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近期重力与地壳形变综合分析与研究
祝意青, 梁伟锋*, 郝明, 赵凌强, 郝庆花, 张国庆, 刘练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西安 710054
*通讯作者: 梁伟锋, 男, 高级工程师, E-mail:lwfbox@163.com

〔作者简介〕 祝意青, 男, 198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 获学士学位, 研究员, 主要从事重力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及地震分析预报研究, E-mail:zhuyq201207@126.com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11-2014年期间的流动重力与GPS观测资料和1970-2011年水准观测获得的垂直运动背景场资料, 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和区内发生的强震事件, 系统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 地壳三维形变与区域构造环境和强震活动的关系, 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区域重力场变化与区域三维地壳运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1)测区内重力场变化与GPS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和水准观测反映的垂直运动在空间上关系密切, 地壳形变总体表现为沿水平运动的方向重力增加, 高原山地挤压隆升, 地面重力减少; 断陷盆地相对伸展下沉, 地面重力增加, 反映了新构造活动的继承性。2)地壳形变场变化与活动断裂密切相关, 重力变化和垂直形变等值线走向总体上与呈NWW向的祁连-海原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水平形变也在祁连-海原断裂附近产生明显的左旋走滑运动。3)强震易发生在具有显著重力变化的活动断裂带上, 也易发生在沿活动性断裂的断块垂直差异运动强烈或兼有强走滑运动的地方。2016年门源震中附近区域地壳受挤压变形显著、 面压缩率和重力剧烈变化的特征最为显著。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拐弯的地区, 也是面压缩率变化过渡带和垂直形变过渡带地区。4)文中第一作者等曾基于该区地壳形变资料在岷县、 门源地震前做过一定程度的中期预测, 尤其是地点预测。基于上述认识, 进而强调在研究区形成的一些地壳形变异常部位可能仍存在中长期强震/大震危险背景。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重力变化; GPS; 水准测量; 构造活动
中图分类号:P315.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17)04-076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967(2017)04-0768-12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RECENT GRAVITY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ZHU Yi-qing, LIANG Wei-feng, HAO Ming, ZHAO Ling-qiang, HAO Qing-hua, ZHANG Guo-qing, LIU Lian
Second Crus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gravity changes, 3D crustal deformation, reg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strong earthquakes based on the relative gravity measurements(2011-2014), GPS data and the background vertical deformation from the leveling measurements conducted from 1970 to 2011. Subsequently, we further characterized the temporal-spatial patterns and discussed the mechanism of regional gravity changes and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The result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regional gravity changes, the GPS-derived horizontal deformation and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al obtained from leveling data showed a close spatial relationship: The gravit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direction of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the gravity decreased with the crustal uplift and vice versa, which reflects the inherited characteristics of neotectonic activities. 2)The crustal deform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ive faults. The contour lines of gravity changes and vertical deformation were generally along with the Qilian-Haiyuan Fault(the strike is NWW), and the crustal horizontal deformation showed left-lateral strike slip motion near the Qilian-Haiyuan Fault. 3)The strong earthquakes usually occur in the active faults where intensive gravity change and vertical and/or horizontal deformation occurred. The extrusion deformation, surface compression rate and gravity changes were obvious near the epicenter of 2016 Menyuan earthquake. The 2013 Minxian-Zhangxian MS6.6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direction-turning area of intense gravity gradient zone and the transitional area of surface compression and vertical deformation. The first author of this paper has made a medium-term forecast before the Minxian and Menyuan earthquakes, especially the 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s, we emphasized that: there are still possibilities of strong or huge earthquakes within medium-long term in the area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anomalies in the study region.

Keyword: north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gravity change; GPS; leveling measurement; tectonic activity
0 引言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向大陆内部扩展的前缘部位, 该地区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显著, 一直受到国内外地学家的高度重视。自1900年以来该地区曾发生1920年海原8.5级、 1927年古浪8级地震。近年来该地区中强地震不断,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后, 时隔不到3a, 又发生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诸多地学工作者曾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GPS观测、 精密水准测量、 重力观测和发震构造、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等资料, 对2013年岷县漳县地震前后地壳运动与变形过程、 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 活动方式、 形变特征和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王双绪等, 2013; 郑文俊等, 2013; 祝意青等, 2014; 赵凌强等, 2015)。截至目前, 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大范围的区域重力场变化、 GPS观测得到的水平运动形变场与长时间尺度水准观测获得的垂直运动背景场相结合进行地壳运动变形的整体性综合分析与研究工作还很少开展。长期以来,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形变测量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是独立进行的(张希等, 2010; 祝意青等, 2012; 郝明等, 2014), 没有进行整体研究。因此, 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2011-2014年期间的重力资料与GPS资料及1970-2011年期间精密水准垂直运动背景相结合作为研究依据, 以区域现今地壳运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研究为主要目的, 开展重力变化与区域地壳三维形变之间的关联特性研究, 初步实现重力、 GPS、 水准联合应用与解释, 分析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形变场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和强震活动的关系, 这对该地区地学基础研究和潜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重力、 GPS、 水准观测资料处理和使用概况

地壳形变测量旨在测定地壳表面点位之间相对位置或重力场的变化, 以获取地壳形变的几何和物理信息, 其观测量为位移、 应变和重力的相对变化值。地壳形变是构造运动在地表的反映, 地震是地壳、 上地幔物质在构造力作用下长期变形的结果。反映强震孕育的直接证据应当来自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梅世蓉, 1996)。为了监测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运动变化,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甘肃省地震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3个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分别在该地区建立了地震重力监测网, 通过不断地优化与整合, 形成目前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整体重力监测网(祝意青等, 2014); 2008年以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每年进行1期重力观测, 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加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流动重力观测, 2009年起每年进行2期重力观测。观测资料的处理采用中国地震局实用化攻关推广的应用软件(LGADJ)进行, 采用统一起算基准的整体拟稳平差计算方法(祝意青等, 2014)。2011年 “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项目运行, 青藏高原东北缘产出了新的大量GPS观测数据, GPS观测资料采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精化处理获得ITRF2008框架下的GPS站水平位移矢量, 再进行基准转换得到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相对于稳定的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郝明等, 2014)。另外, 还利用了收集处理得到的青藏高原东缘地区1970-2011年精密水准垂直运动背景资料, 水准资料处理采用整体网平差法, 以位于华南地块内部相对稳定的水准点为起算基准, 并采用GPS基准站垂直位移作为高程约束, 计算获得各水准点的垂直运动速率(郝明, 2012)。

在上述基础上, 本文重点以2011-2014年期间的区域重力场变化、 区域水平运动速度场、 以及较长时间尺度的垂直运动背景场作为综合分析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的主要依据。

2 区域地壳形变特征
2.1 区域重力场变化

祝意青等(2012, 2014)曾利用重力资料对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中期预测。2016年1月21日, 青海门源6.4级地震发生在祁连山中东段的冷龙岭断裂附近, 重力变化对这次强震也有较好的反映, 在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2016年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中指出: “ 门源、 天祝、 武威地区出现了重力剧烈变化及4象限分布特征, 祁连山中东段(震中位置在37.5° N, 102.2° E附近)有6级左右地震发生的可能” 。可以看出, 基于流动重力观测分析做出的中期预测, 与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发生的MS6.4地震(37.68° N, 101.12° E)对应较好, 尤其是在地点的预测上, 预测的危险区中心位置距离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门源6.4级地震震中相距只有55km。

为了便于与GPS观测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2011-2014年期间的重力场变化(图1)。可以看出, 3a尺度的累积重力场变化具有以下3个特征: 其一, 区域重力场变化剧烈, 重力差异变化达100× 10-8ms-2 以上, 重力场总体表现为自西南向东北由负向正的趋势性变化, 主要反映了区域应力场增强引起的大空间尺度重力场的有序性变化; 其二, 区域重力场趋势变化中的大型突变, 即研究区内沿祁连-海原大断裂出现的延伸长、 变幅大的重力变化梯度带及沿岷县-天水形成的与西秦岭北缘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 其三, 除了沿祁连-海原大断裂出现重力变化梯度带外, 还在断裂带附近出现门源和天祝2个局部的、 不同值的重力负异常区, 2016年1月门源6.4级地震发生在门源负重力异常区及与祁连-海原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上、 重力变化等值线拐弯的地区。2013年7月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也发生在与西秦岭北缘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上(祝意青等, 2014)。这2次地震均较好地反映了强震发生地点与区域重力场的局部异常、 高梯度带及其拐弯、 交会部位有关(Zhu et al., 2015)。

图1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变化(2011-2014年)(× 10-8ms-2)Fig. 1 Map of gravity change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for the period from 2011 to 2014(Contours are in 10-8ms-2).

2.2 区域水平形变场

1999年 “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工程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进行了首期GPS观测(崔笃信等, 2009), 2011年 “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项目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GPS观测网。我们主要分析2011-2014年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地壳运动特征。

图2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相对于欧亚板块的GPS水平运动矢量图。可以看出, 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地壳水平运动具有以下特征:

图2 青藏高原东北缘GPS水平速度场(2011-2014年)Fig. 2 The GPS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for the period from 2011 to 2014.

图3 青藏高原东北缘面膨胀率分布(2011-2014年)(× 10-9a-1)Fig. 3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expansion rate i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for the period 2011 to 2014(× 10-9a-1).

(1)2011-2014年期间,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GPS站点自西向东呈现NEE向、 E向和SEE向水平旋转运动, 并具有以下3个特征: 其一, 研究区104° E以西的西部站点以NEE向运动为主, 站点速率自南向北逐渐减小, 南部玛沁站速率为14.6mm/a, 北部民勤站速率为3.5mm/a; 其二, 位于104° ~106° E的中部站点以E向运动为主, 站点速率自西向东略有差异, 景泰附近速率为10.2mm/a, 海原附近速率为5.7mm/a; 其三, 研究区106° E以东的东部站点以SEE向运动为主, 站点运动速率相对较小, 为4.1~8.7mm/a。

(2)从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活动断裂两侧的GPS站点运动速率看, 主要特征表现为: 1)祁连山中东部存在5~6mm/a 的左旋走滑运动; 2)海原断裂带存在4~5mm/a 的左旋走滑运动; 3)门源震中附近存在明显的左旋走滑运动。岷县震中附近站点较少, 虽然水平运动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差异运动量不很明显, 主要表现为在运动方向上有较大的差异。

由GPS观测反映的2011-2014年面膨胀率分布(图3)进一步反映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呈现挤压收缩的特征, 在民乐、 门源及武威一带面收缩率达到峰值(-25× 10-9a-1), 2016年1月门源地震震中位于面收缩率峰值附近, 2013年7月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在武都及岷县北的2个面收缩率峰值之间的过渡地带。

2.3 区域垂直形变场

大面积水准测量资料主要反映地壳大范围垂直运动概貌, 区域水准测量可以反映1个地区最新的构造活动方式和活动强度。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1970-2011年较大时空尺度的垂直形变速度场图像(图4)显示, 相对于稳定的华南地台, 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总体上呈现差异性的隆升运动(郝明等, 2012)。其中: 1)西秦岭-六盘山地区是该区域上升速率较快的地带, 西秦岭北缘、 六盘山断裂带附近的隆升速率达5~6mm/a; 2)祁连山东段的天祝隆起区上升速率3~4mm/a; 3)2016年门源6.4级地震震中位于垂直运动速率梯度上, 震中附近的差异运动达3mm/a; 4)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位于天水隆起区(速率5mm/a)与岷县北隆起区(速率4mm/a)之间的过渡带上; 5)较大下沉区1个在银川盆地, 1个在武威盆地一带, 下沉速率为-1~-2mm/a。

图4 青藏高原东北缘垂直形变速率(1970-2011年)(单位: mm/a)Fig. 4 Map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velocities i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for the period 1970 to 2011(Contours are in mm/a).

总而言之, 本文基于40余a精密水准资料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大范围、 长时段的垂直运动背景场, 较客观地反映了区域现今垂直差异运动的基本特征, 与本研究区地质时期以来高原山区隆升、 盆地相对下沉的新构造运动背景一致。地震发生在沿活动性断裂的断块垂直差异运动强烈的地方。

图5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变化(等值线表示)与面膨胀率(色标表示)对照图Fig. 5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gravity changes and the surface expansion rate i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2.4 地形变综合分析

为便于对比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变化和GPS观测反映的面应变变化情况, 我们把2011-2014年期间准同步观测的重力变化与面膨胀率绘制在同一张图上, 将重力变化等值线标示在面膨胀率彩色图上, 得到较为直观的重力变化和面膨胀率变化图像(图5)。分析对比图5所示的青藏高原东北缘2011-2014年期间的重力变化与面膨胀率图像可以看出, 祁连山中东部重力上升变化强烈的地带面收缩率也最为显著, 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发生在重力上升变化的高梯度带与面收缩率峰值附近, 门源震中附近的重力变化高梯度走向与面收缩率走向基本一致。岷县-天水形成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也是面收缩率峰值之间的过渡地带,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在与西秦岭北缘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上及面收缩率峰值之间的过渡地带上。

为进一步分析地表重力变化与三维地壳运动的关系, 我们把2011-2014年观测的重力变化与2011-2014年观测到的GPS水平速度场及1970-2011年较长时间的垂直形变速度场绘制在同一张图上, 将重力变化等值线及GPS水平速度矢量标示在垂直运动彩色图上, 得到较为直观的重力变化与地壳水平和垂直三维地壳运动图像(图6)。

图6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变化(等值线表示)与GPS水平速度场(矢量表示)及垂直形变速率(色标表示)对照图Fig. 6 The comparison chart for the gravity changes and GPS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and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velocities i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分析图6所示的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变化与地壳水平和垂直三维地壳运动图像可以看出: 1)GPS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总体运动方向偏向NE, 重力也表现为自SW向NE由负向正的变化。即沿GPS水平运动的方向重力增加, 说明重力变化主要受地下密度增加的影响。2)六盘山、 西秦岭山区上升, 重力负值变化; 银川、 武威盆地下降, 重力正值变化。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附近垂直形变上升最剧烈的地区重力负值变化最为显著。3)祁连山中东部门源-天祝一带垂直差异运动及GPS水平差异运动最为显著, 该地区也是重力场变化最为剧烈的地方。

一般来讲, 地表重力变化直接受地表垂直运动的影响, 每抬升(或下降)1cm, 将引起测点(1.9~2.0)× 10-8ms-2 的下降(或上升)重力变化。总的来说, 青藏高原东北缘垂直形变年速率≤ 6mm/a, 地表垂直运动对年际重力变化的贡献< 2× 10-8ms-2, 对于3a尺度的重力变化来说, 垂直运动对其影响< 6× 10-8ms-2。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近期的重力场变化、 GPS水平速率场和垂直形变场可以发现, 青藏高原东北缘近期显著的重力变化是该地区深部壳、 幔物质运移(顾功叙等, 1997; 滕吉文等, 2008; 陈运泰等, 2013)作用下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效应。

3 分析与讨论
3.1 地壳形变与地质构造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强烈活动的NWW向断裂主要有龙首山南缘断裂、 祁连-海原断裂等, 具有挤压逆冲-左旋性质。NNW向断裂主要有榆木山东缘断裂、 庄浪河断裂等, 具有挤压-右旋性质。分布于东部的近SN向青铜峡-固原断裂及NNE向的贺兰山东麓断裂以右旋-拉张为主。分布于南部的NWW向西秦岭北缘断裂具有左旋走滑性质, 临潭-宕昌断裂以挤压逆冲为主(虢顺民等, 2000; 郑文俊等, 2013)。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地壳形变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该构造单元中断裂构造活动特征的差异。

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形变场空间分布与活动断裂的关系认为: 1)重力场变化空间分布形态与活动断裂关系密切, 重力场变化较显著的梯度带走向与活动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 变化最显著的是从祁连经门源、 景泰至海原, 一直有1条规模较大的NWW向重力变化梯度带。重力变化等值线的基本走向总体上沿祁连-海原大断裂带分布, 不仅断裂带两侧重力变化差异较大, 而且梯度带影响域较宽(图1)。垂直形变空间分布与重力场空间分布形态较为相似, 垂直形变等值线的基本走向总体上也是与呈NWW向的祁连-海原大断裂走向基本一致(图4)。水平形变总体上呈NEE向运动, 在祁连-海原断裂产生明显的左旋走滑运动(图2), 与区域构造运动基本一致(虢顺民等, 2000), 这说明祁连-海原大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构造活动比较剧烈的1条断裂。2)形变场空间分布总体上有3个地区存在较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 一是甘肃、青海交界的甘肃民乐与青海门源地区, 重力变化、 垂直形变出现局部异常, 水平形变面压缩峰值区。二是祁连山东部的甘肃天祝、 武威地区, 重力变化、 垂直形变出现局部异常及高梯度带, 水平形变面压缩过渡带。三是甘肃岷县、 天水地区, 重力变化梯度带, 垂直形变与水平形变面压缩过渡带。从地质构造分析, 这3个地区都具有不同构造单元交会, 地壳变形差异运动显著的特点。民乐、 门源地区位于祁连山北缘断裂与冷龙岭断裂附近, 天祝、 武威地区位于庄浪河断裂与金强河-毛毛山-老虎山断裂的交接处附近, 岷县、 天水地区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与临潭-宕昌断裂附近。

3.2 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

地震从孕育到发生是1个从应力积累到能量释放的过程。在地震孕育过程中, 随着震源区应力的不断积累, 使得地壳内部产生变形和发生物质迁移, 致使地壳内部形变和密度发生变化, 从而使得该处地表变形和重力值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为地壳形变场空间分布的有序性变化和局部形变异常区及伴生的地壳形变高梯度带出现。已有研究表明, 强震易发生在与构造活动有关联的重力变化4象限中心地带或正、 负异常区过渡的高梯度带上(Zhu et al., 2015), 也易发生在沿活动性断裂的断块垂直差异运动强烈或兼有强走滑运动的地方(江在森等, 2009; 郝明, 2012)。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发生在祁连山地震带的冷龙岭断裂附近, 2011-2014年重力变化和GPS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及较长时期的水准观测成果表明, 门源震中附近是重力变化高梯度带拐弯的地区, 也是垂直差异运动强烈和强左旋走滑的地区(图6)。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发生在甘肃东南地区的 “ 临潭-宕昌断裂” 的中东段, 2011-2014年重力变化和水平运动及较长时期的水准观测成果也表明, 岷县震中附近是重力变化高梯度带拐弯的地区, 也是面压缩率变化过渡带和垂直形变过渡带地区。门源6.4级和岷县漳县6.6级震中地区重力异常变化的几何形态与垂直形变及水平形变空间分布的密切相关, 进一步证实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存在深部壳、 幔物质运移深层次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动力作用, 即深部壳、 幔边界与上地幔物质和能量尚在进行强烈交换, 引起活动断层物质变迁和构造变形, 在地表产生相应的重力变化与地壳三维形变。

从深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看, 民乐-门源地区、 岷县-天水地区和天祝-武威地区既是莫霍面等深线急剧变化的地段, 又是活动地块边界带上的地震空区, 也是沿主断裂存在的异常低b值区。具有这些深部构造特征的区域, 往往具有孕育发生强震的背景(周民都, 2005; M7专项工作组, 2012)。地形变也显示出这3个地区存在一定的形变异常。目前, 民乐-门源地区和岷县-天水地区已分别发生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因此, 天祝-武威地区值得关注。

4 结语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近期重力场变化和GPS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以及水准观测反映的垂直运动基本形态分析, 结合本区已有的地球物理、 地质构造和动力环境研究结果, 初步分析了地壳形变场的异常变化与构造活动、 强震危险性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地壳形变场变化的空间分布形态与活动断裂关系密切。重力场变化较显著的梯度带走向与活动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 变化最显著的是沿NWW向祁连-海原大断裂带的1条规模较大的重力变化梯度带。垂直形变空间分布与重力场空间分布形态较为相似, 垂直形变等值线的基本走向总体上也与NWW向的祁连-海原大断裂走向基本一致。水平形变总体上呈NEE向运动, 在祁连-海原断裂附近产生明显的左旋走滑运动, 与区域构造运动基本一致, 这说明祁连-海原大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构造活动比较剧烈的1条断裂。

(2)重力场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与地壳垂直、 水平运动及地质构造活动等观测结果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强震易发生在具有显著重力变化的构造活动断裂带上, 也易发生在沿活动性断裂的断块垂直差异运动强烈或兼有强走滑运动的地方。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发生在祁连山地震带的冷龙岭断裂附近, 门源震中附近是重力变化高梯度带拐弯的地区, 也是垂直差异运动强烈和强左旋走滑的地区。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在临潭-宕昌断裂附近, 重力变化和GPS观测反映的水平变化及较长时期的水准观测成果也表明, 岷县震中附近是重力变化高梯度带拐弯的地区, 也是面压缩率变化过渡带和垂直形变过渡带地区。

(3)近期地壳形变异常分析反映: 祁连山东段的天祝-武威地区是重力变化最剧烈的地区, 也是垂直形变差异运动最强烈的地区和面压缩率显著变化的地区, 又是Ⅰ 级地块边界带上的地震空区和异常低b值区。因此,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 2016年门源6.4级强震的相继发生有可能在重力与地壳三维运动变化剧烈的天祝-武威地区及其附近触发另1次强震/大震, 该地区具有中长期尺度的强震/大震危险性。

致谢 审稿专家为本文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与修改建议, 在此表示感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运泰, 杨智娴, 张勇, . 2013.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J]. 中国科学(D辑), 43(6): 1064-1072.
CHEN Yun-tai, YANG Zhi-xian, ZHANG Yong, et al. 2013. From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o 2013 Lushan earthquake[J]. Science in China(Ser D), 43(6): 1064-1072(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 崔笃信, 王庆良, 胡亚轩, . 2009.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及其机理[J]. 地球物理学报, 52(6): 1490-1499.
CUI Du-xin, WANG Qing-liang, HU Ya-xuan, et al. 2009. Lithosphere deformation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i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52(6): 1490-1499(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3] 顾功叙, 郭宗汾, 刘克人, . 1997. 中国京津唐张地区时间上连续的重力变化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J]. 科学通报, 42(18): 1919-1930.
GU Gong-xu, Guo Zong-fen, LIU Ke-ren, et al. 1998. Seismogenesis and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as observed by temporally continuous gravity variations in China[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3(1): 8-12. [本文引用:1]
[4] 虢顺民, 江在森, 张崇立. 2000.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块体划分与运动态势研究[J]. 地震地质, 22(3): 219-23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0.03.003.
GUO Shun-min, JIANG Zai-sen, ZHANG Chong-li. 2000. Division and motion status of blocks for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n late Quaternary[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2(3): 219-231(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5] 郝明. 2012. 基于精密水准数据的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垂直运动与典型地震同震及震后垂直形变研究 [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HAO Ming. 2012. Present crustal vertical movement of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coseismic and postseimic vertical deformation of two typical earthquakes [D].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in Chinese). [本文引用:3]
[6] 郝明, 秦姗兰, 李煜航, . 2014. 青藏高原东北缘近期地壳水平运动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4(3): 99-103.
HAO Ming, QIN Shan-lan, LI Yu-hang, et al. 2014. Recent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of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34(3): 99-103(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7] 江在森, 方颖, 武艳强, . 2009. 汶川8. 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动态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 52(2): 505-518.
JIANG Zai-sen, FANG Ying, WU Yan-qiang, et al. 2009. The dynamic process of regional crus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befor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52(2): 505-518(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8] M7专项工作组. 2012. 中国大陆大地震中-长期危险性研究 [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Working Group of M7. 2012. Study on the Mid-to Long-Term Potential of Large Earthquakes on the Chinese Continent [M]. Seismological Press, Beijing(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9] 梅世蓉. 1996. 地震前兆场物理模式与前兆时空分布机制研究(三): 强震孕育时地震活动与地壳形变场异常及机制[J]. 地震学报, 18(2): 170-178.
MEI Shi-rong. 1996. On the physical model of earthquake precursor fields and mechanism of precursor's time-space distribution(Ⅲ): Anomalies of seismicity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their mechanisms when a strong earthquake is in preparationm[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18(2): 170-178(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0] 滕吉文, 白登海, 杨辉, . 2008. 2008汶川MS8. 0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J]. 地球物理学报, 51(5): 1385-1402.
TENG Ji-wen, BAI Deng-hai, YANG Hui, et al. 2008. Deep processes and dynamic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of 2008[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51(5): 1385-1402(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1] 王双绪, 蒋锋云, 郝明, . 2013. 青藏高原东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56(10): 3334-3345.
WANG Shuang-xu, JIANG Feng-yun, HAO Ming, et al. 2013. Investigation of features of present 3D crustal movement in eastern edge of Tibet Plateau[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56(10): 3334-3345(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2] 张希, 张晓亮, 张四新, . 2010. 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GPS水平运动特征与汶川大震影响[J]. 地震研究, 33(4): 265-268.
ZHANG Xi, ZHANG Xiao-liang, ZHANG Si-xin, et al. 2010. Features of current horizontal movement observed by GPS and influence of the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e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Block[J].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33(4): 265-268(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3] 赵凌强, 詹艳, 赵国泽, . 2015. 基于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的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 6地震孕震环境探讨[J]. 地震地质, 37(2): 541-554.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5.02.016.
ZHAO Ling-qiang, ZHAN Yan, ZHAO Guo-ze, et al. 2015. The seismogenic environment of the 2013 Minxian-Zhangxian MS6. 6 earthquake based on the deep electrical structure[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37(2): 514-554(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4] 郑文俊, 闵伟, 何文贵, . 2013.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 6级地震震害分布特征及发震构造分析[J]. 地震地质, 35(3): 604-61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3.014.
ZHENG Wen-jun, MIN Wei, HE Wen-gui, et al. 2013. Distribution of the related disaster and the causative tectonic of the Minxian-Zhangxian MS6. 6 earthquake on July 22, 2013, Gansu, China[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35(3): 604-615(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15] 周民都. 2005.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ZHOU Min-du. 2005. The seismic tomography on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n plateau [D].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6] 祝意青, 刘芳, 付广裕, . 2012. 汶川地震前后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动态变化研究[J]. 地震, 32(2): 88-94.
ZHU Yi-qing, LIU Fang, FU Guang-yu, et al. 2012. Gavity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in the northeastern edge of Qinghai-Tibet block[J]. Earthquake, 32(2): 88-94(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7] 祝意青, 赵云峰, 李铁明, . 2014.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 6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动态变化[J]. 地震地质, 36(3): 667-676.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3.010.
ZHU Yi-qing, ZHAO Yun-feng, LI Tie-ming, et al. 2014. Dynamic variation of gravity field before and after the Minxian-Zhangxian MS6. 6 earthquake on July 22, 2013, Gansu, China[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36(3): 667-676(in Chinese). [本文引用:4]
[18] Zhu Y Q, Liu F, You X Z, et al. 2015. Earthquake prediction from China's mobile gravity data[J].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6(2): 81-90.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