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根据活动断裂的错动方式、白垩-第三纪红层变形和破裂的组合关系等资料,利用赤平投影作图求出各观测点主应力(σ1、σ2和σ3)的参数,并结合震源机制和地壳形变测量数据,着重描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及邻区)各构造区域内σ1轴向随时空而变化。按照“弹性回跳理论”和“Baushinger效应”分析了现今应力场的这种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提出构造应力场σ1轴的长期变化,可以作为板内弱震活动区(带)的一种构造标志。
刘锁旺, 甘家思, 薛宏交. 长江三峡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J]. 地震地质, 1983, 5(1): 29-41.
Liu Suowang, Gan Jiasi, Xue Hongjiao.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SEISMICITY IN THE THREE GORGE REGION ON THE CHANGJIANG RIVER[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1983, 5(1): 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