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细光, 男, 1966年生, 2004年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 高级工程师, 现主要从事活动构造、 地震地质和岩溶塌陷等方面的研究, 电话: 0771-2868231, E-mail:hnouyang@163.com。
1936年灵山 6$\frac{3}{4}$级地震是迄今为止有记载以来在华南陆地发生的最大地震, 其产生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尚没有系统的研究。通过野外系统地质地貌调查及位错测量, 发现1936年灵山 6$\frac{3}{4}$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主要由东西2支组成, 平面上呈斜列式展布于灵山断裂北段, 全长约12.5km, 走向N55°~60°E。西支在高塘-夏塘-六蒙一带断续出露, 长9.4km, 水平位错0.54~2.9m, 垂直位错0.23~1.02m; 东支出露在蕉根坪-合口一带, 长3.1km, 水平位错0.36~1.3m, 垂直位错0.15~0.57m。最大水平位移量2.9m, 最大垂直位移量1.02m。地表破裂类型主要有地震断层、 地震陡坎、 地震裂缝、 地震崩积楔、 地震滑坡、 砂土液化等。
On April 1, 1936, an M6$\frac{3}{4}$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Fangcheng-lingshan Fault. So far, the Lingshan M6$\frac{3}{4}$ earthquake is the biggest one in South China. There are some reports about the Lingshan earthquake fissures, but its surface rupture hasn't been systemically studied.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mapping and measurement of the right-lateral displacement and vertical offset, the surface rupture zone caused by the Lingshan M6$\frac{3}{4}$ earthquake was found, which contains two secondary surface rupture zones in the east and west respectively, its strike varies from N55°E to N60°E with en echelon-lik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north section of Lingshan Fault, and its total length is about 12.5km. The western surface rupture zone locates intermittently along Gaotang-Xiatang-Liumeng, about 9.4km in length, with a right-lateral displacement of 0.54~2.9m and a vertical offset of 0.23~1.02m; the other one appears between Jiaogenping and Hekou, about 3.1km in length, with a right-lateral displacement of 0.36~1.3m and a vertical offset of 0.15~0.57m. The maximum right-lateral displacement and vertical offset are 2.9m and 1.02m, appearing at the east of Xiatang reservoir. The types of surface rupture mainly contain earthquake fault, earthquake scarp, earthquake fissure, earthquake colluvial wedge, earthquake caused landslide and liquefaction of sand and so on. The earthquake fault develops at the east of Xiatang and Jiaogenping, earthquake scarp appears at Xiaoyilu and Xiatang, earthquake fissure locates at Xiatang, there are multiple earthquake landslides along the surface rupture zone, and the trench LSTC03 exposes the earthquake colluvial wedge. In order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Lingshan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s,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parameters of Lingshan M6
1936年4月1日在广西灵山县东北灵家村附近发生了6$\frac{3}{4}$级地震, 这是迄今为止有记载以来在华南陆地发生的最大地震, 国内许多学者(陳國達, 1938; 陈恩民等, 1984; 李伟琦, 1992; 任镇寰等, 1996)对本次地震进行过考察和研究。陈国达等于1936年5月初前往灾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认为震中区位于罗阳山北麓, 高塘、 灵家、 泗洲等多处出现地裂缝、 崩塌、 地陷、 喷砂等现象, 极震区形状极端狭长(陳國達, 1938), 呈NE向展布, 面积约50km2。陈恩民等(1984)、 任镇寰(1996)、 李伟琦(1992)等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和后续历次现场考察的基础上认为, 此次地震极震区呈 “ T” 形, 包含NEE向和NNW向2个长轴方向, 笔者经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 没有发现NNW向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 也未能找到NNW向地表破裂带, 同时在蕉根坪-友僚断裂(F2)南段(图1)发现断层对基岩上覆的灰黑色标志土层无断错。目前发现NEE向的地表破裂带(李细光等, 2017)位于陳國達(1938)、 任镇寰(1996)绘制的烈度圈Ⅸ 度区内, 且其走向与烈度圈长轴方向基本一致。
前人的研究大致确定了极震区的范围, 简单描述了地震地表破裂的类型等特征, 但对于进一步认识此次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和发震构造还远远不够, 主要的不足在于: 1)未能找到确切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同震变形的地貌特征, 仅记录了地裂缝等一些地震次生灾害现象; 2)没有准确记录和描述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几何结构、 破裂长度和位错量(水平、 垂直), 很难进一步研究震级大小、 极震区范围和发震构造等问题。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震区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 勘探和微地貌位错测量, 研究地表破裂带更准确的地表破裂类型、 破裂长度及同震位错量(水平、 垂直)等参数特征, 并讨论本次地震与1936年甘肃康乐6$\frac{3}{4}$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参数之间存在的差异, 分析其原因。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南板块的西南缘, 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演化(唐永等, 2015)。同时也是区域性NE向防城-灵山断裂带与NW向巴马-博白断裂带的交会部位, 其断裂活动具多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何军等, 2012)。在李伟琦编制的广西新构造分区图上, 研究区位于桂东南断块差异隆起区, 该区新构造运动活跃, 以断块差异运动为主(李伟琦, 1989)。研究区构造总体呈NE向展布, 可见NW向断裂切割NE向断裂(图1a)。区域构造上属于防城-灵山断裂带灵山段(灵山断裂)北段, 南起佛子, 向NE经平山、 夏塘后, 转变为NEE走向, 在寨圩附近被NW向寨圩断裂截断, 全长约33km, 倾向NW, 倾角70° (周本刚等, 2008)。周本刚等(2008)发现该断层沿罗阳山北麓山前发育, 地形高差明显, 断裂错动沿线的山前冲洪积台地中更新世晚期地层, 山前第四纪中期后形成的水系也发生右旋偏转, 认为该断层晚更新世以来发生过断错地表的活动。本文研究的1936年灵山6$\frac{3}{4}$级地震地表破裂带正是沿着灵山断裂北段(F1、 F3)在高塘-夏塘-六蒙、 蕉根坪-合口一带断续出露(图1b)(李细光等, 2017)。
地表破裂类型受发震构造活动性质控制, 但诸如地震断层、 地震陡坎、 地震裂缝、 地震滑坡、 地震陷坑等常见破裂类型在任何活动方式的断裂上一旦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一般都会出现(宋方敏等, 2007)。本文所阐述的1936年灵山 6$\frac{3}{4}$级地震虽震级不到7.0级, 但通过野外详细地质地貌调查和槽探验证, 发现该地震地表破裂类型主要有地震断层、 地震陡坎、 地震裂缝、 地震崩积楔、 地震滑坡、 砂土液化等。
夏塘、 蕉根坪地表破裂带上的5个探槽(图1)同时揭示出1936年灵山6$\frac{3}{4}$级地震形成的地震断层。探槽LSTC01/LSTC03揭露的地震断层依次错动基岩炭质泥岩、 晚更新世及全新世土层, 并对耕植土有扰动。探槽LSTC06位于蕉根坪小黄皮江的Ⅰ 级阶地, 其揭露的地震断层错动Ⅰ 级阶地, 甚至直通地表。探槽LSTC07位于山前洪积台地前缘, 其揭露的地震断层正断错动前缘耕植土下所有地层(图2a), 并扰动耕植土层①, 在层②中上部及中下部区域采集14C样品(C14-1、 C14-2), 年龄分别为 (110± 30)a、 (2 260± 30)a, 表明该断层全新世有过活动。探槽LSTC05(图1b)位于平村西50m附近河流阶地上(图2b), 其揭露的地震断层正断错动砾石层③、 含砾石粗砂层②, 断面附近砾石长轴定向排列, 层②OSL样品年龄为(2.36± 0.35)ka。根据以上现象, 结合灵山地区历史地震活动情况, 可以确定1936年灵山6$\frac{3}{4}$级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发育地震断层。
通过详细的地表破裂带调查, 在高塘、 校椅麓、 夏塘等地发现多处地震陡坎。在夏塘村东山梁槽地2支次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图4)上开挖的2个探槽LSTC01和LSTC03(图1)揭露的地震陡坎高约40cm(图3a, c), 两陡坎倾向相反, 中间构成下凹的槽地。探槽剖面揭露断层正断作用形成陡坎, 图3a中断层错动砾石标志层①及上覆褐黄色含砾石黏土层(中上部样品OSL-1光释光年龄为(9.34± 1.64)ka), 断距40~50cm, 延伸至地表根植土形成高约40cm的陡坎, 由于受到人工改造, 陡坎水平位置有所变化, 呈现出目前图3a的状态, 其原始位置应在图3a断层上方, 但陡坎高度基本无变化。图3c中断层错断棕黄色含砾石黏土层②(中上部土层OSL样品OSL-2年龄为(9.66± 0.72)ka), 扰动根植土层①, 同时断层正断作用形成陡坎, 并在坎前形成崩积楔。灵山地区人类活动频繁, 雨水较多, 对地表形态改造强烈, 古地震遗迹保存困难, 基本可以确定2探槽上的陡坎形成时间较短, 为1936年灵山6$\frac{3}{4}$级地震同震陡坎, 同时也证明该地表破裂带表现出正断性质。校椅麓东南500m罗阳山北麓山前台地半坡处发育的地震陡坎由一系列次级阶梯状陡坎组成, 总高度约0.8m(图3b)。
在夏塘东和校椅麓地震陡坎发育处均有伴生的张性地震裂缝。夏塘地震裂缝带位于探槽LSTC01/LSTC03 东北 15m的山坡上, 由多条平面上呈近平行束状排列的次级裂缝组成, 剖面上呈阶梯状或地堑状, 单条裂缝长0.5~2m不等, 宽30cm左右, 深约20cm。校椅麓地震裂缝位于校椅麓东南500m罗阳山北麓山前台地半坡处, 与该处地震陡坎伴生, 呈右旋张裂缝性质, 长约2m, 宽15~20cm, 深25cm(图3b)。
地震崩积楔为地震陡坎下重力堆积形成的楔状堆积体。探槽LSTC03揭露出灵山地震产生的地震崩积楔(图3c), 地震时断层形成了高度为40cm的地震陡坎, 同时坎前形成地震崩积楔, 该地震崩积楔剖面上呈三角形, 成分结构杂乱, 不均匀, 由砾石和层②褐黄色黏土组成, 是快速崩塌堆积的结果。崩积楔覆盖于地震断层的上部, 该断层错动耕植土下的所有土层, 活动时代较新, 崩积楔上覆耕植土, 说明其是1936年灵山6$\frac{3}{4}$级地震的同震崩积楔。
沿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见多处地震滑坡, 其中规模较大的位于夏塘东(图4a)及校椅麓。夏塘地震滑坡位于夏塘地震地表破裂带西南端尾部山体边部, 夏塘地震地表破裂带在此处终止并转换为同震滑坡形式释放地震能量。校椅麓地震滑坡为上部地震断层活动所诱发, 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多个次级滑坡面。此外在高塘南罗阳山西北坡山麓、 罗阳山东南坡的山秀、 泗州等地也发现了地震诱发的地震滑坡。
在高塘北700m开挖的探槽LSTC02揭露了丰富的砂土液化现象, 探槽LSTC02的7~9m处(图3d)可见层②灰色砂土层受扰动现象, 具体表现为在探槽西南壁层②被砂土液化后的层③褐黄色泥质粉砂呈火焰状侵入, 同时砂土液化后的层③褐黄色泥质粉砂也呈楔状侵入灰黑-灰黄色强风化泥岩层④中。
灵山地震地表破裂带位于防城-灵山断裂带NE段灵山断裂的北段(佛子-寨圩), 由平面上呈斜列式的东西2支近平行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组成(图1), 2支地表破裂带相距700m左右, 总长约12.5km。西支在高塘-夏塘-六蒙一带断续出露, 沿罗阳山北麓发育的灵山断裂北段次级断裂F1展布, 走向N55° ~60° E, 途经校椅麓、 灵家、 夏塘水库、 鸭子塘、 军营垌, 止于六蒙, 全长约9.4km(图1b)。西支地表破裂带发育一系列地震陡坎, 在校椅麓南山脊和夏塘水库等地还保留了较为清晰的地震陡坎、 地震裂缝、 地震滑坡、 水系冲沟右旋错移等地貌现象。在夏塘东山梁上开挖的2个与地表破裂带近垂直的探槽LSTC01、 LSTC03揭露了该处发育的地震断层及地貌陡坎(李细光等, 2017)。东支出现在蕉根坪-合口一带, 沿与F1近平行的灵山断裂北段另一次级断裂F3--镇安-寨圩断裂展布, 途经镇安、 白花等地, 止于合口, 走向N58° E, 全长约3.1km(图1b)。沿东支地表破裂带主要发育地震陡坎, 在蕉根坪小黄皮江附近出现地震断层错动Ⅰ 级阶地以及右旋错移水系冲沟等现象, 在此处开挖的2个探槽LSTC06、 LSTC07所揭露的信息也验证了此处的地震断层错动阶地的情况。
1936年灵山 6$\frac{3}{4}$级地震发生于防城-灵山断裂NE段灵山断裂的北段, 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有过错动地表的活动(周本刚等, 2008), 运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兼正断。因此, 伴随1936年灵山 6$\frac{3}{4}$级地震形成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应同时存在垂直位移和右旋走滑量。为研究灵山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垂直和右旋水平位错, 沿2支主要地震地表破裂带进行垂直和水平微地貌测量。其中, 垂直位错主要选取地表破裂带沿线的地震陡坎进行测量(图4a, 5b), 水平位错主要测量由于地震断层作用被右旋错移的冲沟水系、 台地等典型地貌标志, 冲沟水系右旋位错测量以其流向中轴线为基准(图5a)。
本次位移测量总计获得垂直位移和右旋走滑量数据35个(表1, 2), 结果表明2条地表破裂带右旋走滑量基本都大于垂直运动分量, 说明地表破裂带表现为走滑兼正断性质。高塘-夏塘-六蒙地表破裂带右旋水平位移在0.54~2.9m, 垂直运动分量在0.23~1.02m(表1)。其中夏塘水库-镇安一带右旋走滑和垂直位移量较大(图6), 其SWW和NEE段地表破裂带主要发育于山前冲洪积台地以及基岩上, 土层覆盖较浅, 基岩主要为泥页岩、 硅质岩等, 使得水平和垂直位移量向两侧逐渐减小(图6)。
综合考虑地表破裂带露头及人工、 气候等改造等因素, 笔者认为在序号9夏塘水库附近处高塘-夏塘-六蒙地表破裂带垂直位移最大, 为1.02m, 序号11位置处水系被右旋错移, 走滑量最大为2.9m(图5a)。序号9位置处地震地表破裂保存较为完整(图4a), 此地表破裂带由南北2支次级破裂组成, 南支与北支次级破裂通过山梁时, 地貌上构成反向陡坎, 形成1个小型低洼槽地(图4b), 北支次级破裂在切割地形的剖面A-A'上陡坎②高度为0.4m, 南支陡坎①高度略小, 但也接近0.4m, 考虑到陡坎①恰好位于槽地与南部山坡转折带, 此处采用陡坎②的高度, 北支绕山梁的分支次级破裂形成的陡坎③高度为0.62m。因此, 此处总地震陡坎的高度应为各条次级破裂带中地震陡坎高度的总和1.02m。
蕉根坪-合口地表破裂带右旋走滑量为0.36~1.3m, 垂直运动位移量为0.15~0.57m(表2), 最大水平和垂直位移量分别位于蕉根坪附近(22° 32'24.15″N, 109° 29'54.53″E)和(22° 32'25.77″N, 109° 29'57.64″E), 蕉根坪以东, 土层覆盖浅, 基岩为花岗岩, 水平和垂直位移逐渐减小(图6)。
综合分析地表破裂带的位移特征, 认为灵山地震地表破裂带的运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兼正断, 本次地震为1次具正断分量的右旋走滑破裂事件, 发震构造具有右旋走滑兼正断性质。在夏塘水库东探槽LSTC01、 LSTC03位置附近(图1, 5)右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达到最大, 分别为2.9m、 1.02m, 从此处向NEE, 位移逐渐减小, 并在蕉根坪、 镇安等地形成平面上呈斜列展布的2条近平行的地表破裂带(图6), 这一现象符合走滑断裂带中地表破裂带的发育特征; 向SW方向延伸到高塘村附近, 水平和垂直位移量逐渐减小至110cm和53cm, 高塘以西地势平坦, 基本都为农田, 人类活动频繁, 难以通过地貌特征识别出地表破裂带是否继续延伸。地表破裂带经过蕉根坪附近之后水平和垂直位移变化较快, 这可能与蕉根坪附近发育的NW向蕉根坪-友僚断裂对地震波能量及应力传播的阻截有关。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测量获得灵山地震地表破裂长约12.5km, 最大右旋水平位移约2.9m, 垂直位移约1.02m。综合考虑地表破裂长度L和最大同震水平位移D, 依据叶文华等(1996)的经验公式计算的破裂长度(12.5km)与最大左旋位错(2.9m)之积为36.25, 与理论值相近, 符合经验关系式, 说明野外得到的地表破裂参数是可信的。为进一步研究灵山 6$\frac{3}{4}$级地震地表破裂带, 笔者将灵山地震地表破裂带参数与1936年甘肃康乐 6$\frac{3}{4}$级地震地表破裂(张波等, 2015)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同为 6$\frac{3}{4}$级的甘肃康乐地震(地表破裂带长度14km, 最大水平和垂直位移分别为2.5m、 0.6m)发现的地表破裂长度大于灵山地震的; 最大水平和垂直位移比康乐地震的略大。2地震震级均为 6$\frac{3}{4}$级, 释放的地震能量相当, 从震源深度上分析, 李保昆等①(①李保昆,郭培兰,周斌,等,2015,“1936年4月1日广西灵山县东北M6$\frac{3}{4}$地震震源参数测定”项目报告。)的最新研究表明1936年灵山 6$\frac{3}{4}$地震震源深度9~10km, 比甘肃康乐地震的12km略浅, 若仅考虑震源深度, 灵山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长度应大于康乐地震, 但实际却比康乐地震小, 最大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也存在差异。由于中强地震的地表破裂受震级强度、 震源深度、 发震断层特征、 场地效应、 构造环境和断裂摩擦强度或弱化程度等因素控制(唐茂云等, 2015), 推断2次地震地表破裂参数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陈国达(1939)认为灵山主震震级为 6$\frac{3}{4}$级, 李保昆①等根据全球台站的仪器记录, 利用现代的参数测定方法和技术对灵山主震进行重新测定, 获得灵山主震震级为MS7.0, 震源深度为9~10km。而灵山地震发生时, 国内地震台网缺乏, 仅有少数几个地震台站, 进行主震重新测定的数据大多来自国外地震台站。在灵山 6$\frac{3}{4}$地震发生前5min, 印度尼西亚卡拉克隆岛发生MW7.7地震, 它的地震波记录强烈影响或覆盖灵山 6$\frac{3}{4}$地震的记录, 这使灵山主震难于分析, 同时灵山主震可用数据稀缺、 匮乏, 重新测定的主震震源参数精度较低, 即获得的震级大小、 震源深度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 灵山地震实际震源参数与甘肃康乐地震参数的差异造成了它们形成的地表破裂长度和水平、 垂直位移量有所不同。
(2)地表地形起伏对地震破裂在近地表的衰减影响较大(唐茂云等, 2015), 灵山地震高塘-夏塘-六蒙地表破裂带(图1b)高塘-夏塘段位于山前洪积台地, 高塘以西为山前台地前缘, 地势平坦, 土层覆盖较浅, 人类改造严重, 即使有地表破裂发育, 也难以识别。夏塘-六蒙段位于低洼沟谷部位, 土层覆盖浅, 在六蒙附近地形由平原、 低洼沟谷地貌变为山地丘陵, 局部基岩出露, 地震能量在此衰减速度快, 地表破裂向E延伸长度及地震陡坎高度迅速减小。蕉根坪-合口地表破裂带位于山前冲洪积扇体前缘, 蕉根坪地处地形陡变过渡带, 以西地貌为山地丘陵, 地势险峻, 东为低矮山前台地、 河流阶地, 土层覆盖浅, 蕉根坪西由于地形的影响未发现地表破裂带, 合口地处低洼沟谷处, 东部可能存在地表破裂, 但是由于河流、 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未识别出地表破裂带。
(3)灵山断裂北段发育在泥盆纪、 石炭纪泥页岩地层中, 由于多期次的压扭性构造作用, 平面上呈断片形式排列, 野外较多岩石露头发育劈理、 糜棱岩化等现象, 地层破碎风化较严重, 岩石较松散, 而松软介质不利于地震波的传播, 地震波能量衰减较快。 另外, 地表破裂带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较大, 消耗较多地震波能量, 使地表破裂的长度减小。
(4)灵山地震地表破裂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别为2.9m、 1.02m, 比1936年甘肃康乐地震的2.5m、 0.6m略大, 笔者野外测量的水平标志为地表破裂带经过的具右旋位移的水系、 台地等, 垂直位移标志为地震陡坎。灵山断裂北段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较强, 或许曾经发生过多次古地震, 虽然尽可能地选取与1936年灵山地震关系最大的地貌标志, 但也不排除获得的位错是由多次地震事件叠加造成的可能; 且灵山地区降雨丰富, 人类活动频繁, 地表破裂带后期被改造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 诸多原因造成最大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可能较大。
(1)1936年灵山 6$\frac{3}{4}$级地震地表破裂带沿罗阳山北麓山前灵山断裂北段发育, 分东西2支, 走向N55° ~60° E, 平面上呈斜列式展布, 东支在高塘-夏塘-六蒙一带断续出露, 西支出露在蕉根坪-合口一带, 全长约12.5km。该地震地表破裂类型主要有地震断层、 地震陡坎、 地震裂缝、 地震崩积楔、 地震滑坡、 砂土液化等。根据野外水平和垂直位移实测, 本次地震的最大右旋水平位移量约2.9m, 垂直位移量1.02m, 均位于夏塘水库东山梁探槽LSTC01/LSTC03附近, 两侧地表破裂带由于土层覆盖较浅, 基岩出露较多, 且大部分发育于山前冲洪积台地上, 其右旋水平和垂直位移量逐渐减小。
(2)与中国西部类似典型震例地表破裂参数对比, 灵山地震地表破裂带长度相对较小, 最大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量略大, 其原因可能与灵山主震震源参数、 地表破裂带所处的场地条件及构造环境、 位移测量标志、 人类活动及气候因素等有关。
致谢 本文为“ 广西历史强震区发震构造探测研究--以灵山震区为例” 项目成果的综合体现, 在项目实施过程及阶段验收工作中, 多次得到了徐锡伟、 冉勇康、 杨晓平、 汪一鹏、 田勤俭、 何正勤、 李伟琦等专家在地表破裂带识别、 验证探槽选址等多方面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这些机会和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极为宝贵, 对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