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波, 男, 1986年生, 2020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代构造与活动构造, 电话: 13919015394, E-mail: kjwxn999@163.com。
临潭-宕昌断裂是西秦岭造山带内一条重要的分支断裂, 其最新活动特征是分析西秦岭构造变形的重要依据。 临潭-宕昌断裂的新构造活动强烈, 中强地震频繁, 但目前对于断裂的新活动特征研究程度较低, 未见有其全新世活动地质地貌证据的报道。 文中基于遥感解译、 宏观地貌分析研究断裂的长期活动表现和分段性; 同时通过地质地貌考察、 无人机摄影测量、 差分GPS和放射性碳测年等方法定量研究断裂的新活动特征; 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了断裂及附近区域的地震危险性和区域构造变形。 结果表明: 根据断层迹线收敛程度和宏观地貌差异, 可将临潭-宕昌断裂分为西、 中、 东3段; 断裂的运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 兼具逆冲分量, 左旋走滑使洮河及其支流、 冲沟和山脊等发生同步左旋拐弯, 最大左旋位移可达3km, 逆冲分量使新近纪盆地边缘和内部形成300~500m的垂向位移; 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 限定了1次2090~7745aBP(置信度为2 σ)的全新世古地震事件; 全新世早期以来, 临潭-宕昌断裂东段主干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为0.86~1.65mm/a, 垂直滑动速率为0.05~0.10mm/a。 临潭-宕昌断裂分配了约2mm/a的左旋走滑分量, 是东昆仑-西秦岭阶区变形分配的关键断裂之一。
Located in the intervening zone between 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 blocks, the Lintan-Dangchang Fault(LDF)is characterized by north-protruding arc-shape, complex structures and intense fault activity. Quantitative studies on its new activity play a key role in searching the seismogenic mechanism, building regional tectonic model and understanding the tectonic interaction between 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 blocks. The LDF has strong neotectonic activities, and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occur frequently(three M6~7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past 500 years, including the July 22nd, 2013, Minxian-Zhangxian MS6.6 earthquake), but the new activity of the fault is poorly known, the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evidence of the Holocene activity has not been reported yet.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and macro-landform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LDF. Based on the study of fault activity, unmanned aircraft vehicle photogrammetry and differential GPS, radiocarbon dating, etc., the latest activity of LDF is quantitatively studied. Then the research results, historical strong earthquakes and small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for studying the seismogenic mechanism and constructing regional tectonic model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fault geometry is complex and there are many branch faults. According to the convergence degree of the fault trace and the fault-controlled macroscopic topography, the LDF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 the west, the middle and the east. The west segment contains two fault branches(the south and the north)and the south Hezuo Fault. The south branch of the west segment mainly dominates the Jicang Neogene Basin, and the south Hezuo Fault controls the south boundary of Hezuo Basin. The middle segment has more convergent and stable trace, consisting of the main fault and south Hezuo Fault, and these faults separate the main planation surfac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Lintan Basin surface geologically and geomorphologically. The fault traces in the east segment are sparsely distributed, and the terrain is characterized by hundreds of meters of uplifts. The branch faults include the main fault, Hetuo Fault, Muzhailing Fault and Bolinkou Fault, each controlling differential topography. Secondly, the motion property of the LDF is mainly left-lateral strike-slip, with a relative smaller portion of vertical slip. Th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offset the Taohe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gullies and ridges synchronously, and the maximum left-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tributary of Taohe River can reach 3km. Meanwhile, the pull-apart basins and push-up ridges associated with the left-lateral fault slip are also developed in the fault zone. The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slip includes tilting of the main planation surface, vertical offsets of the boundary and interior of Neogene basin and hundred meter-scale differential topography. The vertical offset of the Neogene is 300~500m. Thirdly, one fault profile was newly discovered in Gongqia Village, revealing a complete sequence of pre-earthquake-coseismic-postseismic deposition, and this event was constrained by the radiocarbon ages of pre-earthquake and post-earthquake deposition. The event was constrained to be 2090~7745aBP(confidence 2 σ), which for the first time confirmed the Holocene activity of the fault. Fourthly, a gully with two terraces at least on the west side of Zhuangzi Village in the east segment of the main fault retains a typical faulted landform. The T2/T1 terrace riser of the gully has a left-handed dislocation of 6.3~11.8m, and the scarp height on terrace T2 is 0.4~0.7m, the radiocarbon age of the terrace T2 is7170~7310aBP, so the derived left-lateral strike-slip rate since the early Holocene in the east segment of the main fault is 0.86~1.65mm/a, and the vertical slip rate is 0.05~0.10mm/a. The derived slip rates are in line with the regional tectonic model proposed by the predecessors, so the LDF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l deformation of the West Qinling. The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middle to east segments of the LDF acts as an obstacle to th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motion, which inevitably leads to the redistribution and rapid release of stress, so earthquakes in the middle-east segment of the LDF are unusually frequent.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S6.6地震( 图 1)发生后, 开展的大量相关研究集中于震源特征(张元生等, 2013; 谭毅培等, 2015)、 地震破坏与次生灾害(王兰民等, 2013; 许冲等, 2013; 郑文俊等, 2013a; Xu et al., 2014)、 深部结构探测与发震构造分析(李翠芹等, 2013; 赵凌强等, 2015a, b)、 震前异常分析(刘君等, 2013; 荣代潞等, 2013)等方面。 这些研究深化了对该地震成因和区域构造模型的认识, 但关于发震构造的研究目前仍相对薄弱(何文贵等, 2013; 郑文俊等, 2013a, b)。
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发生在临潭-宕昌断裂东段的一条分支断裂— — 禾驮断裂上, 该断裂在震后科考时被何文贵等(2013)发现并鉴定为晚更新世断裂, 岷县-漳县MS6.6地震未断错地表。
除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外, 临潭-宕昌断裂上还发生过1573年岷县63/4级地震、 1837年岷县6级地震等强震, 以及3次5~6级中强地震、 2次4.5~5级中等地震, 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顾功叙, 1983;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1995)。 前人对上述地震开展过史料考证和发震构造研究, 由于受到强烈的自然侵蚀和人为改造的影响, 断错地貌难以保留, 针对发震构造的研究仍较薄弱(郑文俊等, 2005, 2007a, b; 何文贵等, 2006)。
尽管临潭-宕昌断裂被鉴定为晚更新世— 全新世断裂, 但缺乏其全新世活动的直接证据, 除个别露头或探槽的活动性鉴定工作外, 未精确限定断裂活动性定量参数。 深入研究临潭-宕昌断裂的新活动特征, 有助于认识上述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和机理, 并进一步深化对西秦岭构造变形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临潭-宕昌断裂新活动研究的一些新发现, 希望加深对临潭-宕昌断裂几何学、 运动学特征和区域构造变形的认识。
晚新生代以来, 青藏高原周缘向NE扩展和挤出, 受到鄂尔多斯、 阿拉善、 四川盆地等坚硬地块的阻挡, 在高原边缘发生了复杂的构造变形(张培震等, 2006)。 西秦岭位于松潘-西秦岭构造结的北部, 是上述多个块体相互作用最强烈和典型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发育了大量结构复杂、 性质各异的活动断裂, 且大地震频发( 图 1)(袁道阳等, 2004; 郑文俊等, 2016)。 西秦岭的南北边界断裂分别是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 2条边界断裂之间主要发育2组次级断裂系, 走向分别为NWW和NE, 在平面上呈 “ V” 形排列。 较多研究认为, “ V” 形断裂系(尤其是NWW向断裂系)共同吸收和分配了2条边界断裂的差异运动(袁道阳等, 2004; 郑文俊等, 2016)。
临潭-宕昌断裂是 “ V” 形断裂系中NWW向断裂系的一条重要分支, 其几何图像呈向N凸出的弧形, 在洮河以西走向为NWW, 在洮河一带走向顺时针旋转至NW, 并发散成4条分支断裂, 分别是主干断裂、 禾驮断裂、 木寨岭断裂和柏林口断裂。 每条分支断裂的迹线也较复杂, 包含1条或多条分支( 图 2)(何文贵等, 2013)。
前人对该断裂的新活动特征研究较少, 仅对局部点的活动性质和最新活动时代进行了鉴定(何文贵等, 2013; 郑文俊等, 2013b)。 主干断裂上的贡恰村探槽揭露了2次晚更新世古地震, 时间约为(70.7± 7.4)kaBP和(12.0± 1.7)kaBP; 禾驮断裂是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的发震断裂, 相当于冲沟三级阶地的砾石层被断错; 在木寨岭断裂上发现一次事件, 时间约为(65.6± 7.3)kaBP; 柏林口断裂错断了洮河三级阶地, 剖面上断层泥的热释光年龄为(81.9± 8.8)ka(何文贵等, 2013)。 李光涛等(2019)认为临潭-宕昌断裂是以左旋走滑为主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 上述研究主要反映了断裂的晚更新世活动, 关于全新世活动的证据较少。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断裂的宏观地貌, 调查研究断裂的几何展布、 新活动尤其是全新世活动特征, 并讨论断裂在西秦岭变形中的作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 细化了临潭-宕昌断裂的断层迹线( 图 2)。 根据断层迹线的收敛程度, 将临潭-宕昌断裂分为3段( 图 2)。 西段为临潭-宕昌断裂的主断裂, 由南、 北2支组成, 南支走向为NEE, 北支走向为NWW, 二者向E逐渐收敛。 中段总体走向为NWW, 迹线收敛, 除主断裂的2条分支外, 还包括北侧的合作南断裂。 合作南断裂的线性特征明显, 在杯龙多一带发育典型的断错地貌( 图2a, b); 主断裂南、 北2支断裂近平行, 从贡恰以西向E延伸至洮河以西, 走向稳定, 迹线较清楚, 水系发生同步偏转。 东段断裂呈帚状散开, 主要由主干断裂、 禾驮断裂、 木寨岭断裂和柏林口断裂组成(何文贵等, 2013)。 主断裂位于最南侧, 走向NW, 与中段相比, 走向发生顺时针旋转, 断裂迹线总体不如中段清晰, 但庄子村一带发育5km长的线性地貌 ( 图 10); 禾驮断裂在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极震区一带的断错地貌清晰( 图2e, f); 木寨岭断裂走向NWW, 与中段走向一致, 线性清晰, 差异地貌明显, 局部保留典型的断错地貌( 图2d); 柏林口断裂局部段线性清晰, 保留微地貌断错( 图2c)。
3.1.1 区域条带剖面
横跨西秦岭的条带剖面( 图 3)显示, 临潭-宕昌断裂(F8)在洮河以西主要控制宏观地貌的转折, 最大、 最小和平均高程曲线均在断裂位置发生突变, 地形起伏度也相应突变(P1); 洮河以东断裂的宏观地貌不如洮河以西显著, 断裂控制了局部的微弱隆起(P2)。
3.1.2 区域山脊点地形剖面
条带剖面虽克服了线剖面的局部性, 但受条带宽度、 条带位置的影响较大。 在较小范围内, 按一定步长提取的地形极值可能无法真实反映构造地貌, 因此, 我们借鉴王林等(2019)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开展地貌分析所使用的方法, 即利用具有统计意义的区域内大量原始山脊点的条带剖面更真实、 客观地反映构造地貌( 图 4, 5)。 从分辨率12.5m的ALOS DEM提取山脊点, 具体步骤为: 首先提取不同级别流域的集水域, 然后将集水域矢量化, 删除与水系相交的山脊线, 将剩余的山脊线转换为山脊点, 之后为山脊点添加属性并转换为三维属性, 最后对区域山脊点进行三维剖面分析。
山脊点剖面较好地显示了临潭-宕昌断裂的宏观构造地貌特征和分段差异( 图 5)。 西段南支2条次级断层控制着新近纪盆地, 新近纪盆地高3400~3600m, 盆地两侧为海拔
3.1.3 垂向断错的地质地貌表现
在断裂中、 东段过渡区, 主断裂断错至新近系内部, 新近系中发育一系列高100~200m的断层崖( 图 5 中的P6, 图6a)。 一些年轻地貌体上也残留垂向断错地貌, 例如在贡恰村东15km处的山坡上形成了清晰的断层陡坎(34.817° N, 103.317° E)( 图6b, c)。
综上所述, 临潭-宕昌断裂的垂向活动明显, 垂向断错(从老到新)表现为: 中、 西段新近系和主夷平面之间存在落差(300~500m)、 中段的主夷平面发生掀斜、 东段的新近系被断错(100~200m); 第四纪以来的地形坡折和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形陡坎。 根据中段的垂向断错和主夷平面的形成年龄估算得到临潭-宕昌断裂长期垂直滑动速率的下限为0.02~0.14mm/a。
临潭-宕昌断裂中段一系列发源于主夷平面、 横穿主夷平面和临潭盆地面的洮河支流发生同步左旋, 左旋位移量为数百m— 约3km, 说明临潭-宕昌断裂具有显著的左旋分量( 图2a)。 在西段和东段也可见水系同步左旋, 如东段主断裂、 柏林口断裂以及西段的南、 北分支断裂, 左旋位移量从几十m— 1km以上不等( 图2a)。 除了跨断裂的水系左旋以外, 断裂沿线的小盆地、 隆起等伴生构造也可能与断裂的左旋走滑相关。 例如, 合作西南的旦尔道盆地正好位于断裂西段的左阶阶区( 图2a), 中、 东段过渡区断裂右阶拐弯处的地形隆起( 图 5 中的P6)。
在王家坟一带山脊和冲沟发生同步左旋, 山脊的左旋量为116~252m(通过Google Earth测量)( 图7a)。 甘霖沟一带山脊的最大左旋量达1146m, 1条冲沟的二级阶地左旋15~25m, 冲沟内发育3.6~4.0m高的裂点, 在冲沟一级阶地的基座中可见断层破碎带(左旋量通过Google Earth测量; 裂点高度由激光测距仪测量, 仪器型号为Leica DistoTM D510)( 图7b— d)。 庄子村一带山脊、 冲沟及其阶地发生同步左旋( 图 10)。
综上所述, 临潭-宕昌断裂具有显著的左旋走滑特征。 中段贯穿夷平面和新近系盆地面的洮河支流发生数百m— 约3km的同步偏转, 东段王家坟、 甘霖沟一带山脊左旋数百m, 西段旦尔道一带的盆地和东段断裂拐弯处的地形隆起等现象反映了断裂新近纪— 第四纪以来的左旋性质; 冲沟和阶地发生数十m的同步左旋反映了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左旋性质。 新近纪— 早第四纪、 晚第四纪的左旋位移均大于垂直位移。 因此, 临潭-宕昌断裂自新近纪以来就开始活动, 活动以左旋走滑为主, 兼具倾滑性质。
在贡恰村一带, 临潭-宕昌断裂中段的影像线性特征清晰, 发育断层陡坎和断层沟槽等地貌( 图 8)。 晚第四纪坡、 洪积扇上的断层陡坎高1~4m(由差分GPS测量)( 图8b— d)。 何文贵等(2013)在贡恰村西开挖了探槽, 揭示了断层的晚更新世活动。 本文在前人探槽东侧约970m处(34.8493° N, 103.1516° E)开挖断面, 剖面上显示3套稳定沉积的地层(①、 ④、 ⑤)和2套与地震相关的快速堆积体(②、 ③)。 揭露的地层( 图 9)包括:
① 黑色腐殖土, 内含3层较薄的红色砾石( 图 9 层①中的黄色虚线), 地层倾向S, 富含草根;
② 混杂堆积的浅红色砾石层, 无层理, 砾石分选性差, 磨圆度中等;
③ 倒三角形的充填楔, 为黑色腐殖土、 浅红色砾石、 暗灰色砾石和土的混杂堆积, 无层理, 含较多草根;
④ 灰黄色粉砂和黄土, 偶含草根;
⑤ 未胶结、 弱分选和中等磨圆的砾石层。
2条断层(F8-1 和F8-2)控制张裂缝和裂缝中的混杂堆积体③和②, 至少指示了1次地震活动事件。 ③是地震发生前的地表黑色腐殖土, 在地震发生时与崩塌砾石混杂在一起堆积。 ②代表地震时的快速崩塌堆积, 堆积物杂乱, 分选差, 无层理, 应为崩积楔。 ①代表震后长期稳定的地表堆积。 ①— ③代表一次完整的地震旋回沉积, 即震前地表腐殖土— 地震崩塌— 震后稳定沉积的过程。 根据①底部、 ④顶部的14C校正年龄( 图 9 和 表1), 使用OxCal V4.3.2程序(Ramsey, 2017)校正得到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区间(置信度为2σ )为(2090~7745)aBP。
需要注意的是, 该事件的年龄范围较为宽泛, 经分析可能的原因有2点: 1)地层④沉积后, 一段时间内没有沉积物在此堆积, 存在一定的沉积间断期。 这种因素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因为研究区所在的甘东南地区为构造活动强烈区, 地形抬升和河流下切形成了很高的地形起伏度, 侵蚀作用强, 沉积作用弱。 2)事件发生时, 地层④顶部的沉积物被侵蚀掉一部分, 或上盘较老的黄土在此堆积了一部分, 导致地层④的年龄偏大。 我们更倾向于第2种原因, 即构造扰动导致地层年龄偏老, 从而导致事件的年龄范围较宽。 另外, 上述2种原因都支持该事件年龄更接近于上部地层年龄。 虽然事件的年龄范围较宽, 却不妨碍我们得到重要的结论之一, 即断裂存在全新世活动。
通过大量野外工作, 找到了一处相对理想的滑动速率测量点, 位于庄子村SW侧450m处。 该点冲沟和2级阶地(T1, T2)发育同步左旋, 断错地貌保存相对完整, T2上残留断层陡坎( 图 10, 11)。
基于移动模型构建(Structure from Motion, SfM)(Westoby et al., 2012; Johnson et al., 2014)的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可用于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 使用深圳大疆Inspire 1 V2.0无人机开展工作, 拍摄照片705张, 覆盖面积为0.195km2, 飞行高度为40.2m。 使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处理照片, 处理流程包括照片对齐、 控制点校正、 加密点云、 建立网格和纹理, 最终生成5.92cm/像素的DEM。 地形校正时使用12个控制点, 控制点数目符合艾明(2018)建议的最佳控制点个数; 地形控制点由Trimble Geoexplorer 6000 XH 后差分GPS进行测量, 仪器水平精度为2.5cm+1.2ppm, 垂直精度为4cm+1.5ppm。 使用该仪器和方法在测量条件更恶劣的白龙江流域得到的DEM具有优于0.2m的点精度和0.16~0.33m的剖面精度, 完全满足高分辨率地貌测量的需要。 利用DEM生成山体阴影图和地形等高线图, 用来解译断错地貌( 图12a, b)。 根据Zielke等(2012)开发的Ladicaoz软件测量得到冲沟右岸T2阶地前缘的左旋位错为8.7~11.8m, T1阶地后缘的左旋位错为6.3~6.8m, 因此T2/T1阶地陡坎的左旋位错为6.3~11.8m。
同时, 通过后差分GPS实测得到的T2阶地上的断层陡坎高(0.55± 0.15)m, 在DEM上提取相同位置的陡坎剖面的高度为(0.64± 0.10)m, 两者接近( 图12c, d)。 我们采用实测值(0.55± 0.15)m作为T2阶地上断层陡坎的高度。
限定T2阶地年龄的样品来自冲沟左岸人工清理的阶地剖面( 图 11)。 该阶地剖面的下部为暗红色且风化半破碎的砾石层, 中部为薄层黄黏土, 厚约5cm, 上部为厚层黄土层, 含少量小砾石(最大砾径为3cm), 富含虫孔和草根。 根据沉积特征可知, 上部黄土层应该是T2阶地废弃后的风成堆积, 且受到明显的生物扰动(植物草根、 虫孔); 中部的薄层黄黏土可能代表冲沟内的淤泥堆积, 属于T2阶地被废弃之前的沉积。
样品测年结果和上述阶地剖面沉积分析吻合较好, 中部黄黏土层的14C校正年龄为7170~7310a, 而上部黄土层底部2个14C样品的校正年龄分别为315~500a和795~970a, 黄土底部的14C样品年龄明显不符合冲沟T2阶地的经验预期, 测试结果显著偏小(袁道阳等, 1999)。 因此, 中部黄黏土层的14C年龄可以更好地代表冲沟T2阶地的形成年龄。
得到冲沟右岸T2/T1阶地陡坎的左旋位错(6.3~11.8m)和冲沟左岸T2阶地形成年龄(
贡恰剖面的测年结果及庄子村断错地貌等现象证明临潭-宕昌断裂是全新世活动断裂。 值得注意的是, 历史地震、 中强地震和小地震集中发生在断裂东段, 而本文发现断裂的中、 西段在距今
通过对不同时期地层地貌的水平和垂直位错开展分析, 发现自新近纪以来, 断裂的左旋走滑分量均大于倾滑分量, 断裂的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 该结果与李光涛等(2019)的结论一致, 与袁道阳等(2004)、 郑文俊等(2016)提出的区域构造模型相符。
临潭-宕昌断裂东段的主干断裂在全新世早期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为0.86~1.65mm/a, 垂直滑动速率为0.05~0.10mm/a; 虽然东段的其他3条分支断裂— — 禾驮断裂、 木寨岭断裂和柏林口断裂的地质地貌表现( 图 2)和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的震源机制(李晓峰等, 2013)均显示存在走滑分量, 但这些断裂仅为东段的分支, 规模相对较小, 左旋分量可能较小。 因此, 临潭-宕昌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可能略> 0.86~1.65mm/a, 与袁道阳等(2004)估算的2~2.5mm/a总体一致。 综上所述, 临潭-宕昌断裂在西秦岭的变形分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白龙江断裂、 光盖山-迭山断裂等活动断裂共同分配了东昆仑断裂东段的左旋走滑分量, 实现了东昆仑-西秦岭阶区变形的协调匹配。
由东昆仑断裂、 西秦岭北缘断裂、 龙门山断裂等围陷的西秦岭次级块体, 其变形不仅发生在块体边界断裂上, 块体内部的弧形断裂系也发生相同量级的变形, 说明西秦岭的构造变形是跨区域、 分布式的连续变形, 本文的研究结果倾向于支持连续变形理论(England et al., 1986)。
本文通过断裂遥感解译、 宏观地貌分析、 断错地貌考察与测量、 放射性碳测年等方法研究了东昆仑-西秦岭断裂阶区内的一条重要分支— — 临潭-宕昌断裂的新活动特征, 得到如下结论: 1)根据宏观地貌和几何特征, 可将断裂分为西、 中、 东3段; 2)断裂的运动性质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 兼具倾滑分量; 3)全新世以来断裂曾断错至地表, 并发现1次发生于
致谢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王林副研究员在地貌分析方面给予了帮助; 研究生王维桐和文亚猛在高分辨率地形数据采集方面提供了帮助; 审稿专家为本文提出了有价值的修改意见。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