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程佳, 男, 1982年生, 2017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 副研究员, 现主要从事活动构造、 地壳形变、 强震模拟与地震预测方面的研究, E-mail: iamchengjia@126.com。
巴颜喀拉块体是近年来青藏高原内部板内强震高发地带, 对于该块体强震发生时空模式的研究可为大范围板内地震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而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在强震发生模式中的意义也需要深入研究。文中使用了黏弹性库仑应力模型, 计算了1893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边缘和内部7级左右及以上历史地震破裂之间的黏弹性库仑应力相互影响, 并使用强震所在断层的滑动速率将这一应力影响值转换为影响时间, 并在历史地震发生时间中减去该影响值, 比较历史地震影响值对于丛集现象的影响情况, 从而分析历史地震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历史地震丛集特征的影响。从结果看, 巴颜喀拉块体的强震自1893年以来存在着前期相隔16a左右的准周期活动, 然后经过相对较长时间平静后大约在1997年后发生丛集现象, 目前巴颜喀拉块体仍然位于这一强震丛集活动中, 仍存在着发生强震的危险; 计算出的未来30a强震发生条件概率显示, 危险程度较高的断层包括玛沁断裂、 玛曲断裂、 阿万仓断裂、 塔藏断裂罗叉段、 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段、 当江断裂, 其他破裂段也存在发生 MS7.0左右强震的危险。
Since 1997, several major earthquakes occurred around the Bayan Har block in the Tibetan plateau,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intraplate earthquakes. What is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events on the earthquake occurrence pattern is an issue to be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we use the visco-elastic Coulomb stress changes model to calculate the stress interactions among the historical events close to or large than MS7.0 since 1893 in the Bayan Har block. We app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lip rate and stress accumulation rate to transform the Coulomb stress changes into the influenced time. Then we remove such influence time from the occurrence years,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earthquake interactions on the clustering patterns of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in the Bayan Har bloc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earthquakes in the Bayan Har block are characterized by a quasi-period of about 16 years from 1893 to 1973 and a clustering occurrence time period from 1997 to present following a relatively long quiescence period. The Bayan Har block is still in the active period with high probabilities of major quakes. We calculate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of the rupture segments that did not rupture since 1893 of the boundary faults of the Bayan Har block in the next 30 years. The following faults or fault sections seem to be of major risk: The Maqin segment and the Maqu fault of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the Awanang fault, the Luocha segment of the Tazhong fault, the Moxi segment of the Xianshuihe fault, and the Dangjiang fault. Other Fault segments in the Bayan Har block without seismic events since 1893 probably also have hazard of MS7 earthquakes in the future.
中国是板内强震最多的国家, 且几乎所有的8级地震和80%~90%的7级强震都分布在主要活动块体周缘断裂带上(张培震等, 2003)。作为中国地壳形变最为强烈的青藏高原地区, 其强震活动强度和频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巴颜喀拉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主体地区的北部, 是青藏高原地壳运动方向转变的枢纽地区之一。该块体以北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普遍存在着强烈的挤压隆升作用, 块体以南地区则主要表现为E向挤出(图1)。
在这种地壳形变方式强烈作用下, 巴颜喀拉块体周缘断裂带活动尤为强烈。该块体周缘断裂带包括东昆仑断裂带、 玛尼-玉树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等高速走滑或逆冲断裂带。与这些断裂高速运动相一致的是区域强震活动, 由于位于中国最为著名的南北地震带中间部位, 块体内强震在南北地震带地震迁移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在经历了1920— 1932年青藏高原东北缘7级以上强震连续发生(包括1920年海原M8.5地震和1927年古浪M8地震)和20世纪50年代青藏高原南部多次7级以上的地震集中期后(包括1950年察隅M8.6地震和1951年当雄M8地震), 1997年以来7级强震发生区域则都集中在巴颜喀拉块体的周缘断裂带上(邓起东等, 2010)。1997年玛尼MS7.5地震以来, 块体处于强震高度活跃期, 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基本都发生在该块体周缘断裂上, 包括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2008年3月21日于田MS7.3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 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 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 2014年2月12日于田MS7.3地震(图1), 目前强震活动仍然继续。对于该块体及其周缘强震的研究是现今中国强震研究的重点地区(邓起东等, 2010; 闻学泽等, 2011), 因此对于巴颜喀拉块体周缘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危险性的研究与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板内地震的时空分布, 是否存在着准周期活动或者丛集活动特征是目前对于板内地震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Xu et al., 1996; Liu et al., 2016)。Xu等(1996)对中国大陆5个活动构造分区内断裂上的古地震序列分析后, 认为特定某条断裂上地震在时间上存在着非线性分布特征。Liu 等(2011)对华北克拉通地区1300年以来几次接近8级强震的时空特征分析后认为, 华北地区板内特大强震存在着时间上的随机性和空间上逐渐迁移的规律。Clark 等(2012)认为同为克拉通地区的澳大利亚板内地震存在着时间上的丛集性, 且在多次强震发生后存在着1个较长时间的平静期; 他们认为由于受到历史地震数量的限制, 很难判断这一丛集活动特征与地震事件数量、 震级和断层活动速率等方面的联系, 但这一结果却显示地震的丛集活动特征对地震危险性预测分析提出了难题。Liu等(2016)对全球包括中国华北地区、 澳大利亚地区、 美国中、 东部板内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后认为, 板内地震存在着时间上的丛集性和空间上的弥散分布特征。与中国华北地区等板内地震历史记录时间较长、 以特大强震发生为主要特征、 但地壳形变量不明显以及断裂滑动速率较小的特征相比, 巴颜喀拉块体属于印度板块推挤中国大陆的弥散型边界(Scholz et al., 1986), 存在着构造条件相对更为复杂以及地震应力降较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了解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 对于认识中国青藏高原这一板内相对更为活跃区域的地震发生特征和今后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文通过收集到的1893年巴颜喀拉块体周缘7级左右及以上历史地震破裂参数, 计算了各次地震受到的之前历史地震的库仑应力作用; 使用滑动速率这一参数将这些应力影响值转换为影响时间值; 并在历史地震发生时间中减去该影响值, 重现在没有断层间相互作用下的块体强震丛集现象, 并分析历史地震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历史地震丛集特征的影响。
巴颜喀拉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主体地区中部, 其南边界玛尼断裂、 玉树断裂带、 甘孜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以左旋走滑为主要特征; 北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为大型左旋走滑断裂, 其滑动速率从库赛湖地区的13~14mm/a(青海省地震局等, 1999)向东逐渐减小; 西大滩— 东大滩段、 阿尼玛卿段平均滑动速率分别大致约为(11.6± 0.8)mm/a、 (10.2± 1.6)mm/a(赵国光, 1996; Van der Woerd et al., 2000); 玛沁段全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约为7.0mm/a(赵国光, 1996; 李陈侠等, 2011); 玛曲段的滑动速率大致为(4.9± 1.3)mm/a(李陈侠等, 2011)。在东昆仑断裂中, 还存在着诸如玉珠峰南麓断裂等分叉断裂, 根据徐锡伟等(2003a)对阿尔金断裂带的滑动速率的分配方法, 大致认为玉珠峰南麓断裂的滑动速率约为库赛湖段和西大滩段速率之差, 即约1.9mm/a。东昆仑断裂带转入到塔藏断裂后, 其滑动速率逐渐减弱, 在西侧罗叉段左旋滑动速率约为 2.3mm/a(付俊东等, 2012), 东侧马家磨段挤压速率为0.2~1.5mm/a(付国超等, 2017)。虎牙断裂带和岷江断裂也吸收了部分东昆仑断裂带尾端的滑动速率; 其中岷江断裂带左旋走滑和挤压速率均约为 0.45mm/a, 而虎牙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1.4mm/a, 挤压速率约为0.3mm/a。
巴颜喀拉块体南边界断裂一般认为是玛尼-玉树-鲜水河断裂带, 该断裂带西起藏北的玛尼以西, 向东与风火山断裂、 玉树断裂、 甘孜断裂、 鲜水河断裂等一起构成高原内部1条重要的弧形地震构造带。其中, 玛尼断裂带是1条强震活动断裂带, 发生了1973年玛尼MS7.3地震和1997年11月玛尼MS7.5地震, 推测其左旋滑动速率为9.0~10.8mm/a(徐锡伟等, 2002)。风火山断裂带多条断裂平行分布, 断裂层次不一, 且滑动速率约为3mm/a(吴珍汉等, 2003)。玉树断裂带左旋走滑速率大致为7.3mm/a(张裕明等, 1996)。甘孜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约为12mm/a(闻学泽等, 2003)。鲜水河断裂带滑动速率约为14mm/a(徐锡伟等, 2003b)。
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的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在2008年发生了汶川MS8.0地震。这一断裂带的右旋滑动速率为1.5~2mm/a, 挤压速率约为1.1mm/a(Densmore et al., 2007)。该断裂带西南段的挤压速率为0.6~1.2mm/a(Wang et al., 2014); 其上发生了2013年芦山MS7.0地震, 震源机制显示该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在2008年汶川破裂段和2013年芦山破裂段之间还存在着大邑段, 这一断层段的古地震开挖结果显示在 (427± 240)a前发生过古地震(Wang et al., 2014)。巴颜喀拉块体西边界为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 这一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运动的尾部拉张作用下, 形成了由多条NE或NNE向断裂雁行状排列的断裂系(徐锡伟等, 2011; 潘家伟, 2011)。2008年和2014年于田2次MS7.3地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尾端。这2次地震由于距离其他各次地震较远, 其与其他各次地震之间的库仑应力作用较为微弱, 因此本文只计算了2008年于田MS7.3地震对2014年于田MS7.3地震的作用。另外, 还有新疆民丰1924年7月3日MS7.0地震和7月11日MS7.2地震, 这2次地震的破裂段目前缺少研究, 且性质上更可能属于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系, 我们未将这2次地震加入到巴颜喀拉的地震丛集体系中。
巴颜喀拉块体自1997年玛尼地震以来, 发生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2008年于田MS7.3地震、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2010年玉树MS7.1地震、 2013年芦山MS7.0地震、 2014年于田MS7.3地震、 2014年康定MS6.3地震、 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等, 显示这一块体的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存在着丛集活动的特征。
图2给出了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和内部的MS6.8历史地震活动特征。1700年以来, 鲜水河断裂带上有更多的历史地震记录(Allen et al., 1991; Wen et al., 2008)(图2); 其中黄圣睦(1989)认为1725— 1816年、 1893— 1973年2时间段在整个鲜水河段都发生了破裂, 这一观点也类似于丛集活动的特征。1700— 1893年之间的历史地震记录不全, 其地震也基本位于鲜水河断裂上, 因此很难使用单一断裂上的强震去解释整个块体的强震丛集特征; 从Cheng等(2017)给出的中国大陆西部MS7.0(MW6.7)左右地震完整性时间为1900年, 也显示1900年之前的地震记录在中国大陆西部存在着缺失; 另外从图2也可以看出, 在1866— 1893年间存在着1个缺失地震记录的空段; 而从甘孜断裂带上历史地震记录看, 1896年的历史地震有明确记录(闵子群, 1995), 而1854年和1866年则为后期地表破裂与历史资料考证推测而来(闻学泽等, 2003), 也可以推测1893年之后的MS7.0以上历史地震记录的缺失程度较低, 可以作为完整性时间进行分析。从1893年之后的地震时间分布特征看, 在1997年之后存在着1个明显的丛集活动特征, 其中发生了1997年玛尼MS7.5/MW7.5、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0/MW7.8和2008年汶川MS8.0/MW7.9这3次大于MW7.5的特大强震; 从1947年至1976年间的时间也有类似的丛集现象(邓起东等, 2010), 但比1997年之后的震级小、 时间段更长。此处本文选择了1893年以来的历史地震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黏弹性库仑应力计算各历史地震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巴颜喀拉块体强震的丛集活动特征。
在本文计算过程中, 黏弹性库仑应力程序为PSGRN/PSCMP(Wang et al., 2006); 地壳结构模型选择了沈正康等(2003)在研究东昆仑断裂带强震之间黏弹性触发关系时的地壳结构模型(表1), 其主要结构参数来源于沿东昆仑破裂带的人工地震剖面速度结构(周民都等, 1997), 断层破裂参数和滑动速率参数等信息见表2。库仑应力变化量(Δ CFS)可由式(1)给出,
式(1)中, τ'为滑动方向的剪应力,σn为滑动面上所受的正应力, 正应力拉张为正。
对于接收断层的滑动习性, 本文选取了对断层野外观测或者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解给出的结果(表2)。对于历史地震破裂长度, 一般选择了野外地表观测给出的破裂长度, 如1937年花石峡MS7.5(阿尼玛卿山段)地表破裂长度来源于Guo等(2007)对于1937年花石峡地震和1963年都兰MS7.0/MW6.7地震(阿拉克湖段)的野外调查结果, 并认为地表破裂分段(Surface Rupture Length, SRL)结果与整个破裂面的实际破裂长度(Subsurface Rupture Length, RLD)结果大致近似。也有部分历史地震破裂长度来源于地震波反演的研究结果, 如1997年玛尼MS7.5地震和1973年玛尼MS7.3地震的破裂数据;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 地震破裂段数据来源于Lasserre等(2005)根据InSAR反演给出的结果, 其他破裂参考文献见表2。表2列出的巴颜喀拉块体历史地震中唯一的拉张型地震分布断层段为1967年侏倭MS6.8地震的分布段, 该地震的破裂结果来源于Zhou等(1983)的波形反演结果和Papadimitriou等(2004)给出的破裂参数。
对于未有地表破裂研究给出破裂长度的地震, 则使用了Wells等(1994)给出的震级与破裂长度的关系式给出, 其中MW震级来源于Cheng 等(2017)的结果。断层破裂位移则主要根据地震矩(式(6)、(7))计算得到。对于1902年东大滩段震级, 由于这一地震的震级和破裂长度等数据均很难得到, 本文使用了闻学泽等(2011)给出的东大滩段80km的长度, 根据式(2)得到大致震级约为MW7.2。在走滑型地震破裂宽度使用上, 对于震级较小的(MW6.7)地震, 使用式(3)来计算破裂宽度; 对于≥ MW6.7的地震, 本文认为该破裂切穿了发震层, 其宽度为20km; 对于倾滑型地震破裂长度和宽度则使用了式(4)、(5)的结果。另外, 1879年武都MS8.0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块体东北边缘外侧, 该地震的发生对巴颜喀拉块体内的地震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也将该地震纳入计算中。对于1879年武都MS8.0地震, 根据刘白云等(2012)根据近年来的小震重新定位目录分析后, 认为该地震的破裂段约为30km, 但由于现代小震定位的分析存在着很大误差, 而且刘白云等(2012)给出的破裂走向与实际断层吻合程度较低; 因此本文没有采用他们的结果。本文使用了侯康明等(2005)野外调查给出的70km破裂长度和大约60° 的倾角, 根据地表破裂给出的发震断裂垂直与水平分量之比为1︰1.2, 计算得出断层的滑动角大致为-45° 。
由于巴颜喀拉块体的GPS站点较为稀疏, 本文滑动速率主要来源于野外地质观测给出的滑动速率, 而没有使用GPS速率的反演结果, 详细的滑动速率见表2。
走滑型地震:
逆冲型地震:
此处
标量地震矩M0:
式(6)、(7)
根据上述破裂分段和地壳结构, 本文计算了1893年乾宁段MS7.0地震以来的历史地震对其他地震或分段的影响。表2中给出了这些Δ CFS的大小, 其中包括1893年以来历史地震在震前所受到的Δ CFS大小, 和一些此时间段未破裂断层段在2017年时所受到的1893年以来的历史地震作用。这一Δ CFS值为断层2端点与中心点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2个端点权重0.25, 而中心点权重为0.5。图3给出了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前该破裂段所受历史地震的影响情况; 结果显示九寨沟MS7.0主要受到了1879年武都MS8.0地震、 1933年叠溪MS7.5地震、 1976年松潘2次7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的黏弹性Δ CFS作用。该破裂段南、 北两侧所受Δ CFS作用性质不同, 其中北端受到了正Δ CFS作用, 其值约为0.008MPa; 而南端所受Δ CFS为负值, 其值约为-0.025MPa。在这一应力影响中, 2017年九寨沟地震主要受到了1933年叠溪MS7.5地震的作用; 结果也显示2008年汶川地震对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同震Δ CFS作用为正, 这与Toda 等(2008)和 Han等(2017)的结果大致相同, 这一Δ CFS在黏弹性下地壳和地幔作用随着时间逐渐增大。
通过上述方法本文得到了1893年以来各次地震在震前所受之前地震的黏弹性库仑应力作用。表2给出的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和内部地震的所受库仑应力影响值(Δ CFS), 只能用来判定地震是否被提前或者延缓发生, 但对于提前或延缓的时间上很难得到确定的数字。假定区域应变能释放以强震破裂为主, 那么这些应变能积累基本通过强震来释放, 而地震断层上的应力降积累率则与滑动速率存在着线性关系, 因此可以根据这一关系来计算强震所受应力对于后续强震应力降积累时间的影响。式(8)(Knopoff, 1958)和式(9)(Aki, 1996)为走滑断层和倾滑断层上滑动速率与应力降积累率之间的关系。断层滑动速率方向大体上与地震发生时破裂滑动方向一致, 即应力降积累率的方向与库仑应力方向大体一致, 因此本文将增加或减少的库仑应力转化为对地震能量积累时间的改变量上。表2 同时也给出了这一库仑应力影响值(Δ CFS)所转换成的时间值。对于较小的断层段, 由于其破裂长度较小、 震级较小, 整个破裂段位于同一正或负影区的范围的概率较大, 因此其破裂时间影响值(Δ t)也较大, 如1963年阿拉克湖MS7.0地震。对于破裂长度较大的特大强震, 其位于同一个强震影响较大区域的概率较小, 因此其影响时间较小, 如2001年库赛湖段和玉珠峰南麓上发生的MS8.1地震。
应力降积累率:
式(8)、(9)中, λ、 μ分别为拉梅常数和剪切模量,
根据上述计算情况, 本文将这些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影响时间值(Δ t)加入到地震发生时间中, 给出在没有库仑应力影响的情况下地震的发生时间(图4)。从图4可以看出, 在1973年之前地震的发生并没有明显的丛集特征, 而在1998— 2020年时间段内地震则存在着明显的丛集活动特征, 且这之前有1个明显的时间空段; 而1893— 1973年间的时间段内的地震丛集活动并不明显, 1893— 1902年、 1913— 1921年、 1937— 1939年、 1954— 1955年、 1970— 1973年时间段内均只有少数几个地震, 且均没有出现多次超过MW7.0的地震发生。本文所述1893年后的地震还受到1893年之前地震的影响, 但1893年之前的目录并不完整; 且这些1893年之前的地震震后影响较前期地震的影响要小很多, 相对于1893年后强震的影响而言也较小; 这些震后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后更小, 尤其对于1973年之后强震平静期和1997年之后的丛集活动影响较小(图4)。图2给出的1947— 1976年丛集时间段并没有在图4中出现, 这是由于这期间发生的1963年阿拉克湖MS7.0、 1967年侏倭MS6.8等震级较小的强震受到应力影响而增强或延缓的时间更为明显。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则被推迟了11a, 这其中主要原因为1933年叠溪MS7.7地震对岷江断裂的作用, 这一作用使得岷江断裂带上包括1976年8月16日、 8月23日2次MS7.2地震以及2017年九寨沟MS7.0的时间均延迟(Han et al., 2017); 其中1933年叠溪地震对2017年九寨沟地震震中位置Δ CFS的同震影响约为-0.051MPa, 相当于推迟了38a发生; 虽然九寨沟地震所在断层后期受到了包括1976年松潘2次MS7.2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正的库仑应力作用, 但仍然有所延迟。
从图4给出的各地震的位置分布看, 1893— 1902年以鲜水河断裂带和东昆仑断裂活动为主; 1913— 1921年以鲜水河断裂带和东边界虎牙断裂活动为主; 1929— 1939年以东昆仑断裂带和东边界岷江断裂带活动为主; 1954— 1955年以鲜水河断裂带和巴颜喀拉块体内部达日断裂活动为主; 1970— 1973年以鲜水河断裂带、 玛尼断裂带和东边界虎牙断裂为主; 1996年(1981年道孚地震调整后时间)之后则以整个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带活动为主, 不管是地震数量还是强度上都比前面更为强烈, 因此可以认为1996年之后是整个巴颜喀拉块体集中活动, 目前这种活动仍然在继续, 且在巴颜喀拉块体各边界断裂上均有强震发生。
从本文扣除断层间相互作用给出的震级与时间关系看(图4), 大约从1996年至今确实存在着1个明显的地震丛集时间段, 而这之前也出现了大约23a的平静期, 为后续丛集时间段积累了大量的地震能量; 对于1893— 1973年的时间段内, 地震的发生模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丛集现象。从图4给出的计算结果看, 由于破裂长度较大, 一般接近或大于MW7.4(MS7.5)的强震受到其他地震的影响时间值较小; 这其中包括1902年地震(东大滩段)、1933年叠溪地震、 1937年花石峡地震、 1947年达日地震和1973年炉霍地震; 这些地震的时间间隔大致在16a左右, 且这些地震破裂段的邻近断层主要以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为主, 因此主要受到来自于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层的影响; 野外地质调查和其他研究也并没有发现除了本文给出的强震外, 在邻近的几十a内周边断层发生MS6.8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因此可以认为1973年之前的地震没有明显的丛集现象。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 1893年以来的巴颜喀拉块体强震呈现了前期平均间隔16a左右的间隔性活动, 和1996年以来的强震丛集活动。
分析这一巴颜喀拉块体的集中活动原因, 其一可能是整个块体的地壳运动出现了明显的加快或者强震释放期, 但由于GPS监测从20世纪90年代才在本区开展, 且由于海拔和地形等影响, 站点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稀疏, 因此缺少更进一步的监测; 也可能是整个块体强震发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 前几个阶段发生在块体某条边界断裂(如1929— 1939年以东昆仑断裂带和东边界岷江断裂带活动为主), 最后在1996年之后整个巴颜喀拉块体区域发生强震丛集。对于1893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主要边界上尚未破裂的断裂, 本文也计算了这些断层段的发生概率。
对于表2中1893年以来尚未破裂的断层段, 本文根据对数正态分布概率公式计算了这些断层段上未来30a强震发生的条件概率, 其主要概率密度函数和概率累积函数分别为式(10)和(11)。
式(11)中,
式(10)、(11)中, t为离逝时间,T 为平均复发时间的中值; 变异系数σ为地震复发间隔的自然随机不确定性, 这一参数需要根据对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给出的区域强震复发间隔进行归一化后统计分析得到。本文使用了板内地震统计分析结果(μ =-0.025, σ =0.262)(甘卫军等, 1999)。
根据上述公式以及条件概率公式, 未来Δ t时间内发生特征强震的概率为
在各断层段复发间隔的使用上, 西大滩段7.5级左右地震的复发间隔为420a左右(胡道功等, 2006); 玛沁段古地震给出的复发间隔为 (600± 100)a, 玛曲段古地震给出的复发间隔为1, 000a左右, 阿万仓断裂的复发间隔也约为1, 000a左右(李陈侠等, 2011); Wang 等(2014)推测给出的大邑段的复发间隔大致在1, 000~1, 300a; 鲜水河断裂带和甘孜断裂带各段的复发间隔来源于程佳等(2011)的结果; 其他断裂段的复发周期根据平均位错和滑动速率之比得到; 同时根据这一方法本文也给出了一些断层上发生MS7.0 地震的未来30a的条件概率, 其中1965年之前的震级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MS7.0地震大致相当于MW6.8地震(Cheng et al., 2017)。图5给出了这些破裂段未来30a的强震发生概率; 其中玛沁断裂带发生破裂整段MW7.6地震的30a条件概率为7%; 玛曲断裂带发生破裂整段MW7.8地震的30a条件概率为9%; 阿万仓断裂带发生破裂整段MW7.4地震的30a条件概率为7%; 塔藏断裂罗叉段发生破裂整段MW7.1地震的30a条件概率为15%; 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段发生破裂整段MW7.1地震的30a条件概率为31%; 当江断裂发生破裂整段MW6.9地震的30a条件概率为62%。
从离逝时间与平均复发间隔的对比看, 强震危险性较高的断层段为当江段, 其他危险性较高的断层段从高到低分别为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段、 塔藏断裂带罗叉段、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段、 东昆仑断裂带玛沁段、 阿万仓断裂的危险性均较高; 其中当江断裂和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段的地震危险性最高, 尤其是磨西段目前也存在着GPS异常(Pan et al., 2017), 因此其地震危险性也是巴颜喀拉块体强震丛集期内需要注意的区域; 东昆仑断裂带玛沁段、 玛曲段和塔藏断裂带罗叉段以及阿万仓断裂构造的历史地震破裂空段也是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区域, 虽然比鲜水河磨西段低, 但仍然需要关注这一地区发生特大强震; 其他破裂段, 如东昆仑断裂西大滩段、 鲜水河断裂雅拉河段、 龙门山断裂大邑段、 岷江断裂北段、 塔藏断裂马家磨段、 1879年武都地震破裂段未来30a发生破裂整段的概率较小, 但发生MW6.8的危险程度也需要重视。
(1)对于板内地震发生模式的研究, 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板内构造形变量较小, 强震发生率低, 对于板内地震发生模式和丛集活动特征的研究需要长时间和多个地震循环内相当数量的强震作为样本来分析。目前板内地震的研究, 一般都试图从地震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来进行。由于受到历史地震记录不完整的影响, 本文选取1893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和内部地震来研究强震之间相互应力作用对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从研究对象看, 该时间段内整个巴颜喀拉块体除1904年和1981年道孚地震外, 没有发生原地复发的强震(图2), 即整个块体的地震循环周期肯定大于这一时间阶段; 因此对于目前巴颜喀拉块体所处的地震循环周期中的时间位置尚难判断。从地震破裂上看, 1893年以来强震破裂了巴颜喀拉块体中东昆仑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 甘孜断裂带、 玉树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等主要断裂带的大部分地区; 乌兰乌拉湖断裂、 东昆仑断裂玛沁段和玛曲段、 阿万仓断裂、 甘孜断裂带洛须段和甘孜段、 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段、 龙门山断裂带大邑段等具有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研究的破裂段并没有发生破裂。因此可以认为1893年以来的强震时间段只是巴颜喀拉块体整个地震循环周期的一部分; 但这些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研究整个地震循环周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图4给出的结果看, 巴颜喀拉块体这种周边断层具有高速运动速率的块体上地震确实存在着1个在1973年之后大致16a时间的平均活动间隔, 和经过23a在1996年之后的丛集活动, 而这一丛集活动特征可能仍然在继续中。这一丛集活动特征比扣除强震之间相互作用之前更为明显; 虽然接近或大于MS7.5的强震受到的影响不大, 但却使得较小的地震提前或延迟发生, 造成了这一周期性强震间隔后的丛集发生模式的图像模糊。
对于这一巴颜喀拉块体强震随时间的发生模式, 其主要原因目前尚难确定。基于本文的结论我们认为一方面可能是整个块体本身确实存在着先以大致16a的周期性强震活动, 最后经过23a的能量积累后出现丛集活动; 从利用经验公式(14)(王琼等, 2007)计算出的Benioff 应变(图6)看, 这种平均周期活动后的丛集活动更为明显, 1996年后释放的能量明显要大于2倍以上的平均释放率。如果能量积累速率没有增加, 23a的能量积累并不足以引起如此多的地震破裂, 其原因很可能在1973年后巴颜喀拉块体有1个地壳运动速率增高的时间段。这种地壳运动速率增高是否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均有所出现, 从邓起东等(2010)所分析的青藏高原迁移特征看, 1997年玛尼地震以来的7级地震主要位于巴颜喀拉块体地区, 因此可能仅仅是巴颜喀拉块体的地壳形变活动加速。这一加速的原因可能受到了下地壳或者上地幔物质从南向北挤出局部加快的影响。
前期16a左右的周期性运动特征则可能是块体整体活动下, 存在着1个类似于障碍体的局部区域吸收了整个巴颜喀拉块体大部分的地震矩积累, 并最终以MS7.5以上地震释放而结束这个周期。总而言之, 巴颜喀拉块体存在着每个震源依据自身复发周期的活动, 而1996年以来则由于应力扰动使得整个块体进入了地震活跃状态。
Benioff 应变:
其中E的单位为J。
(2)在本文计算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可避免的误差, 其中包括库仑应力计算中的断层破裂参数误差、 地壳结构参数误差、 库仑应力点位取值的误差、 库仑应力与断层速度关系与实际情况的误差、 断层速率与实际数据的误差等; 这些误差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文结果的精度。以滑动速率的误差而言, 本文选择了地质上断层滑动速率值来将库仑应力影响值转换为影响时间; 而地质上的断层活动速率既存在使用上阶地废弃年龄或者下阶地沉积年龄的差异(张培震等, 2008), 又存在着测年误差, 以及断层在地质历史时间至今变化的差异, 其不确定性较为突出; 对于这一不确定性, 目前很难排除。在本文对巴颜喀拉块体的计算过程中, 接近或大于MS7.5的强震除1947年达日MS7.7地震外都发生在边界断裂上; 其中除2008年汶川地震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外, 其他几次强震所在断裂鲜水河断裂和东昆仑断裂的滑动速率较大且研究程度较高, 因此这2条断裂所在的断裂滑动速率误差与速率自身的比值较小, 对所计算的影响时间结果影响值也较小。
从计算结果看, 断裂接近或大于MW7.4(MS7.5)的强震, 其所受到的库仑应力影响时间值基本不会超过10a, 这些误差对于这些强震所受库仑应力影响时间的影响一般较小; 从图2给出的没有计算断层间相互影响的情况看, 基本也能够得到前期近似准周期性地震活动, 和1997年之后丛集活动的概况。可以认为震级较小的地震在强震库仑应力作用下存在着随机分布的特征, 而接近或大于MW7.4(MS7.5)的强震则所受影响较小, 在巴颜喀拉块体的强震时间分布模型占主导作用。基于上述结果, 可以认为巴颜喀拉块体在1893年之后经历了一定时间间隔性的强震活动、 转而进入相对较长时间的平静, 最后发生丛集现象; 而震级相对小的强震受到断层间相互影响较大, 使得原有的地震活动模型趋于模糊化和随机化。这种强震发生的随机现象在全球其他地区也被广泛关注, 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去进行分析(Michael, 2011; Daub et al., 2012)。综上所述, 巴颜喀拉块体自1893年以来, 存在着早期1、 2个块体边界断裂带以大约16a左右时间间隔的强震周期性发生, 和1997年之后的在整个块体边界断裂上丛集发生的强震时间丛集模式。
基于本文计算和分析结果,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巴颜喀拉块体的强震自1893年以来存在着前期相隔16a左右的准周期活动、 并经过相对较长时间平静后在1996年后发生强震丛集现象; 目前巴颜喀拉块体仍然位于这一丛集活动中, 危险程度较高的断层包括玛沁断裂带、 玛曲断裂带、 阿万仓断裂带、 塔藏断裂罗叉段、 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段、 当江断裂; 其他破裂段也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
致谢 本文第一作者感谢邓起东院士作为导师在博士期间给予的指导和鼓励; 邓老师在70多岁的高龄仍然关注中国强震活动形势, 对青藏高原尤其是近年来巴颜喀拉块体的强震活动特征高度关注并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 为本文的成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祝愿邓老师身体康健!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
[64] |
|
[65] |
|
[66] |
|
[67] |
|
[68] |
|
[69] |
|
[70] |
|
[71] |
|
[72] |
|
[73] |
|
[74] |
|
[75] |
|
[76] |
|
[77] |
|
[78] |
|
[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