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健, 申重阳, 孙文科, 谈洪波, 胡敏章, 梁伟锋, 韩宇飞, 张新林, 吴桂桔, 王青华. 红河断裂带北、 中段近期重力变化及深部变形[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537-1562. |
[2] |
葛玉魁, 刘静, 张金玉, 李亚林. 日喀则弧前盆地的埋藏和剥蚀历史——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约束[J]. 地震地质, 2019, 41(2): 447-466. |
[3] |
李西, 冉勇康, 陈立春, 王虎, 于江, 张彦琪, 谢英情. 红河断裂带南段全新世地震活动证据[J]. 地震地质, 2016, 38(3): 596-604. |
[4] |
万景林, 郑德文, 郑文俊, 王伟涛. MDD法和裂变径迹法相结合模拟样品的低温热历史——以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为例[J]. 地震地质, 2011, 33(2): 369-382. |
[5] |
张建国, 皇甫岗, 谢英情, Phan Trong Trinh, 刘娜. 越南红河断裂活动性研究[J]. 地震地质, 2009, 31(3): 389-400. |
[6] |
张秉良, 刘瑞珣, 向宏发, 万景林, 黄雄南.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岩FT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 地震地质, 2009, 31(1): 44-56. |
[7] |
向宏发, 虢顺民, 张晚霞, 韩竹军, 张秉良, 万景林, 董兴权, 陈立春. 红河断裂带南段中新世以来大型右旋位错量的定量研究[J]. 地震地质, 2007, 29(1): 34-50. |
[8] |
万景林, 郑德文. 裂变径迹法测定年轻火山岩年龄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以长白山天池火山为例[J]. 地震地质, 2000, 22(s1): 19-. |
[9] |
万景林, 李齐, 王瑜. 华山岩体中、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 地震地质, 2000, 22(1): 53-58. |
[10] |
计凤桔, 虢顺民, 向宏发. 红河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J]. 地震地质, 1997, 19(2): 108-114. |
[11] |
虢顺民, 向宏发, 计凤桔, 张晓霞. 红河断裂带第四纪右旋走滑与尾端拉张转换关系研究[J]. 地震地质, 1996, 18(4): 301-309. |
[12] |
林元武. 红河断裂带北段温泉水循环深度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探讨[J]. 地震地质, 1993, 15(3): 193-206. |
[13] |
王庆隆, 万景林. 用裂变径迹法研究断层活动年龄的初步探讨[J]. 地震地质, 1988, 10(4): 199-205. |
[14] |
郑家欣. 裂变径迹年龄在断裂构造形迹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1988, 10(3): 93-96. |
[15] |
林金录. 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相对运动的古地磁证据[J]. 地震地质, 1988, 10(3):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