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锋云, 季灵运, 朱良玉, 刘传金. 联合GPS和InSAR研究海原-六盘山断裂现今的地壳变形特征[J]. 地震地质, 2023, 45(2): 377-400. |
[2] |
华俊, 龚文瑜, 单新建, 王振杰, 季灵运, 刘传金, 李永生. 多轨道InSAR震间形变速率场拼接方法[J]. 地震地质, 2022, 44(5): 1172-1189. |
[3] |
张国庆, 祝意青, 梁伟锋. 青藏高原东缘扶边河断裂周边地壳密度及垂向构造应力特征[J]. 地震地质, 2022, 44(3): 578-589. |
[4] |
刘瑞春, 张锦, 郭文峰, 陈慧, 郑亚迪, 成诚. 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缘现今的变形特征与构造模式探讨[J]. 地震地质, 2021, 43(3): 540-558. |
[5] |
代成龙, 张玲, 梁诗明, 张克亮, 熊小慧, 甘卫军. 中亚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现今的走滑速率及其分段变化特征——基于GPS观测的深究[J]. 地震地质, 2021, 43(2): 263-279. |
[6] |
朱爽, 梁洪宝, 魏文薪, 李经纬. 天山地震带主要活动断层现今的滑动速率及其地震矩亏损[J]. 地震地质, 2021, 43(1): 249-261. |
[7] |
郑文俊, 王庆良, 袁道阳, 张冬丽, 张竹琪, 张逸鹏. 活动地块假说理论框架的提出、 发展及未来需关注的科学问题[J]. 地震地质, 2020, 42(2): 245-270. |
[8] |
袁道阳, 冯建刚, 郑文俊, 刘兴旺, 葛伟鹏, 王维桐. 青藏地块区大地震迁移规律与未来主体活动区探讨[J]. 地震地质, 2020, 42(2): 297-315. |
[9] |
田镇, 杨志强, 王师迪.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主要断裂的地震矩亏损与危险性评估[J]. 地震地质, 2020, 42(1): 33-49. |
[10] |
陈阜超, 郭良迁, 郑智江. 基于GPS观测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活动性[J]. 地震地质, 2020, 42(1): 95-108. |
[11] |
魏聪敏, 葛伟鹏, 张波. 利用地貌形态估算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及邻区的下地壳黏滞系数[J]. 地震地质, 2020, 42(1): 163-181. |
[12] |
汤井田, 杨磊, 任政勇, 胡双贵, 徐志敏. 龙门山断裂带卫星重力场特征及其发震机制[J]. 地震地质, 2019, 41(5): 1136-1154. |
[13] |
文翔, 周斌, 史水平, 覃坚, 李家宁, 何衍, 阎春恒, 罗远鹏. 桂西北地区近期重力与地壳形变综合分析[J]. 地震地质, 2019, 41(4): 927-943. |
[14] |
刘晓东, 单新建, 张迎峰, 尹昊, 屈春燕. 基于强震记录的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场及滑动反演[J]. 地震地质, 2019, 41(4): 1027-1041. |
[15] |
陈云锅, 何平, 丁开华, 李水平, 王琪. 联合地震波和大地测量数据反演2015年皮山MW6.4地震的同震破裂分布[J]. 地震地质, 2019, 41(1): 137-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