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 2023, Vol. 45 ›› Issue (6): 1370-1384.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3.06.007
收稿日期:
2023-03-02
修回日期:
2023-06-01
出版日期:
2023-12-20
发布日期:
2024-01-16
作者简介:
解滔, 男, 1986年生, 2017年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位,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地震电磁监测与预测方法、 地球物理观测与地震孕育过程方面的研究, E-mail: xtaolake@163.com。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23-03-02
Revised:
2023-06-01
Online:
2023-12-20
Published:
2024-01-16
摘要:
2021—2022年川滇地区先后发生了云南漾濞 MS6.4、 四川芦山 MS6.1、 马尔康 MS6.0 和泸定 MS6.8 4次MS≥6.0地震。距这些地震震中400km的范围内布设有红格、 冕宁、 甘孜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站, 其观测数据在这4次地震前出现了不同程度和形态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红格站EW和NS测道自2020年12月开始出现同步下降变化, 2021年漾濞 MS6.4 地震后NS测道的异常恢复, 但EW测道仍然持续下降, 截至2022年9月5日泸定 MS6.8 地震发生, EW测道的异常持续时间约为21个月。甘孜站N10°E测道的下降异常变化始于2022年4月, 6月底开始出现转折回升, 10月异常恢复, 其间先后发生芦山 MS6.1、 马尔康 MS6.0、 泸定 MS6.8 地震。2022年9—11月, 甘孜站 N60°W测道出现年变畸变异常, 2023年1月26日泸定再次发生 MS5.6 地震。冕宁站EW、 NS、 N45°W测道自2022年6月下旬开始出现同步上升变化, 于泸定 MS6.8 地震后异常恢复。依据这些异常变化, 在周、 月会商中对2021年漾濞 MS6.4、 2022年泸定 MS6.8、 2023年泸定 MS5.6 地震做出了短期预测。
解滔, 韩盈, 于晨. 2021—2022年川滇地区4次MS≥6.0地震前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的异常变化[J]. 地震地质, 2023, 45(6): 1370-1384.
XIE Tao, HAN Ying, YU Chen. APPARENT RESISTIVITY ABNORMAL CHANGES OF BOREHOLE MONITORING BEFORE FOUR MS≥6.0 EARTHQUAKES IN SICHUAN-YUNNAN AREA FROM 2021 TO 2022[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23, 45(6): 1370-1384.
图1 川滇地区地电阻率观测站和2021—2022年4次MS≥6.0地震的空间分布
Fig. 1 The locations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stations and the four MS≥6.0 earthquakes in Sichuan-Yunnan area from 2021 to 2022.
序号 | 观测站 | 测道 | 启用年月 | AB/m | MN/m | H/m |
---|---|---|---|---|---|---|
1 | 红格 | NS | 2014-07 | 422 | 152 | 90 |
EW | 2014-07 | 345 | 118 | 90 | ||
2 | 甘孜 | N10°E | 2018-01 | 400 | 120 | 60 |
N60°W | 2018-01 | 400 | 120 | 60 | ||
3 | 冕宁 | NS | 2020-01 | 600 | 200 | 120 |
EW | 2020-01 | 600 | 200 | 120 | ||
N45°W | 2020-01 | 600 | 200 | 120 |
表1 四川地区3个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站装置的参数
Table1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of the three borehole apparent resistivity stations in Sichuan province
序号 | 观测站 | 测道 | 启用年月 | AB/m | MN/m | H/m |
---|---|---|---|---|---|---|
1 | 红格 | NS | 2014-07 | 422 | 152 | 90 |
EW | 2014-07 | 345 | 118 | 90 | ||
2 | 甘孜 | N10°E | 2018-01 | 400 | 120 | 60 |
N60°W | 2018-01 | 400 | 120 | 60 | ||
3 | 冕宁 | NS | 2020-01 | 600 | 200 | 120 |
EW | 2020-01 | 600 | 200 | 120 | ||
N45°W | 2020-01 | 600 | 200 | 120 |
Fig. 3 地表观测和井下观测时各层介质影响系数的分布(虚线为负值) The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of the ground and borehole monitoring for the three stations (dashed lines denote the negative coefficients).a 甘孜站地表观测; b 甘孜站井下观测; c 冕宁站地表观测; d 冕宁站井下观测; e 红格站地表观测; f 红格站井下观测
图4 2016—2023年红格站井下地电阻率的观测数据 a NS测道的日均值; b NS测道的日均值年度对比; c EW测道的日均值; d EW测道的日均值年度对比
Fig. 4 Apparent resistivity of borehole monitoring data at Hongge station from 2016 to 2023.
图5 2018—2023年甘孜站井下地电阻率的观测数据 a N10°E测道的日均值; b N10°E测道的日均值年度对比; c N60°W测道的日均值; d N60°W测道的日均值年度对比
Fig. 5 Apparent resistivity of borehole monitoring data at Garzê station from 2018 to 2023.
图6 2020—2023年冕宁站井下地电阻率的观测数据 a NS测道的日均值; b NS测道的日均值年度对比; c EW测道的日均值; d EW测道的日均值年度对比; e N45°W测道的日均值; f N45°W测道的日均值年度对比
Fig. 6 Apparent resistivity of borehole monitoring data at Mianning station from 2020 to 2023.
[1] |
杜学彬. 2010. 在地震预报中的2类视电阻率变化[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0(10): 1321—1330.
|
|
|
[2] |
杜学彬, 叶青, 马占虎, 等. 2008. 强地震附近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探测深度[J]. 地球物理学报, 51(6): 1943—1949.
|
|
|
[3] |
高曙德. 2016. 深井地电观测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31(5): 2078—2088.
|
|
|
[4] |
高曙德. 2020. 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震情跟踪概述及震后总结[J]. 地球物理学进展, 35(4): 1250—1260.
|
|
|
[5] |
康云生, 安海静, 马可兴, 等. 2013. 天水地电阻率地表与井下多种观测方式的试验分析[J]. 地震工程学报, 35(1): 190—195.
|
|
|
[6] |
马小溪, 王兰炜, 朱涛, 等. 2023. 地电阻率交流观测中的电感性耦合效应特征模拟和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66(1): 289—300.
|
|
|
[7] |
毛先进, 段炜, 杨玲英, 等. 2021. 分层均匀结构地电阻率影响系数一个重要特性普适性的证明[J]. 地震研究, 44(1): 129—132.
|
|
|
[8] |
聂永安, 姚兰予. 2009. 成层半空间深埋电极产生的电位分布[J]. 中国地震, 25(3): 246—255.
|
|
|
[9] |
钱复业, 卢振业, 丁鉴海. 1998. 电磁学分析预报方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
|
[10] |
钱复业, 赵玉林, 于谋明, 等. 1982. 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J]. 中国科学(B辑), 12(9): 831—839.
|
|
|
[11] |
钱家栋, 陈有发, 金安忠. 1985. 地电阻率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
|
[12] |
王兰炜, 张宇, 张世中, 等. 2015. 我国井下地电阻率观测技术现状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36(2): 95—102.
|
|
|
[13] |
汪志亮, 郑大林, 余素荣. 2002. 地震地电阻率前兆异常现象[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
|
[14] |
肖武军, 解滔, 张尧. 2019. 晋冀蒙交界及附近地区小极距井下地电阻率观测装置设计[J]. 中国地震, 35(1): 134—143.
|
|
|
[15] |
解滔, 杜学彬, 卢军. 2016a. 井下视电阻率观测影响系数分析[J]. 中国地震, 32(1): 40—53.
|
|
|
[16] |
解滔, 李飞, 沈红会, 等. 2013. 新沂地震台地电阻率反向年变分析[J]. 地震学报, 35(6): 856—864.
|
|
|
[17] |
解滔, 卢军. 2016b. 地表固定干扰源影响下地电阻率观测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J]. 地震地质, 38(4): 922—93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6.04.010.
|
|
|
[18] |
解滔, 卢军. 2023a. 地电阻率观测常见变化形态及其可能原因分析[J]. 中国地震, 39(1): 128—142.
|
|
|
[19] |
解滔, 卢军, 杜学彬. 2022a. 自适应变化幅度方法提取直流视电阻率中短期异常[J]. 中国地震, 38(1): 52—60.
|
|
|
[20] |
解滔, 任越霞, 廖晓峰, 等. 2023b. 2022年四川泸定 MS6.8 地震前地下介质视电阻率变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66(4): 1428—1437.
|
|
|
[21] |
解滔, 王洪岐, 刘立波, 等. 2014. 四平台地电阻率相反年变有限元数值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9(2): 588—594.
|
|
|
[22] |
解滔, 薛艳, 卢军. 2022b. 中国MS≥7.0地震前视电阻率变化及其可能原因[J]. 地球物理学报, 65(8): 3064—3077.
|
|
|
[23] |
解滔, 于晨, 卢军. 2019. 开展小极距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地震, 35(1): 14—24.
|
|
|
[24] |
薛顺章, 温新民, 董永德, 等. 1994. 地电阻率预报地震新方法的研究[J]. 地震学报, 16(2): 227—234.
|
|
|
[25] |
叶青, 王晓, 杜学彬, 等. 2022. 中国地震井下地电阻率研究进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52(3): 669—683.
|
|
|
[26] |
赵和云, 钱家栋. 1982. 地电阻率法中勘探深度和探测范围的理论讨论和计算[J]. 西北地震学报, 4(1): 40—56.
|
|
|
[27] |
赵和云, 钱家栋. 1987. 郫县台多极距观测资料的反演和分析[J]. 中国地震, 3(S1): 73—78.
|
|
|
[28] |
赵玉林, 钱复业, 杨体成, 等. 1983. 原地电阻率变化的实验[J]. 地震学报, 5(2): 217—225.
|
|
|
[29] |
DOI URL |
[30] |
DOI URL |
[31] |
|
[1] | 李媛, 杨周胜, 庞亚瑾, 梁洪宝, 刘峡. 2022年门源 MS6.9 地震前断层活动及应力状态的数值模拟[J]. 地震地质, 2023, 45(6): 1286-1308. |
[2] | 刘亢, 杨婷, 李红光, 房立华, 宋键. 小地震精定位与层析成像揭示的邢台地震区深部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23, 45(6): 1328-1348. |
[3] | 罗翔飞, 李忠良, 李勇江, 王泽源, 姬计法, 何辛, 于博. 宜川—泰安剖面的密度结构、 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J]. 地震地质, 2023, 45(6): 1385-1399. |
[4] | 徐志萍, 刘巧霞, 刘志, 田晓峰, 王夫运, 段永红, 林吉焱, 邱勇, 唐淋. 芦山强震区上地壳速度和泊松比分布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J]. 地震地质, 2023, 45(6): 1400-1418. |
[5] | 朱国军, 酆少英, 袁洪克, 侯黎华, 秦晶晶, 韩健, 武泉, 左莹. 利用反射地震资料研究华北地块南缘驻马店-淮滨凹陷的浅部构造特征[J]. 地震地质, 2023, 45(6): 1419-1431. |
[6] | 石文芳, 徐伟, 尹金辉, 郑勇刚.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中石英分离流程的改进[J]. 地震地质, 2023, 45(6): 1452-1462. |
[7] | 陈毅, 赵斌, 熊维, 王伟, 余鹏飞, 余建胜, 王东振, 陈威, 乔学军. InSAR数据约束的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震间滑动速率及浅部蠕滑特征[J]. 地震地质, 2023, 45(5): 1074-1091. |
[8] | 席继楼, 赵家骝, 高尚华, 王晓蕾, 李国佑, 孟凡博. 长周期地电场变化特征及机理——以都兰地震台为例[J]. 地震地质, 2023, 45(5): 1092-1111. |
[9] | 宋冬梅, 王慧, 单新建, 王斌, 崔建勇. 基于汶川地震前重力场与热场关联性分析的应力致热假说的野外证明[J]. 地震地质, 2023, 45(5): 1112-1128. |
[10] | 王凯明, 余大新, 赵立军, 李文一, 叶庆东. 基于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的地震计自噪声模型[J]. 地震地质, 2023, 45(5): 1187-1199. |
[11] | 陈翰林, 王勤彩, 张金川, 刘瑞丰. 四川芦山2022年6月 MS6.1 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与2013年4月 MS7.0 地震关系的探讨[J]. 地震地质, 2023, 45(5): 1233-1246. |
[12] | 万永革, 王昱茹, 靳志同.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地壳应力不均匀性研究[J]. 地震地质, 2023, 45(4): 1025-1040. |
[13] | 邹俊杰, 何宏林, 周永胜, 魏占玉, 石峰, 耿爽, 苏鹏, 孙稳. 小型无人机(sUAV)在基岩区古地震研究选点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23, 45(4): 833-846. |
[14] | 肖本夫, 袁小祥, 陈波, 张露露, 梁远玲, 祁玉萍, 杨璐遥, 刘洋.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典型情景可视化震害定量评估--以四川马尔康震群为例[J]. 地震地质, 2023, 45(4): 847-863. |
[15] | 张浩, 李丽梅, 蒋新, 章东, 许汉刚. 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江苏段古地震研究新进展[J]. 地震地质, 2023, 45(4): 880-89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