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郑博文, 男, 1991年生, 2017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InSAR技术及其在地震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工作, 电话: 15073360821, E-mail: zbwxddd@163.com。
文中以Sentinel-1A升、 降轨为数据源, 利用 “二轨法”获取门源地震的同震形变场, 结果显示门源地震以抬升形变为主, 其抬升形变值明显大于沉降形变值, 升、 降轨抬升区最大视线向形变分别为6cm、 8cm。同时基于Okada位错模型, 构建不同倾向断层模型, 以升、 降轨形变场数据为约束联合反演得到此次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及震源参数, 最佳断层模型参数分别为: 倾角43°, 走向128°, 平均滑动角85°, 最大滑动量为0.27m, 反演矩张量约为1.13×1018N·m, 矩震级达 MW5.9。结合震源机制解、 余震精定位结果和区域构造背景, 综合分析认为, 门源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SW倾向的民乐-大马营断裂, 震源性质为以逆冲为主, 兼具微量左旋走滑特征; 本次地震是青藏高原向NE方向推挤生长的大背景下, 冷龙岭断裂附近的1次局部应力调整。
In this paper, w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the Sentinel-1A data by “two-pass” method and acquired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fields of Menyuan earthquake. The results show the deformation occurred mainly in the south wall of fault, where uplift deformation is dominant. The uplift deformation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subsidence and the maximum uplift of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in the LOS is 6cm, 8cm respectively. Meanwhile, based on the Okada model, we use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passes data as constraints to invert jointly the fault distribution and source parameters through constructing fault model of different dip directions. The optimum fault parameters are: The dip is 43°, the strike is 128°with the mean rake of 85°. The maximum slip is about 0.27m. The inverted seismic moment M0 is 1.13×1018N·m, and the moment magnitude MW is 5.9. The SW-dipping Minyue-Damaying Fault is possibly the seismogenic faul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focal mechanisms, aftershocks relocation results and the regional tectonic background. The focus property is dominated by thrust movement with a small amount of dextral strike-slip component. The earthquake is the result of local stress adjustment nearby the Lenglongling Faul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theastward push and growth of Tibet Plateau.
北京时间2016年1月21日1时13分,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发生了MW5.9地震, 震中位置为(37.671° N, 101.641° E), 震源深度约为10km(http: ∥www.cenc.ac.cn/), 极震区烈度达Ⅶ 度, 可能的受灾范围约7i000km2, 给当地人民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冷龙岭断裂北侧, 距离1927年古浪MW8.0地震震中仅55km, 是继1986年MS6.5地震之后该区域发生的又1次破坏性地震。
2016年MW5.9门源地震发生后,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青海省地震局的相关专家立即前往灾区开展了地震灾害、 崩塌滑坡和地震地质等考察。一些地震学者分别利用地震波数据、 余震分布、 InSAR和GPS数据, 围绕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和构造应力场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普遍认为本次地震是青藏块体向NE向推挤生长过程中发生的1次逆冲型地震(郭安宁等, 2016; 胡朝忠等, 2016; 李祥等, 2016; Li et al., 2016)。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 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仍存在一些分歧, 一些学者(胡朝忠等, 2016; Li et al., 2016)认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有可能是位于冷龙岭主断裂北侧的冷龙岭北侧断裂, Li等(2016)认为冷龙岭主断裂为1986年和2016年2次地震的发震断裂。门源地震发震断层存在分歧的原因在于该地区断裂构造较复杂且研究程度较低, 仅有的地表地质调查不足以分析冷龙岭主断裂及其北缘断裂的深部构造特征。因此, 本文以门源地震为研究对象, 基于Sentinel-1A升、 降轨数据获取并分析该地震的同震形变场, 同时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理论, 利用升、 降形变场数据联合反演得到本次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 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 余震精定位等结果给出了最可能的发震断层模型, 进而分析了冷龙岭断裂的震后地震危险性。
在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底部的高速会聚作用下(40~50mm/a)(刘静等, 2015),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形成广袤的祁连山断裂系, 该断裂系包括大量活断层, 控制着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的几何形态和格局。该区域的地震具有地震频率高、 空间密度大、 震源深度浅和分布范围广的特点(王双绪等, 2005; Zheng et al., 2011)。2016年门源地震发生在北祁连山断裂系内的冷龙岭断裂带附近。冷龙岭断裂带沿东祁连山山脉分水岭分布, 穿越冷龙岭主峰, 东端与古浪断裂相接, 西至托莱山, 长度约120km, 总体走向N110° ~115° E, 倾角约65° , 第四纪以来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 左旋滑动速率为(6.4± 0.7)mm/a(郭鹏, 2016)。在冷龙岭主断裂NW端发育有1条伴生逆冲断裂, 称为冷龙岭北侧断裂, 地表地质调查显示, 该断裂长约47km, 倾向SW, 整体向NE方向微凸, 其与冷龙岭主断裂所围限的透镜状地块短轴长约7km, 表现为隆起构造(何文贵等, 2010; 郭鹏, 2016)。除此之外, 在冷龙岭主断裂以北还发育有民乐-大马营断裂和皇城-双塔断裂, 2条断裂均倾向SW, 其中民乐-大马营断裂是1条逆冲断裂, 该断裂晚第四纪仍有活动, 其东侧的皇城-双塔断裂以逆冲为主略带左旋走滑, 有研究表明皇城-双塔断裂可能是1927年MS8.0古浪地震的发震断裂(侯康明, 1998; 郑文俊等, 2004; 刘白云等, 2015)。
本文选用Sentinel-1A干涉宽幅模式升、 降轨数据为数据源, 数据时间间隔、 垂直基线等参数参见表1, 均为0级RAW数据。Sentinel-1A的干涉宽幅模式采用中等分辨率(5m× 20m)获取幅宽250km的影像, 它通过采用递进的地形扫描方式来获取3个子条带, 数据采用波长为5.6cm的C波段, 对地表形变的敏感度很好。SAR数据主、 从影像对的垂直空间基线都< 15m, 远远低于1i000多m的临界基线值。同时, 时间间隔都在1个月以内。理想时、 空基线的选取可以有效地降低时空失相关对形变场获取结果的影响。
基于GAMMA软件平台, 利用 “ 二轨法” 分别对升、 降轨震前和震后的Sentinel-1A/IW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处理。数据处理过程中, 使用的解缠方法为最小费用流算法(Werner et al., 2002)。地形效应的去除采用美国宇航局发布的30m× 30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 其水平和垂直精度分别为20m和16m。
图2为2016年门源MW5.9地震的升、 降InSAR同震形变场。 总体上看, 形变场条纹清晰、 连续、 光滑, 显示4个呈椭圆状态分布的周期性条纹, 断层南盘和北盘呈现不对称分布, 南盘条纹光滑清晰, 北盘未形成明显条纹。升、 降轨隆升区最大视线向形变分别约为6cm、 8cm。
结合升、 降轨的形变模式, 门源地震以隆升形变为主, 且隆升形变值明显大于沉降形变值, 隆升形变是逆断层破裂引起的形变特征, 反映了此次地震震源机制类型以逆冲为主, 而断层两盘仅表现出1个显著的椭圆状形变中心, 这与逆冲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存在2个形变中心的典型特征不太一致(温少妍等, 2016)。因此, 分析认为可能是门源MW5.9地震震级太小, 其沉降区形变量太小, 未能被InSAR测量捕捉到。此外, 在形变中心之外的区域, 尤其是冷龙岭断裂以南, 门源盆地附近, 由于形变量较小, 造成数据信噪比较低, 形变信号与噪声难以分离, 对认识本次地震的震源性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着InSAR对地观测技术的成熟及其在地震形变监测中的广泛应用, 基于Okada位错模型的InSAR同震形变场的震源参数反演早已成为研究地震破裂性质、 评价地震危险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弹性半空间中的Okada模型(Okada, 1985)为基础, 采用约束最小二乘法来求解断层面上滑动量与同震形变之间的关系:
其中, G为格林函数, s为断层面上的滑动量, H为拉普拉斯二阶平滑算子, τ 为断层面上的应力降, β 为平滑因子。
考虑到计算系统的限制和InSAR数据点位之间存在高相关性, 将所有数据点直接用于反演既浪费计算资源也会造成反演结果的不稳定(Simons et al., 2002; Zhang et al., 2011)。为了得到稳定可靠的反演结果并提高反演效率, 需要对形变数据进行四叉树重采样(Jonsson et al., 2002), 最终反演中用到的降轨数据点有856个, 升轨数据点有1i400个。
此次地震的影响范围较小, 所以反演中采用较为简单的弹性半空间均匀介质模型, 泊松比设置为0.25。同时为了得到更为细致的同震破裂模型, 将断层面离散为2km× 2km的矩形元, 滑动角约束在80° ~130° 之间。同时考虑到数据源均为Sentinal-1A数据, 分辨率相当, 升、 降轨权重比设置为1.0。
建立断层几何模型是InSAR同震形变场数据反演中的关键步骤(张国宏等, 2010)。本文根据USGS、 GCMT震源机制解和现有的研究结果(胡朝忠等, 2016), 结合震区断层分布特征及InSAR同震形变场分布形态, 分析认为, 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存在2种可能, 一种是发震断层为冷龙岭主断裂, 而另一种是位于同震形变场NE方向的某条断裂, 即新发现的冷龙岭北缘断裂(郭鹏, 2016)或民乐-大马营断裂。基于上述2种推测, 本文建立了2种可能的发震断层几何模型并反演得到断层面上的同震滑动分布。
3.2.1 NE倾断层模型及其滑动分布
假设发震断裂为冷龙岭断裂断层模型的地表出露迹线在冷龙岭南侧山麓时(图1中黄色虚线AA’ ), 该模型规定为NE倾模型。本文将NE倾模型出露迹线位置固定, 不断改变其断层倾角, 测试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 通过拟合 “ L” 曲线, 发现当倾角为10° 时, 出露于冷龙岭南部山麓的断层模型, 升、 降轨联合反演得到的拟合效果最佳。图3所示分别为升、 降轨视线向的观测值、 模拟值及其残差图, 可以看出模拟得到的门源地震升、 降视线向形变场与其相应的观测值形态和量级上基本一致, 拟合残差较小, 绝大部分在1cm以下, 升、 降轨数据拟合均方根误差< 4mm。
NE倾模型的滑动分布结果显示(图4), 断层面上出现1个显著的呈长椭圆状的滑动集中区, 滑动分布主要集中在沿走向10~30km, 沿倾向方向15km左右的范围内, 破裂主要发生在深部并未到达地表。滑动分布整体表现为以逆冲为主, 表现出较强的右旋走滑特征。反演得到的最佳断层模型参数分别为: 倾角10° , 走向307° , 平均滑动角为127° , 最大滑动量为0.28m, 反演矩张量为1.23× 1018N· m, 对应矩震级为MW6.0。
3.2.2 SW倾断层模型及其滑动分布
冷龙岭南侧的NE倾断层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升、 降轨同震形变场, 但根据逆冲型地震形变场的特征, 如果在主形变区域的NE侧存在1条SW倾断裂, 是否也能够很好地解释SAR数据?通过大量的反演试验, 初步确定SW倾断层模型的出露迹线位于民乐-大马营断裂以南2km的位置(图1, 黄色虚线BB'), 与民乐-大马营断裂近乎平行。图5所示为基于SW倾断层模型升、 降轨视线向的观测值、 模拟值及其残差分布图, SW倾断层模型得到的模拟值与升、 降轨同震形变场观测值高度一致, 拟合残差较小, 升、 降轨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4mm和4.1mm, 大部分残差集中在1cm以内。
图6为SW倾断层模型的断层滑动分布结果图, 断层面上出现1个呈长椭圆状的滑动集中区, 滑动模式较为单一, 破裂主要集中在沿倾向为5~20km的区域内, 滑动分布整体表现为以逆冲为主, 兼具微左旋走滑特征。反演得到的最佳断层模型参数分别为: 倾角43° , 走向128° , 最大滑动量为0.27m, 平均滑动角85° , 反演矩张量约为1.13× 1018N· m, 矩震级达MW5.9。
NE倾模型的出露迹线与冷龙岭断裂非常靠近, 在没有其他先验知识和数据约束下, 可能将发震断层误认为是冷龙岭主断裂。但是, 经过仔细分析, 本文可以确定冷龙岭主断裂并非2016年MW5.9地震的发震断层, 具体的原因为: 1)NE倾模型破裂分布集中在1~4km的范围内, 与USGS和GCMT给出的10km左右的震源深度不一致。2)NE倾模型倾角仅有10° , 且模型表现为右旋走滑, 而已有的研究认为冷龙岭主断裂为高倾角的左旋走滑断裂。3)NE倾模型滑动分布位置与精定位后的余震分布不符。而SW倾模型的震源机制与USGS和GCMT的震源机制解(表2)比较吻合, 均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断裂是1条倾角为40° ~50° 的SW倾向逆冲断层, 略带左旋走滑分量; 其次, 现有研究表明, 民乐-大马营断裂S倾, 倾角60° ~70° , 运动以逆冲为主, 略具左旋走滑性质(陈文彬, 2003), 无论是断层的几何特征还是运动特征均显示民乐-大马营断裂与SW倾断层模型十分相似; 除了民乐-大马营断裂之外, 附近的冷龙岭北缘断裂也具有逆冲性质, 但是冷龙岭北缘断裂的地表出露位置与震源和滑动分布位置存在明显的几何矛盾, 虽然Li等(2016)给出了几何模型对此做出了解释, 但是余震精定位的余震位置均匀地分布在SW倾模型断裂的上下两盘, 处于冷龙岭北缘断裂北侧(图7), 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发震断裂是冷龙岭北缘断裂的可能, 另外余震精定位的余震分布也进一步佐证了民乐-大马营断裂是发震断裂的猜想。
综上所述, 认为冷龙岭主断裂和冷龙岭北缘断裂是2016年MW5.9地震的发震断裂的可能性不大, 门源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为SW倾的民乐-大马营断裂, 震源性质为以逆冲为主, 兼具微量左旋走滑特征。
本文利用Sentinal-1A数据获取门源5.9级地震的升、 降轨同震形变场, 同时, 基于Okada模型, 利用升、 降轨数据联合反演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并得到最佳断层模型参数。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 门源地震以隆升形变为主, 升、 降轨最大隆升量分别约为6cm、 8cm; 断层滑动分布结果显示, 门源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为SW倾向的民乐-大马营断裂, 是1次以逆冲为主兼微量左旋走滑特征的地震事件, 最佳断层模型参数分别为: 倾角43° , 走向128° , 平均滑动角85° , 最大滑动量为0.27m, 反演得到地震矩约为1.13× 1018N· m, 对应矩震级为MW5.9。
根据发震区域内断层位置和几何运动特征, 建立冷龙岭主断裂、 冷龙岭北缘断裂和民乐-大马营断裂的相对关系图(图7), 已有研究认为冷龙岭主断裂是1条倾向SW的高角度左旋走滑区域大断裂, 其北侧新近发现的冷龙岭北缘断裂是1条倾向SW的逆冲断层, 而民乐-大马营断裂是1条倾向SW的逆冲断裂, 略带左旋走滑。几何上, 无法知道冷龙岭北缘断裂在深部与冷龙岭主断裂相交还是与民乐-大马营断裂相交, 但是民乐-大马营断裂在深部极有可能与冷龙岭主断裂交会, 而2016年MW5.9门源地震就发生在倾向SW的民乐-大马营断裂上, 它是青藏高原向NE方向推挤生长的表现, 是该区域应力积累的1次局部调整。另外, 比较USGS给出的1986年和2016年门源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发现两者发震机制非常相似, 且均发生在冷龙岭主断裂以北, 震中位置距民乐-大马营断裂的距离较为一致, 因此, 认为1986年MW6.0门源地震发生在民乐-大马营断裂上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另有研究表明, 全新世以来民乐-大马营断裂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曾宪伟等, 2014), 但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能力, 这与一些晚第四纪没有活动的断裂可以发生中强地震的认识相协调(周本刚等, 2006), 因此, 2016年MW5.9门源地震发生后, 该断裂的构造活动性及其地震危险性有必要重新予以评估。
致谢 评审专家提供了宝贵建议;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USGS等提供了震源数据;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房立华博士提供了余震精定位数据;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文图件采用GMT软件(Wessel et al., 1998)绘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