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鲲, 高孟潭, 俞言祥, 徐伟进, 杜义, 李雪靖, 陆东华. 融合三维断层源和二维潜在震源区的随机抽样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算法研发[J]. 地震地质, 2023, 45(2): 435-454. |
[2] |
李晓妮, 杨晨艺, 李高阳, 冯希杰, 黄引弟, 李陈侠, 李苗, 裴跟弟, 王万合. 渭河盆地东南缘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的浅部结构及晚第四纪活动[J]. 地震地质, 2023, 45(2): 484-499. |
[3] |
秦晶晶, 刘保金, 王志才, 酆少英, 邓小娟, 花鑫升, 李倩. 利用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研究安丘-莒县断裂板泉段的浅部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22, 44(2): 349-362. |
[4] |
何付兵, 徐锡伟, 何振军, 张晓亮, 刘立岩, 张巍, 魏波, 倪敬波. 利用浅层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研究大兴断裂北段新近纪—第四纪的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20, 42(4): 893-908. |
[5] |
万波, 贾丽华, 戴盈磊, 索锐. 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及其与构造相关性[J]. 地震地质, 2013, 35(2): 300-314. |
[6] |
邵永新, 李振海, 陈宇坤, 任峰, 姚政权. 天津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 地震地质, 2010, 32(1): 80-89. |
[7] |
肖和平. 湘东地区断裂活动性及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J]. 地震地质, 2009, 31(3): 488-500. |
[8] |
刘保金, 赵成彬, 尹功明, 田勤俭, 刘尧兴, 酆少英. 浅层人工地震P波和S波资料揭示的郑州老鸦陈断层特征[J]. 地震地质, 2008, 30(2): 505-515. |
[9] |
张永庆, 谢富仁, 王峰. 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裂强震复发概率模型研究[J]. 地震地质, 2007, 29(4): 776-786. |
[10] |
何仲太, 马保起, 卢海峰. 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带分段与潜在震源区划分[J]. 地震地质, 2007, 29(4): 765-775. |
[11] |
邓起东, 卢造勋, 杨主恩.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断层活动性评价问题[J]. 地震地质, 2007, 29(2): 189-200. |
[12] |
周庆, 虢顺民, 向宏发. 滇西北地区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J]. 地震地质, 2004, 26(4): 761-771. |
[13] |
周本刚. 论发震构造特性在潜在震源区参数确定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04, 26(4): 750-760. |
[14] |
韩竹军, 张裕明, 于贵华. 如何确定对场地地震危险性贡献量最大的潜在震源区[J]. 地震地质, 1999, 21(4): 443-451. |
[15] |
李传友, 汪一鹏, 沈军, 张良怀, 李春风. 第二松花江断裂新活动性讨论[J]. 地震地质, 1999, 21(4): 351-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