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晨艺, 李晓妮, 冯希杰, 朱琳, 李苗, 张恩会. 渭河盆地北缘口镇-关山断层的晚第四纪—现今的活动性[J]. 地震地质, 2021, 43(3): 504-520. |
[2] |
周永胜. 基岩区断层黏滑与蠕滑的地质标志和岩石力学实验证据[J]. 地震地质, 2019, 41(5): 1266-1272. |
[3] |
郝明, 李煜航, 秦姗兰. 基于GPS数据的海原-六盘山断裂带滑动速率亏损时空分布[J]. 地震地质, 2017, 39(3): 471-484. |
[4] |
雷生学, 冉勇康, 王虎, 陈立春, 李西, 吴富峣, 韩非, 刘成龙. 关于芦山7.0级地震在龙门一带是否存在同震地表破裂的讨论[J]. 地震地质, 2014, 36(1): 266-274. |
[5] |
朱桂芝, 石耀霖, 祝意青, 王庆良. 遗传有限元法反演西安地区的地层密度变化[J]. 地震地质, 2008, 30(2): 544-552. |
[6] |
马胜利, 蒋海昆, 扈小燕, 巴晶. 基于声发射实验结果讨论大震前地震活动平静现象的机制[J]. 地震地质, 2004, 26(3): 426-435. |
[7] |
武强, 陈珮珮, 董东林, 孙卫东, 魏迎春. 基于GIS与ANN耦合技术的地裂缝灾情非线性模拟预测系统——以山西榆次地裂缝灾害为例[J]. 地震地质, 2002, 24(2): 249-257. |
[8] |
吴富春, 方炜, 宋立胜, 王锋, 朱兴国, 景北科, 董星宏, 左永青. 西安市地热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地裂缝关系的分析[J]. 地震地质, 2002, 24(2): 234-240. |
[9] |
沈军, 汪一鹏, 宋方敏, 李莹甄. 相对蠕滑速率与特征地震复发间隔的估计——以小江断裂带为例[J]. 地震地质, 1998, 20(4): 328-331. |
[10] |
车用太, 刘五洲, 王基华, 林元武. 张北-尚义地震典型地段的地表破坏[J]. 地震地质, 1998, 20(2): 179-182. |
[11] |
李建华, 郝书俭, 胡玉台, 于之水, 褚宝贵. 1976年唐山地震发震断裂的活动性研究[J]. 地震地质, 1998, 20(1): 27-33. |
[12] |
易学发, 苏刚, 王卫东, 唐俊昌. 西安地裂缝带的基本特征与形成机制[J]. 地震地质, 1997, 19(4): 289-295. |
[13] |
张崇立, 任金卫. 则木河断裂的现今活动方式及其地形变鉴别标志探讨[J]. 地震地质, 1995, 17(4): 427-431. |
[14] |
姚大全, 汤有标, 李杰, 刘加灿, 高玉峰, 鲍斯发. 郯庐断裂带(莒县招贤~宿迁晓店段)变形产物中的微观粘滑与蠕滑标志[J]. 地震地质, 1995, 17(2): 177-184. |
[15] |
徐锡伟, 钱瑞华, 高震寰, 王辉, 雷军, 刘玉刚, 陈健, 郝书俭, 于之水, 杜新贵. 大同铁路分局地裂缝带的三维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地震地质, 1994, 16(4): 355-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