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曹筠, 男, 1982年生, 2015年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联合培养获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活动构造, 电话: 0311-85817646, E-mail:cjconan82@163.com。
以往对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各条断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工作都集中在有历史地震记录的东地堑断层, 而对断裂带西地堑断层却极少涉及, 仅有的关于西地堑2条断层活动性的研究也至今没有定论。针对沂沭断裂带南段西地堑2条断层开展系统的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相结合的研究, 明确了鄌郚-葛沟断裂(F4)可能是第四纪早期断裂, 而活动性较强的沂水-汤头断裂(F3)属于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其最新1次活动时间发生在距今(91.2±4.4)~(97.0±4.8)ka。结合断裂带其他断层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比东、 西地堑活动断层最新活动时间, 揭示出沂沭断裂带南段晚第四纪活动是断裂带对来自两侧应力的构造响应。沂水-汤头断裂可能是该区域未来中强地震的潜在发震构造。
The Tan-Lu Fault Zone(TLFZ), a well-known lithosphere fault zone in eastern China, is a boundary tectonic belt of the secondary block within the North China plate, and its seismic risk has always been a focus problem. Previous studies were primarily conducted on the eastern graben faults of the Yishu segment where there are historical earthquake records, but the faults in western graben have seldom been involved. So, there has been no agreement about the activity of the western graben faul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ctivity of the two buried faults in the western graben along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Yishu through combination of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and composite drilling section exploration.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reveals that the Tangwu-Gegou Fault(F4)only affects the top surface of Suqian Formation, therefore, the fault may be an early Quaternary fault. The Yishui-Tangtou Fault(F3)has displaced the upper Pleistocene series in the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suggesting that the fault may be a late Pleistocene active fault. Drilling was implemented in Caiji Town and Lingcheng Town along the Yishui-Tangtou Fault(F3)respectively,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latest activity time of Yishui-Tangtou Fault(F3)is between(91.2±4.4)ka and(97.0±4.8)ka, therefore, the fault belongs to late Pleistocene active fault.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research on the activity of other faults along TLFZ, both fault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graben were active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Yishu fault zone, however, only the fault in eastern graben was active in the Holocene. This phenomenon is the tectonic response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and Philippine Sea Plate and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Asian Plate. The two late Quaternary active faults in the Yishu segment of TLFZ are deep faults and present different forms on the surface and in near surface according to studies of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seismic wave function and seismic relocation. Considering the tectonic structure of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Yishu fault zo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ep and shallow structures, and the impact of 1668 Tancheng earthquake( M=8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岩石圈断裂带, 是华北板块内二级地块的边界构造带, 其复杂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对整个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 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地震活动、 华北克拉通破坏等一系列地学研究的焦点问题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Yin et al., 1993; 万天丰等, 1996; Gilder et al., 1999; Deng et al., 2003; Yan et al., 2010; Zhu et al., 2012; Zhang et al., 2013)。2011年日本MW9.0地震对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应力状况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尤其对郯庐断裂带东北段和沂沭段的影响最为明显(Wang et al., 2011; 邓起东等, 2014), 因此近年有关郯庐断裂带大地震危险性等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前人对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构造和大地震活动规律研究都集中在断裂带中有大的破坏性历史地震记录段, 即沂沭断裂带的东地堑, 尤其对东地堑最新活动的断裂, 即安丘-莒县断裂的长度、 性质和分段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87; 高维明等, 1988; 李家灵等, 1994; 晁洪太等, 1994, 1997; 郯庐活动断裂带地质填图课题组, 2013)。但断裂带西地堑断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以及晚第四纪断裂带整体活动规律研究却很少提及。郯庐断裂带沂沭段贯穿中国沿海最富庶的地区, 因此研究该段晚第四纪以来是否只有安丘-莒县断裂是活动断裂和整个断裂带的活动规律, 对了解郯庐断裂带乃至整个中国东部的动力学来源、 该区域潜在地震的孕震条件、 华北地区未来大地震危险性等都能提供一些直接或间接证据、 也对断裂带沿线地区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认识。
已有研究发现,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西地堑汤头附近断层存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迹象(郑朗荪等, 1988; 黄伟师, 1988), 局部断层活动的时代可能更新(江娃利等, 1991)。随着近年地球物理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 证实沂沭段北部西地堑的沂水-汤头断裂第四纪存在活动并依此划分6级以上的潜在震源(贾荣光等, 2007; 管延新等, 2007; 王华林等, 2011)。而由于沂沭断裂带南段除安丘-莒县断裂的部分段有地表出露外, 断裂带其他断裂均处于隐伏状态, 且断裂带沿线人类活动和工业发展对原始地貌改变巨大等客观条件, 因此该段研究工作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长久以来地学工作者认为沂沭断裂带南段西地堑不存在活动断层(邓起东等, 2007), 近年通过水系分布形态和断层地貌研究也认为沂沭断裂带西地堑的断层处于不活动状态(林爱明等, 2013)。但汤有标等(1990)和姚大全等(2012)在安徽赤山地区开挖的多个探槽揭露沂水-汤头断裂存在中晚更新世活动迹象, 但其探槽揭露地层测年结果范围较广, 且缺少探槽之间的横向对比, 未能有效厘定断层最新活动时间范围以及确定断层是否属于活动断层等问题。
目前确定隐伏区断层活动性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相结合的方法(刘保金等, 2008; 雷启云等, 2011; 曹筠等, 2015), 本文利用这一有效手段开展郯庐断裂带西地堑断层, 尤其是沂水-汤头断裂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的研究, 综合区域地层和有效测年, 确定断层最新活动时间。综合最新研究进展探讨沂沭断裂带南段第四纪活动规律以及这一规律的动力来源。结合区域深部结构特征, 对沂沭断裂带南段的发震构造和沂水-汤头断裂的孕震能力进行讨论, 有助于全面理解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南段乃至整个沂沭断裂带的活动特征。
郯庐断裂带可分为鹤岗— 铁岭段、 下辽河— 莱州湾段、 鲁苏沂沭段、 大别山— 广济段(郑朗荪等, 1988; 李家灵等, 1994; 晁洪太等, 1995)。鲁苏沂沭断裂带由5条近平行断裂组成, 自东向西, 分别是昌邑-大店断裂(F1)、 安丘-莒县断裂(F5)、 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 沂水-汤头断裂(F3)和鄌郚-葛沟断裂(F4)。F1、 F2和F3、 F4分别是断裂带中生代东、 西地堑的边界断层, 形成 “ 两堑夹一垒” 的构造样式(图1), F5是在东地堑F1和F2之间新发育的1条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断层(方仲景等, 1976;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87; 李家灵等, 1994; 晁洪太等, 1994)。
鲁苏沂沭断裂带南段自古近纪以来受区域隆升作用控制, 形成平原中的岛状残丘, 西地堑沂水-汤头断裂大致沿郯城县西, 城岗, 过骆马湖, 经凌城镇、 赤山至红塔附近, 总体走向N10° E。鄌郚-葛沟断裂位于瓦窑、 棋盘及皂河镇一线, 总体走向N18° E。新生代以来东、 西地堑中主要沉积了火山岩和陆相碎屑岩。新近纪时期下草湾组(N1x)以浅绿、 红色泥岩为主, 上新统宿迁组(N2s)主要为灰白、 灰绿色中粗砂, 灰黄、 棕黄色粉细砂以及灰绿、 棕黄色黏土, 含砾黏土。第四纪以来, 断裂带沿线沉积的下更新统豆冲组(
为全面掌握沂沭断裂带南段西地堑2条断层的浅部构造特征, 布设1条浅层地震长测线YT3(图1), 测线显示西地堑2条断层活动性存在明显差异(图2)。鄌郚-葛沟断裂只明显断错上侏罗统王氏组(K2w)顶面的T4发射界面, 而宿迁组(N2s)顶面的发射界面T3只是局部同相轴发生相位转换, 并没有明显被断错。沂水-汤头断裂则明显断错下更新统顶部的T2反射界面, 且中、 上更新统之间的T1发射界面也受到断层影响。由于顶部地层过于接近地表, 浅层地震勘探范围内难以确定断层实际断错的最年轻地层。测线YT3显示西地堑沂水-汤头断裂活动性明显强于鄌郚-葛沟断裂。
沂沭断裂带南段跨沂水-汤头断裂的多条浅层地震测线都清晰显示断层两侧同相轴差异明显, 断点附近绕射波发育(图3)。骆马湖以北地区, YT1测线显示T4反射界面之上的第四系厚约40m左右, 从发射波速度分析这些地层基本为上更新统至全新统。断层明显断错王氏组并向上断错上更新统底部, 只是没有断错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内部的T1-1 反射界面。而骆马湖以南至安徽赤山附近的6条浅层地震测线均显示该区域王氏组之上沉积了100m以上的新近系和第四系。剖面显示断层基本断错了浅层地震勘探范围内自下而上几乎全部的同相轴, 只是中、 上更新统之间的T1反射界面没有明显位差, 但也受到断层影响, 局部发生变形弯曲。
地震剖面解释的沂水-汤头断裂走向约N20° E, 断层E倾, 剖面显示倾角都在80° 以上, 有些近直立, 剖面显示断层均呈现上盘上升、 下盘下降的逆断层模式。依据浅层地震勘探揭露的断层向上延伸情况、 上断点位置、 覆盖层厚度, 在浅层地震勘探范围内鄌郚-葛沟断裂的活动性弱于沂水-汤头断裂, 可能是第四纪早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可能是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但断裂向上实际断错的具体层位及其活动性需要更进一步开展钻探工作来确定。
依据浅层地震勘探确定的沂水-汤头断裂的断层形态和断点位置, 在宿迁市蔡集镇和徐州市凌城镇分别平行于测线YT3和YT6布设了2排钻孔联合剖面。
3.1.1 剖面布设
考虑测线YT3周围场地条件, 近平行于测线, 在宿迁市蔡集镇宿蔡路南约250m的田间跨推测断层布设钻孔联合剖面。测线解释断层上断点地面投影位于桩号6, 820m处, 在平行相对应的桩号6, 865m和桩号6, 775m处分别布设CJ-1和CJ-2号钻孔, 作为剖面的东、 西端点。参考对折定位方法(雷启云等, 2011; 曹筠等, 2015)在2孔之间先后布设了CJ-3、 CJ-4、 CJ-5与CJ-6号孔。剖面全长90m, 共6个钻孔。孔间距自东向西依次为25m、 10m、 5m、 5m和45m, 单孔孔深最大109m, 最小50m, 总进尺438.5m(图4)。
3.1.2 标志性地层、 沉积年龄和断错关系
蔡集镇钻孔联合剖面揭露地层中1套黏土层、 1套黏土质细砂层和1套砂层在各孔中都有分布, 特征明显易于区别, 有利于判断场地断层位置和地层断错关系, 可以作为研究断层位置和断层活动性的标志地层。依据标志层和各孔岩心地层的展布趋势, 钻孔联合剖面揭示1条断层。为确定断层活动性采集年代样品进行测试并对比区域地层, 限定断层最新活动年龄(图5)。各标志层特征及断层情况如下:
标志层B1(层(3))为棕灰色、 灰黑色黏土, 局部为粉砂质黏土。顶、 底与接触岩性变化非常明显。该层顶界深度在7.7m左右, 底界在9.7m左右, 剖面整体起伏很小, 说明断层没有断错这一层。在5号孔这一层的8.6m深度处测得14C年龄为(3 428± 29)a。
标志层B2(层(5))为棕黄色、 棕红色黏土质细砂。上、 下岩性界面清晰。该层底界全剖面整体起伏很小, 在0.1~0.2m。因此判断断层向上未断错该层位, 该层底界作为判断断层上断点的上限。在4号孔该层12.8m深度处测得光释光年龄为(90.5± 5.0)ka。
标志层B3(层(14))为棕红色砂。顶、 底接触岩性都是黏土, 岩性过渡界面清晰, 易于判断。利用该层在2孔之间位差最大者, 判断断层位于5号和6号孔之间。断层两侧该层顶、 底界的断距分别为7.2m和9.2m。
另在4号孔层(6)的15.8m深度处测得光释光年龄为(105± 8.6)ka, 利用测年样品限定蔡集镇场地沂水-汤头断裂最新活动时间在(90.5± 5.0)~(105± 8.6)ka, BP。
3.2.1 剖面布设
考虑测线YT6周围的场地条件, 平行于测线, 在徐州市凌城镇人民路南约50m的空地处跨推测断层布设钻孔联合剖面。测线解释活动性强的西支断层上断点地面投影位于桩号1, 114m处, 在平行相对应的桩号1, 159m和桩号999m处布设钻孔LC-1和LC-6作为剖面的东、 西端点。在2孔之间先后共布设了8个钻孔, 剖面全长160m, 孔间距最大70m(图6)。单孔孔深最大115m, 最小51m, 总进尺555m。
3.2.2 标志性地层、 沉积年龄和断错关系
凌城镇钻孔联合剖面结合浅层地震勘探揭示在近地表沂水-汤头断裂存在2支断层。钻孔联合剖面探测情况与浅层地震勘探结果一致, 都是东支断层的活动性强于西支。选取钻孔中揭露的1套黏土层、 1套黏土质细砂层和1套砂层作为标志层, 判断场地断层位置、 地层断错关系和断层最新1次活动时间(图7)。该场地各标志层特征及断层情况如下:
标志层B1(层(3))为灰黑色、 黑色黏土。顶、 底界岩性非常明显, 易于区分。地层在全剖面范围起伏不大, 在3号孔的5.9m深度处测得14C年龄为(2, 411± 51)a。
标志层B2(层(5))为棕黄色黏土质砂。该层的底界埋深起伏很小, 表明断层向上未断错该层, 该层的底界作为判断断层上断点的上限。在2号孔该层11.7m深度处测得光释光年龄为(91.2± 4.4)ka。
标志层B3(层(11))为棕红色细砂。该层顶、 底接触岩性界面清晰。该层在断层上盘厚度变化非常大、 在3.3~10.4m, 断层下盘厚度变化不大、 在7.8~9.3m。断层两侧该层顶、 底界面的断距分别为8.9m和6.3m, 底界的断距相对变小是由于断层下盘的砂层厚度明显小于上盘。
在2号孔层(6)的12.8m深度处测得光释光年龄为(97.0± 4.8)ka, 限定场地断层最新1次活动时间在(91.2± 4.4)~(97.0± 4.8)ka, BP。
依据该区域最新第四纪地层剖面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2013, “ 宿迁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子专题3:标准钻孔探测与第四纪地层剖面建立成果报告。)及区域地层研究成果(江苏省地质矿产局, 1984;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 1987), 全新统以粉砂质黏土、 质软黏土为主; 而上更新统以富集钙质结核为典型代表, 颜色以棕黄色、 灰黄色为主, 偶有中、 细砂, 可划分2套地层旋回, 2钻孔剖面揭露的上更新统都含有大量大颗粒姜结石, 上更新统底部偶见砂层, 与中更新统有明显颜色的区别。中更新统以红棕色地层为主; 下更新统以砂、 砂砾层为主。
对比已有研究成果和2钻孔联合剖面, 蔡集镇剖面层(1)— (3)和凌城镇剖面层(1)— (3)主要以粉砂质黏土层为主, 质软, 应该属于全新统。蔡集镇剖面(4)— (11)和凌城镇剖面层(4)— (8)主要是钙质结核或者姜结石大量富集层。蔡集镇剖面层(11)是1套砂层且向上是1套典型的正旋回地层, 且层(12)开始出现红棕色黏土层; 而凌城镇剖面层(7)、 (8)都是含有大量姜结石层, 层(9)出现红棕色黏土层, 该2层限定了上更新统底界。蔡集镇剖面层(12)— (18)和凌城镇剖面层(9)— (16)整体以红棕色黏土为主, 应属于中更新统。蔡集镇剖面层(19)、 (20)和凌城镇剖面层(17)以砂为主, 且颜色交杂, 属于下更新统。
蔡集镇和凌城镇2钻孔联合剖面的几个测年结果较好地符合地层年龄趋势, 进一步限定断层最新1次活动时间在(91.2± 4.4)~(97.0± 4.8)ka, BP。综合沂沭断裂带南段浅层地震勘探结果、 地层研究和测年结果, 判断沂沭断裂带南段沂水-汤头断裂属于晚更新世活动断层。郯庐断裂带沂沭段晚第四纪处于挤压应力作用下(程捷等, 1996), 浅层地震和钻孔联合剖面均显示最新活动断层高角度E倾, 且蔡集镇剖面层(10)、 (11)和凌城镇层(8)、 (9)显示挤压隆升构造特征, 沂沭断裂带南端沂水-汤头断裂是走滑逆断层。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东部1条规模巨大的碰撞造山走滑边界带(张岳桥等, 2008), 也是重要的强震活动带(Deng et al., 2003; Zhang et al., 2013)。沂沭断裂带南段是鲁苏沂沭段与嘉山— 广济段之间的交界段, 是郯庐断裂带作为华北和扬子板块的边界断裂向南转为扬子板块内断裂带的构造转换部位。
最新研究表明, 沂沭断裂带南段全新世以来的主要活动体现在安丘-莒县断裂上, 且最新活动时间在晚全新世(曹筠, 2015), 目前还没有人在沂沭断裂带西地堑中发现全新世活动断层的证据。这表明在晚更新世时期东、 西地堑断层都存在活动, 至全新世活动断层只存在于东地堑中。过去的研究更多关注沂沭段东地堑的活动断层, 强调现今郯庐断裂带是对太平洋板块弧后扩张作用的响应(朱光等, 2004; 张鹏等, 2011), 但也有部分学者关注到来自断裂带西侧的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应力的作用(Gilder et al., 1999; 朱光等, 2002), Liu等(2007)模拟计算了华北地区整体库仑应力变化和地震活动性, 认为该区域重点的郯庐断裂带对来自西侧的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力有非常明显的响应。本次工作明确西地堑沂水-汤头断裂晚第四纪存在活动, 间接印证了郯庐断裂带对来自西侧的挤压应力的响应。整体考虑断裂带第四纪以来, 从东、 西地堑都存在活动到只有东地堑活动的规律, 断裂带整体还是持续明显受到来自东侧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力, 辅以来自西侧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作用力。现今GPS显示华北和扬子板块整体向SSE方向运动的趋势, 郯庐断裂带滑动速率约为2mm/a, 断层滑动速率较慢, 挤压应力的方向垂直于断裂带走向, 间接说明断裂带是受到来自两侧挤压应力作用的影响(Shen et al., 2000; Niu et al., 2005)。
本区的深浅构造在空间位置、 几何结构和活动性质方面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区域深地震反射剖面和地震波函数计算都显示断裂带是该区地壳的突变带也是岩石圈厚度减薄带, 断裂带内莫霍面形成背斜式的隆起, 且被断裂带所断错(Chen et al., 2006; 郭震等, 2012; 刘保金等, 2015)。深地震反射剖面显示断裂带浅部的几条断层随深度变化, 断层面倾角近直立, 并在莫霍面之上归于1条深断裂形成大型 “ 花状” 构造(图8)(刘保金等, 2015)。主干断层从深部到浅部表现了张、 压、 扭等共存且复杂的结果, 这与郯庐断裂带复杂的演化历史相关, 但现今的近直立高角度表明断裂带是1个以走滑运动为主、 兼有逆冲运动分量的复杂断裂构造带。黄耘等(2008)对江苏及邻区小震进行了精定位, 发现该区域发震深度主要分布在10~27km, 其中75%的地震集中在10~20km范围的中上地壳内。深部的构造变形形成地壳差异变形, 浅部第四纪活动的2条断层是深部岩石圈断裂在深部地震破裂触发后地表或近地表呈现的不同形态。西地堑断层由于倾向的原因可能使得它们需要积累更多的应力, 因此在现今构造应力场下, 该区域未来潜在地震更有可能触发东地堑安丘-莒县断裂形成地表破裂, 但也不应该排除地震触发西地堑断层形成地表破裂的可能性。
近年来, 郯庐断裂带东北段依兰-伊通断裂上发现全新世活动的证据(Min et al., 2013), 研究认为晚更新世— 全新世活动的该段断层的不同段分别具有发生7.0级、 7.5级地震的潜在发震能力。中国大陆西部也存在一些低滑动速率的活动断裂, 同样具有孕育和发生强震、 大地震的构造条件。例如, 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北侧的香山-天景山断裂带, 其现今滑动速率仅为1~2mm/a(李新男, 2014), 但也曾发生1709年 7
(1)沂沭断裂带南段西地堑的2条断层沂水-汤头断裂和鄌郚-葛沟断裂活动性明显不同, 鄌郚-葛沟断裂在浅层地震勘探范围内可能是第四纪早期断层; 依据物探和钻孔剖面, 沂水-汤头断裂属于晚更新世活动断层, 其最新1次活动发生在距今(91.2± 4.4)~(97.0± 4.8)ka, 不排除活动时代更新的可能性。
(2)晚第四纪, 沂沭断裂带南段的东、 西地堑中都存在构造运动; 全新世以后, 断裂带的主要活动存在于东地堑中, 这是断裂带对来自太平洋板块俯冲弧后扩张力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出力的构造响应。
(3)沂沭断裂带南段晚第四纪以来存在活动的2条断层是断裂带深部断裂破裂以后呈现的不同地表和近地表形态, 沂水-汤头断裂也是该区域具有发生中强地震能力的发震构造。
致谢 野外工作期间得到宿迁市地震局单士敏副局长、 朱红处长的多方协调和帮助, 文中14C和光释光(OSL)年龄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测定, 文章撰写过程中与李彦宝博士进行了有益探讨, 审稿专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