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生海, 盖海龙,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袁建新. 阿木尼克山山前地表破裂带与1962年6.8级地震关系的讨论[J]. 地震地质, 2022, 44(4): 976-991. |
[2] |
梁宽, 何仲太, 姜文亮, 李永生, 刘泽民.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特征[J]. 地震地质, 2022, 44(1): 256-278. |
[3] |
梁子晗, 魏占玉, 庄其天, 孙稳, 何宏林. 基于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富蕴M8.0地震地表破裂带精细特征[J]. 地震地质, 2021, 43(6): 1507-1523. |
[4] |
邵延秀, 袁道阳, 刘静, Jerome Van der Woerd, 李志刚, 吴磊, 刘方斌. 阿尔金断裂中段南月牙山古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 2020, 42(2): 435-454. |
[5] |
徐良鑫, 冉勇康, 梁明剑, 吴富峣, 高帅坡, 王虎. 新疆巴里坤1842年和1914年2次M71/2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的几何展布及特征[J]. 地震地质, 2020, 42(1): 1-17. |
[6] |
马冀, 冯希杰, 李高阳, 李晓妮, 师亚芹. 1568年陕西高陵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19, 41(1): 178-188. |
[7] |
闫小兵, 周永胜, 李自红, 郭瑾. 1695年临汾7(3/4)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J]. 地震地质, 2018, 40(4): 883-902. |
[8] |
吴熙彦, 徐锡伟, 于贵华, 程佳, 陈桂华, 安艳芬, 王启欣. 国家川滇实验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编制[J]. 地震地质, 2018, 40(1): 27-41. |
[9] |
姚琪, 邢会林, 徐锡伟, 张微, 刘杰. 利用非线性摩擦有限元方法计算大凉山次级块体及其周边地区地震危险性[J]. 地震地质, 2018, 40(1): 171-185. |
[10] |
韩竹军, Nicola Litchfield, 冉洪流, 袁仁茂, 郭鹏, Robert M Langridge, Russ J Van Dissen. 新西兰2016年凯库拉MW7.8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初析[J]. 地震地质, 2017, 39(4): 675-688. |
[11] |
袁道阳, 雷中生, 吴赵, 冯建刚. 公元前47年甘肃陇西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J]. 地震地质, 2017, 39(4): 819-836. |
[12] |
徐锡伟, 郭婷婷, 刘少卓, 于贵华, 陈桂华, 吴熙彦. 活动断层避让相关问题的讨论[J]. 地震地质, 2016, 38(3): 477-502. |
[13] |
梁明剑, 陈立春, 冉勇康, 王虎, 李东雨. 龙门山断裂南段天全段的新活动特征与1327年天全地震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16, 38(3): 546-559. |
[14] |
刘兴旺, 袁道阳, 雷中生, 邵延秀. 甘肃酒西盆地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J]. 地震地质, 2016, 38(3): 605-616. |
[15] |
吴富峣, 冉勇康, 陈立春, 李安. 东天山三条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及其与两次历史地震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16, 38(1): 77-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