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万永革, 男, 1967年生, 2010年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员, 主要从事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电话: 13731625082, E-mail:wanyg217217@vip.sina.com。
基于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 计算了该地震序列导致的喜马拉雅山脉及邻区的位移场。结果表明: 尼泊尔地震序列所导致的位移场呈南北两侧水平分量向震中会聚的分布形式, 水平位移最大达871~962mm, 并且距震中越远水平位移量越小, 但震中南侧的水平位移量随震中距衰减更快。震中北侧出现了明显沉降, 最大沉降量达376~474mm, 大部分震中及以南区域出现了明显隆升, 最大值达626~677mm。文中还估计了该地震序列导致的周围喜马拉雅山脉部分山峰的位移场, 结果表明希夏邦马峰的位移最大, 水平位移达393mm, 下沉36mm;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近S向水平移动36mm, 下沉9mm; 其他山峰的位移因与到尼泊尔地震序列的震中距离和方位的不同而不同。
Based on the rupture models of the 2015 Nepal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half space homogeneous elastic model, the displacement field near the epicenters is estimated.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converge to the epicenters from north and south with maximum value of 871~962mm. The farther the epicenter distance is, the smaller of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ccurred. The displacement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epicenters decreases more rapidly than that on the north side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epicenter increased. Significant settlement occurred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epicenters with maximum of 376~474mm, while large uplift occurred on the epicenters and its south side with maximum value of 626~677mm. The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peaks of the Himalaya near the epicenters is estimated. The largest displacement occurred at the peak of Shishapangma with 393mm horizontal component and 36mm settlement. Mt. Everest, the world's highest peak, moves 36mm in nearly southward direction with 9mm settlement. The displacements of other peaks of the Himalaya are different with the epicentral distance and azimuth of the 2015 Nepal earthquake sequence.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MW7.9大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 该地震震中位于28.2° N, 84.7° E, 震源深度约20km。该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的逆冲断层上, 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约80km。震后半个多小时和1d之后, 相继发生了MW6.7、 MW6.8强余震, 再次加重了该地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12日, 该地区又有2次MW7.2和MW6.2的强余震发生(http://www.globalcmt.org/CMTsearch.html)。4月25日的2次大地震后, 中国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发生了MW5.9地震, 聂拉木县发生了MW5.0地震(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31RollingTop/Ball.html, 2015年5月20日查询), 对中国西藏地区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简称USGS)采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远震体波和长周期面波波形数据快速给出了2次MW> 7的地震的破裂分布(Hayes, 2015a, b)。张勇等(2015a, b)采用长周期体波观测也给出了这2个大地震的破裂分布。苏小宁等(2015)采用第1次大地震周围的GPS资料反演了主震的破裂分布, 单新建等(2015)联合采用InSAR和GPS数据反演了主震的断层特征和破裂分布。Denolle等(2015)根据地震波形相关和能量分析得到主震中极少高频能量和较大地震矩释放, 表明其发生在相对平滑或较为润滑的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MHT)上。Bai等(2016)采用多尺度双差精定位技术确证了主震发生在倾角较缓的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MHT)上, 并且周围大部分余震发生在倾角较陡的次喜马拉雅断裂上。张广伟等(2015)求解了该地震序列的中等强度地震的震源机制, 表明主震发生对周围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应力影响。盛书中等(2015)和万永革等(2015)详细计算了该地震产生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对周围造成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在公元1717年(康熙56年)出版的皇舆全览图中已有珠穆朗玛的记载。作为世界最高峰, 它的海拔高程数据历来为世界各国关注。1847-2005年的百余年间, 人类测量珠峰高程约10余次, 对于珠穆朗玛峰高程的求证过程标志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1975年, 中国发布的珠峰高程为8848.13m(陈俊勇, 1975; 朱亮, 1976)。30a后, 国家测绘局应用3S及现代地球物理技术对珠峰高程进行重新测量, 获得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数据为8844.43m(陈俊勇等, 2006)。除了珠穆朗玛峰, 在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还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山峰(表2), 这些山峰的高程及水平位移也是地球科学家所关心的问题。
地球时刻处于变动之中, 特别是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交接处的珠穆朗玛峰及其周围的世界著名山峰。从以翘起为主的新构造运动算起, 珠穆朗玛峰的形成也只是迄今3~4Ma的地质事件(杨理华等, 1974; 杨志强等, 1993)。很多研究者从地质(杨理华等, 1974; 赵希涛, 1975)、 大地测量(王文颖等, 1993; 陈俊勇等, 1994, 1996)等角度研究得到珠峰在不断变动的结论。最近精确的GPS资料研究表明,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会聚速率在青藏高原中南部约为30mm/a, 而在喜马拉雅南坡至恒河平原的垂直位移表现出< 3mm/a 的强烈相对下沉, 在喜马拉雅山北坡至雅鲁藏布江一带, GPS测站有0~2mm/a 的升高(Liang et al., 2013), 这些均表明珠峰及其附近山峰的高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的发生对这些山峰的高程和水平位置产生的影响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该研究对于理解青藏高原南部的地形长期变动及其动力来源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拟通过计算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造成的地面位移场, 研究该地震序列对珠穆朗玛峰等一系列山峰的影响。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W7.9地震后, 发生了一系列震级较大的余震。从全球矩心矩张量目录(www.globalCMT.org)网站上找到6次强震(表1, 图1), 另外, 4月25日尼泊尔MW7.9主震发生后, 中国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定日县发生MW5.9地震, 聂拉木县发生MW5.0地震。地震发生后, 中国地震台网快速给出了中国西藏这2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http://www.csi.ac.cn, 5月20日查询)。这2次地震虽然没有在全球矩心矩张量目录(www.globalCMT.org)网站上出现, 但它们发生在珠穆朗玛峰附近, 本文在计算地表位移场时也把这2个地震考虑进来(表1)。Hayes(2015a, b)、
张勇等(2015a, b)给出了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中的4月25日MW7.9地震和5月12日MW7.2地震的断层面及其破裂分布。虽然苏小宁等(2015)和单新建等(2015)也给出了第1次地震的破裂分布, 但限于采用GPS和/或InSAR可能不能干净扣除余震和震后形变的影响, 本次研究采用Hayes(2015a, b)和张勇等(2015a, b)的利用远震地震波反演得到的破裂分布结果。Hayes(2015a)给出的4月25日地震的破裂面模型由11× 11个子断层组成, 每个子断层长20km, 宽15km, 走向295° , 倾角10° , 最大滑动量为3.1m, 大部分破裂集中在震源以西的位置。而张勇等(2015b)给出的该地震破裂面模型由19× 11个子断层组成, 每个子断层长20km, 宽20km, 走向301° , 倾角11° , 最大滑动量为2m, 大部分破裂集中在离震源点很近的位置。Hayes(2015b)给出的5月12日地震的破裂面模型由25× 21个子断层组成, 每个子断层长5km, 宽3.9km, 走向305° , 倾角9° , 最大滑动量为3.3m, 大部分破裂集中在震源中心。而张勇等(2015a)给出的该地震破裂面模型由20× 15个子断层组成, 每个子断层长5km, 宽5km, 走向297° , 倾角10° , 最大滑动量为6.4m, 大部分破裂也集中在震源中心的位置。本研究采用他们给出的结果, 采用弹性半空间模型分别进行计算, 研究不同地震破裂模型对结果的影响。对于序列中没有给出破裂分布的地震, 使用下面的方法选定发震断层面, 并估算出其发震断层参数: 为避免系统性偏差, 本研究采用全球矩心矩张量的矩心位置和与喜马拉雅主山前逆冲断裂较为一致的节面作为断层面, 对于中国西藏定日县和聂拉木县的2个地震, 选择正断层分量较大的节面作为断层面, 这是由于这里发生的地震均为拉张性地震(Holt et al., 1995)。断层面长度、 宽度采用Wells等(1994)给出的统计公式进行估计, 滑动量采用该地震的地震矩、 断层面长度、 宽度和30GPa的剪切模量估计得到, 具体参数见表1。
Okada(1992)总结了前人(Mindlin, 1936; Chinnery, 1961; Press, 1965)的地震位错在弹性半无限空间中产生位移场的研究成果, 并有效地避免了某些特定观测点的奇异性, 使得位移场计算更为容易。本研究采用Okada(1992)给出的算法计算地震有限断层面滑动在地表产生的位移场。
其算法简述如下:
首先讨论弹性半空间集中力导致的位移场。在(ξ 1, ξ 2, ξ 3)点的j方向的单力(大小为F)在(x1, x2, x3)点的i方向上产生的位移Gij(x1, x2, x3; ξ 1, ξ 2, ξ 3)可写成式(1)(Mindlin, 1936; Press, 1965):
式(1)中:
式(1)-(5)中,
式(1)中“ =” 右侧的第1项
为了得到由应变核表示的位移场, 把式(1)对
式(6)中, 右边各项可由式(2)-(4)对
现在将式(1)、(6)用于实际问题中, 考虑如图2所示的2个不同的位错点源, 位错点源置于(x, y, z)坐标系中的(0, 0, -c)处, 这里x轴与断层的走向平行, 走滑断层左旋为正, 倾滑断层逆断层为正。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位错面Σ 上, 位错
这里用了爱因斯坦求和约定,
地震矩为M0的走滑断层在介质中产生的位移为
地震矩为M0的倾滑断层在介质中产生的位移为
这样可得到地震点源断层错动在弹性介质中产生的位移场。
其次, 假设地震不是点源而是断层走向长度为L, 宽度为W有限断层面, 则介质内部的位移场可以将
按照Sato等(1974)的方法, 如果将积分变量
式(14)中, p与点源相同, 也是
将点源产生的位移场代入式(15), 可得出矩形源所产生的位移场。具体公式参看Okada(1992)的文章。
这里我们考虑多个地震的影响, 并且MW7.9地震和MW7.2地震按照滑动分布模型(Hayes, 2015a, b; 张勇, 2015a, b)有多个子矩形源, 我们将所有子矩形源的贡献叠加得到地表产生的总位移场。
2 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产生的位移场
按照上节所列的震源参数和计算方法, 我们计算上述8次地震在周围区域产生的位移场。其中, 对于4月25日MW7.9地震和5月12日MW7.2地震, 由于Hayes(2015a, b)和张勇等(2015a, b)分别采用地震波资料给出了这2个地震的破裂分布, 故本文分别采用他们的结果给出该地震序列产生的位移场(图3)。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位移场是该地震序列前后同一点的坐标位置之差, 也就是地震序列前后的位置变动。为了使得图3能看清远处的位移方向和大小, 这里将振幅按对数表示(不显示振幅< 1mm的位移量), 分解到EW和SN方向分量, 再绘制其水平运动矢量。从图3可以看出, 采用Hayes(2015a, b)和张勇等(2015a, b)给出的模型计算得到的位移场具有类似的特征: 地震序列南部和北部物质分别朝震中位置向N、 向S会聚, 在震中处的最大水平位移量达962mm(Hayes, 2015a, b)和871mm(张勇等, 2015a, b), 并且距震中越远水平位移量越小, 但震中南侧的水平位移随震中距衰减更快, 这是由于断层为倾向NNE的低倾角逆冲断层, 上盘更容易产生较大水平位移所致。震中东西两侧的水平位移在震中附近略微出现向外扩展的位移分量, 东侧向外扩展的位移更加明显。
从垂直位移场来看, 震中北侧均出现了明显的沉降, 最大沉降量达376mm(Hayes, 2015a, b)和474mm(张勇等, 2015a, b), 并且沉降向EW方向扩展。和上述表示方式一样, 这里的垂直位移的大小也采用垂直位移振幅的对数来表示隆起和沉降。大部分震源所在位置及其南部区域出现了明显的隆升, 最大值达677mm(Hayes, 2015a, b)和626mm(张勇等, 2015a, b)。并且距震中250km的北部也出现了mm量级的隆升。本研究采用Hayes(2015a, b)与张勇等(2015a, b)给出的模型计算的位移场的不同之处在于: 张勇等(2015a, b)的模型给出的震中南侧的隆升与沉降的界限不太规则, 并且震源北侧250km处的隆升位移值偏小, 这是该模型震源位置普遍较浅所致。
上节采用不同的模型计算了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在周围产生的位移场。本节我们侧重讨论该地震序列对周围喜马拉雅山脉主要山峰的影响。同样按照上节的方式, 根据全球矩心矩张量目录给出的震源机制, 分别采用Hayes(2015a, b)和张勇等(2015a, b)给出的大地震破裂模型计算出该地震序列导致的周围喜马拉雅山脉主要山峰的位移(表2)。分别计算2种模型下, 把2次大地震加入地震序列后得到的位移, 再把得到的2种位移结果平均, 即可得到考虑2种模型的综合结果(表2, 图4)。
可以看到, 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造成周围喜马拉雅山脉主要山峰的水平位移以向S运动为主, 希夏邦马峰水平位移最大, 达393mm, 并且根据山峰相对于地震序列的不同方位, 运动方向和位移量值有较大变化,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近S向移动36mm。该地震序列造成的垂直位移除了卓奥友峰和安纳普尔那峰外, 其余山峰均表现为下降, 下降最大的也是希夏邦马峰, 下降值达162mm。其次为马纳斯鲁峰, 下降值达78mm, 珠穆朗玛峰仅下降9mm。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5)报道, “ 受4月25日尼泊尔强烈地震影响, 珠峰地区向SW方向移动了3cm, 高程方向基本没变化” 。本研究的估计与该报道相差不大, 验证了本文的估计。本文结果略大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结果, 可能原因是, 本研究所做的估计中考虑了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整个地震序列, 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结果为4月25日最大地震的结果; 另外,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结果为5月10-13日对2005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时埋设的定日、 大本营、 东绒等6个点进行观测的平均结果, 而本文为珠穆朗玛峰所在经纬度的计算结果。另外, 将本文的计算结果与苏小宁等(2015)发表的专门对4月25日尼泊尔地震产生的同震GPS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图5)。可以看到, 从水平位移的方向上, 我们的预测结果与4月25日地震的同震形变结果还是相当一致的, 不同的是, 本研究的地震序列包含了除4月25日地震之外的7个地震, 这7个地震的总地震矩为1.27× 1024N.m, 与4月25日地震释放的地震矩在同一量级, 并且地震矩释放位置不同, 致使我们的预测结果比4月25日地震观测的同震GPS结果大。综合考虑这些比较, 我们的计算结果还是可信的。
本研究采用2015年尼泊尔强震序列的破裂模型计算该地震序列造成的震中周围地区, 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峰的位移场, 得到如下结论:
(1)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造成震中南北两侧物质向震中水平会聚, 最大水平位移量达871~962mm, 北侧位移量随震中距的衰减比南侧小, 这与该地震序列的断层大多为低倾角向S逆冲有关。
(2)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使得震中及其北侧产生较大的沉降, 最大沉降达376~474mm, 且距震中位置越远, 沉降量越逐渐衰减。
(3)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导致了周围喜马拉雅山峰向S移动, 且大部分山峰沉降。其中希夏邦马峰的位移最大, 水平位移达393mm, 下沉36mm,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近S向水平移动36mm, 下沉9mm。
本研究采用2015年地震序列的破裂模型求解其在周围产生的位移场。其中MW7.9主震和MW7.2大余震破裂模型采用Hayes(2015a, b)第2版和张勇等(2015a, b)的破裂模型。虽然这些模型是大地震发生之后快速求解得到的结果, 但两者模型均为低倾角的逆冲类型, 并且地震矩也相当。另外, 未找到破裂模型的6次地震的破裂参数均采用Wells等(1994)的统计公式给出。这些地震破裂模型反映了该地震序列的总体特征, 因此求解得到的位移场是具有较大可信度的。但随着资料的进一步积累, 考虑InSAR、 GPS观测等其他观测资料(单新建等, 2015)反演的精细模型可能更有利于震源周围位移场的精确计算。
本研究采用地震破裂模型求解周围的位移场时采用了较为简单的弹性半空间模型。实际上, 地球介质的不均匀结构, 如一维垂向不均匀结构(Wang et al., 2003), 对计算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 大地震后地球的黏弹性松弛效应会产生应变的扩散(沈正康等, 2003; 万永革等, 2007, 2008), 这些效应也会对位移场的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 需要说明的是, 黏弹性效应仅在应力作用时间与应力释放的特征时间近似或大于应力释放的特征时间时才变得比较重要, 对于发生时间较短的时段内的位移计算, 这种效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采用这些精细地壳模型估计今后较长时段尼泊尔地震序列对周围区域和喜马拉雅山峰的影响是我们今后研究的1个方向。
致谢 本研究所用的地震震源机制取自GCMT网站(www.globalCMT.org); 图件利用Generic Mapping Tools(GMT)(Wessel et al., 1995)绘制; 审稿专家为本文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使得本文可读性更强: 特此致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