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熙彦, 女, 1984年生, 201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工程师, 主要从事GIS在活动构造研究方面的应用研究, 电话: 010-62009416, E-mail: xywu@ies.ac.cn。
借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中心(SCEC)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实验的经验, 中国地震局于2014年选择在地震活动频度高、 强度大的川滇地区, 启动了川滇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 力争将该实验场建成具有实验性、 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平台。为搭建和完善实验场区的地震动力学模型, 收集实验场区内地质构造、 地震地质、 地球物理、 大地测量、 地球化学等基础资料, 编制了《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000)》。
To establish an experimental, practical and open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at of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earthquake center(SCEC),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initiated a project for an experimental field in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 in 2014. The chosen area is a seismically active region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 series of work compiling basic maps have been launched to collect fundamental data of this area including geologic structure, earthquake geology, geophysics, geodesy, and geochemistry. The map of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s in this region is one of these basic map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pilation of this map. It includes earthquake epicenters,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s, faults, strata, magmatic rocks, and geographical data. This work summarized 87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and 22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s, and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earthquake epicenters, strata and magmatic rocks. The content in the map is reliable and integrated. This work will provide reliable earthquake-geology data for establishing geodynamics models and other future research of the national experimental field of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in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
中国受欧亚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挤压, 构造活动强烈, 形成喜马拉雅地震带等地震高发带。地震造成的灾害巨大。因此, 中国有探索地震预测预报这一世界科学难题的急切需求。然而, 地震孕育机理十分复杂, 需要通过长期的、 多学科的综合观测与研究, 深刻认识孕震和地震破裂机制, 检验和探索地震前兆, 才能进一步接近地震预测预报解决方案。2014年, 中国地震局借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中心(SCEC)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实验的经验, 选择在地震活动频度高、 强度大的川滇地区, 启动了川滇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 力争将该实验场建成具有实验性、 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平台。为搭建和完善实验场区地震动力学模型, 收集场区内的地质构造、 地震地质、 地球物理、 大地测量、 地球化学等基础资料, 实验场启动了关键基础性图件编制的相关项目。《川滇地区现代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i000)》(实验场区)是这批首先启动的基础图件编制项目之一。针对图件用途和实用性, 本文遵循科学性、 综合性、 准确性和权威性的原则, 收集了权威的、 具有高认可度的资料, 编制了图件。
川滇实验场位于中国西南部, 范围98.5° ~104° E, 23° ~32° N, 覆盖了四川南部、 云南北部、 西藏东部和贵州西部一角(图1)。实验场西北区是青藏高原东南缘, 为高原和山地, 地势陡峻, 海拔高度均在3i000m以上, 沙鲁里山、 大雪山、 夹金山、 龙门山等主要山脉海拔高度均在4i000m以上, 其中与四川盆地相邻的贡嘎山最高峰达7i556m。在贡嘎山南部相邻的高原前缘山地和四川盆地, 海拔高度从4i000m下降到1i000m以下, 在成都与重庆之间平均海拔高度仅约300m左右。实验场南部在华南块体和印度板块碰撞带上, 同时受到青藏高原物质向E和向S挤出的影响, 广泛分布大型山脉, 海拔高度也均在1i000m以上, 平均海拔高度达到约2i000m。实验场及邻区的地势总体特点是西北高、 东南低, 向SE倾斜。
《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i000)》(实验场区)图面主要表达内容是现代强震和地震破裂带的空间分布情况。其次, 为了说明地震地表破裂发生的背景, 还应表达与地震和破裂带关系密切的地震地质背景。区域地震地质基本内容可以用地层分布和断裂带分布来表达。基于专题图应突出专题主要内容, 专题图次要内容在图面中的比重不应超过主要内容的原则, 编制图件时对地震地质基本内容进行了简化。简化的方式有: 1)突出专题图的主题, 主要表达第四纪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 2)对次要内容进行制图综合, 合并地层和岩浆岩, 使图面简洁, 重点突出。最终确定的图面专题内容包括实验场区内的早— 中更新世以来断裂、 地层和岩浆岩分布、 破坏性地震和地震地表破裂带。
国内常用的地震目录有破坏性地震目录(MS≥ 4.7)和中国地震详目2种(ML≥ 1.0), 图件编制关注的主要为破坏性地震。国内常用破坏性地震目录一般始于公元前23世纪(汪素云, 2010), 主要是依据地震史料和有仪器记录以来至1978年的地震观测报告(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1995;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1999), 以及自1979年起每年1册的《中国地震年报》编录(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 2001)。本文收集了吕悦军等(2016a)编制的《中国及邻近地区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 Cheng 等(2017)编译的中国大陆地震(MW)目录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近年来通过网络发布的地震目录。这些资料也是依据上述地震史料、 地震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年报》等编制。
吕悦军等(2016a)的《中国及邻近地区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是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基础图件之一。该图的破坏性地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 2010年底)中1990年底前的地震, 主要采用了《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 公元1911年)》和《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 1990年, MS≥ 4.7)》, 并由各省(市、 自治区)地震局对本行政区1990年前存疑地震的地震参数进行修订、 新增和删除某些条目。该套目录中199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地震年报》、 《中国地震详目》、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震例》等, 其中主要以《中国地震年报》为基础。最终形成的地震目录时间完整范围是公元前23世纪— 2010年12月31日, 震级统一标志为 “ M” (吕悦军, 2016b)。
Cheng 等(2017)在全球MW目录和中国大陆MS目录基础上编译了1个统一的中国大陆MW目录。对于1900年之前的地震事件, 主要采用了《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 公元1911年)》。在Cheng 等(2017)给出的中国MW目录中, 1900年之后发生的强震, MW震级主要由ISC-GEM(ISC 为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 即国际地震中心; GEM为Global Earthquake Model, 即全球地震模型)目录和全球质心矩张量解(Global Centroid Moment Tensor, Global CMT)目录给出。这套地震目录的时间完整范围是公元前23世纪— 2015年12月31日。
本文收集了2011年1月1日— 2016年12月31日的地震用于补充上述2套地震目录, 地震资料采用的是中国地震信息网(http: ∥www.csi.ac.cn/)2017年1月发布在数据共享板块的全国5级以上地震目录。
中国大陆地区一般情况下当地震震级M> 6.5时才伴有地表破裂(邓起东等, 1992)。也有学者提出中小震级事件可以产生地表破裂(唐茂云, 2014), 但没有川滇实验场区内的震例。因此, 本文所采用的破坏性地震目录定位震级M≥ 6.5。根据吕悦军等(2016a)编制的《中国及邻近地区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的地震资料(公元前23世纪— 2010年底)和中国地震信息网发布的地震目录(2011— 2016年底)统计, 可能产生地表破裂带的地震(M≥ 6.5)有81次。据Cheng等(2017年)编制的地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 2015年底)和中国地震信息网发布的地震目录(2016年1月— 2016年底)统计, 可能产生地表破裂带的地震(M≥ 6.5)有57次。其中2016年资料里没有M≥ 6.5的地震, 因Cheng 等(2017)的地震目录震级标志为MW, 因此, 震级标志可以统一为MW。
经对比, 2个目录中可能产生地表破裂的地震互有补充, 将Cheng等(2017)地震时间从世界时(GTM时间)转为北京时(GTM+8), 整理得到可能产出地表破裂的地震87次(表1)。这一地震目录综合了吕悦军等(2016a)、 Cheng等(2017年)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资料而形成。资料本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资料之间互相补充, 令资料具有更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将这些地震加载到川滇实验场区第四纪以来活动断层分布图上, 对比川滇地区地块划分结果, 可以发现大部分强震分布在块体边界带上, 少量分布在块体内部的断裂带上。块体边界带地震聚集区按断裂带可以划分为龙门山断裂带、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 小江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 金沙江断裂带、 红河断裂带、 程海断裂带、 石屏-建水断裂带、 曲江断裂带、 南汀河断裂带、 丽江-小金河断裂、 理塘断裂带。块体内部发生强震的断裂带有安宁河断裂、 马边断裂、 五莲峰断裂、 昭通-鲁甸断裂、 抚边河断裂、 怒江-龙陵-瑞丽断裂带、 岷江断裂带、 无量山断裂、 景谷断裂、 南华-楚雄断裂(图2)。
通常经过查阅文献(如县志)记载、 影像解译圈划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大致范围, 再进行实地考察、 槽探、 年代样品测试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一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带的确定需要大量的工作和切实的地质证据, 编绘在图上的破裂带除了确定某次地震产生了地表破裂带外, 还应能确定破裂带的起始位置、 终止位置、 分布情况和大致长度。为了保证破裂带的完整性和准确度, 本文针对上述87次地震逐个搜索公开出版论文、 书籍、 博士论文等具有高认可度文献中的破裂带资料; 并且大部分地震都使用了多份资料, 互相印证,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若在上述文献和资料中描述或标绘了具体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起始位置、 终止位置、 分布情况和长度的, 则根据文献标绘出此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同时, 本文还收集了近年活动断层填图和地震应急考察的破裂带资料, 补充了个别在上述文献未记载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最后确定了26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带(表2)。除2014年鲁甸地震地表破裂带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影像绘制外, 其余均是根据文献记载, 再结合断裂带地表迹线绘制的。本文所编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均根据近几十年来实地地质考察的资料绘制, 未包含根据文献等其他资料推测或计算的地震地表破裂带。
编制《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i000)》所收集的断裂资料是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中国及邻近地区地震构造图》中的断层(徐锡伟等, 2016)。该图件的断裂带主要基于影像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编制, 集成了2015年前的活动断层研究成果。这套断裂带数据同时应用于地震应急图件产品《区域地震构造图》, 出图比例尺可达1︰1i000i000。 图件编者根据2015— 2016年最新的研究成果, 对《中国及邻近地区地震构造图》的断裂带进行了完善, 编制了《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i000)》的断裂带。本文选取了第四纪有过活动的断裂, 编绘到图上, 并将图上断裂根据断层活动年代, 分为全新世断裂、 晚更新世断裂和早— 中更新世断裂。
为确定试验区内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 编制人员借阅了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1︰100万中国地质图》和《1︰250万中国地质图》(MapGIS版)公开版的数据、 1︰20万纸质地质图, 收集了《中国及邻近地区地震构造图》中的第四纪地层资料, 进行地层和岩浆岩的编制。这些参考资料均来自国家数字地质资料馆或公开出版发行的资料, 在业内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
考虑到川滇地区构造环境的变化: 经古生代和中生代造山运动形成联合古陆, 后经历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运动性质不同的造山运动(唐荣昌等, 1993), 本文将地层单元划分为第四系、 新近系— 古近系、 中生界— 古生界、 前寒武系。基于简化地质背景, 突出专题内容的原则, 编者进行了制图综合, 将分布面积较小的地层和岩浆岩进行了合并。最终, 综合各资料制作了地层和岩浆岩图。制图区域内裸露的岩浆岩大部分在中生代— 古生代时期形成。
实验场区的地层和岩浆岩在空间分布上显示了一定的规律性。实验场内除了四川盆地具有较好的沉积环境外, 其余区域高山耸立, 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少。该区域第四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四川盆地, 沿龙门山脉都江堰市河流出山口东南流向的水系形成大型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安宁河、 大渡河、 卧落河、 滇池等大型河流和湖泊沿岸以及盐源、 宾川、 保山等盆地也分布有河湖相和冲积相第四纪沉积物。新近系— 古近系分布在沿鲁里山脉的SN向山谷间、 绵绵山系南部、 玉龙雪山山系南部、 点仓山谷、 景谷威远河谷等。该套地层主要以砾岩和砂岩为主, 中间夹粉砂岩、 泥岩、 煤、 凝灰岩、 岩屑砂岩等。实验场区内广泛分布中生代— 古生代沉积岩, 覆盖区域内约1/2的面积。该套地层形成于加里东运动— 燕山运动早中期, 在此期间经历了板块形成阶段、 联合古陆形成阶段和燕山运动早中期的联合古陆解体阶段, 成分复杂。在甘孜— 理塘以东、 九龙以北、 康定— 理县西北一带, 地层主要含变质砂岩和板岩。金沙江流域分布有千枚岩、 板岩、 变质砂岩, 并夹中酸— 基性火山岩和凝灰岩。其余地区主要分布石灰岩、 砂岩、 泥岩、 粉砂岩等。前寒武系主要分布在贡嘎山系、 巴颜喀拉山系、 岷山、 大凉山、 无量山等高山地区。该套地层主要为变质岩。在理塘沿断裂分布蛇绿岩; 沿金沙江分布片麻岩、 斜长片麻岩、 变粒岩、 大理岩等; 沿北川映秀断裂、 汶川-茂汶断裂分布前寒武花岗岩、 基性、 超基性岩; 龙门山断裂南段和鲜水河断裂会合处主要含变质岩; 沿大凉山断裂带地层主要成分为基性— 酸性凝灰岩、 熔岩、 火山碎屑岩和砾岩; 安宁河南段及南部山区、 昆明以南到曲江断裂、 红河断裂西南侧、 高黎贡山以南分布的前寒武岩呈现不同程度的变质。
岩浆岩(中生代— 古生代为主)主要沿区域内的主断裂带广泛分布, 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断裂带、 理塘断裂带、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 大凉山-小江断裂带上, 以SN向展布。该套地层主要形成于二叠纪— 白垩纪时期: 从甘孜沿大型断裂到日窝主要形成于三叠纪; 德钦以南沿怒江断裂主要分布侏罗纪— 白垩纪岩浆岩; 沿德钦、 维西南的岩体主要形成于二叠纪— 三叠纪; 马边、 布拖、 鲁甸一带和鹤庆一带主要为二叠纪玄武岩; 龙门山后山一带地层主要形成于奥陶纪、 泥盆纪和二叠纪。
本文采用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小比例尺(< 1︰1i000i000)地理底图, 要素类型包括水系和居民地, 坐标系统为WGS 84地理坐标系统。本文其他内容要素均编绘在此底图之上。
《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i000)》(图3)的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断裂带、 地层和岩浆岩、 地理底图均来源可靠、 完整, 将为川滇国家地质监测预报实验场未来的研究提供准确的地震地质基础资料, 有助于实验场地震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图件编制借鉴了地震行业活动断层探测标准, 制图流程和图面内容规范。本文给出了实验场区87次地震震中和22次地震地表破裂带, 具有较高可信度。然而, 仍有65次已知的地震没有确切的地震地表破裂带位置和破裂长度, 无法编绘在图上。该地区仍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 获取更多准确的基础资料。相信随着实验场未来研究项目的开展, 将获得更多成果, 形成实验场深部和浅部地质调查、 地震构造、 孕震环境相关数据和资料, 推进地震监测和预测的新技术、 新方法的研究、 试验和实践。
致谢 项目执行和文章撰写过程中, 得到了宋方敏研究员、 闻学泽研究员、 杨晓平研究员、 吕悦军研究员、 李涛特聘研究员、 李康助理研究员的帮助,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