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黄伟亮, 男, 1987年生, 2015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现为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与古地震、 新构造与地质灾害等方面研究, 电话: 029-82339296, E-mail: huangweiliang@chd.edu.cn。
天山是典型的陆内再生造山带, 研究其现今内部断裂的变形特征和活动速率对于认识整个天山造山带的应变分配方式和变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天山活动构造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天山两侧向盆地扩展的前缘部分, 然而对于天山内部活动构造的定量化研究并不多见。该研究聚焦于南天山与其内部山间盆地之间的边界断裂——焉耆盆地北缘断裂,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可将该断裂分为东西2段, 其中东段逆冲断错了一系列山前洪积扇, 形成了线性明显的陡坎地貌。通过利用高精度差分GPS对23组断层陡坎的测量, 发现其垂向位移大致可分为1.9m、 2.4m和3.0m 3组, 推测单次地震的同震位移量为0.5~0.6m。其中保存于3.0m左右陡坎的地貌面为区域性地貌面, 通过利用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测定该地貌面的暴露年龄约为5ka, 这与博斯腾湖沉积物所记录到冷暖气候交替的时间段相符, 说明气候的冷暖变化控制了南天山前地貌面的形成和废弃。结合断层陡坎高度及地貌面年龄可得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东段5ka以来的倾滑速率为0.6~0.7mm/a, SN向的地壳缩短速率约为0.4mm/a, 垂向滑动速率约为0.5mm/a。依据地震矩计算公式评估焉耆盆地北缘具有发生7.5级强震的可能性。该研究为认识现今天山的变形过程和变形方式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持, 对于理解天山内部的强震发生地点和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The Tian Shan Mountains is an active orogen in the continent. Previous studies on its tectonic deformation focus on the expanding fronts to basins on either side, while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on its interiors. This work studied the north-edge fault of the Yanqi Basin on the southeastern flank of Tian Shan. Typical offset landforms, and lineaments of scarps o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is fault were used to constrain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shortening rates. Geological and geomorphic mapping in conjunction with high-resolution GPS differential measurement reveals that the vertical offse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f 1.9m, 2.4m and 3.0m, and the coseismic vertical offset was estimated as 0.5~0.6m. In situ10Be terrestrial cosmogenic nuclide dating of three big boulders capping the regional geomorphic surface that preserved 3.0m vertical offset suggests that the surfaces were exposed at ~5ka. Meanwhile, the lacustrine sediments from Bosten Lake within the Yanqi Basin suggest climate change during cooling-warming transitions was also at ~5ka. The climate, therefore, controlled creation and abandonment of geomorphic surfaces in southern piedmont of Tian Shan. Combining the exposure ages and vertical offsets, we inferred that the east section of the north-edge fault in the Yanqi Basin has a dip slip rate 0.6~0.7mm/a, ~0.5mm/a of vertical slip and ~0.4mm/a of shortening since 5ka. Based on calculation of earthquake moment, we estimated that this fault is capable of generating M7.5 earthquakes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data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Tian Shan and is useful in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of this area.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 使远离碰撞边界2, 000km的板块内部— — 天山造山带重新复活, 形成了现今横亘于中亚的最为宏伟的板内造山带(Windley et al., 1990; Allen et al., 1993; 张培震等, 1996; Yin et al., 1998; 邓起东等, 2000; 杨晓平等, 2008)。20世纪70年代以来, 利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大陆内部造山带的地壳缩短和加厚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大陆山链的解剖, 认识到非刚性的大陆板块造山形变不仅发生在块体碰撞的边缘, 还可以扩展到板内达数百乃至上千km的活动区域(Molnar et al., 1975; Tapponnier et al., 1976; 郭华等, 1995; 崔盛芹, 1999; 杨经绥等, 2010)。因此, 对板内造山带内部构造变形方式、 变形速率的定量化研究是理解现今板内造山过程中应力、 应变分配的关键点, 也是研究板内造山带变形模式、 构造演化的前沿科学问题。
天山作为典型的板内再生造山带, 也是新生代陆内变形和强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多位学者通过对天山内部变形特征的研究揭示出, 现今天山SN向的地壳缩短变形不仅仅存在于南北两侧的盆山交接地带, 还广泛分布在天山内部多个山间盆地中(Burbank et al., 1999; Dumitru et al., 2001; Bowman et al., 2004)。特别是Thompson等(2002)通过对位于吉尔吉斯斯坦75° E西天山内部多组活动断层的研究发现, 这些断层的晚第四纪累加滑动速率与现今GPS观测到的震间形变速率有相当好的一致性, 说明西天山内部的多组活动断层是调节内部缩短变形的主要吸收区。2017年8月9日在新疆精河发生了6.6级地震, 经震后调查发现发震断层为北天山内部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 这表明天山内部逆冲构造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危险性。但是相对于整个天山南北两侧各类活动构造而言, 天山内部活动构造的定量化研究仍非常有限, 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大多位于境外天山内部, 这大大限制了对整个天山内部造山带变形方式、 应变分配的全面认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天山内部构造变形的方式、 速率以及地震活动特征, 我们基于断错地貌面暴露年龄的有效确定, 对南天山内部焉耆盆地北缘断裂的全新世活动速率进行了厘定。并利用差分GPS对多个断层陡坎高度进行了测量和统计, 揭示出该断裂的地震活动特征和单次同震位移量。最终, 认为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作为焉耆盆地北部的盆山边界断裂全新世滑动速率为0.6~0.7mm/a, 其中SN向的地壳缩短速率约为0.4mm/a。
本文研究区为新疆焉耆盆地北侧的盆山交界地区(图1a),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南天山构造单元, 盆地北缘的南天山山体在经历了古生代洋壳俯冲、 岛弧拼贴过程, 中生代时期持续向N逆冲推覆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以变质岩为主的增生杂岩系列(张良臣等, 1985; Allen et al., 1991; Bullen et al., 2003)。山体内部主要出露: 元古界中天山群片岩、 上古生界泥盆系碎屑岩, 碳酸盐岩以及华里西期侵入岩。除三叠系外的其他中生代地层在该地区未见出露, 新生代地层也仅有第四系出露于沟谷地带(王洪亮等, 2005)。
新生代以来, 南天山山体开始持续隆升, 低温热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中新世早期以来, 山体的剥蚀速率由原来的30m/Ma增大为100m/Ma(杜治利等, 2007; 吕红华等, 2013)。 并且对焉耆盆地的构造变形影响加剧, 使盆地内部新生代地层的沉积中心逐渐向N迁移至盆地北侧的和静凹陷内。钻井和地震反射资料表明, 盆地内新生代地层最大厚度为2, 700~3, 850m, 平均厚度为2, 000m(蔡佳等, 2008; 武金龙, 2010)。进入第四纪, 焉耆盆地同时受到南侧南天山和北侧库鲁格塔格山体的共同挤压, 盆地明显萎缩, 总体呈现出了 “ 两坳一隆” 构造格局(图1b)。盆地北缘的南天山山前断裂逐渐向盆地内部逆冲, 使得盆地北缘上新统和第四纪地层褶皱隆起, 形成1排新生的山前褶皱带— — 和静逆断裂褶皱带。Huang等(2015)通过利用背斜区阶地面变形和阶地面的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龄限定了该褶皱带中部哈尔莫顿背斜的长期缩短速率约为0.3mm/a。
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又称: 南天山山前断裂)总体为EW走向的N倾逆冲断裂, 西起察汗乌苏水电站, 东止于和硕金斯特旅游区入口, 构成了长约200km的盆地北边界, 在卫星影像中表现为1条EW向延伸的弯曲线性构造带(图2a)。该断裂具有长期活动的特点, 是1条区域性大断裂, 它控制着断裂两侧的基本地质构造和沉积建造(Windley et al., 1990; 姚亚明等, 2003)。在地貌上焉耆盆地北缘断裂构成南天山山体与山前平原的自然分界线, 在 1︰20万“ 焉耆幅” 地质图中, 表现为泥盆纪灰黄色块状凝灰岩、 碎屑岩逆冲到第四纪冲洪积沉积物之上。沿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带的基岩三角面、 阶梯状陡坎等断裂地貌十分发育, 虽然断裂的地表行迹被部分第四系冲洪积物所覆盖, 但在沟谷深切处依然可见断裂出露。
之前的研究认为该断裂为晚更新世断层, 全新世活动不明显①。经过本次野外实地考察和断错地貌面年代学研究认为, 该断裂应以清水河为界分为东西2段(图2a), 西段全新世以来未见有明显的断错迹象, 在哈合仁郭勒河西岸, 断裂走向近EW, 断面N倾, 倾角45° ~60° , 为挤压逆冲型, 上盘泥盆系凝灰质砂岩逆冲于下盘早更新统西域砾岩之上, 主断面岩石非常破碎, 挤压片理、 次级小断层发育。但从一些小型冲沟切割出的剖面来看, 断裂大都发生于古生代地层与新生代地层的交界部位, 没有见到断裂切割全新世地层。从图2b中可以看到, 全新世洪积物直接覆盖在泥盆纪凝灰岩之上, 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断裂上方的冲洪积物厚约3m, 沉积连续, 未见断错现象。从卫星影像上来看, 整个焉耆盆地北缘断裂的西段, 全新世地貌面保存完好, 表面平整, 未见陡坎等断错地貌出露。
清水河以东, 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东段, 基本构造特征与西段一致, 但在多个地点可见断层断错了全新世地貌面。尤其在巴联河以东的南天山山前, 几乎所有山前的全新世洪积扇顶端均被断错, 形成2~4m高、 坡向S的断层陡坎(图2c, d, e)。在卫星影像中, 陡坎线性清晰, 且连续性好。通过对巴联河至克勒歹郭勒河之间的山前地貌面进行详细的野外考察, 可见多数沉积物剖面中表现出泥盆纪地层与全新世沉积物呈断层接触, 断层产状多为N倾, 倾角40° ~60° (图2c)。
在对Google Earth公布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 我们对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东段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和填图工作, 共发现25条全新世断层陡坎。 为了更为准确地限定各条陡坎的高度和上、 下地面的坡度值, 利用Trimble R3差分GPS系统(水平误差≤ 5cm, 垂直误差≤ 10cm, 远小于各个陡坎的高度)对各条陡坎的高度及被断错的上、 下地貌面进行了测量, 获得25条实测地形剖面线(图3)。剖面方向尽量与陡坎走向垂直, 并尽量避免遭受侵蚀和人工改造的区域, 最终将数据投影到垂直于陡坎走向的剖面上。
陡坎高度测量是通过对陡坎附近断层上、 下盘地形剖面线的线性拟合, 测量上、 下盘地形拟合线高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从而得到陡坎高度及其误差。由于所有被测量的陡坎上、 下地貌面均非常平整, 通过线性拟合上、 下盘地貌面坡度均能达到95%以上的置信区间(图3), 因此这种方法所得的陡坎高度可以代表真实的断层在地表的垂向位移量(Zheng et al., 2013)。
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东段野外实地测量了25个陡坎高度剖面, 主要分布在巴联河以东的南天山山前, 表现为山前洪积扇顶部被断错, 南天山山体直接逆冲到山前第四纪沉积物之上。在地表形成高度从1.6~3.8m不等的陡坎地貌, 被断错的洪积扇面整体向S倾斜, 倾角5° ~20° 不等, 陡坎自由面的坡度在25° ~35° 之间, 所有陡坎数据剖面和分布位置表现在图3中。通过对陡坎所处地貌面的划分, 共筛选出23组位于不同地貌面的陡坎高度剖面。经统计分析发现其中有11组地貌面上的陡坎高度值在3m左右、 5组陡坎高度值在2.4m左右、 5组陡坎高度在1.8m左右、 还有2组陡坎高度在3.9m左右(表1)。
综合来看: 1)保存有3.9m高的陡坎地貌面, 多为山前所残留的部分洪积扇面, 仅在本次所研究的断裂西段部分地区零星保存, 扇面多被辫状河流侵蚀切割; 2)保存有3m左右陡坎高度的洪积扇面为该地区的区域性地貌面, 陡坎上盘地貌面较为平整, 仅有个别冲沟的朔源侵蚀作用切割了陡坎地貌; 3)2.4m和1.8m高的陡坎地貌大多是位于大型洪积扇内部冲沟两侧的小型河流阶地面, 其分布往往局限于断层发育的部位, 具有鲜明的构造属性。
对部分地貌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图4)。 在陡坎剖面18处, 断层上盘保存了3级地貌面, 其中最高1级T3地貌面为区域性洪积扇面, 拔河高度为6.7m, 断层在该地貌面造成了2.9m高的断层陡坎。此外, 在断层上盘沿冲沟东侧还局部保存了T2和T1 2级地貌面, 拔河高度分别为4.2m和2.3m(图4a), 由于在断层陡坎位置没有保存这2级地貌面, 因此无法得到断层在这2级地貌面形成后的活动情况。但在陡坎剖面17处通过对地形地貌的测量, 获得该点处的地貌面拔河高度为4.2m并保存了1.8m高的断层陡坎(图4b), 这表明该地貌面可能与剖面18处T2地貌面的形成时代相近。因此, 可以推测断层的持续活动导致了在拔河高度不同的地貌面上保留了高度不一的断层陡坎, 造成了现今南天山山前洪积扇上高度不等的陡坎地貌。
为了更科学地揭示出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位移量的分布特征, 对23组陡坎高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 将23组陡坎高度数据沿断裂走向进行投影, 得到断裂垂直位移分布图; 之后以0.2m为步长对23组陡坎高度数据进行频率统计分析, 获得了地震的特征位移量。结果表明, 断层的垂向位移表现出西段高、 中段和东段偏小的特点(图5), 同时频率统计分析得到, 断层陡坎高度大致具有4个峰值, 分别为1.9m(8%)、 2.4m(11%)、 3.0m(19%)和4.0m(5%)。其中4m左右的陡坎高度值由于样本数据太少(仅有2组陡坎高度数据接近4m)被认为不具有统计意义, 剩下3组数据所揭示出累计位移量分布的特征值在0.5~0.6m范围内(图5)。尽管没有直接观测到焉耆盆地北缘断裂最新1次地震的同震垂直位移量, 但推测0.5~0.6m的位移量值可能代表了焉耆盆地北缘断裂的垂向同震位移量。Huang等(2015)和李安等(2015)在焉耆盆地北缘断裂西段, 发现该断裂所派生出来的和静逆断裂向盆地内部逆冲扩展并断错了现今河漫滩地貌单元, 保存了最新的地震事件。其垂向位移量为(0.4± 0.1)m, 考虑到和静逆断裂与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东段所处同一发震构造环境中(图8), 单次地震的同震位移量应该较为接近, 因此可以认为0.5~0.6m的位移量可以代表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东段单次地震在地表的垂向同震位移量。
对于被断错的地貌面的年龄限定是定量化研究断层活动速率以及研究地震复发历史的关键, 也是活动断层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由于研究区所处干旱气候环境下, 地貌面沉积物中有机物残体非常少见, 无法利用放射性碳进行定年研究; 此外该处地貌面均为山前近源快速堆积, 沉积物颗粒粗、 搬运时间短, 也无法使用释光测年方法进行沉积物年龄确定。但是,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恰恰适合干旱、 少雨、 近源快速堆积的地貌面的年龄限定。本文主要利用石英矿物中含量较高的10Be元素, 对地貌面进行年代确定, 其半衰期为1.37Ma, 远大于地貌面的形成年龄, 因此可以用来确定地貌面的暴露年代, 关于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的方法和原理参见文献(Granger et al., 2007; Gosse, 2012; Ivy-Ochs et al., 2013), 本文不再叙述。
针对分布面积最广, 保存了3m左右断层陡坎高度的地貌面自西向东进行了系统的采样, 共对3个典型的地貌面进行了年代学样品的采集(图3五角星处)。主要通过采集平坦地貌面上长英质大砾石(最小直径> 30cm)表层(2~5cm)岩石样品的方法来确定该地貌面的暴露年龄(图6); 在采集时注意远离冲沟和洪积扇边缘等可能后期会有明显侵蚀改造的地区。每份样品至少采集1kg以上, 之后对每个样品进行了粉碎和筛选得到0.25~0.5mm之间的岩石颗粒。按照Brown等(1991)所建议的处理流程, 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年代学实验室对样品中的石英进行了挑选、 溶解和制靶, 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French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的加速质谱仪(AMS)进行10Be/9Be的比值测量, 所得核素浓度及误差详见表2。
所测定的地貌面沉积物的物源为山体边缘面积较小的汇水盆地, 这使得地貌面上分布的大个砾石颗粒在搬运和堆积的时间过程非常短暂。因此, 在这一过程中大个砾石颗粒中所产生的核素浓度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 本身大个砾石在物源区应为山体的一部分, 由于山体遮挡、 岩体厚度以及风化侵蚀的原因, 砾石表面很少或基本没有累计核素浓度(Dü hnforth et al., 2012; Ivy-Ochs et al., 2013)。Dü hnforth等(2007)通过详细的对比采样研究了美国Owens Valley处的地貌面年龄, 发现山前快速堆积的冲洪积地貌面上的大砾石颗粒中的继承性核素浓度对暴露年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我们在后期计算地貌面的暴露年龄时, 忽略了样品中的继承性核素浓度。
利用Balco等(2008)在线暴露年龄计算器(CRONUS)采用了Lifton等(2005)随时间浮动的生成速率, 分别计算了被断错的洪积扇面的暴露年龄。自西向东, 地貌面的年龄分别为 (4.7± 0.5)ka、 (5.6± 0.6)ka和(5.3± 0.6)ka(表2)。考虑到所采集样品非常年轻, 且为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石英变质岩类的大砾石, 年龄计算的过程中没有考虑侵蚀速率的影响。该年龄结果表明, 在误差范围之内可以认为这3组地貌面应为同期(约5ka)形成, 这也与3期地貌面上保存了高度近一致的断层陡坎相吻合(陡坎高度分别为2.9m、 3.1m、 3.2m)。
阶地或洪积扇等地貌面的堆积与废弃主要取决于河流的搬运和堆积能力。在气候非常干旱的地区, 常年持续性流水的搬运能力和堆积能力都非常有限, 而绝大部分的沉积物来源于间歇性的洪流(Baker, 1977; Owen et al., 1997)。张成君等(2007)通过对焉耆盆地中部博斯腾湖的湖相沉积物的详细研究发现, 在6.4~5.1ka, BP时期, 博斯腾湖地区气候寒冷, 降水量小, 而此时天山的天格尔峰也出现了1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冰进事件。而到了5.1~4.4ka, BP时期, 博斯腾湖沉积相反映出温度上升, 且较多冰雪融水进入湖泊导致了湖水的扩张(Mischke et al., 2006; Zhang et al., 2010)。将所得年龄结果与博斯腾湖沉积物中的氧同位素曲线做对比, 年龄区间在5ka左右大致对应于气候由寒冷向温暖转变的过程。当气候由冷向暖转变时, 河流由之前的侧向加积转变为垂向下切, 使得南天山山前地貌面脱离现有河漫滩或洪泛区不再接受河流物质沉积, 地貌面得以长时间的暴露保存。
按照Thompson等(2002)、 Amos等(2007)提出的Monte Carlo模拟方法计算活动断层的变形速率及误差研究, 我们利用David和Eric所开发的Crystal ball®软件对焉耆盆地北缘断层的活动速率进行了计算。在模拟之前需要对各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行定义, 对于陡坎高度(v)、 原始地貌面的斜率(m)和地貌面的年龄(T)均采用正态分布函数进行定义, 而对于断层倾角(δ )野外测量时误差较大, 大部分测量值处于40° ~60° , 因此对其定义为均一分布函数, 取值40° ~60° (图7)。
利用Thompson等(2002)给定的陡坎高度式(1)对断层的总位移量、 垂向和水平位移量分别进行了计算, 并结合地貌面年龄对断层的活动速率进行了计算。
式(1)中, S为断层滑动的距离, v为实测陡坎的垂直高度, δ 是断层倾角, m为上、 下原始地貌面的斜率的平均值(图7)。
对3个得到地貌面年龄结果的断层陡坎分别进行了滑动速率的计算, 其中在断层西段, (4.7± 0.5)ka 地貌面对应的陡坎7高度为(3.1± 0.1)m(图3),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断层的倾滑速率为(0.68+0.27)~(0.68-0.13)mm/a; 其中垂直滑动速率为: (0.52+0.20)~(0.52-0.10)mm/a; 缩短速率为: (0.43+0.25)~(0.43-0.13)mm/a。
在断层中段(5.6± 0.6)ka洪积扇面所对应的陡坎11高度为(3.2± 0.1)m(图3), 经过计算得到断层的倾滑速率为(0.63+0.23)~(0.63-0.14)mm/a; 其中垂直滑动速率为: (0.48+0.16)~(0.48-0.10)mm/a; 缩短速率为: (0.40+0.21)~(0.40-0.13)mm/a。
在断层东段(5.3± 0.6)ka洪积扇面所对应的陡坎18高度为(2.9± 0.1)m(图3), 经过计算得到断层的倾滑速率为(0.67+0.23)~(0.67-0.15)mm/a; 其中垂直滑动速率为: (0.51+0.15)~(0.51-0.10)mm/a; 缩短速率为: (0.43+0.22)~(0.43-0.15)mm/a。
因此, 综合以上不同地点的滑动速率计算, 焉耆盆地北缘断层在东段巴联河至克勒歹郭勒河一段, 5ka以来的倾滑速率为0.6~0.7mm/a, SN向的地壳缩短速率约为0.4mm/a, 垂向滑动速率约为0.5mm/a。
活动构造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其发震能力进行合理的评判。在获得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一些定量化的活动参数之后, 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该断裂的发震能力进行初步估计。
对天山地区发震构造模型的研究表明, 天山南北两侧及天山内部的逆冲型地震大多以断坡-断坪-断坡构造样式为主要发震模式(张培震等, 1994; 杨晓平等, 1998)。而焉耆盆地北缘构造也可被认为是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作为断坡构造向盆地逆冲, 之后沿新生代底部膏岩层滑动形成产状近水平的断坪构造, 在和静褶皱带处断层向上翘起形成新的逆断坡构造, 并在断坡上端点以上形成活动的断展背斜(图8)。根据对天山这种断坡-断坪-断坡发震构造模式的研究, 由基岩山体向盆地逆冲的断坡构造因其切割深度深并上覆有厚层的基岩楔形体, 因此在发震构造中被认为具有强震发生能力。明确了焉耆盆地北缘发震模型和强震发震断层, 下面讨论焉耆盆地北缘强震发震深度问题。
根据对天山地区强震构造孕育环境的研究, 5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中下部分介质速度变化较大的区域(胥颐等, 2000)。赵俊猛等(2004)对天山岩石圈密度的研究表明, 焉耆盆地北缘的天山山体在20km深度以下地壳密度有明显的变化, 可能代表地壳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了脆塑性转变, 那么具有发震能力的脆性地壳应在这一深度之上。如果将焉耆盆地北缘断裂附近有准确定位信息的地震沿断层投影到垂向剖面(图8), 可以看出4~5级地震在10~20km深度的范围内比较集中, 因此估计焉耆盆地北缘强震的发震深度可能在 (15± 5)km左右。2017年8月9日精河发生6.6级地震, 其震源深度为11km, 断层倾角为47° , 是发生在天山山体内部的1次逆冲型地震。其发震构造为北天山内部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向盆地内部逆冲, 焉耆盆地北缘构造环境与该地区相似, 因此发震构造也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
确定了焉耆盆地北缘的发震模型, 可以对发震断层的宽度W进行计算。因为需要求取焉耆盆地北缘未来地震的震级上限, 考虑到未来强震应引起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和山前的和静逆断裂共同活动, 所以需要分别计算各自的断层宽度。据图8所示, 给定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倾角为45° , 未来强震的震源深度为 (15± 5)km; 和静逆断裂倾角为30° , 滑脱层深度为 (2.5± 0.5)km, 距离山前断层9~10km(Huang et al., 2015)。依此可以计算出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宽度为14~28km, 和静逆断裂的宽度为11~14km。
根据野外调查, 在盆地北缘被断错的山前洪积扇陡坎地貌和清水河以东山前和静褶皱带在地表的展布范围, 确定山前断层的长度为40~50km。在单次地震的位移量获得方面, 无法直接使用在地表观测到的垂向同震位移量0.5~0.6m。因为在逆断裂-褶皱类型的地震中, 断裂深部的位移量会向上逐渐衰减, 地表所观测到的位移量仅为震源逆断裂滑动量的一小部分。例如: 1980年阿斯南地震地表出露的同震位移量为2m, 而震源位移量可达6m(King et al., 1981)。再如: 2017年8月19日精河地震, 通过地震波反演可看到震源处断裂滑动量可达1.2m, 但在地表没有任何地表破裂带存在。Scholz(1982)、 Scholz等(1986)在统计板内地震地表破裂长度(L)和深部滑动量(u)关系时提出二者之间存在u=6× 10-5L的关系, 根据这一关系和焉耆盆地北缘断裂长度为40~50km可以得到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及和静褶皱带的震源滑动量为2.4~3.0m。
根据上述所得参数, 依据Aki(1966)的地震矩公式(M0=μ LWu; L为断层长度, W为断层宽度, u为单次地震的位移量)对焉耆盆地北缘地震矩能量进行了计算, 在计算中采用的参数为: μ =3.3× 1010N/m2、 L=40~50km、 W1=14~28km、 W2=11~14km、 u=2.4~3m。最后计算得到地震矩M0=μ L(W1+W2)u, 得到M0的范围为(7.9~20.7)× 1019N/m。
根据Kanamori(1977)矩震级计算式(2):
可计算得到矩震级MW为7.2~7.6级, 也就是表明焉耆盆地北缘具有发生7.5级左右强震的能力, 这一结果与李安等(2015)通过开挖多个探槽研究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的古地震事件, 表明焉耆盆地北缘曾经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事件相吻合。
现今GPS观测结果显示, 天山所遭受的挤压缩短变形并非仅仅集中在天山两侧的前缘推覆带上, 还发生在整个前陆盆地和山间盆地以及山体内部大型逆冲走滑断裂处(Reigber et al., 2001; 张培震等, 2003, 2013; 吴传勇等, 2014)。但天山内部和天山两侧对缩短变形的吸收方式却有较大差异; 在天山内部, 其缩短变形多被SN向分布范围宽(150km左右)、 间距较大的多条山间盆地边界断层所吸收, 其地质缩短速率一般< 1mm/a。如: 西天山内部多条山间盆地边界逆冲断层缩短速率为0.1~1.5mm/a(Thompson et al., 2002); 伊克塞斯湖盆地北缘山前断层缩短速率为0.07~1.1mm/a(Selander et al., 2012); 伊犁盆地北缘断层水平缩短速率为0.25mm/a(Cording et al., 2014); 本次研究所得焉耆盆地北缘断裂的缩短速率为0.4~0.5mm/a以及盆地内部和静逆断裂褶皱带中部缩短速率为0.3mm/a等(Huang et al., 2015)。而在天山两侧, 天山主体沿高角度逆断裂向南北两侧逆冲(邓起东等, 2000; Bullen et al., 2001), 山前形变大多集中于较为狭窄的范围内, 一般仅几十km, 且各个活动构造的地质缩短速率一般> 1mm/a, 如: 喀什凹陷内的喀什-阿图什褶皱带地质缩短速率约5mm/a(Scharer et al., 2004), 南天山山前阿克苏背斜缩短速率为5mm/a(Hubert-Ferrari et al., 2005), 库车凹陷内的秋里塔格背斜缩短速率为4~5mm/a(Hubert-Ferrari et al., 2007), 北天山山前3排逆断裂褶皱带缩短速率为3~6mm/a等(Avouac et al., 1993; Molnar et al., 1994)。
天山两侧与内部变形方式的差异性也得到了现今天山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的印证, 天山地区有明确记录的7级以上的大震逾10次, 而发生在天山内部的强震仅2次。天山山前区域高频度的大震活动与山前活动构造变形速率快, 吸收集中在1个狭窄范围中相符, 而天山内部大震频度较低也与内部构造活动速率较慢, 变形分布范围广有关, 但这并不意味着天山内部不具备强震发生能力。
焉耆盆地为南天山造山带之间的山间盆地, 盆地北缘断裂为盆山之间的边界断裂。通过遥感解译和地质地貌调查发现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以清水河为界可分为EW 2段, 其中东段部分活动性明显, 逆冲断错了一系列山前全新世洪积扇, 形成了一系列高度不一的断层陡坎。通过陡坎高度的测量显示出其垂向位移具有一定的分组关系, 单次地震的垂向位移量为0.5~0.6m。被断错区域性地貌面的暴露年龄约为5ka, 这与博斯腾湖沉积物所记录到冷暖气候的交替时间段相符, 说明气候的冷暖变化控制了南天山山前地貌面的形成和废弃。结合断层陡坎高度及地貌面年龄可得焉耆盆地北缘断裂东段5ka以来的倾滑速率为0.6~0.7mm/a, SN向的地壳缩短速率约为0.4mm/a, 垂向滑动速率约为0.5mm/a。依据地震矩计算公式评估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具有发生7.5级强震的危险性。这一成果与现今天山内部缩短变形速率大多< 1mm/a相符, 也反映出天山内部和天山两侧具有不同的变形方式, 对于理解天山地区地震活动的差异性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 感谢审稿专家及邓起东院士对本文提出的意见, 帮助完善了文章内容。感谢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的吕延武副研究员帮助处理宇宙成因核素年龄样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