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明亮, 张扬, 徐顺强, 徐志萍. 华北坳陷中南部深部结构大地电磁探测[J]. 地震地质, 2023, 45(2): 536-552. |
[2] |
韩龙飞, 刘静, 姚文倩, 王文鑫, 刘小利, 高云鹏, 邵延秀, 李金阳. 2021年玛多MW7.4地震震中区地表破裂的精细填图及阶区内的分布式破裂讨论[J]. 地震地质, 2022, 44(2): 484-505. |
[3] |
酆少英, 刘保金, 李倩, 袁洪克, 朱国军, 田一鸣, 王宏伟, 侯黎华, 邓小娟, 谭雅丽.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华北地块南缘地壳的精细结构[J]. 地震地质, 2020, 42(3): 581-594. |
[4] |
张群伟, 朱守彪. 华北地区主要断裂带上的库仑应力变化及地震活动性分析[J]. 地震地质, 2019, 41(3): 649-669. |
[5] |
徐岳仁, 何宏林, 李文巧, 张伟恒, 田勤俭. 1303年洪洞地震宏观震中修订的新证据[J]. 地震地质, 2018, 40(5): 945-966. |
[6] |
吴富峣, 冉勇康, 陈立春, 李安. 东天山三条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及其与两次历史地震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16, 38(1): 77-90. |
[7] |
董泽义, 汤吉, 陈小斌, 王立凤, 王继军, 孟补在, 白云. 华北克拉通东北边界带深部电性结构特征[J]. 地震地质, 2016, 38(1): 107-120. |
[8] |
吴海波, 姚运生, 申学林, 赵凌云. 2014年秭归MS4.5和MS4.9地震震源与发震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15, 37(3): 719-730. |
[9] |
黎哲君, 徐如刚, 张玮晶, 张毅, 李辉, 杨光亮, 龙剑锋. 华北断块区均衡重力异常、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J]. 地震地质, 2015, 37(2): 496-509. |
[10] |
皇甫岗, 苏有锦, 张建国. 缅甸孟帕亚7.2级地震及其对云南强震活动趋势的意义[J]. 地震地质, 2014, 36(3): 598-608. |
[11] |
周庆, 江亚风, 吴果, 陈国光. 芦山地震崩滑灾害空间分布及相关问题探讨[J]. 地震地质, 2014, 36(2): 344-357. |
[12] |
吕晓健, 闻学泽. 根据烈度分布确定华北历史地震破裂区的经验准则及其应用[J]. 地震地质, 2014, 36(1): 62-79. |
[13] |
胡勐乾, 邓志辉, 陆远忠, 宋键, 路雨, 朱秀云, 孙锋. 三维数值模拟在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变形分析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14, 36(1): 148-165. |
[14] |
徐杰, 周本刚, 计凤桔, 高战武, 陈国光, 孙建宝. 华北渤海湾盆地区大震发震构造的基本特征[J]. 地震地质, 2012, (4): 618-636. |
[15] |
晁洪太, 刁守中, 王志才. 公元前179年“齐楚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讨论[J]. 地震地质, 2012, (2): 21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