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待发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2-01
上一期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同震地表破裂特征
石峰, 梁明剑, 罗全星, 乔俊香, 张达, 王鑫, 易文星, 张佳伟, 张迎峰, 张会平, 李涛, 李安
2025, 47(1): 1-15.
摘要
(
)
PDF
(137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5年 1月 7日 9时 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 6.8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震中位置位于(28.50°N,87.45°E)。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结果,确定此次地震为正断型地震,发震构造为申扎-定结裂谷断裂系南段的登么错断裂。登么错断裂走向近 SN,倾向 W,长约 60km。此次地震产生的同震地表破裂主要位于登么错盆地以北的山区,产生了长约 25km的不连续同震地表破裂带。地表破裂带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根据空间延续性,自南向北可分为 3段,依次为古荣—强嘎段、尼辖错段和羊姆丁错段,最大垂直位错量为 2.5~3.0m,同时在登么错湖东岸产生了长约 10km的地裂缝密集形变带。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
M
S
地震地表破裂解译与建筑物震害损毁统计
邹俊杰, 邵志刚, 何宏林, 高 璐, 许月怡, 窦爱霞, 梁泽毓
2025, 47(1): 16-3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5.01.002
摘要
(
)
PDF
(188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震源破裂机理及邻区应力变化
杨建文, 金明培, 叶泵, 黎朕灵, 李庆
2025, 47(1): 36-48. DOI:
10.3969/i.issn.0253-4967.2025.01.003
摘要
(
)
PDF
(61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5 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生 M、6.8地震。文中基于升、降轨 Sentinel-1A 卫星影像数据,采用 D-InSAR 技术获取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以升、降轨同震形变数据为约束联合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滑动模型,并进一步计算了同震位错引起的周边地区的库仑应力变化。对定日地震的形变特征、震源破裂机理及其对邻区应力调整作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InSAR 升降轨同震形变场长轴均呈近 SN 向展布,同震形变均表现为拥有东、西2个明显形变区域且呈现蝴长状的条纹样式,升、降轨 LOS 向形变量分别在-0.58~0.33m 和-0.80~0.66m 之间。2)联合升、降轨同震形变数据反演得到的定日地震的矩震级为 M7.06,地震破裂过程呈现出从初始破裂点开始沿断层面向 N拓展的单侧破裂特征,断层错动为兼具少许走滑分量的正断机制。发震断层主要破裂区长约 55km,滑动分布集中在地下 0~15km 深度范围内,最大滑动量为 4.25m,出现在地下 8.6km深度处。此次地震的主要破裂区已经到达地表,位于震中以北沿走向35~53km 处,潜在地表破裂长约 18km。3)定日地震导致发震断层东、西两侧的同震库仑应力降低;断层破裂段南、北两端及其周围区域的库仑应力显著增加,加载量远大于地震触发阈值0.01MPa,这些区域未来有进一步发生有感余震的可能。
基于构造应力场研究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盛书中, 王倩茹, 李振月, 李红星, 张小娟, 葛坤朋, 宫猛
2025, 47(1): 49-63. DOI:
10.3969/i.issn.0253-4967.2025.01.004
摘要
(
)
PDF
(36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力偶模型给出的震源机制解的2个节面具有等效性,需要借助于其他资料或方法识别摘要其中的发震断层面,基于应力场识别震源机制解2个节面中的发震断层面即为方法之一。基于 CCMT 的震源机制解,文中将上述方法应用于 2025 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震构造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震源区最大主压应力轴近直立,最大主张应力轴近水平且方向近EW,为正断层型应力场;2)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震源机制解中走向S、倾向 W 的节面为一次正断层型地震,推断其发震断层为登么错断裂;3)该地区历史地震发震断层面的识别结果显示西藏定日地区历史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向S,倾向 W,倾角范围为 37°~48°,断层类型为正断层。文中结果为该次地震发震构造的研究提供了地震学证据,可为相关发震构造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现场调查的2025西藏定日M
s
6.8地震房屋震害与人员伤亡分析
魏本勇, 张钰曼, 石峰, 乔俊香, 王鑫, 张达
2025, 47(1): 64-79. DOI:
10.3969/i.issn.0253-4967.2025.01.005
摘要
(
)
PDF
(105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南部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此次地震已造成126 人遇难,188 人受伤,大量房屋倒塌。根据现场调查,土木结构房屋是此次地震中受影响最大,破坏最严重的房屋类型。地震遇难者集中分布于震中附近的定日县长所乡、措果乡和曲洛乡,其中长所乡受灾最为严重,遇难人数占到总遇难人数的 74.60%。地震破坏力强、村落临近发震断层、房屋建筑抗震性能低、高人员在室率及低温缺氧等是造成此次地震人员伤亡高的主要原因。基于人员伤亡原因分析和现场调查,文中从加强活动断层探测、提升地震预警能力、降低传统民居震害风险、夯实应急保障措施、防范地震次生灾害风险以及加强风险意识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地降低西藏地区震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地防震减灾能力提升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参考。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登么错段地表变形特征及其成因
梁明剑, 董芸希, 左洪, 代友林, 肖本夫, 廖程, 谭凌, 王余伟, 李响, 汤才成, 张威, 张会平, 孟令媛, 苏金蓉, 吴微微, 李传友, 严媚
2025, 47(1): 80-89.
摘要
(
)
PDF
(58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在申扎-定结裂谷系南段,其发震断裂为登么错断裂,并形成长约 26km 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带。其中,北段的破裂带主要呈正断性质,垂直同震位错量达 2~3m;南段(登么错段)的地表变形带主要分布于登么错湖东侧,宽达上百米,且变形性质复杂,既有拉张变形,又有挤压变形。在南段的拉张变形带中,与NNE向断层陡坎展布一致的变形带,可能是具有构造意义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而挤压变形带应是地震中因拉张变形作用影响形成的次生地表变形带,与地震震动、场地地形地貌、沉积特征和气候条件有关,与发震断裂的活动无直接关系。
主 管:中国地震局
主 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创 刊:1979年
周 期:双月刊
开 本:16开
ISSN 0253-4967
CN 11-2192/P
邮发代号:82-809
电 话:010-62009049/9063
E-mail:dzdz@ies.ac.cn
下载中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要求
图件的要求
稿约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
《地球物理学报》
《岩石学报》
《地质学报》
《地震学报》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