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玲, 苗树清, 杨晓平. 基于ArcGIS平台的天山北麓活动逆断层智能化提取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 地震地质, 2023, 45(2): 422-434. |
[2] |
郑海刚, 姚大全, 赵朋, 杨源源, 黄金水. 郯庐断裂带赤山段全新世新活动的特征[J]. 地震地质, 2023, 45(1): 127-138. |
[3] |
吴中海, 白玛多吉, 叶强, 韩帅, 史亚然, 尼玛次仁, 高扬. 西藏阿里阿鲁错地堑系的第四纪活动性、最新同震地表破裂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地震地质, 2023, 45(1): 67-91. |
[4] |
陈丽娟, 陈学忠, 李艳娥, 龚丽文. b值下降幅度与汶川MS8.0 地震孕震区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22, 44(4): 1046-1058. |
[5] |
刘小利, 夏涛, 刘静, 姚文倩, 徐晶, 邓德贝尔, 韩龙飞, 贾治革, 邵延秀, 王焱, 乐子扬, 高天琪. 2021年青海玛多MW7.4地震分布式同震地表裂缝特征[J]. 地震地质, 2022, 44(2): 461-483. |
[6] |
姚文倩, 王子君, 刘静, 刘小利, 韩龙飞, 邵延秀, 王文鑫, 徐晶, 秦可心, 高云鹏, 王焱, 李金阳, 曾宪阳. 2021年青海玛多MW7.4地震同震地表破裂长度的讨论[J]. 地震地质, 2022, 44(2): 541-559. |
[7] |
盖海龙, 李智敏, 姚生海, 李鑫. 2022年青海门源MS6.9地震地表破裂特征的初步调查研究[J]. 地震地质, 2022, 44(1): 238-255. |
[8] |
李智敏, 李文巧, 李涛, 徐岳仁, 苏鹏, 郭鹏, 孙浩越, 哈广浩, 陈桂华, 袁兆德, 李忠武, 李鑫, 杨理臣, 马震, 姚生海, 熊仁伟, 张彦博, 盖海龙, 殷翔, 徐玮阳, 董金元.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地表破裂初步调查[J]. 地震地质, 2021, 43(3): 722-737. |
[9] |
汪思妤, 艾明, 吴传勇, 雷启云, 张会平, 任光雪, 李传友, 任治坤.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取DEM技术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库米什盆地南缘断裂陡坎为例[J]. 地震地质, 2018, 40(5): 999-1017. |
[10] |
郝海健, 何宏林, 魏占玉, 石峰. 同震地表破裂及活动断层迹线的几何形貌特征[J]. 地震地质, 2017, 39(6): 1267-1282. |
[11] |
周春景, 吴中海, 张克旗, 李家存, 蒋瑶, 田婷婷, 刘艳辉, 黄小巾. 川西理塘活动断裂最新同震地表破裂形成时代与震级的重新厘定[J]. 地震地质, 2015, 37(2): 455-467. |
[12] |
李涛, 陈杰. 利用河流阶地限定活动逆断层相关褶皱晚第四纪变形机制和速率:方法与认识[J]. 地震地质, 2014, 36(2): 478-488. |
[13] |
谭锡斌, 袁仁茂, 徐锡伟, 陈桂华, 张中白. 汶川地震小鱼洞地区的地表破裂和同震位移及其机制讨论[J]. 地震地质, 2013, 35(2): 247-260. |
[14] |
张竹琪, 陈涛, 任治坤, 王伟涛. 数值模型显示的隐伏弯曲断层同震地表位移特征[J]. 地震地质, 2013, 35(2): 452-460. |
[15] |
冉勇康, 陈立春, 陈文山, 王虎, 李安. 中国大陆古地震研究的关键技术与案例解析(2)——汶川地震地表变形特征与褶皱逆断层古地震识别[J]. 地震地质, 2012, (3): 385-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