利. 2006. 有关华北平原强震发震构造问题的讨论[J]. 中国地震, 22(2): 135—141.
|
|
|
[20] |
江娃利, 聂宗笙. 1984.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活动特征及地震危险性讨论[J]. 华北地震科学, 2(3): 21—27.
|
|
|
[21] |
李红光, 王利亚, 孙刚, 等. 2015. 华北地区中小地震重新定位和地震活动特征研究[J]. 地震, 35(1): 28—37.
|
|
|
[22] |
刘保金, 曲国胜, 孙铭心, 等. 2011. 唐山地震区地壳结构和构造: 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J]. 地震地质, 33(4): 901—912.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1.04.014.
|
|
|
[23] |
刘亢. 2011. 唐山地区强震复发特征与发震构造深浅部耦合关系综合研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
|
[24] |
刘亢, 李海兵, 王长在, 等. 2018. 基于小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解信息的阿尔金断裂带东段构造转换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61(11): 4459—4474.
DOI |
|
|
[25] |
刘亢, 曲国胜, 房立华, 等. 2015. 唐山古冶、 滦县地区中小地震活动与构造关系研究[J]. 地震, 35(2): 111—120.
|
|
|
[26] |
梅世蓉. 1999. 邢台地震孕育发生模型及其前兆机理探讨[J]. 地震, 19(1): 1—10.
|
|
|
[27] |
邵学钟, 张家茹, 章思亚, 等. 1993. 邢台地震区深部构造背景的地震转换波探测和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36(5): 609—620.
|
|
|
[28] |
宋松岩, 周雪松, 王椿镛, 等. 1997. 泰安—忻州剖面S波资料解释及邢台地震的相关性分析[J]. 地震学报, 19(1): 13—21.
|
|
|
[29] |
孙武城, 祝治平, 张利, 等. 1988. 对华北地壳上地幔的探测与研究[G]//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中国大陆深部构造的研究与进展.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
|
[30] |
唐有彩, 陈永顺, 杨英杰, 等. 2011. 华北克拉通中部地区背景噪声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 54(8): 2011—2022.
|
|
|
[31] |
滕吉文, 冯炽芬, 李金森, 等. 1974.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一)[J]. 地球物理学报, 17(4): 255—271.
|
|
|
[32] |
滕吉文, 王国正, 刘道洪, 等. 1975.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二)[J]. 地球物理学报, 18(3): 196—207.
|
|
|
[33] |
王椿镛, 段永红, 吴庆举, 等. 2016. 华北强烈地震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与研究[J]. 地震学报, 38(4): 511—549.
|
|
|
[34] |
王椿镛, 王贵美, 林中洋, 等. 1993. 用深地震反射方法研究邢台地震区地壳细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36(4): 445—452.
|
|
|
[35] |
王椿镛, 吴庆举, 段永红, 等. 2017. 华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大地震深部构造成因[J]. 中国科学(D辑), 47(6): 684—719 (in Chinese).
|
|
|
[36] |
王椿镛, 张先康, 林中洋, 等. 1994. 束鹿断陷盆地及其邻近的地壳结构特征[J]. 地震学报, 16(4): 472—479.
|
|
|
[37] |
谢毓寿, 蔡美彪. 1985.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
|
[38] |
许华明. 2008. 冀南地区克拉通中新生代构造及现今发震构造研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
|
[39] |
徐杰, 方仲景, 杨理华. 1988.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10(4): 51—59.
|
|
|
[40] |
徐杰, 高战武, 宋长青, 等. 2000.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2(2): 111—122.
|
|
|
[41] |
徐杰, 周本刚, 计凤桔, 等. 2012. 华北渤海湾盆地区大震发震构造的基本特征[J]. 地震地质, 34(4): 618—636.
|
|
|
[42] |
徐锡伟, 于贵华, 王峰, 等. 2000. 1966年邢台地震群的发震构造模型新生断层形成?先存活断层摩擦黏滑[J]. 中国地震, 16(4): 364—378.
|
|
|
[43] |
杨婷, 吴建平, 房立华, 等. 2012.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三维速度结构[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7(2): 441—454.
|
|
|
[44] |
杨智娴, 陈运泰, 郑月军, 等. 2003.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D辑), 33(S1): 129—134.
|
|
|
[45] |
尹京苑, 梅世蓉. 1999. 邢台强震区的深部构造对强震孕育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J]. 地球物理学报, 42(S1): 131—140.
|
|
|
[46] |
于湘伟, 陈运泰, 张怀. 2010a. 京津唐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53(8): 1817—1828.
|
|
|
[47] |
于湘伟, 张怀, 陈运泰. 2010b. 华北地区地震重新定位结果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0(2): 29—33.
|
|
|
[48] |
张广伟, 雷建设, 谢富仁, 等. 2011. 华北地区小震精定位及构造意义[J]. 地震学报, 33(6): 699—714.
|
|
|
[49] |
赵博, 高原, 石玉涛. 2013. 用双差定位结果分析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J]. 地震, 33(1): 12—21.
|
|
|
[50] |
赵成斌, 孙振国, 刘保金, 等. 1999. 邢台地震区浅部构造特征及其与深部构造的耦合关系[J]. 地震地质, 21(4): 417—424.
|
|
|
[51] |
周俊杰, 王雨, 张景森, 等. 2011. 太行山断裂带南端的地震纵波速度结构分析[J]. 地震地质, 33(1): 107—113.
|
|
|
[52] |
祝治平, 张先康, 盖玉杰, 等. 1995. 邢台地震区及相邻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J]. 地震学报, 17(3): 328—334.
|
|
|
[53] |
|
[54] |
DOI URL |
[55] |
|
[56] |
DOI URL |
[57] |
DOI URL |
[58] |
DOI URL |
[59] |
DOI URL |
[60] |
|
[61] |
|
[1] | 李强, 吴建平. 福建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含义[J]. 地震地质, 2023, 45(4): 970-986. |
[2] | 李倩, 宋前进, 酆少英, 姬计法, 段永红, 何银娟, 秦晶晶.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兰聊断裂带中南段深部特征[J]. 地震地质, 2022, 44(4): 1029-1045. |
[3] | 马小军, 吴庆举, 潘佳铁, 钟世军, 徐荟. 基于多通道互相关的青藏高原东北缘背景噪声程函层析成像[J]. 地震地质, 2022, 44(3): 604-624. |
[4] | 王禹丹, 张景发, 田甜. 敦化-密山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航磁特征与深部构造[J]. 地震地质, 2022, 44(2): 448-460. |
[5] | 李翠平, 唐茂云, 郭卫英, 王小龙, 董蕾. 荣昌及周边三维速度结构初步研究[J]. 地震地质, 2022, 44(1): 205-219. |
[6] | 李佳妮, 韩竹军, 罗佳宏, 郭鹏. 青藏高原东缘岷山活动地块周缘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启示[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459-1484. |
[7] | 曹颖, 钱佳威, 黄江培, 张国权, 付虹. 利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分析2014年云南景谷MS6.6地震震源区的P波速度变化[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563-1585. |
[8] | 张志斌, 梁晓峰, 周贝贝, 刘代芹, 唐明帅. 北天山中段地壳三维速度结构与地震重定位[J]. 地震地质, 2021, 43(5): 1292-1310. |
[9] | 尹欣欣, 蒋长胜, 蔡润, 郭祥云, 姜丛, 王祖东, 邹小波. 云南漾濞地区地壳层析成像与地震精定位[J]. 地震地质, 2021, 43(4): 864-880. |
[10] | 罗仁昱, 陈继锋, 尹欣欣, 李少华. 青海共和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J]. 地震地质, 2021, 43(1): 232-248. |
[11] | 王小娜, 邓志辉, 叶秀薇, 王力伟. 广东阳江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J]. 地震地质, 2020, 42(5): 1153-1171. |
[12] | 李霞, 陈时军, 张正帅, 戴宗辉, 李小晗, 卢仲斌. 山东庙岛群岛地区P波三维速度结构反演与2017年震群的发震构造分析[J]. 地震地质, 2020, 42(5): 1188-1204. |
[13] | 谭皓原, 王志. 南菲律宾深部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 2019, 41(6): 1366-1379. |
[14] | 张娜, 赵翠萍, 李春宏, 周连庆. 基于加密观测的金沙江下游水库区速度结构成像[J]. 地震地质, 2019, 41(6): 1380-1394. |
[15] | 曲均浩, 王长在, 刘方斌, 周少辉, 郑建常, 李新凤, 张芹. 乳山序列地震分布与震源区速度结构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19, 41(1): 99-11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