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远征, 男, 1978年生, 2014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物理学博士学位, 讲师, 主要研究与蓄水、 注水等相关的诱发地震问题,电话:0371-69127351, E-mail: expedition@163.com。
分析水库蓄水在地震发生中的作用时, 首先需要了解水在其中的扩散过程及其作用机理。文中通过紫坪铺水库蓄水后, 汶川地震前的小震活动时空演化, 探讨水库蓄水诱发地震活动的发生、 发展过程及其机理。从比较地震时空分布和水体范围变化开始, 进而探讨影响建模计算的各个因素, 最后给出计算结果。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到汶川地震发生前, 水库周围的小震活动与水库蓄水密切相关, 并且小震分布在汶川地震的地震断层上。2)受地形和介质的影响, 水库影响范围实际上是有限的, 并且是各向异性的。因此在建模计算前, 半定量地获得了孔隙压力扩散系数, 沿断裂走向和倾向分别为0.7m2/s和0.35m2/s; 定性地设定了地表约束。3)计算结果表明紫坪铺水库附近地震活动的范围与孔隙压力增量有关。当应力值达到触发地震活动的阈值之后, 不论水头增量是否处于高值, 地震活动的兴衰皆受控于增量变化率。这表明孔隙压力对震群活动的触发是动态触发。
For analyzing the role that reservoir impounding plays in triggering earthquake, the process of diffusion of pore pressure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should be understood firstly.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eismicity, which occurred before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following the impoundment of Zipingpu reservoir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n the mechanisms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triggered seismicity are discuss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eismicity and the submerged area by reservoir impounding is carried out firstly. Then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modeling is analyzed in detail. After calculating, the pore pressure change by the Zipingpu reservoir impoundment is obtained. The following observations are made: (1)Conspicuous swarms of earthquakes, of which the sources are located on the same fault of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ccurred orderly with the impoundment of Zipingpu reservoir.(2)Because of the influences of the terrain and the medium, the range of effect of pore pressure change by the impoundmemt is limited and anisotropic. Hydraulic diffusivities(D)of 0.7 and 0.35m2/s along the fault strike and the fault dip are reached respectively by a semi-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course, the qualitative pressure constraints on the surface are also applied for the modeling.(3)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eismicity near the Zipingpu reservoir is related with the pore pressure change. After the pore pressure reached the threshold of triggering earthquake, whether the pressure head change is high or not, the change rate of pressure head change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crease or increase of seismicity. It means that the triggered seismicity by pore pressure is a dynamic triggering process.
汶川地震后至今, 国内外已经对震中附近的紫坪铺水库诱发地震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仅应力计算方面已经有多个研究组展开了详细的工作。观点大致分为3类: 第1类认为, 紫坪铺水库蓄水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 足以触发汶川地震发生。雷兴林等(2008)分时段计算了紫坪铺水库蓄水后的相对库仑应力变化, 得出库区地下10km附近地区的中央断裂库仑应力在汶川地震前可达0.5bar以上, 超过了应力触发的门槛值。Ge等(2009)计算了断层上的孔隙压力和库仑应力, 认为水库蓄水导致的库仑应力增加幅度为0.01~0.05MPa, 使得断裂活动提前了数十至数百年。陶玮等(2014)利用二维模型计算地震断层上的库仑应力, 结果表明, 无论选取CEA或者USGS震源参数, 计算结果都显示紫坪铺水库蓄水促进了汶川地震的发生。第2类观点认为, 紫坪铺水库蓄水活动无法触发汶川地震。Deng等(2010)分析了水库引起的库仑应力结果后, 认为地下5km深度范围内的区域, 库仑应力改变值达到数bar, 可以诱发地震活动, 而汶川地震震源位置库仑应力改变值量级为10-4bar, 无法触发汶川地震发生。Gahalaut等(2010)计算库仑应力时采用了USGS公布的震源位置, 深度为19km, 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时该位置的库仑应力增量为负值, 对地震发生有抑制作用。第3类观点减弱了对紫坪铺水库是否直接触发汶川地震的探讨, 而重点讨论了水库蓄水对龙门山断裂库仑应力变化的影响。周斌等(2010)结合地震解译剖面所显示的龙门山断裂浅部形态, 建立有限元模型, 计算了紫坪铺水库蓄水对浅部断层库仑应力的影响, 但并没有对汶川地震开展过多的讨论。孙玉军等(2012)建立3D有限元模型, 采用震源深度为13km及USGS断层参数, 计算得到汶川地震震源位置库仑应力增加1kPa, 有助于汶川地震发生, 但没达到触发阈值。杨彧等(2015)主要讨论不同渗透率条件下, 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地震断层内孔隙压力的扩散情况, 结果表明震源区流体孔隙压力上限为0.1~0.15MPa。程惠红(2015)对影响库仑应力计算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综合比较。前述这些讨论所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最早见于针对Oroville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研究(Bell et al., 1978)。结合触发地震的库仑应力门槛值, 约0.1bar(King et al., 1994), 人们研究了紫坪铺水库蓄水引起的静态库仑应力增量是否足以触发汶川地震的问题, 而不同之处在于2维或3维模型的选择及震源参数与断层深部形态的选取。到目前为止, 汶川地震的震源参数及龙门山断裂的深部形态仍无法精确获取。因此, 结果的确定性值得商榷。
把研究重点局限在触发阈值是否能够触发汶川主震的问题上, 显然限制了对水库地震研究的深入。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是1个敏感而又困难的问题。敏感的原因是它牵涉到部门的利益与责任; 困难之处在于流体扩散的过程不可观测以及对地下地质构造条件缺乏足够清晰的了解。深部流体的不可观测性决定了需要通过地震活动现象推测孔隙压力的传导过程, 进而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因此, 在建立模型进行计算之前, 详细分析水库影响范围内的地震活动发展过程是必要的。结合地震触发思想, 可以通过地震活动范围的变化过程, 半定量地探讨孔隙压力扩散系数大小(刘远征等, 2014)。
对比分析水库的蓄水过程和地震活动的发展过程, 有助于对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的进一步理解。在水库的运行过程中, 对于水库下方浅部地壳来说, 库水位波动类似于高频信号, 使得地壳浅部孔隙压力也会有类似波动; 而对于深部地壳, 库水位波动的高频信号衰减, 深部的孔隙压力类似于慢波, 逐渐增至高值并趋于稳定。因此, 对多数水库区域来讲, 地壳深部的孔隙压力是不断增加的; 然而, 已有水库诱发地震震例表明, 诱发的地震活动常常有1个从开始出现, 集中发生, 到最后衰减消失的过程。为什么孔隙压力持续升高, 而地震活动趋向于消失呢?这说明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 并不仅仅依赖于孔隙压力的升高。Talwani等(2007)提出了应力变化速率对水库诱发地震活动影响的理论模型, 认为水库蓄水后, 应力变化速率变大使得该区域地震活动加强; 而应力变化速率的减小使得该区域地震活动性减弱。这一观点将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引向了孔隙压力的变化率。然而至今, 他的这一观点还没有过震例检验。本文利用紫坪铺水库的水位数据和小震目录, 开展地震活动分析和孔隙压力计算, 并重点讨论地震活动过程与孔隙压力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紫坪铺水利枢纽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麻溪乡, 岷江上游干流处。水库于2001年3月29日动工, 2002年11月截流(http: ∥zh.wikipedia.org/wiki/紫坪铺水利枢纽)。自2004年水库试蓄水之后, 沿水库长轴方向小震活动频繁。
紫坪铺水库区周边范围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 石炭系、 二叠系、 三叠系及侏罗系。库盆恰好位于碳酸盐岩地层与砂页岩地层的接触部位(图1)。这样的地层接触关系有利于空隙的形成, 为水压力传导提供了适合的条件。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发生在紫坪铺水库附近, 地震宏观震中距离紫坪铺水库区5km左右。该地震的发震构造是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断裂带, 由西边的汶川-茂县断裂(MWF), 中间的映秀-北川断裂(YBF), 东边的灌县-江油断裂(GJF)组成。这次地震主要是北川-映秀断裂突然活动的结果, 形成了长达300多km的地表破裂带(徐锡伟等, 2008; 张培震等, 2008, 2009)。地表破裂带通过库区, 与水库长轴方向重合。汶川地震震中及地表破裂带与紫坪铺水库库区的位置关系, 让人联想到二者可能存在联系, 进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中国地震台网资料表明, 自2000年开始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可以明显分为3个断层段, 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①芦山段、 ②汶川段和③北川— 广元段。汶川段的西南区在2005年后形成了长度约60km的闭锁段, 而闭锁部位恰好与紫坪铺水库重合(马瑾等, 2013)。可见, 对于龙门山断裂带系统, 闭锁区的地震活动值得详细分析。而紫坪铺水库台网记录的地震数据为分析提供了可能性。
2004年建立了紫坪铺水库地震台网, 汶川地震前, 台网设7个台站, 专门监测库区附近的地震。该台网监测震级下限为ML0.5, 网内地震定位精度一般都能达到0类(2km内)或1类(5km内), 网缘地震的定位精度一般也是1类(5km内)或2类(5~15km内)(张致伟等, 2009)。与国家地震台网相比, 紫坪铺水库台网台站密集, 震中距小, 地震定位精度较高。
图2给出了2004— 2008年紫坪铺水库的坝前水位变化。由图可见, 2004、 2005年水位很低, 存在2次水位波动。2005年10月和2006年10月有过2次大幅度的水位升高, 后者水位首次达到峰值。其后, 水位一度下降, 到2007年底第2次上升到峰值后水位又逐步下降, 直到汶川主震发生。
图3a— c分别以红、 黄、 绿、 蓝及紫色圆点表示2004、 2005、 2006、 2007及2008年水库周边地震在平面(图3a)、 沿断层剖面(图3b)和跨断层剖面(图3c)上的位置。2004年至汶川地震前, 地震活动沿水库长轴方向分布(图3a), 活动范围由库首向两侧扩大趋势明显, 水库长轴方向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重合。2004年水位很浅, 2004— 2005年初地震(红色)集中分布在大坝附近, 震源深度多< 5km。2005年10月水位升高后(图3b黄色线表示水库淹没范围), 地震(黄色)分布范围沿水库方向向两侧扩展, 震源深度有所增加。2006年水位达到首次峰值后(图3b蓝色线表示水库淹没范围), 地震(绿色)分布范围在NE方向到达深溪沟, 在SW方向到达水磨沟, 扩展显著。2007、 2008年地震活动在水磨沟附近继续向SW方向扩展, 在深溪沟方向则没有继续扩大。
总的说, 地震活动具有从库首沿断层向两侧扩展的过程, 看来与基岩破碎程度和水位到达相关。2004、 2005年的地震活动, 主要分布在2次水位波动时的水库淹没区附近, 而在库尾处几乎没有地震。2006年初水位较高时, 库区中部被淹没, 随之附近出现小震活动。水位达到峰值后, 回水淹没库区尾部。随着蓄水范围增大, 地震活动范围随之扩大的现象很明显。
此外, 水库附近地震在垂直断裂剖面上丛集成上陡下缓的地震条带(图3c), 以深度8km为界, 上部陡倾角, 下部缓倾角。由此, 将这些地震活动定义为水库蓄水诱发, 不应有很大的争议。进而, 可以给出1个结论, 紫坪铺水库蓄水, 诱发了部分北川-映秀断裂带的浅部地震活动。
目前, 比较成熟的研究触发地震的方法是库仑应力计算, 即某事件对目标位置的应力扰动大小, 当扰动超过某阈值时, 可能会触发该处地震活动。对于水库诱发地震, 震源处的库仑应力变化包括2部分: 一部分是水库荷载引起的, 另一部分是孔隙压力增大造成的。
对水库诱发地震而言, 判断水荷载的作用相当复杂: 其一, 水荷载对断层上某震源位置的库仑应力影响, 需要考虑震源深度、 断层产状, 以及地震位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趋势等。虽然测震手段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在确定地震震源深度、 震源机制以及断层的精细结构方面, 仍有很多问题。选取不同的参数, 结果差异很大; 即计算水库荷载对断层某点处的库仑应力计算结果并不确定; 其二, 荷载作用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的计算公式中, 没有时间项, 介质是弹性的。因此, 无法判断某次地震事件是半年以来长趋势水位升高的结果, 或者是某天水位升降的结果, 也有可能是上1s水位波动造成的。即, 无法确定造成 “ 果” 的 “ 因” 是什么。
一般认为, 水库蓄水使得地壳中孔隙介质内水压力增加, 断层2盘之间有效正应力减弱, 诱发地震发生。而已有实验表明, 正应力扰动较剪应力扰动对摩擦失稳的影响更加显著(黄元敏等, 2016)。对于水库诱发地震而言, 孔隙压力就是主要的正应力扰动源。孔隙压力随时间的传导过程可以用扩散方程描述。对于注水诱发地震, 地震活动范围随注水时间延长而变大; 而这一过程可用诱发地震与注水点距离的外包线刻画(Shapiro et al., 1997, 1999, 2002, 2005a, 2005b, 2006)。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半定量地获取孔隙压力扩散系数, 具体方程式如下:
式(1)中,
这一系数的数值跨度很大, 10-4~10m2/s(Kü mpel, 1991; Scholz, 2002; Talwani et al., 2007)。任意取值, 对孔隙水压力计算的结果有很大影响。而采用半定量方法, 更具有客观性, 能够较好地表示地震活动发展过程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
紫坪铺水库蓄水后, 地震活动具有显著的蓄水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发展, 地震位置距大坝渐远, 深度渐大。我们曾经借用点源注水研究孔隙压力扩散系数的方法, 选取水库蓄水后到汶川地震发生前的水库附近地震数据, 获得了沿走向孔隙压力扩散系数平均值约为0.7m2/s(刘远征等, 2014)。本文根据图3c所示断层结构, 采用同样的方法, 获得了沿断层倾向的孔隙压力扩散系数约为0.35m2/s(图4)。孔隙水压力沿断层走向与倾向扩散系数的不同, 说明了孔隙水压力扩散的各向异性。
在半空间均质条件下, 对采用触发前锋得到的扩散系数进行时间外推, 发现外推结果(图5)与实际水库诱发地震发生范围不符。例如, 当水压力扩散系数为1m2/s、 触发地震的水头压力为0.01MPa时, 20m深的水库在30a内, 可影响半径100km范围内的地震活动(如果1m水头高度等于0.01MPa。设摩擦系数为0.6, 触发地震水头高度等于1.67m)。这一测试结果显然与水库诱发地震的实际情况不同。新丰江水库于1958年建成, 距今58a, 如果扩散系数取4.73m2/s(Talwani et al., 2007), 水库将控制方圆几百km的地震活动, 事实与此不符。由此可见, 受地形和介质的影响, 水库影响范围实际上是有限的。
紫坪铺水库位于岷江河谷, 长轴方向为NE-SW。根据沿水库长轴方向(龙门山断裂走向)剖面图及水位波动曲线可知, 紫坪铺水库蓄水后沿断裂水头增量在A— B之间(图6a, b)(A点在沿断层的大坝东北方向5km左右, B点在最高水位时库尾淹没处, 沿断层距大坝17km左右), A— B以外区域, 受地形和介质的影响, 地表水头很难产生变化。因此, 对于计算模型的设计, 采用A— B之间的地表为自由约束, 其大小完全由水位增量变化决定。计算时采用真实水头增量值, 即水位与地表高程之差。而在A— B以外的部分, 采用固定约束, 孔隙压力设为0。
考虑到水库长轴方向与断裂重合, 地震活动也沿断裂发生; 因此, 采用二维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模型原点为大坝附近位置, NE向水头自由波动距离设为5km, SW向水头自由波动距离设为-17km(自由波动距离指可以受到蓄水时坝前水位的直接影响的距离, 而以外的区域受到地形及水循环系统的影响, 水头增量为0)。NE向模型边界50km, SW向模型边界-60km。 文章中使用了 “ 水头” 这一水力学领域概念。水头包括位置水头, 速度水头以及压力水头。考虑到地下孔隙介质中水的流动较慢, 因此速度水头忽略不计, 视为0。地下深处的孔隙压力增量则为地表处的水头增量转换为地下压力水头增量的过程。1m水头高度产生的压力约为0.01MPa。
计算结果表明, 地震主要发生在0.4~5m压力水头增量之间, 0.4m水头增量, 即0.004MPa的孔隙压力为触发阈值似乎可以触发地震活动(图7)。2004年到汶川地震发生前, 压力水头增量等值线呈椭圆形态, 控制范围逐年增大, 孔隙压力扩散速度沿断层走向显著大于沿断层倾向, 这与沿断层走向和倾向扩散系数设定为0.7m2/s与0.35m2/s有关。随着压力水头增量控制范围增大, 地震分布范围也同步增大, 二者形态吻合较好。同时我们也看到, 压力水头增量控制范围并没有随时间无限变大, 这与NE边界5km外以及SW边界17km以外的地表固定约束有关。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 0.4m压力水头增量沿倾向达到20km位置。
2005年深溪沟地震活动频次最高; 2006、 2007年地震活跃程度减弱; 2008年开始到汶川地震发生前, 深溪沟附近并未发生地震。在水磨沟附近在2005年才开始出现地震活动, 2006年地震频次最大; 2007、 2008年, 水磨沟地震活动逐年减弱。
以上分析表明, 地震活动触发前锋与压力水头增量同步。然而,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前, 大坝附近的高水头增量部位, 并没有地震活动发生。这里出现1个问题, 如果地震单纯是由孔隙压力增量触发的, 那么后期高压力水头增量位置应该有密集的地震活动。实际上, 虽然孔隙压力不断增加, 而地震活动却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因此, 本文对水磨沟和深溪沟2个震群位置的水头增量、 水头增量变化率以及地震活动做进一步分析。
水磨沟震群在模型一中的大致坐标为(-17km, 9.2km)(图7), 该位置的压力水头处于持续增加状态(图8a)。水头增量-时间曲线早期呈现下凹形态, 后期近直线。2005年末水磨沟附近开始出现地震活动(图8a中730d左右), 此时的水头增量为0.3m左右; 地震活动集中出现在2006年下半年(图8a中1, 000d左右), 此时压力水头增量达到0.5m; 在汶川地震的发生时刻, 水头增量为1.2m。
从水磨沟附近的水头增量变化率曲线可以看出, 初期水头增量变化率一直增加, 2006年下半年, 变化率达到峰值(图8b中1, 000d左右)。此后, 水头增量变化率减小, 曲线斜率为负值(图8b), 地震活动衰减。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 水磨沟位置的水头增量变化率仍大于2005年末开始出现地震时刻的水头增量变化率; 与之对应的地震活动出现衰减, 但没有消失。
通过对水磨沟水头增量、 水头增量变化率及地震活动发展趋势的分析来看, 似乎水头增量决定着地震的发生时间, 而水头增量变化率决定着地震活动的发展与衰减。
深溪沟震群在模型中的位置坐标为(9.14km, 4.5km)(图7)。 深溪沟处的水头增量在蓄水后持续增大, 水头增量曲线呈上凸形态, 早期加速增加, 后期减速增加(图9a)。地震活动集中出现时刻为2005年3月左右(图9a中450d左右), 水头增量为1m左右; 地震活动消失时刻为2007年5月(图9a中1, 250d左右), 水头增量约为3m。由于地震台网工作开始时间为2004年7月末, 因此, 初始地震活动时间可能没有详细记录。
深溪沟震群位置的水头增量变化率曲线初期呈现加速增加状态, 斜率较大。2005年3月左右, 水头增量变化率达到峰值(图9b中450d左右)。其后, 曲线下弯, 斜率为负值。到后期, 水头增量变化率下降速度减小。地震活动集中出现时刻与水头增量变化率峰值时刻相对应, 为2005年3月。但由于地震台网工作时间晚于截流后的水位波动时间, 因此, 这里无法对比地震活动开始时刻与消失时刻的水头增量变化率。但是, 以上现象已经能够证明, 深溪沟位置的水头增量变化率决定了地震活动的活跃与衰减。
从以上讨论可知, 虽然触发阈值可以很好地解释地震的起始发生时刻, 但无法解释后来的压力持续增加而地震消失这一现象。而水头增量变化率曲线可以和地震活动相互印证。Talwani等(2007)曾经提出类似的观点。这里我们计算得到, 断层内的水头增量变化率约为1× 10-3m/d可能是紫坪铺水库触发断层地震活动的下限值。这也说明, 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是1个动态的触发过程。
(1)紫坪铺水库蓄水触发了库区附近浅部地震断层上的小震活动。紫坪铺水库库区位于碳酸盐岩地层与砂页岩地层的接触部位, 地震断层沿水库长轴方向(NE-SW)展布, 这样的地层接触关系与构造条件有利于空隙的形成, 并为孔隙水压力传导提供了适合的条件。在水库截流蓄水过程中, 地震活动与水库淹没范围紧密相关。随着水库淹没范围增加, 小震群活动从库首位置沿断层向两侧扩展, 加深。对比分析小震位置与断层纵剖面、 横剖面的关系, 可以认为紫坪铺水库蓄水触发了库区附近浅部地震断层上的小震活动。
(2)孔隙压力分布存在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地壳介质的孔隙压力扩散系数依赖于断层的结构、 方向及介质等多种因素, 具有很宽的变化范围, 存在依赖于介质与结构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等特点。本文在分析紫坪铺水库小震与蓄水过程的基础上, 借用注水触发地震前锋估算孔隙压力扩散系数方法, 得到沿断裂走向孔隙压力扩散系数均值为0.7m2/s, 沿断裂倾向扩散系数均值为0.35m2/s。
(3)水库地震与水头增量及水头增量变化率相关。比较了深溪沟和水磨震群诱发地震发生、 增强和停止的过程与水头增量(压力)和水头增量变化率(增量对时间的导数)的相关性后, 认为水头增量影响着库水作用范围, 而水头增量变化率是影响地震活动发展和衰减的更重要的因素。即达到触发地震活动的阈值之后, 不论水头增量是否处于高值, 地震活动的兴衰皆受控于增量变化率。地震活动开始于水头增量变化率上升时, 增强发生在变化率峰值附近, 而减弱和停止发生在其下降后。水头增量变化率反映的是压力变化的动态过程, 而小震群活动与之相关, 则表明孔隙压力对震群活动的作用是动态触发。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我们的研究思路可行, 值得进一步深入。
水库诱发的小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过程相关是确定的, 但小震发生的时空位置并非均匀的, 而是以震群形式出现; 因此, 水压力扩散系数远不是一两个值可以描述的。这里采用的是1个通过地震活动范围随时间变化而得到的均值。而水压力扩散系数的时空演化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致谢 胡毓良、 车用太、 雷兴林、 马胜利、 刘力强、 何昌荣、 刘培洵等多位老师在成文过程中给予作者很多有益的建议,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实验室给予很多帮助, 审稿人对本文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在此一并致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