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 2024, Vol. 46 ›› Issue (6): 1248-1262.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4.06.002
马晨语1,2)(), 程滔3),*(), 万园4), 潘波1,2), 周秉锐1,2), 颜丽丽1,2)
收稿日期:
2023-11-20
修回日期:
2024-01-15
出版日期:
2024-12-20
发布日期:
2025-01-22
通讯作者:
*程滔, 男, 1981年生, 正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摄影测量与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与应用, E-mail: 作者简介:
马晨语, 男, 1997年生, 2024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火山地貌, E-mail: machenyu@ies.ac.cn。
基金资助:
MA Chen-yu1,2)(), CHENG Tao3),*(), WAN Yuan4), PAN Bo1,2), ZHOU Bing-rui1,2), YAN Li-li1,2)
Received:
2023-11-20
Revised:
2024-01-15
Online:
2024-12-20
Published:
2025-01-22
摘要:
破火山口是火山发生大规模爆炸式喷发后遗留下的锅型地貌, 恢复其原始锥体形貌对于理解火山发展演化和灾害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大型破火山口, 其原始锥体形貌和形成过程备受关注。文中借鉴国内外相关破火山口的锥体重建方法,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与天池火山形貌相似的大型火山, 通过分析这些火山地形建立锥体形貌的三段式经验方程, 结合长白山现今地貌恢复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古锥体形貌。天池火山古锥体最高可能约达4 100m, 火口顶部直径约390m, 深度约为170m, 锥体外缘上部陡峭, 平均坡度角为27°, 外缘下部坡度略缓, 平均坡度角为18.5°。天池火山古锥体形貌的恢复为理解天池火山的发展演化历史、 冰川地貌的形成和喷发成灾的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晨语, 程滔, 万园, 潘波, 周秉锐, 颜丽丽. 长白山天池火山古锥体形貌重建[J]. 地震地质, 2024, 46(6): 1248-1262.
MA Chen-yu, CHENG Tao, WAN Yuan, PAN Bo, ZHOU Bing-rui, YAN Li-li.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LEOCONE MORPHOLOGY OF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24, 46(6): 1248-1262.
图1 a 长白山火山群地貌景观图; b 天池水底等深线图(杨清福等, 2018)
Fig. 1 Landscape map of Changbaishan Volcanic Group(a)and isobath map of floor of Tianchi caldera lake(b)(after YANG Qing-fu et al., 2018).
分类 | 参数 | 现存锥体 | 原始锥体 |
---|---|---|---|
火山口内缘 | 最大半径 | 2341m | 390m |
最小半径 | 1086m | 390m | |
火口深度 | 517m | 171m | |
火口内缘平均坡度 | 23.19° | 24.35° | |
火口内缘最大坡度 | 29.50° | 24.72° | |
火山口外缘 | 锥体平均高度 | 2600m | 4074m |
最大高程 | 2749m | 4105m | |
火口外缘最大坡度 | 19.33° | 24.35° | |
火口外缘平均坡度 | 15.16° | 18.64° |
表1 天池火山现存锥体和原始锥体的主要形貌参数
Table1 Main morphologic parameters of the extant and original cones of Tianchi volcano
分类 | 参数 | 现存锥体 | 原始锥体 |
---|---|---|---|
火山口内缘 | 最大半径 | 2341m | 390m |
最小半径 | 1086m | 390m | |
火口深度 | 517m | 171m | |
火口内缘平均坡度 | 23.19° | 24.35° | |
火口内缘最大坡度 | 29.50° | 24.72° | |
火山口外缘 | 锥体平均高度 | 2600m | 4074m |
最大高程 | 2749m | 4105m | |
火口外缘最大坡度 | 19.33° | 24.35° | |
火口外缘平均坡度 | 15.16° | 18.64° |
[1] |
樊祺诚, 隋建立, 王团华, 等. 2006. 长白山天池火山粗面玄武岩的喷发历史与演化[J]. 岩石学报, 22(6): 1449—1457.
|
|
|
[2] |
樊祺诚, 隋建立, 王团华, 等. 2007. 长白山火山活动历史、 岩浆演化与喷发机制探讨[J]. 高校地质学报, 13(2): 175—190.
|
|
|
[3] |
何春雄, 龙卫江, 朱锋峰. 20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79.
|
|
|
[4] |
刘嘉麒, 陈双双, 郭文峰, 等. 2015. 长白山火山研究进展[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34(6): 710—723.
|
|
|
[5] |
刘嘉麒, 王松山. 1982. 长白山火山与天池的形成时代[J]. 科学通报, 27(21): 1312—1315.
|
|
|
[6] |
刘若新. 2000. 中国的活火山[M]. 北京: 地震出版社:101—102.
|
|
|
[7] |
刘若新, 樊祺诚, 郑祥身, 等. 1998. 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演化[J]. 中国科学(D 辑), 28(3): 226—231.
|
|
|
[8] |
刘若新, 李继泰, 魏海泉, 等. 1992. 长白山天池火山: 一座具潜在喷发危险的近代火山[J]. 地球物理学报, 35(5): 661—665.
|
|
|
[9] |
栾鹏, 许建东, 潘波, 等. 2009.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物地形地貌特征初步研究[J]. 地震研究, 32(2): 182—187.
|
|
|
[10] |
潘波, 樊祺诚, 许建东, 等. 2017.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的岩浆过程[J]. 岩石学报, 33(1): 163—172.
|
|
|
[11] |
钱程, 崔天日, 江斌, 等. 2014. 长白山地区晚新生代火山地貌形态研究及其地质应用[J]. 第四纪研究, 34(2): 312—324.
|
|
|
[12] |
王颖, 王敏京. 2018. 火山地貌例述[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8(4): 1—20.
|
|
|
[13] |
魏海泉, 刘若新, 樊祺诚, 等. 1998. 中国的活火山及有关灾害[J]. 自然杂志, 20(4): 196—200.
|
|
|
[14] |
许建东, 栾鹏, 樊笑英, 等. 2009. 基于遥感影像光谱与纹理分析的地物分类: 以长白山天池火山地区为例[J]. 地震地质, 31(4): 607—616.
DOI |
DOI |
|
[15] |
杨清福, 原晓军, 武成智, 等. 2018. 中朝边境天池破火山口湖底地形多波束测深探测[J]. 岩石学报, 34(1): 185—193.
|
|
|
[16] |
张柳毅, 李霓, 赵勇伟, 等. 2012. 腾冲火山区地形地貌特征及断裂制约关系: 卫片与DEM解译的认识[J]. 地震地质, 34(4): 755—767.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18.
|
DOI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DOI |
[33] |
|
[34] |
|
[1] | 熊国华, 季灵运, 刘传金. 长白山天池火山2015—2022年InSAR变形与活动状态分析[J]. 地震地质, 2023, 45(6): 1309-1327. |
[2] | 阮帅, 汤吉, 董泽义, 王立凤, 邓琰, 韩冰. 基于三维大地电磁AR-QN反演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电性结构[J]. 地震地质, 2020, 42(6): 1282-1300. |
[3] | 唐攀攀, 单新建, 王长林. 基于PSInSAR技术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形变监测[J]. 地震地质, 2014, 36(1): 177-185. |
[4] | 许建东, 于红梅, 赵波. 长白山天池火山天文峰黄色浮岩的岩相学与显微结构特征[J]. 地震地质, 2013, 35(2): 363-370. |
[5] | 刘俊清, 孙继财, 武成智, 李克. 长白山天池火山溃湖洪水最大流量的初步估算及影响分析[J]. 地震地质, 2013, 35(1): 85-91. |
[6] | 尹功明, 樊祺诚. 长白山天池火山顶部黄色物质成因的初步探讨[J]. 地震地质, 2012, (4): 739-742. |
[7] | 于红梅, 许建东, 林传勇.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空降浮岩碎屑的形貌特征和最终沉降速度[J]. 地震地质, 2011, 33(2): 440-451. |
[8] | 范小平, 李清河, 何海兵, 杨从杰, 金淑梅.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S波包络展宽的特征[J]. 地震地质, 2009, 31(4): 598-606. |
[9] | 孙春强, 魏海泉, 刘强, 盘晓东. 长白山天池火山造锥粗面岩新的K-Ar年龄[J]. 地震地质, 2008, 30(2): 484-496. |
[10] | 刘辉, 洪汉净, 武成智. 火山区地表形变及应力分布的有限元模拟——以长白山天池火山为例[J]. 地震地质, 2007, 29(3): 513-521. |
[11] | 杨清福, 史兰斌, 张羽, 陈波, 陈孝德.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火山碎屑流堆积的粒度特征与地质意义[J]. 地震地质, 2007, 29(3): 480-491. |
[12] | 吕政, 杨清福, 张恒荣, 刘国明, 高金哲.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活动与西北太平洋俯冲带内中深源地震关系的研究[J]. 地震地质, 2007, 29(3): 470-479. |
[13] | 李霓, Nicole Métrich, 樊祺诚. 长白山天池火山全新世3期浮岩长石斑晶中熔体包裹体高温热台实验研究[J]. 地震地质, 2007, 29(3): 459-469. |
[14] | 胡亚轩, 王庆良, 崔笃信, 王文萍, 李克, 陈红卫. Mogi模型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07, 29(1): 144-151. |
[15] | 金东淳, 崔天日, 金美兰. 长白山天池火山热(温)泉观测与研究[J]. 地震地质, 2003, 25(s1): 121-12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